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备课】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精品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192598/0-17272757872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效备课】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精品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192598/0-17272757873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效备课】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精品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192598/0-1727275787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效备课】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精品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192598/0-172727578739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效备课】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精品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192598/0-17272757874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效备课】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精品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192598/0-172727578742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效备课】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精品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192598/0-172727578744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效备课】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精品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192598/0-17272757874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备课课件ppt
展开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农、杂、兵、小说 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大发展,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代。
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1、简介:(时代、国家、地位)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在东周首都洛阳担任“守藏室之史”,后见周王室衰微,西出函谷关,著有《道德经》。
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割左腋而生 —《史记》
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总规律;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万物有对立面并能相互转化)。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后世深远影响。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圣人”。他的言行记录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曾这样形容他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一 仁者爱人。材料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
④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礼乐射御书数。
材料四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地官司徒·师氏》
材料五 据《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材料六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材料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4)他的言论被弟子编成了《论语》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智慧的人常乐,仁德的人长寿。
截止2019年12月,中国已在162个国家(地区)建立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自创办以来,累计为数千万各国学员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提供服务,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私学教育的出现,普通人也可以接受教育,知识传播面更加广泛,直接催生了“士”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刺激了思想文化的重组与更新。…… 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意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战国史》
①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思想上:私学勃兴,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
③政治上:士阶层崛起;。诸侯为富国强兵网罗人才
庄 子时代国家:历史地位:主要思想:相关著作:
韩 非时代国家:历史地位:主要思想:相关著作:
荀 子时代国家:历史地位:主要思想:相关著作:
课堂活动:制作战国著名思想家名片
墨 子时代国家:历史地位:主要思想:相关著作:
孟 子时代国家:历史地位:主要思想:相关著作:
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亚圣”)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战争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强调“法、术、势”相结合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加强君权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①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简介:姓孙名武,春秋末期齐国人,助吴改革,被尊“兵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儒家:万世师表,仁政礼治道家:无为之道,逍遥自然法家:与时俱进,治国以法墨家:身体力行,兼爱非攻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主张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强调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
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
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②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中国思想史纲》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中国思想史纲》
1.(2024·湖北武汉真题)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一个观念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践行?孔子说有,这个观念就是“恕”。孔子认为,“恕”就是人与人相处,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表明孔子主张( ) A.无为而治B.仁者爱人 C.以法治国D.民贵君轻【答案】B2.(2024·山东威海真题)山东自古被称为“孔孟之乡”。《论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两段材料反映了儒家的共同思想是( ) A.天人合一•道法自然B.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C.以礼治国•以法为教D.崇德尚贤“兼爱”“非攻”【答案】B
3.(2024·四川广元真题)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以德治国”,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A.解决社会问题 B.推崇西周制度 C.顺应自然法则 D.树立君主权威【答案】A4.(2024·四川宜宾真题)有学者认为“自周之襄、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学术思想蓬勃兴起 C.奖励军功普遍实施D.官学兴起开启民智【答案】B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8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备课课件ppt</a>,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复习,CONTENTS,Section1,问题思考,史海冲浪,Section2,考考你,找一找,汉化政策,Section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7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6课 三国鼎立备课课件ppt</a>,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Section1,讲一讲官渡之战,Section2,Section3,年229年,三国实力比较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7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备课课件ppt</a>,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Section1,“蔡侯纸”,易破碎,Section2,Section3,读一读,Section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