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黄鹤楼教案
展开1.了解诗歌中的神话传说。
2.学习通过神话传说和景物描绘,抒发内心情感的表达手法。
3.正确理解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新课导入-------崔颢与黄鹤楼
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这首诗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写出黄鹤楼的来历、登楼所见以及触景生情引起的乡愁。宋代人把这首诗推为唐人七律第一。
二、预习交流
1.知识链接。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关于黄鹤楼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址黄鹄矶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酒店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黄鹄矶起楼,取名“黄鹤楼”。另一说是有一个名叫费炜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炜,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崔颢的诗与此有关。
2.关于作者。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黄鹤楼》选自《全唐诗》。此诗是崔颢游黄鹤楼有感而作。
3.正音释词。
崔颢(hà) 萋萋(qī)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三、朗读指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疏通文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前昔仙人,早已驾乘黄鹤飞去;如今此处,空空留下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归还;时过千年,唯有白云飘荡。晴川一旁,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茂盛。夕阳西下,何处才是家乡?长江烟雾弥漫,思愁油然而生。
五、内容品读
1.首联巧用典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试着体会首联的用典和效果。
明确:费祎登仙,于此处骑鹤飞去。
“空余”含仙人乘鹤而去之意,使人想象传说中的仙人在此登楼驾鹤而去的情景,令人遐想不已,心生天地悠悠,岁月不在之感。
2.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明确:抒发了诗人对于岁月易逝的感慨。
3.颈联写诗人在黄鹤楼上看到的景色,请赏析。
明确:这两句写景清晰明朗,给人一种豁然开朗、清新明快的感觉。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得勾起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4.尾联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明确:“愁”
尾联将思乡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5.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总的来说,前四句写仙人及仙鹤的传说,抒发世事茫茫的感慨;后四句抒发日暮思归的愁思。
六、深入探究
1.《黄鹤楼》一诗中“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答案示例: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邈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2.《黄鹤楼》前两联中出现了三个“黄鹤”,会不会显得重复啰唆?试分析。
答案示例:不会。“黄鹤”一词反复出现,形成音节上回环往复的特点,使整首诗的开头具有音韵美。第一次提到“黄鹤”,是起笔,没有实写,而是从传说写起,是过去传说中的黄鹤(楼),是虚写。第二次提到“黄鹤”,是紧接第一句并与之呼应,是实写,是写现实中眼前实际存在的黄鹤楼。第一、二句一虚一实相结合,加深了人去楼空的落寞之感。第三次提到“黄鹤”,又是虚写,实际上是首联意思的进一步深化。“一去不复返”,是永远不再回来的意象,是一种彻底的寂寞。下一句的“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实写,但把这种感觉扩大到整个宇宙,引发人无尽的遐思。这四句虽三次用“黄鹤”,两次用“空”,同时不合格律,但浑然天成,不着痕迹,给我们的感觉是流畅自然、声韵协调、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意,亦无“拗律”之感。相反,此二联已成为千古名句,为世代传诵。诗人不仅没有因形害意,反而“以意得形”。
七、课堂小结
诗歌描写了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表达了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思念故乡的情怀。
板书设计:
黄鹤楼eq \b\lc\{\rc\}(\a\vs4\al\c1(首联—神秘传说—叙事,颔联—岁月易逝—议论,颈联—登楼所见—写景,尾联—浓浓乡愁—抒情))吊古怀乡
初中野望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yw/tb_c13320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野望教案</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预习交流,朗读齐读,全诗翻译,解读品析,主题思想,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野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13320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野望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知认知,预习交流,听读齐读,诗歌翻译,内容品读,本课小结,主题概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