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讲练课堂2.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练习)(原卷版+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200789/0-17275093514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讲练课堂2.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练习)(原卷版+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200789/0-17275093514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讲练课堂2.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练习)(原卷版+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200789/0-17275093514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第2章 生物与环境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达标测试
展开【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2·湖州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通过④的作用维持自然界碳氧平衡
B.生理过程①②③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C.图中的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D.由于⑤等原因存在,目前二氧化碳排放已有超过生物圈碳中和的趋势
2.(2022·舟山期末)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物质循环只与①④有关
C.生态平衡只与②③有关D.①→②→③→④是一条食物链
3.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4.(2022·台州期末)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组成某农田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下图方框面积表示各生物体内所含杀虫剂的多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消费者B.丁是分解者
C.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甲D.乙就是要喷杀的害虫
5.一片草原中养殖了一群绵羊,草原上同时还有狼和野兔,假如狼全部灭绝,这片草原将出现( )
①兔子增多 ②兔子减少 ③草量减少 ④绵羊减少
A.①③④B.①②C.①③D.①
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其中甲属于( )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二、填空题
7.(2022·丽水中考)百山祖国家公园是我国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众多,也是新物种发现频发地。近年来,发现的新物种有百山祖角蟾、风阳巨基叶蜂、白班尾柳莺等。
(1)百山祖角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或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
(2)白斑尾柳莺(如图)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3)公园里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
(4)白斑尾柳莺以风阳巨基叶蜂幼虫等为食,凤阳巨基叶蜂幼虫又以植物的嫩叶等为食,据此写出该食物链______。
8.(2022·杭州一模)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1)若将灰鹭、金线鲃、鲫鱼分为一类,螺蛳和虾分为另一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生产者是___________。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减少,减少的原因是食物链中每一级生物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___________(填写生理活动)以内能等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9.(2022·舟山一模)如图甲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青蛙数量比昆虫数量少。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其原因是青蛙较昆虫为更高级的消费者,能量流动是______的,青蛙获得的能量比昆虫少,所以数量也比昆虫少。
(2)图乙是动物二歧分类检索表,蛇对应检索表中的字母______。
10.(2022·金华一模)图一为某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水生植物的能量通过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鹭;
(2)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
(3)图三中的字母A~E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①~⑦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字母D代表______,数字③④⑤代表_______。
11.(2022·金华期末)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青蛙是一个____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______。
(3)写出图中包含鸭子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4)引鸭入田,利用鸭对杂草、病虫害的防治,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鸭产生的粪便,富含有机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又被生产者利用,可见,鸭还能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______能力。
12.(2021·绍兴期末)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2)图示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蛙被不法分子大量捕杀,则短期内______的数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植被受到的危害加大,需要进行人工干预,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3.(2021·金华二模)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 。
(2)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图中___________是生产者。
(3)此农田生态系统相对森林生态系统来说,生物种类较少, ___________能力较弱。
(4)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 。
14.(2021·嘉兴二模)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草和食草昆虫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
(3)图中A所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___________的角色。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若该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且该农药在生物体内无法分解,则体内含农药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
15.(2021·湖州二模)如图是我市一个乡村庭院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1)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选填“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或“维生素”)
(2)甲烷杆菌属于_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的一种成分),它能将粪和残余的茎叶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甲烷(沼气的主要成分)等物质,他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___________(填一种生理过程)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16.如图所表示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的生物类群是______。
(2)近年来全球气温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与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加强有关。
(3)当今世界提倡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意味着低成本、低消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低碳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应多吃图中______类生物。
A.甲 B.乙 C.丙 D.丁
(4)假设甲、乙、丙、丁代表以上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请据图写出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17.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1)~(5)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______(填“甲”、“乙”或“丙”)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上图中表示呼吸作用是______(填数字)
(3)一般情况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
18.(2021·绍兴中考)一种难降解药物Y由于某种原因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2)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药物Y会在______体内浓度最高。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
19.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在科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 。
(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20.(2021·温州一模)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
(2)图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作用变成有机物。(填序号)
(3)若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则、、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A. B. C. D.
21.(2022·温州一模)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2)图示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物链是______。
(4)作一个生态系统,除图中成分外还缺少______。
22.(2021·舟山期末)下图为杭州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解。据图回答:
(1)图甲中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死亡率等特征,那么,的特征可能分别属于___________。
A.种群,一只麻雀 B.种群,一个麻雀种群
C.物种的个体,一只麻雀 D.物种的个体,一个麻雀种群
(3)图乙为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部分图解。请在相应位置将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过程补充完整。_________
(4)能量从水稻流向昆虫,再流向青蛙,最后流向蛇时,因为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能量会逐渐减少。(写出一个因素)
三、探究题
23.(2022·金华二模)学习了生态平衡后,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一个项目任务:制作一个生态瓶,要求生物能在密闭的环境中存活较长的时间。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生态瓶。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用湿度计测出密闭的生态瓶内湿度,湿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结合数据,写出在15秒时湿度达到平衡的证据:____________。
(3)该生态瓶中液体的pH受到液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将生态瓶放置在明亮的窗台上(天气晴朗),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早晨生态瓶内液体的pH<7,傍晚液体的pH接近于7,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24.(2021·嘉兴二模)和平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校旁池塘中4种不同的生物(A、B、C、D)进行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4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某种杀虫剂)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表: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形式表示4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________。
(2)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除了这4种生物外,还有一类不可缺少的生物是________,它们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4)研究看出,大鱼、小鱼、水蚤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小球藻所固定的______能。
(5)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了。从表中数据分析,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
时间
5秒
10秒
15秒
20秒
25秒
30秒
湿度
86.0%
94.5%
97.0%
97.2%
97.1%
97.3%
生物种类
千克体重内某种杀虫剂含量(mg)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A(大鱼)
96
小鱼
B(小球藻)
5
/
C(小鱼)
31
水蚤
D(水蚤)
15
小球藻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同步练习-解析】
一、选择题
1.(2022·湖州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通过④的作用维持自然界碳氧平衡
B.生理过程①②③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C.图中的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D.由于⑤等原因存在,目前二氧化碳排放已有超过生物圈碳中和的趋势
【答案】C
【解析】A.绿色植物通过④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A正确。
B.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结合分析可知,生理过程①②③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B正确。
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往复;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C错误。
D.⑤是人类活动中,化石燃料中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通过燃烧的方式释放二氧化碳。由于⑤等原因存在,目前二氧化碳排放已有超过生物圈碳中和的趋势,D正确。
2.(2022·舟山期末)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物质循环只与①④有关
C.生态平衡只与②③有关D.①→②→③→④是一条食物链
【答案】A
【解析】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A正确。
B.物质循环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可见物质循环与①②③④都有关,B错误。
C.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与图中的①②③④都有关,C错误。
D.图中所示的植物、鸟、虫、细菌和真菌几种生物中,植物是食物链的起始环节。图中①是生产者,②初级消费者、③次级消费者、④分解者,构成食物链只有一条①→②→③,D错误。
3.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答案】C
【解析】A.一片森林中的树木,只是生产者,没有动物、细菌真菌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正确。
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缺少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正确。
C.一块农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和水等,即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正确。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缺少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正确。
4.(2022·台州期末)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组成某农田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下图方框面积表示各生物体内所含杀虫剂的多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消费者B.丁是分解者
C.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甲D.乙就是要喷杀的害虫
【答案】A
【解析】A.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所以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为:丁→丙→乙→甲,所以甲是消费者,故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因此,食物链丁→丙→乙→甲中,因此丁是生产者,故B错误。
C.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所以生产者的数量最多,因此图中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丁,故C错误。
D.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为植食性动物,所以食物链丁→丙→乙→甲中,丙为药物喷杀的害虫,故D错误。
5.一片草原中养殖了一群绵羊,草原上同时还有狼和野兔,假如狼全部灭绝,这片草原将出现( )
①兔子增多 ②兔子减少 ③草量减少 ④绵羊减少
A.①③④B.①②C.①③D.①
【答案】A
【解析】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为:“牧草→兔子→狼”,把狼杀绝,兔子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加,从而使草原上的植物减少,以植物为食绵羊也因食物减少而减少。因此,假如狼全部灭绝时,这片草原将出现情况(1)兔子增多、(3)草量减少、(4)绵羊减少。
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其中甲属于( )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甲与乙之间为双箭头,并且乙、丙和丁均有箭头指向甲,所以甲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二、填空题
7.(2022·丽水中考)百山祖国家公园是我国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众多,也是新物种发现频发地。近年来,发现的新物种有百山祖角蟾、风阳巨基叶蜂、白班尾柳莺等。
(1)百山祖角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或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
(2)白斑尾柳莺(如图)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3)公园里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
(4)白斑尾柳莺以风阳巨基叶蜂幼虫等为食,凤阳巨基叶蜂幼虫又以植物的嫩叶等为食,据此写出该食物链______。
【答案】 两栖类##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 生物群落##群落 植物→凤阳巨基叶蜂→白斑尾柳莺
【解析】(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所以百山祖角蜻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
(2)白斑尾柳莺属于鸟类,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即公园里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4)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白斑尾柳莺以风阳巨基叶蜂幼虫等为食,凤阳巨基叶蜂幼虫又以植物的嫩叶等为食,构成的食物链为:植物→凤阳巨基叶蜂幼虫→白斑尾柳莺。
8.(2022·杭州一模)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1)若将灰鹭、金线鲃、鲫鱼分为一类,螺蛳和虾分为另一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生产者是___________。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减少,减少的原因是食物链中每一级生物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___________(填写生理活动)以内能等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答案】 体内有无脊柱 4 绿藻 呼吸作用
【解析】(1)灰鹭、金线鲃、鲫鱼都是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螺蛳和虾都是无脊椎动物体内都无脊柱,因此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2)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即:绿藻→螺蛳→鲫鱼→灰鹭、绿藻→鲫鱼→灰鹭、绿藻→虾→灰鹭、绿藻→虾→金钱鲃→灰鹭。生产者是绿藻。
(3)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内能的形式散失。
9.(2022·舟山一模)如图甲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青蛙数量比昆虫数量少。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其原因是青蛙较昆虫为更高级的消费者,能量流动是______的,青蛙获得的能量比昆虫少,所以数量也比昆虫少。
(2)图乙是动物二歧分类检索表,蛇对应检索表中的字母______。
【答案】 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C
【解析】(1)因为在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所以青蛙获得的能量比昆虫少,所以数量也比昆虫少。
(2)蛇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卵生且在陆地上产卵,故图中的C表示蛇。
10.(2022·金华一模)图一为某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水生植物的能量通过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鹭;
(2)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
(3)图三中的字母A~E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①~⑦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字母D代表______,数字③④⑤代表_______。
【答案】 4 浮游动物 分解者 呼吸作用
【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包含的食物链有:①水生植物→蟹→鹭;②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蟹→鹭;③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鹭;④水生植物一浮游动物→虾→鱼→鹭。所以,水生植物的能量通过4条食物链传递给鹭。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故图二可反映的食物链是:丁一乙→甲→丙,与“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蟹→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鹭”对比可知,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浮游动物。
(3)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则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E无机环境的二氧化碳。D分解者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循环。数字③④⑤代表呼吸作用,能产生E二氧化碳。
11.(2022·金华期末)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青蛙是一个____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______。
(3)写出图中包含鸭子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4)引鸭入田,利用鸭对杂草、病虫害的防治,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鸭产生的粪便,富含有机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又被生产者利用,可见,鸭还能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______能力。
【答案】 种群 太阳能##光能 水稻→昆虫→鸭 自动调节
【解析】(1)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所以,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青蛙是一个种群。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和杂草,水稻和杂草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并通过食物链流动到其他生物体内,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3)图中有三条食物链:水稻→昆虫→青蛙、水稻→昆虫→鸭、杂草→鸭;图中包含鸭子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昆虫→鸭。
(4)引鸭入田,鸭子以昆虫和杂草为食,利用鸭对昆虫、杂草的防治,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鸭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鸭产生的粪便高含有机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又被生产者利用,可见,鸭还能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自动调节能力。
12.(2021·绍兴期末)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2)图示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蛙被不法分子大量捕杀,则短期内______的数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植被受到的危害加大,需要进行人工干预,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 群落 草 草→鼠→猫头鹰 昆虫
【解析】(1)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群落。
(2)利用能量将简单物质变为食物的生物就是生产者,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草。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该食物网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草→昆虫→蛙→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最短的一条是草→鼠→猫头鹰。
(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蛙被不法分子大量捕杀,昆虫的天敌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昆虫的数量会急剧增加。
13.(2021·金华二模)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 。
(2)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图中___________是生产者。
(3)此农田生态系统相对森林生态系统来说,生物种类较少, ___________能力较弱。
(4)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 。
【答案】 群落 甲 自动调节 甲→乙→丙
【解析】(1)图中,甲表示生产者,乙丙丁表示消费者,戊表示分解者,在一定区域类的所有生物称为群落。
(2)甲能利用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所以甲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此农田生态系统相对森林生态系统来说,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较弱。
(4)图中,甲表示生产者,乙丙丁表示消费者。根据图中能量循环可知,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
14.(2021·嘉兴二模)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草和食草昆虫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
(3)图中A所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___________的角色。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若该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且该农药在生物体内无法分解,则体内含农药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
【答案】 捕食 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 分解者 吃虫的鸟
【解析】(1)食草昆虫以草为食,因此草和食草昆虫间的关系是捕食。
(2)食物链的起始者是植物,那么食草昆虫以草为食,吃虫的鸟以食草昆虫为食,因此图中的食物链为: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
(3)分解者将吃虫的鸟、食草昆虫、草的残体中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因此图中A所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
(4)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在最高营养级体内含量最高,因此体内含农药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吃虫的鸟。
15.(2021·湖州二模)如图是我市一个乡村庭院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1)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选填“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或“维生素”)
(2)甲烷杆菌属于_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的一种成分),它能将粪和残余的茎叶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甲烷(沼气的主要成分)等物质,他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___________(填一种生理过程)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答案】 糖类 分解者 异养 呼吸作用
【解析】(1)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2)甲烷杆菌属于分解者,它能将粪和残余的茎叶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的无机环境,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甲烷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16.如图所表示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的生物类群是______。
(2)近年来全球气温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与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加强有关。
(3)当今世界提倡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意味着低成本、低消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低碳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应多吃图中______类生物。
A.甲 B.乙 C.丙 D.丁
(4)假设甲、乙、丙、丁代表以上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请据图写出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答案】 分解者 ④ B 乙→丙→丁
【解析】(1)甲代表的生物类群是腐生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返回环境中,被乙(生产者)利用。
(2)煤炭、石油,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低碳生活的角度,我们应该多吃植物类食物。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其营养级别越高,数量就越少。因此,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表示为:乙→丙→丁。
17.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1)~(5)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______(填“甲”、“乙”或“丙”)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上图中表示呼吸作用是______(填数字)
(3)一般情况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
【答案】 丙 (1)(3)(4) 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1)(2)根据图示双向箭头方向可以确定图中甲为非生物部分,包括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为生产者、丙为分解者,分解者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物质循环。(1)(3)(4)表示呼吸作用,(2)表示光合作用,(5)表示分解者丙的分解作用。
(3)一般情况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18.(2021·绍兴中考)一种难降解药物Y由于某种原因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2)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药物Y会在______体内浓度最高。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
【答案】 水生植物→虾→鱼→食鱼鸟 食鱼鸟 分解者
【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有两条食物链:水生植物→虾→鱼→食鱼鸟。水生植物→鱼→食鱼鸟。
(2)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药物Y会在食鱼鸟体内浓度最高。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水生植物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19.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在科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 。
(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答案】 生态因素 草→鼠→蛇→鹰 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解析】(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图一中的食物链有5条: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
(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20.(2021·温州一模)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
(2)图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作用变成有机物。(填序号)
(3)若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则、、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A. B. C. D.
【答案】 生产者 ② C
【解析】(1)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进行①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生产者和大气中的箭头是双向的,因此甲是生产者。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该物质主要通过②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甲生产者从而变成有机物。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即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若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则a>b+c,故选C。
21.(2022·温州一模)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2)图示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物链是______。
(4)作一个生态系统,除图中成分外还缺少______。
【答案】 群落 草 草→鼠→蛇→鹰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解析】(1)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群落。
(2)图示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草,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即:草→兔→鹰、草→兔→狼、草→鼠→狼、草→鼠→鹰、草→鼠→蛇→鹰,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草→鼠→蛇→鹰。
(4)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鼠、兔等为动物是消费者,所以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2.(2021·舟山期末)下图为杭州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解。据图回答:
(1)图甲中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死亡率等特征,那么,的特征可能分别属于___________。
A.种群,一只麻雀 B.种群,一个麻雀种群
C.物种的个体,一只麻雀 D.物种的个体,一个麻雀种群
(3)图乙为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部分图解。请在相应位置将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过程补充完整。_________
(4)能量从水稻流向昆虫,再流向青蛙,最后流向蛇时,因为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能量会逐渐减少。(写出一个因素)
【答案】 3 D 水稻自身的呼吸作用
【解析】(1)图中食物链有:水稻→昆虫→青蛙→蛇、水稻→昆虫→麻雀→蛇、水稻→麻雀→蛇,因此图中有3条食物链。
(2)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表明a是物种的个体;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死亡率等特征,表明b是一个麻雀种群,因此a,b的特征可能分别属于物种的个体,一个麻雀种群,故选D。
(3)碳元素随着捕食输入麻雀种群,麻雀种群中的一部分碳元素通过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大气,一部分碳元素随着捕食输入下一级消费者,还有一部分碳元素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因此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部分图解如图:
。
(4)能量从水稻流向昆虫,再流向青蛙,最后流向蛇时,因为水稻自身的呼吸作用、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等因素影响,能量会逐级减少。
三、探究题
23.(2022·金华二模)学习了生态平衡后,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一个项目任务:制作一个生态瓶,要求生物能在密闭的环境中存活较长的时间。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生态瓶。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用湿度计测出密闭的生态瓶内湿度,湿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结合数据,写出在15秒时湿度达到平衡的证据:____________。
(3)该生态瓶中液体的pH受到液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将生态瓶放置在明亮的窗台上(天气晴朗),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早晨生态瓶内液体的pH<7,傍晚液体的pH接近于7,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 水草→小鱼 15秒时,生态瓶内的湿度达到了97%,与30秒的97.3%基本一致 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早上时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而在白天,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会不断消耗二氧化碳,因此在傍晚时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会使得溶液的pH降低。所以,早晨生态瓶内液体二氧化碳含量高,pH<7,傍晚生态瓶内液体二氧化碳含量低,液体的pH接近于7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结合题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是:水草→小鱼。
(2)结合题干表格的数据分析,在15秒时湿度达到平衡的证据是:15秒时,生态瓶内的湿度达到了97%,与30秒的97.3%基本一致。
(3)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早上时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而在白天,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会不断消耗二氧化碳,因此在傍晚时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会使得溶液的pH降低。所以,早晨生态瓶内液体二氧化碳含量高,pH<7,傍晚生态瓶内液体二氧化碳含量低,液体的pH接近于7。
24.(2021·嘉兴二模)和平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校旁池塘中4种不同的生物(A、B、C、D)进行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4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某种杀虫剂)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表: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形式表示4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________。
(2)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除了这4种生物外,还有一类不可缺少的生物是________,它们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4)研究看出,大鱼、小鱼、水蚤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小球藻所固定的______能。
(5)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了。从表中数据分析,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
【答案】 B→D→C→A B 细菌、真菌(或分解者) 太阳 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少
【解析】(1)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表格中千克体重内某种杀虫剂含量(mg)由少到多依次是B(小球藻)、D(水蚤)、C(小鱼)、A(大鱼),因此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形式表示4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B→D→C→A。
(2)小球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B小球藻。
(3)小球藻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除了这4种生物外,还有一类不可缺少的生物是细菌、真菌,它们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4)研究看出,大鱼、小鱼、水蚤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小球藻所固定的太阳能。
(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了,从表中数据分析,你认为主要原因是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少。
时间
5秒
10秒
15秒
20秒
25秒
30秒
湿度
86.0%
94.5%
97.0%
97.2%
97.1%
97.3%
生物种类
千克体重内某种杀虫剂含量(mg)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A(大鱼)
96
小鱼
B(小球藻)
5
/
C(小鱼)
31
水蚤
D(水蚤)
15
小球藻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3章 人的健康第 1 节 健康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8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章 人的健康第 1 节 健康练习题</a>,共24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2章 生物与环境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8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章 生物与环境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达标测试</a>,共29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2章 生物与环境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951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章 生物与环境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习题</a>,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