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六章。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陶瓷可用于生产绝缘材料、卫生洁具等
B. “天和”核心舱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热能
D.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故采用深挖填埋的方式处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A.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英等物质,陶瓷可用于生产绝缘材料、卫生洁具等,A正确;
B.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
C.风力发电可减少火力发电的量,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风力发电时风吹动叶片,叶片旋转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热能,C正确;
D.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深埋会污染土壤,应集中交给专门的处理部门处理,D错误;
故答案选D。
2.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步骤,反应方程式为。下列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v(O2)=1.25ml·L-1·min-1
C. D. v(H2O)=1.2ml·L-1·min-1
【答案】C
【解析】
【详解】比较速率时需要转化为同一物质同一单位进行比较,或者速率除以各自的系数比较大小。A表示的速率,B表示的速率,C表示的速率为,D表示的速率为,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C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C。
3. 比较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方案及相关现象如下:
①将四种金属各自浸入稀硫酸中,只有W表面无气泡产生;
②将X、Y用导线连接浸入稀硫酸中,X上产生气泡;
③将Y、Z用导线连接浸入稀硫酸中,Z极质量减轻。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Z>Y>X>WB. Z>X>Y>WC. Z>Y>W>XD. Y>Z>X>W
【答案】A
【解析】
【详解】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与稀硫酸形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金属质量减轻;不活泼金属做正极,在该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气泡;电子由活泼性强的一极移动到活泼性弱的一极。①中W表面无气泡,说明金属活动性W最弱,②中X上产生气泡,说明金属活动性:Y>X;③中Z极质量减轻,Z为负极,说明金属活动性:Z>Y,A项符合题意。
4.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前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A. 生石灰溶于水B. 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 食物腐败变质D. 盐酸和碳酸氢钠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是吸热反应。
【详解】A.生石灰溶于水,放出热量,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食物腐败变质,属于食物的缓慢氧化,反应放热,C错误;
D.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是吸热反应,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故选D。
5. 我国“80后”博导姜雪峰、北京大学雷晓光教授分别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中S、N元素的代表。下列与S、N有关的反应不受反应物浓度及用量影响的是
A. S与FeB. Fe与H2SO4
C. Cu与HNO3D. NH4HCO3与 Na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S与Fe反应生成FeS,A项符合题意;
B.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B项不符合题意;
C.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和,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和,C项不符合题意;
D.、均可以和NaOH反应,用量不同,反应不同,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 少量与氨水反应:
C. 与稀硝酸反应:
D. 与足量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少量与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 与足量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四羟基合铝酸钡、硫酸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选A。
7. 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炭和2ml水蒸气发生反应,5min时测得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5min时的转化率为60%
C. 因C足量,所以可以完全转化D. 5min时
【答案】D
【解析】
【详解】A.C为固体,不能用C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A错误;
B.5min时测得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即生成的CO物质的量为0.8ml,由方程式得,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为0.8ml,5min时的转化率为,故B错误;
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不能完全转化,故C错误;
D.由B可知,5min时生成的CO物质的量为0.8ml,由方程式得,,故D正确;
故选D。
8. 氮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雷雨天气,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 NO、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C. 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
D. 常温下,可用铁罐储存浓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雷雨天气,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A正确;
B.、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其中很容易与结合生成,不能稳定存在,B错误;
C.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HCl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可以看到白烟,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C正确;
D.常温下,铁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铁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故可用铁罐储存浓硝酸,D正确;
故答案选B。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A错误;
B.中混有将混合气通入饱和溶液中,与反应生成,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气体,故B正确;
C.受热分解生成和HCl,但和HCl易再次化合生成,应该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故C错误;
D.NO难溶于水也不与NaOH反应,不能形成喷泉,故D错误;
选B。
10. 一种分解氯化铵实现产物分离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4Cl的电子式为
B. 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D. 除去NaCl固体中的NH4Cl可加入少量MgO并充分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NH4Cl的电子式为,A错误;
B.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MgO=NH3↑+Mg(OH)Cl,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Cl=MgO+HCl,反应过程中均没有化合价变化,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根据图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MgO=NH3↑+Mg(OH)Cl,C正确;
D.除去NaCl中的NH4Cl杂质应直接加热,若加入MgO会引入MgO、Mg(OH)Cl杂质,D错误;
答案选C。
11. 如图所示为锌锰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总反应:。下列关于其工作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锌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B. 石墨棒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C. 糊为电解质溶液,其中向负极移动
D. 电子从锌筒流出,经外电路流入石墨,再经糊流回锌筒
【答案】D
【解析】
【分析】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 电池,其中锌筒负极,石墨棒为正极,氯化铵糊为电解质溶液,据此回答。
【详解】A.该装置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锌筒为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正确;
B.根据电极总反应方程式及负极电极反应式可得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正确;
C.糊为电解质溶液,电池工作时,阴离子流向负极,因此由正极向负极移动,正确;
D.电子不会经过电解质溶液,错误;
故选D。
12. 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结论正确的是
A.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NaOH溶液后,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不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不含
B.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含有
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该溶液,灼烧,观察火焰焰色呈黄色,该溶液中含有
D.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硝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含
【答案】B
【解析】
【详解】A.应该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适量浓NaOH溶液,加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有,不能用稀NaOH溶液,并且不加热,A错误;
B.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无,再加入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溶液中含有,B正确;
C.应该用洁净铂丝蘸取该溶液,不能用玻璃棒,C错误;
D.如果溶液中含有,滴入硝酸酸化的溶液,也有白色沉淀产生,因为硝酸可以氧化生成,D错误;
故选B。
13. 工业制备高纯硅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SiHCl3的沸点为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B. 标准状况下,2.24L 所含分子数约为
C. 反应②、③均须在无氧环境中进行
D. 生成的高纯硅可用做光导纤维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①是SiO2和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CO和Si,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
B.SiHCl3的沸点为33℃。标准状况下,为液态,2.24L物质的量不是0.1ml,故B错误;
C.Si和氧气在300℃时容易发生反应,而氢气和氧气在1100℃时混合易爆炸,因此反应②、③均须在无氧环境中进行,故C正确;
D.制备光导纤维的为二氧化硅,故D错误;
故选C。
14. 下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下列有关生产条件的调控作用分析错误的是
A. 步骤①中“净化”可以防止杂质对催化剂产生影响
B. 步骤②中“加压”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压强越大越好
C. 步骤③一般选择控制反应温度为400~500℃左右
D. 步骤④⑤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能节约生产成本
【答案】B
【解析】
【详解】A.步骤①中“净化”可除去杂质,防止催化剂中毒,故A正确;
B.加压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原料转化率和氨的产率,也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压强越大对动力和生产设备的要求也越高,因此压强不是越大越好,故B错误;
C.400~500℃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催化效果最佳,因此步骤③一般选择控制反应温度为400~500℃,故C正确;
D.液化分离出NH3以及N2、H2的循环再利用均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步骤④、⑤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能节约生产成本,故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如图所示简易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气体并进行性质探究(经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回答下列问题:
I.的制取与性质探究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c中试剂为粉末,a中试剂为70%浓硫酸,使用70%浓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d中试剂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性,此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
II.NO的制取与收集
(3)c中放一小块铜片,a中试剂为稀硝酸,则可以制取NO气体。若NO中含有杂质,则d中可以盛放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将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收集NO时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硫酸太浓不利于反应的发生,硫酸太稀不利于气体的逸出 ③.
(2) ①.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 还原 ③.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3) ①. 蒸馏水 ②. ③. NO密度与空气接近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解析】
【分析】I.若是制备SO2,则用较浓的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反应方程式为:,后续再进行SO2的性质实验;
II.若是制备并收集NO,A中用Cu与稀硝酸反应,NO中若有NO2杂质,可以通过水除掉,由于NO密度与空气接近且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故不能采用排空法收集;
【小问1详解】
仪器a为分液漏斗;制备SO2使用70%浓硫酸的原因是硫酸太浓不利于反应的发生,硫酸太稀不利于气体的逸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若d中试剂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改装置的缺陷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NO中含有杂质,则d中可以盛放蒸馏水将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不能采用排空法收集的原因是NO密度与空气接近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1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学科素养。回答下列问题:
I.已知某无色水样中只含有、、、、、、、、中的若干种。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水样的成分进行检验:
①取部分水样;
②向水样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④向步骤③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
(1)该水样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若要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II.现有、、、四种溶液,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步骤进行鉴别:
①取等体积的上述四种溶液A、B、C、D分别置于四支试管中,对四支试管均进行下列操作:加入过量的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到盛装B、D溶液的试管口的试纸变蓝。
②向①中反应后的四支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足量溶液,观察到盛装B、C溶液的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
(3)溶液A、B、C、D中的溶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溶液与溶液产生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有同学提出用一种试剂即可将四种溶液鉴别出来,该试剂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 ①. ②. ③.
(2)取待检验的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3) ①. ②. ③. ④.
(4)
(5)
【解析】
【分析】某无色水样,则不含有,向水样中先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再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则均存在;故不存在,根据溶液电中性,则一定含有一种阳离子,最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则氯离子可能来于前面所加盐酸而不一定是原溶液的,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
加入过量的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到盛装溶液的试管口的试纸变蓝,说明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向①中反应后的四支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足量溶液,观察到盛装溶液的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说明物质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则A为,B为,C为,D为,据此分析解答。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该水样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可能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小问2详解】
氯离子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白色沉淀氯化银,则检验时需要的操作为:取待检验的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B为,C为,D为;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B为,其与溶液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B为,C为,D为,由于氢氧化钡和氯化钠不反应,没有现象,和硫酸铵加热时可以生辰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可以用溶液将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17. 我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回答下列问题:
Ⅰ.以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1)上述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形式是由______转化为______。
(2)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反应为],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某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充入6ml 和8ml ,测得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4 min时,______(填“>”“ (3)33.3% (4)ABC
(5) ①. 负 ②. O2+4e-+2H2O=4OH- (6)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1知,光能通过整个过程最终使CO2转化为CO,即转化为化学能,故能量变化的形式是由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小问2详解】
由a点知,2min时,氢气物质的量为6ml,故v(H2)=,由图4min后氢气物质的量继续减小,说明4 min时,反还是应正向进行,故v正(H2)>v逆(H2);
【小问3详解】
平衡时,氢气反应了6ml,根据化学计量数,CO2反应了2ml,故CO2转化率为;
【小问4详解】
A.根据各物质表达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正(CO2)=3v逆(H2),转化为同一物质表达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A正确;
B.由于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n(CO2):n(H2)保持不变,则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B正确;
C.反应是气体体积数减小的反应,容器恒容,正向反应压强减小,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C正确;
D.CH3OH与H2O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且起物质的量为0,故浓度之比一定是1:1,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ABC;
【小问5详解】
通入甲醇的电极A为负极,甲醇失电子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由于电解质溶液为碱性,二氧化碳以碳酸根存在,则B电极为正极,通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小问6详解】
标准状况下,11.2 L O2物质的量为0.5ml,由电极反应式可知,转移电子2ml。
18. 下表是稀硫酸与金属铁反应的实验数据(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500 s内反应ⅰ中化学反应速率______,生成的体积为______(标准状况)L。
(3)由实验ⅰ、ⅲ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该实验还能够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
(5)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______。
(6)实验中使用的铁丝为铁、碳合金,将铁丝一端浸入稀硫酸中可以形成原电池,其中铁为______极,溶液中移动方向为______。
【答案】(1)
(2) ①. ②.
(3)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4)温度、反应物接触面积
(5)因为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均相等,且硫酸过量,产生热量相等,故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6) ①. 负 ②. Fe极
【解析】
【分析】稀硫酸与金属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由表可知,实验ⅰ、ⅱ探究的是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实验ⅰ、实验ⅲ、实验ⅳ探究的是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实验ⅳ和实验ⅴ探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小问1详解】
稀硫酸与金属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反应ⅰ500s时金属消失,即Fe全部反应完,1.12gFe物质的量为0.02ml,消耗硫酸0.02ml,;生成氢气0.02ml,标况下体积为;
【小问3详解】
实验ⅰ和实验ⅲ探究的是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得,该实验还能够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接触面积;
【小问5详解】
因为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均相等,且硫酸过量,产生热量相等,故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小问6详解】
铁丝为铁、碳合金,浸入稀硫酸中,活泼金属Fe作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为,H+得到电子,变为H2,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向Fe极移动。A.稀释浓硫酸
B.除去中混有的
C.制取、收集
D.演示喷泉实验
实验
序号
金属质
量/g
金属
状态
/
()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
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ⅰ
1.12
丝
0.5
50
20
34
500
ⅱ
1.12
粉末
0.5
50
20
35
50
ⅲ
1.12
丝
0.7
50
20
36
250
ⅳ
1.12
丝
1.0
50
20
35
125
ⅴ
1.12
丝
1.0
50
35
50
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本卷命题范围,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