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学案
展开1.抓住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层次,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
2.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理解作者是怎样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说明方法的。
3.品味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色彩的语言;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增强审美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预习新知
【积累精彩语句】
1.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2.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3.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
4.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
【了解文学文化常识】
1.作者作品
毛宁(1975-),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从女神头像到钟虡铜人——试论先秦人物雕塑的风格演变》等。
2.知识链接
(1)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2)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山东东武(今中国山东诸城)人。中国北宋时期的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掌握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规范书写。
驮着( ) 檀香( ) 冗杂( ) 题跋( )
擅长( ) 考订( ) 田畴( ) 宏敞( )
遒劲( )( ) 络绎不绝( )( ) 城郭( )
岔道( ) 簇拥( ) 踏青( ) 摄取( )
翰林( ) 摩肩接踵( ) 跋涉( )
2.理解词义。
(1)料峭:
(2)摩肩接踵:
(3)络绎不绝:
(4)遒劲:
(5)跋涉:
3.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梦回繁华》作者 , (人名)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初步感知文本】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
【探究重点难点】
1.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清明上河图》的?
2.课题“梦回繁华”有哪些深义?
3.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1)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
(2)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学习写作技法】
课程至此,《清明上河图》让你有了怎样的回味?同学们,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你能回到《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你想去哪看看呢?我们来完成一个小练笔:
如果能回到《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我想去_________看一看,那里……
要求:至少使用本文中的一种说明技巧(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四字词语)
【参考答案】
【掌握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规范书写。
驮着(tuó) 檀香(tán) 冗杂(rǒng) 题跋(bá)
擅长(shàn) 考订(dìng) 田畴(chóu) 宏敞(hóng)
遒劲(qiú)(jìng) 络绎不绝(luò)(yì) 城郭(guō)
岔道(chà) 簇拥(cù) 踏青(tà) 摄取(shè)
翰林(hàn) 摩肩接踵(mó) 跋涉(bá)
2.理解词义。
(1)料峭:微寒。
(2)摩肩接踵:形容人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4)遒劲:雄健有力。
(5)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3.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梦回繁华》作者毛宁, 张择端(人名)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初步感知文本】
【答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活。
【探究重点难点】
1.【答案】从三个方面介绍:(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作画时间。(2)介绍《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3)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2.【答案】(1)《清明上河图》让我们回忆古文明的灿烂,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继承并弘扬这种繁华。
(2)《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
(3)《梦回繁华》既有对宋朝科技文化繁荣的骄傲,又有对近代丢失中华文明先进性的遗憾。
3.(1)【答案】不能去掉,“十分”表程度上的限定,说明画面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去掉后,语气减弱,与作者的原意不符;“十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答案】不能去掉,“基本”表程度上的限定,是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大体一致,并不完全相同;去掉后,变成完全一致,与事实不符;“基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写作技法】
【答案】示例:如果能回到《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我想去茶坊看一看,那里贤人雅士,聚坐畅谈,杯盏相映,诗赋成篇,斟一杯香茗,听悠悠琴曲,闻淡淡茶香,赏片片繁华。
语文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2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梦回繁华学案设计</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蝉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2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蝉导学案</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积累精彩语句,了解文学文化常识,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感知文本,探究重点难点,学习写作技法,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2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苏州园林导学案</a>,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小区我做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