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3 生物的进化(讲义)-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
展开地 城
知识填空
考点必背 知识巩固 基础落实 建议用时:15分钟
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地球上的当今生物都是由 进化来的,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P100“问题探讨”)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 和 学说。前者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后者揭示了 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P100)
3.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或 等。(P100)
4.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 、 的证据。(P100)
5.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 、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 的进化顺序。(P101)
6.胚胎学是指研究动植物 和 的学科。比较不同动物以及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也可以看到进化的蛛丝马迹。(P103)
7. 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和 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证据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的 学说,进而为解释适应和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P104)
8.枯叶蝶在停息时,它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是枯叶蝶对环境的一种 (adaptatin)。同枯叶蝶一样,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是如何形成的?这是生物进化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P106)
9.适应作为一个生物学术语,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 中生存和繁殖。(P107)
10.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提出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提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 和 。(P107)
11.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n)学说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的形成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他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 的结果。它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祖先,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P108)
12.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性状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 为基本单位,这样就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109)
【答案】
1.共同祖先 2.共同由来学说 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 3.遗体、遗物 生活痕迹 4.最直接 最重要 5.复杂 陆生 6.胚胎的形成 发育过程 7.化石 比较解剖学 胚胎学 共同由来
8.适应 9.环境 10.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11.自然选择12.种群 自然选择
地 城
试题精练
考点巩固 题组突破 分值:50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单选题
1.研究表明,细胞色素c是细胞中普遍含有的一种蛋白质分子,但在不同生物中,其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这可以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 ( )
A.化石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
C.胚胎学证据D.分子生物学证据
【答案】D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
【详解】比较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大量证据表明生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间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相似性,可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B.低等生物的化石只出现在早期地层中,说明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
C.蝙蝠翼手和人上肢的结构、功能相似,说明了蝙蝠和人具有进化上的同源性
D.人的早期胚胎出现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裂,说明了人是由水生生物进化而来的
【答案】A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
【详解】A、细胞色素C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不同物种间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可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A正确;
B、早期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但低等生物的化石也会出现在晚期地层中,B错误;
C、蝙蝠翼手和人上肢外形差别很大,功能不同,但内部结构却基本一致,有相同的起源,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具有进化上的同源性,C错误;
D、人的早期胚胎出现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裂,说明了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曾出现过水生动物的特征,有共同的祖先,D错误。
故选A。
3.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可用于进化研究,最主要的依据是(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线粒体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C.线粒体存在于各地质年代生物细胞中
D.线粒体 DNA 复制时会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D
【分析】线粒体属于真核细胞的细胞器,有外膜和内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线粒体中含有DNA和RNA,能合成部分蛋白质,属于半自主细胞器。
【详解】A、线粒体是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真核生物的共性,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真核生物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但不是最主要的依据,A错误;
B、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线粒体基因属于质基因,B错误;
C、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C错误;
D、线粒体DNA复制时可能发生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线粒体可用于进化研究最主要的依据,D正确。
故选D。
4.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可作为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B.由蝙蝠和蜻蜓都有适应飞翔的器官,不能推断出所有细胞生命具有共同的祖先
C.利用化石可确定古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D.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的祖先来解释
【答案】A
【分析】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
(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详解】A、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细胞驱动的,有些生命活动不需要能量,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
B、蝙蝠和蜻蜓的飞翔器官属于同功器官,只能说明其生活方式相似,不能推断所有细胞生命有共同祖先,B正确;
C、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古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C正确;
D、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说明人与鱼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即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D正确。
故选A。
5.烟粉虱体内P基因过量表达会使其产生杀虫剂抗性。该基因上游的一段序列发生突变,使P基因的mRNA对应位点发生甲基化修饰,促进翻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杀虫剂诱导烟粉虱产生了杀虫剂抗性突变
B.P基因mRNA甲基化使烟粉虱杀虫剂抗性增强
C.抑制P基因表达可降低烟粉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D.mRNA甲基化可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从而影响表达
【答案】B
【分析】表观遗传学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即环境变化引起的性状改变,影响基因表达,但不改变DNA序列。如组蛋白乙酰化、DNA甲基化等。
【详解】A、杀虫剂抗性突变不是使用杀虫剂诱导产生的,A错误;
B、P基因的mRNA对应位点发生甲基化修饰,促进翻译,而烟粉虱体内P基因过量表达会使其产生杀虫剂抗性,所以P基因mRNA甲基化使烟粉虱杀虫剂抗性增强,B正确;
C、抑制P基因表达可增强烟粉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C错误;
D、mRNA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从而影响表达,D错误。
故选B。
6.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答案】A
【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
外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详解】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
B、X射线可以引起突变,即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正确;
C、用纯合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若子代全为紫花,则白花为隐性;若出现白花植株,则白花为显性。因此可通过杂交实验确定突变类型,C正确;
D、白花植株自交后,若子代中出现白花,则白花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A。
7.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但适应也不是绝对的。雷鸟在冬季来临前将羽毛换成白色,这有利于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中保护自己;但如果降雪延迟,一身白羽的雷鸟反而容易被天敌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称为( )
A.生物的多样性B.遗传的稳定性
C.适应的相对性D.变异的普遍性
【答案】C
【分析】适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但适应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详解】冬季雷鸟在降雪的环境中,羽毛换成白色,这是一种躲避捕食者的保护性适应,但如果冬季降雪延迟,则白色羽毛反倒为捕食者提供了食物信息,更容易遭遇敌害,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适应的相对性。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下列不符合适应性现象的是( )
A.水母等水生生物依靠躯体透明隐身于水中
B.树懒等树栖动物利用钩爪攀附栖息于树上
C.热带雨林的灌木叶大有利于获得更多光照
D.草原豆科植物气孔下陷以增加水分的蒸发
【答案】D
【分析】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详解】A、水母等水生生物的躯体近乎透明,能巧妙地隐身于水域中,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A正确;
B、树懒是生活方式是树栖,平时倒挂在树枝上,毛发蓬松而拟向生长,毛上附着藻类而呈绿色,在森林中很难发现,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B正确;
C、热带雨林的灌木生长比较茂密,下部的光照不足,较大的叶片面积可以获取更多的光照,同时有利于蒸发水分,降低植株的温度,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C正确;
D、草原豆科植物气孔下陷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不符合适应性现象,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人工孵化饲养幼鱼释放到自然水域是恢复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但是简单的人工饲养环境导致幼鱼没有足够的野外生存能力。
(1)科研人员利用黑鲉(沿海经济鱼种)探究环境丰富对幼鱼生长的影响。环境丰富包括栖息地丰富(人工设置海草、礁石等复杂环境)和社交丰富(加入竞争鱼种)。将幼鱼进行适应性培养后,选择 的幼鱼在环境丰富不同的条件下人工投喂饵料饲养。7周后测量生长指标,结果如图1。
①结果说明 。
②研究者进一步评估幼鱼生长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如图2。根据图中生长相关因子的变化趋势推测黑鲉的体重应该增加,这与①中实验结果相反,请从物质与能量、进化与适应的角度解释 。
(2)T型迷宫可用于评估动物认知能力。研究者每天对以上四组黑鲉进行了T型迷宫测试,并记录幼鱼到达终点(有食物的人工栖息地)的时间,连续测试7天,结果如图3。
①测试结果表明,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显著增强,依据是 。
②研究者进一步评估幼鱼的认知相关因子的变化,发现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均增加,从分子与细胞水平解释幼鱼各项能力均增强的原因 。
【答案】
(1) 形态和生理状况一致 环境丰富会抑制幼鱼生长 环境丰富下饲养使幼鱼取食难度增加,获得的物质和能量较少,消耗能量增加,因此体重增加缓慢;幼鱼的促生长因子增多,抑生长因子减少,能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
(2) 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到达终点的时间比简单环境下饲养的幼鱼短:并随测试天数的增加,S+H+组所需时间减少最多 认知相关因子的增多会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以及新的突触的连接,利于幼鱼的学习和记忆,从而增强认知和学习能力
【分析】
1、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分析图1,图中数据显示环境丰富条件下鱼的生长速率和体重增加值反而较小;分析图2,根据图中生长相关因子的变化趋势推测黑鲉的体重应该增加。
【小题1】将幼鱼进行适应性培养后,选择形态和生理状况一致(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的幼鱼在环境丰富不同的条件下人工投喂饵料饲养。
①7周后测量生长指标,结果如图1,图中数据显示环境丰富条件下鱼的生长速率和体重增加值反而较小,因而说明环境丰富会抑制幼鱼生长。
②研究者进一步评估幼鱼生长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如图2,根据图中生长相关因子的变化趋势推测黑鲉的体重应该增加,这与①中实验结果相反,其原因可能是环境丰富下饲养使幼鱼取食难度增加,获得的物质和能量较少,消耗能量增加,因此体重增加缓慢;幼鱼的促生长因子增多,抑生长因子减少,能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即环境丰富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幼鱼的适应能力。
【小题2】①测试结果表明,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到达终点的时间比简单环境下饲养的幼鱼短,并随测试天数的增加,S+H+组所需时间减少最多,因而可说明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显著增。
②研究者进一步评估幼鱼的认知相关因子的变化,发现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均增加,据此可推测,认知相关因子的增多会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以及新的突触的连接,利于幼鱼的学习和记忆,从而增强认知和学习能力,本实验结果说明对于幼小个体增加多样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10.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两类宿主中繁殖。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随着青蒿素类药物广泛应用逐渐出现了对青蒿素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
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机制,将一种青蒿素敏感(S型)的疟原虫品种分成两组:一组逐渐增加青蒿素的浓度,连续培养若干代,获得具有抗药性(R型)的甲群体,另一组为乙群体(对照组)。对甲和乙两群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在甲群体中发生的9个碱基突变在乙群体中均未发生,这些突变发生在9个基因的编码序列上,其中7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为确定7个突变基因与青蒿素抗药性的关联性,现从不同病身上获取若干疟原虫样本,检测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与存活率正相关)并测序,以S型疟原虫为对照,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部分样本的结果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连续培养后疟原虫获得抗药性的原因是 。
(2)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3)若青蒿素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基因突变是导致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该突变基因恢复为野生型,而不改变基因组中其他碱基序。经这种基因改造后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表现为 。
(4)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一条防控疟疾的合理化建议: 。
【答案】
(1)通过基因突变可产生抗青蒿素的个体,连续培养过程中,在青蒿素的定向选择作用下,疟原虫种群中抗青蒿素的相关基因的频率升高,抗药性个体数增多
(2) 基因6 与对照组相比,在有突变基因6和7的4~9组中,疟原虫的存活率都大幅提高,但在有突变基因7的1、2、3组中,疟原虫的存活率提高的幅度不大
(3)S型(对青蒿素敏感)
(4)做好按蚊的防治工作
【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详解】
(1)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进而可能产生新性状,在疟原虫的种群中,通过基因突变可产生抗青蒿素的个体,连续培养过程中,在青蒿素的定向选择作用下,疟原虫种群中抗青蒿素的相关基因的频率升高,抗药性个体数增多。
(2)结合题意,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分析表格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在有突变基因6和7的4~9组中,疟原虫的存活率都大幅提高,但在有突变基因7的1、2、3组中,疟原虫的存活率提高的幅度不大,故推测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基因6。
(3)结合(2)可知,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基因6,若基因6的基因突变是导致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则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其恢复为野生型后,其抗药性性状也随之消失,故经这种基因改造后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表现为S型(对青蒿素敏感)。
(4)据题干信息“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两类宿主中繁殖”,故为减少疟原虫的数量,可做好按蚊的防治工作,令宿主的数量减少从而减少疟原虫。
考点02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地 城
知识填空
考点必背 知识巩固 基础落实 建议用时:6分钟
1. 是生物 和 的基本单位。
2. 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的变异包括 。突变包括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 突变和重组是 的,只为进化提供了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
5.物种概念:能够在 并且 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P116)
6.新物种的形成途径(1)渐变:长期的 →阻断基因交流 →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选择 →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 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 →差异加大 → →新物种形成。
(2)有时不需要地理隔离:如 的形成。
7.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
8.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
【答案】
1.种群 进化 繁殖 2.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生物的生存环境 随机、不定向 原材料 3.自然选择 4.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5.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 产生可育后代 6.(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2)多倍体 7.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8.生殖隔离的形成
地 城
试题精练
考点巩固 题组突破 分值:50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单选题
1.红蜘蛛是“红美人”(柑橘类水果)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常用乙螨唑等农药防治,由于长期使用单一农药,该药剂杀虫作用显著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农药诱导红蜘蛛产生了抗药性
B.红蜘蛛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农药对红蜘蛛进行了定向选择
D.红蜘蛛的抗药性变异可遗传给后代
【答案】A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稻飞虱抗药性变异的发生是自然状态下就存在的,不是农药诱导的结果,A错误;
BC、在农药的选择作用下,红蜘蛛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BC正确;
D、红蜘蛛的抗药性变异可遗传给后代,因为本质是遗传物质的改变,D正确。
故选A。
2.桦尺蛾的体色有黑色和浅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初始,某地区桦尺娥栖息的树干多为浅色,桦尺蛾几乎都是浅色,后来,工厂排出的煤烟使树干逐渐变黑,推测黑色个体的比例和控制黑色基因的频率将分别会( )
A.升高,升高B.降低,降低C.升高,降低D.降低,升高
【答案】A
【分析】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工业污染之后,黑色型桦尺蛾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保护色;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工业污染区黑色型桦比例较高,这说明黑色型对工业污染区的环境的颜色是适应的。
【详解】后来由于桦尺蛾栖息地变成黑褐色,利用黑色型个体生存,推测黑色个体的比例上升,导致黑色基因的频率升高,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某地区长期使用一种杀虫剂后,发现其杀虫效果逐渐降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诱导该昆虫产生耐药性突变
B.该昆虫耐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耐药性的增强说明该昆虫种群发生了进化
D.杀虫剂的频繁使用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害虫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方面来切入。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
【详解】A、害虫的群体本身就有一些个体因为突变而具有抗药性,故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不是杀虫剂诱发的结果,是本来就存在的,A错误;
B、该昆虫耐药性的增强是杀虫剂选择的结果,B错误;
C、耐药性的增强说明该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则昆虫种群发生了进化,C正确;
D、长期使用杀虫剂使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D错误;
故选C。
4.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 AA的个体占24%,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36%、64%B.57%、43%
C.60%、40%D.24%、22%
【答案】C
【分析】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
【详解】该群体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则A的基因频率=24%+72%×1/2=60%,a的基因频率=1﹣60%=40%。C正确。
故选C。
5.生物的基因可能被意外复制,导致基因出现多个拷贝,而新的副本慢慢发生变异,最终可创造出一种新的蛋白质。芋螺被称为“世界上最毒的海螺”,它们的毒素可以快速麻痹猎物,而芋螺毒素相关基因的复制速度冠绝全球,同种芋螺的不同个体间毒素蛋白也有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间的不对等交换是基因意外复制的一种来源
B.若两种毒素蛋白氨基酸序列和生化特性相似,两者的基因可能起源于同一基因
C.芋螺给猎物带来了极强的选择压力,使芋螺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芋螺毒素的飞速演化可以确保毒素始终有效
【答案】C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分析题意,生物的基因可能被意外复制,导致基因出现多个拷贝,同源染色体间的不对等交换是基因意外复制的一种来源,A正确;
B、基因决定蛋白质的合成,若两种毒素蛋白氨基酸序列和生化特性相似,两者的基因可能起源于同一基因,B正确;
C、芋螺给猎物带来了极强的选择压力,对于猎物而言起到了选择作用,使猎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错误;
D、芋螺毒素相关基因的复制速度冠绝全球,且同种芋螺的不同个体间毒素蛋白也有差异芋,导致其不会因环境变化而被完全淘汰,故螺毒素的飞速演化可以确保毒素始终有效,D正确。
故选C。
6.世界卫生组织自2015年开始,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生素认知周,旨在提高全社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青霉素是最早(1943年)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但在1961 年科学家就发现了对青霉素有抗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抗药菌现在已广泛传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了适应有青霉素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青霉素的定向选择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
C.青霉素的使用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化产生了具有抗药性的新物种
D.合理使用青霉素可阻止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生与传播
【答案】B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抗药性变异本身就存在,不是为了适应有青霉素的环境才产生了变异,A错误;
B、青霉素的选择是定向,能抵抗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被保留下来,因此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B正确;
C、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时生殖隔离的产生,青霉素的使用只是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新物种,C错误;
D、合理使用青霉素可阻止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但不能阻止产生,D错误。
故选B。
7.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洋鬣鳞蜥与该岛的陆生鬣鳞蜥不同,它具有部分足蹼能潜入海底取食,眼上方有泌盐腺体,上岸时皮下血管舒张迅速吸收热量。据此不能推测的是( )
A.适应海底取食的基因可能存在于原始种群也可能来自基因突变
B.岛上食物的短缺会导致适应海底取食的基因频率定向增加
C.海洋鬣鳞蜥和陆生鬣鳞蜥经长期地理隔离已产生生殖隔离
D.多种适应海底取食的基因经重组可以整合到同一个体上
【答案】C
【分析】地理隔离是指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地理隔离对物种的进化主要有以下影响: 促进物种形成: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由于基因不同而不能交配。并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不同,逐渐向不同方向进化。 改变基因频率:地理隔离会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从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会使物种内发生不同方向上的进化,最后造成生殖隔离,形成不同物种。
【详解】A 、适应海底取食的基因可能原本就存在于原始种群中,也可能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A不符合题意;
B、如果岛上食物短缺,具有适应海底取食能力的个体更易获得食物生存下来,从而导致适应海底取食的基因频率定向增加,B不符合题意;
C 、仅根据所给信息,不能确定海洋鬣鳞蜥和陆生鬣鳞蜥经长期地理隔离已产生生殖隔离,C 符合题意;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多种适应海底取食的基因经重组可以整合到同一个体上,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月亮鱼是目前已报道的唯一“全身恒温鱼类”,其体温比周围海水温度高,能够提高其神经传导能力。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月亮鱼基因组中多个基因发生了适应性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关于月亮鱼的基因组研究表明,在月亮鱼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定向变异
B.一只月亮鱼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
C.月亮鱼这一新物种的形成经历了突变、自然选择及地理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全身恒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助于提升月亮鱼的适应能力以及防御能力
【答案】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一只月亮鱼的全部基因不能构成基因库,B错误;
C、作为一个物种的月亮鱼,其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C错误;
D、“全身恒温”是月亮鱼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月亮鱼的体温比周围海水温度高约5℃,能够提高其神经传导能力,因此月亮鱼恒温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其捕食以及防御能力,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普通小麦(6n=42)的籽粒中主要是直链淀粉,表现为非糯性,直链淀粉的含量与Wx基因呈高度正相关。小麦具有3对Wx基因(Wx-A1、Wx-B1和Wx-D1),当这3对基因同时隐性纯合或缺失时,籽粒中主要是支链淀粉,表现为糯性,自然界中通常不存在糯小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中,小麦的糯性和非糯性可被称为 。
(2)研究人员将两种非糯性小麦进行杂交,白火麦(缺失Wx-D1)为母本,关东107(缺失Wx-A1和Wx-B1)为父本,最终筛选出2株纯糯单株。在进行人工杂交时,需在花粉成熟前对亲本中的 去雄再套袋,这些操作的目的是防止 。
(3)利用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已被许多学者应用于糯小麦育种工作中,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玉米与小麦的F1进行杂交,所得到的受精卵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原因可能是玉米与小麦为不同物种,存在 。
②单倍体小麦体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诱导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原理是 ,该育种方式的优势是 。
(4)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我国在小麦中首次发现的显性雄性不育突变体,其不育性状由位于小麦4号染色体上的单基因M控制。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为人工杂交省去 的步骤。选取太谷核不育小麦与野生型杂交时,太谷核不育小麦需作 (填“父本”或“母本”),杂交后代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的比例为1∶1,原因是 。
【答案】
(1)相对性状
(2) 白火麦(母本) 自身花粉及外来花粉的干扰
(3) 生殖隔离 3/三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 (人工)去雄 母本 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中M和m(含有M基因和不含M基因)的比例为1∶1
【分析】多倍体育种原理:利用染色体变异,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锤丝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动,使得已经加倍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细胞也无法分裂。当秋水仙素的作用解除后,细胞又恢复正常的生长,然后再复制分裂,就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详解】(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中,小麦的糯性和非糯性可被称为相对性状。
(2)在进行人工杂交时,需在花粉成熟前对亲本中的白火麦(母本)去雄再套袋,其中在花粉成熟前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套袋处理的目的是防止自身花粉及外来花粉的干扰。
(3)①玉米与小麦为不同物种,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即不能在自然状态下交配或交配后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②分析题图可知,关东107与白火麦杂交得F1,F1与玉米杂交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只有小麦配子的染色体,故单倍体小麦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优势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根据题意可知,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显性雄性不育突变体,其不育性状由位于小麦4号染色体上的单基因M控制,该种太谷核不育小麦在人工杂交省去人工去雄这个步骤,因为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显性雄性不育突变体,因此选取太谷核不育小麦与野生型杂交时,太谷核不育小麦需作母本,因为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中M和m(含有M基因和不含M基因)的比例为1∶1,因此杂交后代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的比例为1∶1。
10.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 ,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 。
(2)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后,该群体的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分别为 和 。
(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在3代自交后,群体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和 。在这3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填“是”或“否”),理由是 。
(4)若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 。原因是 。
【答案】
(1) 种群 基因库
(2) 75% 25%
(3) 72.5% 5% 22.5% 否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4) 物种 已经形成生殖隔离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1)生活中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个体叫种群;种群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组成种群的基因库。
(2)分析题意,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后,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则A的基因频率=55%+1/2×40%=75%,a的基因频率为25%。
(3)由于自交AA的后代都是AA,aa的后代都是aa,Aa自交后代既有AA、aa也有Aa,Aa自交3代后Aa的比例是1/8,AA的比例与aa的比例相等为(1-1/8)×1/2=7/16,因此在2代自交后,群体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55%+40%×7/16=72.5%,aa的基因型频率是5%+40%×7/16=22.5%,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1/8=5%;此时A的基因频率=72.5%+1/2×5%=75%,a的基因频率=22.5%+1/2×5%=25%,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因此该植物种群没有进化。
(4) 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之间有生殖隔离,而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因此属于不同的物种。
考点03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地 城
知识填空
考点必背 知识巩固 基础落实 建议用时:5分钟
1.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实际上,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 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P119)
2.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 ,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 多样性。(P119“小字内容”)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填新陈代谢类型)的 生物。真核生物通过 生殖,实现了 ,这就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P121)
4. 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P121)
5.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 和 。(P121)
【答案】
1.年老、病弱或年幼 2.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物种 3.异养厌氧 单细胞原核 有性 基因的重组 4.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5.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地 城
试题精练
考点巩固 题组突破 分值:50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单选题
1.旱地稗草“长相”多样,完全不像水稻,而不断进化形成的水田稗草就很有“稻”样,与水稻难以区分,两种稗草在外形上有明显差异但不存在生殖隔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稗草仍属于同一物种
B.两种稗草在外形上的差异体现了稗草的遗传多样性
C.旱地稗草的“稻”样是为了躲避人类拔除而产生的变异
D.使用除草剂可能导致稗草种群发生进化
【答案】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题意,两种稗草不存在生殖隔离,仍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
B、两种稗草属于同一个物种的不同类型,外形上的差异体现了稗草的遗传(基因)多样性,B正确;
C、水田稗草产生的变异在先,选择在后,且变异是不定向的、随机的,C错误;
D、使用除草剂后,可能有少量稗草存活,除草剂对稗草进行了选择,导致抗除草剂稗草基因频率增加,因此使用除草剂可能导致稗草种群发生进化,D正确。
故选C。
2.粉龙头猴面花和红龙头猴面花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的两个物种。它们的分布区域有重叠,前者主要由黄蜂授粉,后者主要由蜂鸟授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猴面花与黄蜂、蜂鸟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B.源于同一祖先的两种猴面花种群基因库相同
C.传粉者的不同导致不同猴面花产生不同的变异
D.粉龙头和红龙头是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形成的两个物种
【答案】A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A、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故猴面花与黄蜂、蜂鸟之间存在协同进化,A正确;
B、粉龙头和红龙头猴面花属于不同的物种,尽管起源于一个祖先种,但因进化最终导致它们的基因库会存在差异,B错误;
C、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不同猴面花产生不同的变异不是传粉者的不同导致的,C错误;
D、粉龙头和红龙头猴面花分布区重叠,二者不存在地理隔离,D错误。
故选A。
3.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间不断进化和发展
【答案】A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详解】A、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错误;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错误;
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故选A。
4.比目鱼会随着周围环境而改变身体颜色,平时生活在海底,把身体的一半以上埋进沙子里,露出眼睛观察周围,当猎物出现时就猛然向猎物扑去。与之对应,猎物反应也变得更加敏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物种的比目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控制比目鱼体色的所有基因构成了种群的基因库
C.比目鱼能根据环境改变体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猎物与比目鱼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答案】B
【分析】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详解】A、不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
B、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B错误;
C、比目鱼根据环境改变体色是适应性的一种体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当猎物出现时就猛然向猎物扑去,与之对应,猎物反应也变得更加敏捷,因此猎物与比目鱼之间存在协同进化,D正确。
故选B。
5.分布在某山谷中的鼠类种群X。由于地质和气候的变化被一条大河分割,逐渐演变为现今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X内部个体间部分性状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B.新物种的形成一定发生了进化,但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C.物种1和物种2的形成过程说明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不同的生存环境使种群1和种群2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答案】A
【分析】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种群是同一区域同种生物的集合。即一个物种可以分成若干种群。
【详解】A、种群是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种群内的差异无法体现物种多样性,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A错误;
B、新物种的形成一定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但进化的结果不一定导致形成新物种,B正确;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1和物种2的形成过程说明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
D、不同的生存环境使种群1和种群2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两种群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形成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A。
6.瓢虫成虫可捕食麦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七星瓢虫的体色黑色(A)对浅色(a)为显性。1978年长春市朝阳区瓢虫的体色中浅色占70%,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20%;由于环境污染,朝阳区的瓢虫每年浅色个体的减少率为10%,黑色个体的增长率10%。现在朝阳区的瓢虫以黑色为主,几乎看不到浅色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朝阳区的瓢虫个体间存在体色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B.1979年朝阳区的瓢虫群体中,A基因频率约为22.9%
C.1980年朝阳区的瓢虫群体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59.1%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基因型的选择来实现的
【答案】B
【分析】1、常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生物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朝阳区的瓢虫个体间存在体色的差异,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不同,体现了基因多样性,A错误;
B、由题意知,1979年,AA=10%× (1+10%) =11%, Aa=20%×(1+10%) =22%,aa=70%× (1-10%)=63%,因此1979年AA=11/96,Aa=22/96,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11/96+22/96×1/2≈ 22.9%,B正确;
C、由题意知,1980年,AA=10%×(1+10%) 2=12.1%, Aa=20%×(1+10%) 2=24.2%, aa=70%×(1-10%) 2=56.7%, 因此1980年该种群中aa的比例是56.7%÷ (24.2%+12.1%+56.7%) ≈60.9%,C错误;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环境不能对生物体基因进行选择,D错误。
故选B。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
B.雌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答案】A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A正确;
B、狮虎兽不具有生殖能力,雌虎和雄师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B错误;
C、细菌的抗药性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就一节刹那是,青霉素支队细菌的抗药性起选择作用,C错误;
D、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除了通过竞争之外还有种间互助,D错误;
故选A。
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作用常有三种类型(如图甲、乙、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最易被淘汰的是甲类型,最容易形成新物种的是丙类型
B.每个种群中个体间存在表型差异,与种群基因多样性有关
C.同一个种群,在不同的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方向可能不同
D.选择压力促使每个种群中个体间存在表型差异,本质是种群内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1)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4)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5)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详解】A、图中甲的表型范围最窄,最容易被淘汰,丙的表现范围最宽,最容易形成新物种,A正确;
B、种群中个体间存在的表型差异与种群基因多样性有关,B正确;
C、同一个种群,在不同的选择作用下,选择的方向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方向可能不同,C正确;
D、协同进化是不同的物种之间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海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甲、乙海岛发现地雀有5个种(A、B、C、D、E),图1表示这5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图2为某段时间内地雀E中H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雀种群A 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 多样性。另外,生物多样性还包括 多样性和 多样性两个层次。
(2)同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存在差异,是由 产生的可遗传变异;不同种地雀因不同的食物因素的作用,而导致喙的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 的作用。
(3)B迁入到乙海岛进化为D,不能与C进行基因交流的原因是 。地雀C、D、E中亲缘关系较近的两种地雀为 。
(4)图2中地雀E在 时间段内一定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 ;若在 Y3-Y4时间段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中Hh的基因型频率为 ;经历了图2所示变化后,地雀E (从“是”“否” “不确定”中选填)产生了新物种。
【答案】
(1) 遗传/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2) 基因突变 选择
(3) 存在生殖隔离 D、E
(4) Y1-Y3 H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18% 不确定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
(1)南美洲大陆上的地雀种群A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进而产生新性状,故同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存在差异,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不同种地雀因不同的食物因素的作用,而导致喙的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选择作用。
(3)B迁入到乙海岛进化为D,其不能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的原因是两者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据图可知,E和D都是由B进化而来,故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据图2可知,Y1-Y3时间段内种群中基因H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因此该阶段发生了进化;若在 Y3-Y4时间段无基因突变,H的基因频率是0.9,h的基因频率是0.1,则该种群中Hh的基因型频率为2×0.9×0.1=18%;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由于不确定是否产生生殖隔离,故不能确认是否产生新物种。
10.小熊猫和大熊猫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小熊猫喜食箭竹的竹笋、嫩枝和竹叶,各种野果、树叶、苔藓、以及捕食小鸟或其它小动物、昆虫等,而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现存大熊猫与小熊猫进化的原材料是 ,其中的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的原因是 ;大熊猫与小熊猫是两个物种的原因是 。
(2)大熊猫和小熊猫之间性状的差异,体现了 多样性层次。这种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 的结果。
(3)科学家经研究发现。熊猫的祖先也是食肉动物,作为捕食者,其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 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 。
(4)某大熊猫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几年后 对该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AA 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0%。该种群 (填“发生”或“没发生”)进化、原因是 。
【答案】
(1) 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后仍然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或可能是隐性突变 大熊猫与小熊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 基因和物种 协同进化(共同进化)
(3) 种群个体数量多 物种多样性
(4) 发生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①进化是以种群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详解】
(1)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后仍然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且可能突变是隐性突变,所以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大熊猫与小熊猫存在生殖隔离,所以它们是两个物种。
(2)大熊猫与小熊猫是两个物种,它们之间性状的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
(3) 据题干信息,小熊猫食性更复杂,小熊猫的存在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收割理论由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该理论指出,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4)大熊猫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Aa的比例为30%,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20%+1/2×30%=35%,一段时间后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0%,Aa的比例为30%,A的基因频率为30%+ 1/2×30%=45%,由于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所以种群发生了进化。
疟原虫
存活率(%)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基因4
基因5
基因6
基因7
对照
0.04
+
+
+
+
+
+
+
1
0.2
+
+
+
+
+
+
-
2
3.8
+
+
+
-
+
+
-
3
5.8
+
+
+
-
-
+
-
4
23.1
+
+
+
+
-
-
-
5
27.2
+
+
+
+
-
-
-
6
27.3
+
+
+
-
+
-
-
7
28.9
+
+
+
-
-
-
-
8
31.3
+
+
+
+
-
-
-
9
58.0
+
+
+
-
+
-
-
考点34 发酵工程(讲义)-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考点34 发酵工程(讲义)-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考点通关卷34发酵工程原卷版docx、考点通关卷34发酵工程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22 生物的变异(讲义)-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考点22 生物的变异(讲义)-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考点通关卷22生物的变异原卷版docx、考点通关卷22生物的变异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8 遗传综合(讲义)-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考点18 遗传综合(讲义)-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考点通关卷18遗传综合原卷版docx、考点通关卷18遗传综合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