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6.2密度教案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6.2密度教案第1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6.2密度教案第2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6.2密度教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2节 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2节 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密度是在质量后引入的一个新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是对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并为更深入地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了准备。因此,学生掌握好这一节内容至关重要。新的课程标准对这一节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以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为主,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以及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一节已经理解了质量的概念,并且学会了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学生具备了学习密度这一节内容的知识基础。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兴趣较浓,喜欢自主动手实验,因此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但学生物理抽象思维比较薄弱,而密度的概念相对抽象,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此可见,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密度概念以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的理解。
    教学目标
    1.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会查密度表。
    核心素养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的单位。
    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密度的简单计算 密度与温度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在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密度的相关知识,这一节课将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使用密度公式,并在学习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密度的相关知识,本节内容需要将密度的相关知识联系实际,学会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能解释密度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1.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核心素养
    学会通过图像比较物质密度的大小以及求解物质的密度。并在情感上学会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树立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难点: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小实验:在天平两侧放上相同的烧杯,然后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等体积的酒精和盐水。让学生观察。
    教师提问:天平是否平衡?
    教师继续加入酒精,直至天平平衡。
    教师提问:这时天平平衡,两侧的液体的体积是否相等?
    教师提问:这是两种液体,这两种液体的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游泳圈中为什么要充入气体,而不充入水?
    配制鸡尾酒,为什么可以区分出层次?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回答:不平衡。
    学生回答:不相等。
    学生回答:密度。
    学生猜测回答。无论是否正确,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回答。

    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学生对密度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密度的兴趣。
    环节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探究活动: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实验器材:天平、体积相同的铝块(体积为10 cm3)。
    2.实验步骤
    (1)将一块铝块放在天平上,测量出质量,记录在表格中。
    (2)将两块铝块放在天平上,测量出质量,记录在表格中。
    (3)重复上面的实验。
    3.设计实验表格。
    4.将铝块换为体积还是10 cm3的铁块,重复上面的实验。
    5.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物质不同,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同。
    学生实验,并在思考后得出相关结论。

    学生实际操作实践,在实验中体验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环节三: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2.符号:ρ。
    3.公式:ρ=mV。
    导出公式:m=ρV、V=mρ。
    4.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介绍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其换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密度
    (2)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3)单位换算:1 g/cm3=1×103 kg/m3。
    练习:
    (1)0.8 g/cm3=0.8×103kg/m3。
    (2)2.7×103 kg/m3=2.7g/cm3。
    5.对密度公式的理解
    (1)物质的ρ一定,m与V成正比。
    (2)对于公式ρ=mV,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为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
    (3)不同种物质:①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②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
    6.密度表:请看教材第148页的“小资料”。
    教师提问:观察表中数据能发现一些规律吗?
    教师最后总结:
    一些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个别特殊物质的密度相同,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但密度跟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学生答题、教师讲解。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总结回答:
    (1)一般:ρ固>ρ液>ρ气。
    (2)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
    (3)物质物态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及时练习和巩固单位换算。
    通过实际物质的密度,加深学生对密度的理解。
    环节四:例题
    例1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物质的密度都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B.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同一物体处在不同的空间位置,质量不同
    D.物质的密度是一个定值,永远不会发生改变
    例2 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
    A.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也减小
    D.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不变
    学生认真进行例题的练习。

    巩固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板书设计
    第2节 密度
    第1课时 认识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2.符号:ρ。
    3.公式:ρ=mV。
    4.单位:kg/m3、g/cm3。1 g/cm3=1×103 kg/m3。
    5.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6.密度表。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七彩作业》第六章第2节第1课时。
    2.“练习与应用”第1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密度,请问密度的定义是什么?密度的公式是什么?密度的单位是什么?
    随机找学生回答。

    通过问题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环节二:例题与练习
    阅读教材第149页例题:
    1.分析题目。
    2.讲解解题过程。
    3.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
    教师出示下面的例题,先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然后让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在下面计算,教师最后指出学生的不足并加以纠正。
    例1 一个实心金属块的质量m=158 g,体积V=20 cm3,求该金属块的密度。
    例2 一辆油罐车中装了30 m3的油料,小明想知道所装油料的质量,但不知道其密度大小,便从车上取出30 cm3的油料,测得其质量为24.6 g。求:
    (1)这种油料的密度是多少?
    (2)油罐车上所装油料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动手计算。请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板书自己的解题过程。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正确的物理思维。
    利用灵活多变的题型,提高学生运用公式和变形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密度与温度
    教师提问:乒乓球不小心被压瘪了,但是没有裂口,你能让它恢复原状吗?
    教师提问:(1)为什么把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乒乓球能鼓起来?
    (2)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质量是否改变?
    (3)乒乓球内气体的密度如何变化?
    教师总结:可见,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是有关系的。接下来我们就研究物质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用热水烫。
    学生回答:
    (1)空气受热膨胀。
    (2)没有。
    (3)变小。

    通过有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密度和温度关系的思考。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密度与温度
    探究活动1:膨胀的气球。
    教师提问:在室温下,将一个气球绑在烧瓶口上,并把烧瓶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会有什么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提问:为什么在冷水中气球不膨胀,而在热水中气球膨胀?
    教师提问:从这几个实验我们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教师总结: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体积增大,所以密度会减小。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非常明显,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教师:请大家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了“物质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子呢?
    教师:为什么“热气球”和“孔明灯”会上升?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吗?家里和教室里的暖气都是安装在房屋的下方,而空调安装在房屋的上方,这是为什么?
    例3 计算9 kg的水的体积和同样质量的冰的体积。(已知ρ水=1.0×103 kg/m3,ρ冰=0.9×103 kg/m3)
    教师: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即水结成冰后体积会膨胀,这与我们前面总结的物体“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温度降低,密度变大”的特点相反。这也是水的特性之一。
    水的反常膨胀:
    (1)水在4 ℃时密度最大。
    (2)温度高于4 ℃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热胀冷缩)。
    (3)温度低于4 ℃时,随着温度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冷胀热缩)。
    学生观察、回答:放入热水中时,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气球会鼓起来;放入冷水中时,瓶内的气体遇冷收缩,体积变小,使得气球不能膨胀。
    学生回答:热气球、孔明灯等。
    学生回答:温度升高,物质的密度减小。
    学生回答:冬天,空气被暖气加热后,密度变小,会向上运动,而房屋内冷空气的密度大,会向下流动,从而使得屋子里面的空气流动起来。夏天,热空气的密度小,会上升,冷空气的密度大,会下降,空调工作时,将上方的热空气排出室外,使屋内温度降低。

    通过实验探究感受空气密度变化产生的现象。
    通过实验,让学生练习利用“密度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
    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利用“密度和温度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通过计算让学生定量理解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密度与温度
    (4)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教师提问:冬天盛有水的水缸容易裂开,这是为什么?
    教师提问:为什么冬天河里的鱼冻不死呢?请看教材第149页“科学世界”。
    例4 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高
    例5 如图所示为质量为1 g的某种液体的体积-温度关系图像,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4 ℃时,该液体的密度最小
    B.温度从0 ℃升高到8 ℃,该液体的密度一直变小
    C.温度从0 ℃升高到4 ℃,该液体的体积一直变大
    D. 1 ℃时该液体的密度比5 ℃时小
    学生计算,找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他的计算过程。
    学生回答: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将水缸胀裂。
    学生回答:因为水具有反常膨胀的性质。
    学生解答练习题,锻炼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物理理论运用于解释自然现象。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密度的简单计算 密度与温度
    一、例题
    二、密度与温度
    1.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升高,密度减小。
    2.水的反常膨胀。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七彩作业》第六章第2节第2课时。
    2.“练习与应用”2~7题。

    相关教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1节 质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1节 质量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托盘天平的使用,物体质量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4节 密度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4节 密度的应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