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视频导入:何谓学富五车?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啊!
缺点:制作、书写麻烦,材料笨重或昂贵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纸的质量和产量提高。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目前发现的世界最早的纸
教学视频:古代纸张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阿拉伯人→欧洲
对文化:纸的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对世界: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古代两河流域人的书写材料:
古希腊、罗马、埃及的书写材料:
缺点:材料稀少、易破碎
①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
②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地位:被后世称为“医圣”
①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
②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
②创编出了“五禽戏”。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还传授吴普“五禽之戏”,吴普长期坚持,“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九章算术》: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秦简九九表:简上抄录了较为完整的乘法口诀,反映了秦朝对乘法口诀的推广和应用。
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地、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概况:秦汉时期,农学有较大发展。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①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②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教学视频:史家典范——司马迁
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
朴素凝练、浑然天成、滴 水不漏,增一字不容,减一字不能。—— 柳宗元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中国本土宗教,深受下层民众信奉。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道教的发源地,张陵在此讲道。
东汉明帝时,经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传播开来。
断除欲望烦恼;众生平等。
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白马寺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
三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问题思考:结合所学,说说推动两汉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因素有哪些?
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指绸缎布匹)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指思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据此可知,蔡伦( ) A.有大量竹简和缣帛B.发明了造纸术 C.造纸的工艺高超D.改进了造纸术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指思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可知,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原料易得,造纸成本降低,D项正确;竹简和缣帛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前大量使用,排除A项;西汉已经有了书写用纸,造纸术不是蔡伦发明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造纸的工艺如何,排除C项。故选D项。
2.近期,治疗病毒的中药配方广泛推出,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以下关于秦汉时期中医药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华佗撰写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B.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并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C.医圣扁鹊发明了“麻沸散”D.“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最早出现于东汉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B项正确;《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华佗,排除A项;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排除C项;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法,排除D项。故选B项。
3.《史记》的记载是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一。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 A.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B.《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C.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D.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可知,太史公司马迁在创作《黄帝本纪》时,搜集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这说明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D项正确;材料表明口头传说也蕴含了一部分历史真实,排除A项;从“《史记》的记载是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一”可知,B项中“《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表述错误,排除B项;文献记载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参考,排除C项。故选D项。
4.“佛教传入中土以来,逐渐和儒家、道家的思想结合起来,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 ) A.受到社会下层民众信奉B.融入中国本土宗教之中 C.丰富和影响了中国文化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展
【答案】C 【详解】据材料“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可知,表述了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富和影响了中国文化,C项正确;题中未涉及佛教受到社会下层民众信奉,排除A项;题中“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宗教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由佛教融入中国文化推导出佛教融入中国宗教之中,排除B项;题中表述的是佛教的积极影响,未涉及佛教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0课 三国两斤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8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0课 三国两斤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演示课件ppt</a>,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科学家祖冲之,灿烂的文化,知识拓展,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7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课课件ppt</a>,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楚汉之争,实质争夺帝位的战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最终失败乌江自刎,西汉建立,汉初社会状况,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继任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7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图片课件ppt</a>,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再现王莽新政,教学视频昆阳之战,东汉建立,公元25年,统治概况,使东汉走向稳定繁荣,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外戚宦官争权表,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