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四年级上册唱歌 牧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四年级上册唱歌 牧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义务教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四年级上第四单元《牧童》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牧童》是第四单元《山乡牧童》第一首歌曲,这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放牧快乐放牧的情境展示在人们眼前。
歌曲结构规整,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整首歌曲充满活力。乐句的旋律不断上行,从d到sl到高音d,情绪高涨,形成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2、学情分析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对四年级学生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联想音乐表达的意境。体验音乐美感,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使学生能够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拓展音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唱歌曲《牧童》,让学生理解歌曲,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旋律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听力,听辩旋律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歌曲提高和延伸音乐体验,激发学生对奥尔夫无旋律和声的喜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的声音表现力、情感表现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这种节奏表达的快乐的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奥尔夫无旋律和声伴奏的学习,培养学生集体合作、听辩音色、控制声音的学习能力。
4、通过自制打击乐器,让学生动手动脑利用废旧品创造出美妙有趣的声音。
五、教学策略
教学中采用听、唱、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知识融入歌唱中,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望。在这节课中,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意识,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无旋律声势的魅力,让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用鼓励的话语肯定学生的表现,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六、教学流程
师生问好
一、课前引导
1、出示几个国家的国旗。
2、了解斯洛伐克这个国家。
3、老师范唱经典民歌《牧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范唱)
二、新课教学
1、分析这首歌曲的基本结构,这首歌共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整首歌曲充满活力。
2、老师弹一乐句歌谱,同学们用耳朵认真聆听,然后把老师弹奏的旋律带着歌词唱出来,强调切分节奏的运用,高位置的声音轻唱。(学唱歌曲)
3、全体学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牧童》。
4、请3位学生演示歌曲《牧童》看看他们的掌握情况
三、歌曲拓展,无旋律和声伴奏
1、简单介绍什么是奥尔夫无旋律的声势伴奏。
2、师做示范
3、学生练习(要求声音要含着、轻、立体、还要充分利用耳朵听)
4、集体进行,分两个声部读(教师辅导学生配合不够协调的部分,提出要求)
5、全体学生分四个声部,为歌曲《牧童》做完整的无旋律和声伴奏。
6、教师打击乐表演(激趣)
四、奇思妙想,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老师介绍自制的打击乐器(卡轰鼓)
2、请同学们展示自制的打击乐器,并说说是怎样制作的,它能发出怎样的声音,请你演奏一下(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3、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合着 x x|x x|x x|xx x| 的节奏为歌曲《牧童》伴奏。
五、本课结语
1、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去后创编出更多更好的节奏型,下一节课,带上自己的打击乐,带上自己创编的节奏型,继续玩音乐……)
2、学生伴随音乐有次序的走出教室。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欣赏 打枣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乐器与音色,速度与情绪,五段速度变化,音乐与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人教版(2024)第六单元 下雪啦唱歌 雪花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个|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牧童谣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进行新课,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