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的设计——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探究类实验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实验方案的设计——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探究类实验专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小组拟探究液氨与钠反应,70℃,沸点是-33,在工业上常作催化剂和刻蚀剂,5%盐酸,0 %,1ml/L×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已知: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1)甲装置中盛装铜片的仪器名称为______;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丁装置用于吸收多余的,则丁装置中的试剂为______(填标号)。
a.无水
b.碱石灰
c.
d.浓硫酸
(2)戊装置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打开,一段时间后,关闭,打开。先打开后打开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写出亚硫酸氢铵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亚硫酸氢铵有较强的还原性,设计实验检验制备的亚硫酸氢铵样品是否被氧化:______(填操作、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可供选择的试剂:水、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2.某小组拟探究液氨与钠反应。
【资料】
①氨的熔点是-77.70℃,沸点是-33.35℃。碱金属的液氨溶液中含有蓝色溶剂化电子;②-70℃时,1000g溶解11.29mlNa,先形成蓝色溶液并缓慢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是氨基化钠();③氨基化钠有潮解性,遇水激烈反应。
【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橡胶管L的作用是________。
(2)A装置中生石灰可以用________替代。
(3)C、E装置依次选择药品为________(填字母)。
a.五氧化二磷、碱石灰
b.碱石灰、碱石灰
c.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
d.碱石灰、五氧化二磷
(4)具有________(填“强氧化性”“强还原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其中形成聚合氨分子的原因是________。
(5)写出钠和液氨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设计实验证明产生气体中含有:________。
3.在工业上常作催化剂和刻蚀剂。实验室中,先合成,再与反应制备无水,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仪器略)。
已知:①实验室合成的原理为;
②的熔点为-101℃,沸点为75.6℃,遇水剧烈分解为两种酸性气体;沸点为105℃。忽略共沸。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为______,仪器乙中所装的最佳试剂为______(填序号)。
a.98%
b.70%
c.36.5%盐酸
d.70%
(2)打开,将三通阀调至,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一段时间后,加热装置C至60℃。仪器丙的作用为______。
(3)当C中出现较多液体后,关闭、。制得的操作为:①调节三通阀的位置为______(填序号);②……;③加热E处硬质玻璃管。②的操作为______。
(4)该化学学习小组探究在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已知:水溶液中,几乎无色,为黄色;水解生成(棕黄色)。
①从影响平衡移动因素的角度分析,加热前后,实验I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为______。
②设计实验证明实验Ⅲ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是:______。
4.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以石灰石(含有少量铁、硅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双氧水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性质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②273 K时,
(1)判断“酸浸1”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
(2)“除杂”时,待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煮沸并趁热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相比普通过滤装置,使用如图所示的热抽滤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3)“转化”需在冰水浴中进行,生成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与直接反应不易发生,制备时加入适量氨水有利于生成,其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中含量。高锰酸钾滴定法原理为:在酸性条件下,与稀酸反应生成,用标准酸性溶液滴定所生成的,以确定含量。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时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B.当滴入半滴酸性溶液后,溶液颜色从无色刚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表示已经到达滴定终点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无气泡,则测定结果偏小
D.读取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则测定结果偏大
(5)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等杂质]为原料也可制备,设计制备晶体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须使用的试剂:溶液、溶液、冰水)
5.碳酸亚铁可以用于制备多种食品添加剂。已知易被氧化:。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进行以下两步操作:
第一步:打开活塞1、3,关闭活塞2,反应一段时间;
第二步: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发现C中有白色沉淀和气体生成。
①第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C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装置D中可盛装适量的水,该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某固体被部分氧化,为测定其中Fe3+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5.600g固体样品,加足量盐酸溶解,将溶液稀释至100mL,量取25.00mL该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溶液滴定,当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溶液20.00mL。已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如下:,。计算固体样品中Fe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
(4)与反应可制得摩尔盐。摩尔盐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性质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接近l00℃时易失去结晶水。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补充完整由久置于空气中的样品合成摩尔盐的。实验步骤:将样品溶于适量的硫酸溶液中,加热使其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可选试剂:蒸馏水、饱和硫酸铵溶液、铜粉、铁粉、无水乙醇]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圆底烧瓶;吸收尾气中的,防止污染空气;b
(2)
(3)氨气极易溶于水,先通氨气,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更多,提高的产率
(4)
(5)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样品未被氧化,反之,则被氧化
解析:(2)戊装置制备氨气,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先通氨气,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更多,提高的产率所以先打开后打开。
(4)亚硫酸氢铵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亚硫酸氢铵有强还原性,样品若被空气氧化则有硫酸根离子,因此检验样品是否被氧化的方法是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排除亚硫酸氢铵的干扰,再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样品没有被氧化,反之,则被氧化。
2.答案:(1)平衡气压,使氨水顺利下滴
(2)NaOH(或碱石灰)
(3)d
(4)强还原性;分子间形成氢键
(5)
(6)验纯后,再在E装置后点燃产生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若火焰呈淡蓝色且烧杯内壁有水滴,则证明产生气体中含有
解析:(1)橡胶管L能够平衡气压,使氨水顺利下滴;
(2)A装置中生石灰溶于水放出热量,并生成碱,促进氨水挥发出氨气。可以用氢氧化钠、碱石灰替代生石灰;
(3)C装置用于干燥氨气,避免水与钠反应;E装置吸收尾气中挥发出来的氨气以及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D装置。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用五氧化二磷吸收氨气并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D装置,d项符合题意;
(4)溶剂化电子能释放电子,具有强还原性;氨分子中N的电负性较大,氨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缔合成多氨分子;
(5)钠置换氨中氢,生成氨基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6)验纯后,再在E装置后点燃产生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若火焰呈淡蓝色且烧杯内壁有水滴,则证明产生气体中含有。
3.答案:(1)圆底烧瓶;b
(2)打开;吸收,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
(3)c;调节温度计水银球位置至三颈瓶口处,将C装置升温至75.6℃~105℃
(4)对平衡的影响大于温度的影响;向实验Ⅱ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后变为黄色,加热后变为深黄色
解析:(1)仪器甲的名称为圆底烧瓶,98%硫酸中水分较少,电离程度较弱,不利于制二氧化硫,所以选用70%硫酸;
(2)打开,将三通阀调至,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打开,一段时间后,加热装置C至60℃。仪器丙的作用:吸收,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
(3)当C中出现较多液体后,关闭、。制得的操作为:①调节三通阀的位置为,②调节温度计水银球位置至三颈瓶口处,将C装置升温至75.6℃~105℃,使以气态形式进入玻璃管中发生反应;
(4)①从影响平衡移动因素的角度分析,加热前后,实验I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对平衡的影响大于温度的影响;
②设计实验证明实验Ⅲ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是:向实验Ⅱ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后变为黄色,加热后变为深黄色。
4.答案:(1)继续滴加盐酸,酸浸液中无气泡产生
(2)、;抽滤比普通过滤速度更快,同时通入热水保温可防止晶体析出
(3) ;氨水与反应生成的HCl中和,使H+浓度降低以及放出热量,均促进反应向生成的方向进行
(4)AC
(5)在搅拌下,向溶液中分批加入电石渣,置于冰水浴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在冰水浴中,边搅拌边向溶液中缓慢滴加所得滤液,待有大量晶体生成,过滤,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干燥
解析:(1)石灰石主要成分是,在“酸浸1”时,会发生反应:,若“酸浸1”完成,再滴加稀盐酸时,不能再与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就无气泡产生;
(2)石灰石主要成分是,还含有杂质、FeO、,加入酸浸时,、FeO反应产生、,加入双氧水,被氧化变为,加入的氨水与反应产生沉淀,经过滤除去,与HCl不能发生反应,也以沉淀的形式存在,故“除杂”时,待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煮沸并趁热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相比普通过滤装置,使用如图所示的热抽滤装置的优点是抽滤比普通过滤速度更快,同时通入热水保温可防止晶体析出;
(3)“转化”需在冰水浴中进行,与氨水、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晶体,同时反应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l2与H2O2直接反应不易发生,制备时加入适量氨水有利于生成,其可能原因为氨水与反应生成的HCl中和,使浓度降低以及放出热量,均促进反应向生成的方向进行;
(4)A. 与稀酸反应生成,用标准酸性溶液滴定所生成的,被氧化为,被还原为无色,因此滴加标准酸性溶液时,若无气泡产生,溶于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则证明滴定达到终点,而不能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A错误;
B.用标准酸性溶液滴定溶液时,滴定终点判断方法是:滴入最后半滴酸性溶液后,溶液颜色从无色刚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表示已经到达滴定终点,B正确;
C.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无气泡,则滴定消耗标准酸性溶液体积偏大,的质量偏大,因而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C错误;
D.读取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俯视读数,V1偏小,滴定后仰视读数,V2偏大,则消耗标准溶液体积(V2-V1)就会偏大,最终导致测定结果偏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C;
(5)电石渣[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等杂质],以电石渣为原料液可以制备,要求必须使用溶液、溶液、冰水,由于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其水溶液溶解,反应产生溶液,过滤除去酸性氧化物等固体杂质,溶液与溶液在冰水浴反应,就可得到晶体。故制备晶体的实验方案是:在搅拌下,向溶液中分批加入电石渣,置于冰水浴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在冰水浴中,边搅拌边向溶液中缓慢滴加所得滤液,待有大量晶体生成,过滤,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干燥。
5.答案:(1)分液漏斗
(2)蒸馏烧瓶产生氢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二价铁被氧化;;形成液封,防止C中产品接触空气被氧化变质
(3)8.0 %
(4)足量铁粉,趁热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计算量的饱和硫酸铵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低于100℃烘干
解析:(1)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①步骤一的目的是通过蒸馏烧瓶中产生的氢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②C中亚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亚铁、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③装置D中盛放适量水,作用为形成液封,防止C中产品接触空气被氧化变质。
(3)消耗硫代硫酸钠物质的量为0.1ml/L×0.02L=0.002ml,则消耗的碘单质物质的量为0.001ml,生成0.001ml碘单质消耗0.002ml,则100mL溶液中含有铁离子0.008ml,质量为0.448g,固体样品中Fe3+的质量分数为0.448g÷5.6g=8%。
(4)久置的硫酸亚铁中,部分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因此需要先将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随后从图中可知,摩尔盐溶解度较小,可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硫酸亚铁和饱和硫酸铵混合溶液中制取,具体实验方案为将样品溶于适量的硫酸溶液中,加热使其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铁粉,趁热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计算量的饱和硫酸铵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低于100℃烘干。
试剂
加热前溶液颜色
加热后溶液颜色
实验Ⅰ
溶液+蒸馏水
棕黄色
深棕色
实验Ⅱ
溶液+
几乎无色
几乎无色
实验Ⅲ
溶液+
黄色
深黄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有机物的制备——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探究类实验专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4g苯甲酸、20,对氨基苯酚广泛应用于医药等领域,0g,产率为_______%,5mL密度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无机物的制备——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探究类实验专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g,6g铜并产生4,2~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实验方案的评价与改进——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探究类实验专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L的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