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牛顿第二定律 (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01637/1-17275225368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牛顿第二定律 (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01637/1-17275225368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牛顿第二定律 (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01637/1-172752253694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牛顿第二定律 (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01637/0-17275225315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牛顿第二定律 (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01637/0-17275225316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牛顿第二定律 (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01637/0-17275225316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二定律精品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二定律精品学案设计,文件包含43牛顿第二定律原卷版docx、43牛顿第二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牛顿第二定律及力的单位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表示为a∝Fm或F∝ma,各量单位未知时,通常会写为F =kma,其中k为比例系数,F指物体所受合外力,a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3)意义:①确定了加速度、力、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②确定了加速度与合外力这两个矢量间的方向关系,即加速度方向与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牛顿第二定律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
(4)适用范围:①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②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的情况。
(1)不能由m=Fa得出m∝F、m∝1a的结论,因为物体的质量与受力和加速度无关.
(2)不能由 F = ma得岀F∝m、F∝a的结论,因为F是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质量和加速度a无关.
2.力的单位
(1)比例系数k的含义
根据F = kma知k=Fma,k的大小由F、m、a三者所取的单位共同决定,三者取不同单 位时, k的数值不同,在国际单位制中k = 1。由此可知,在应用公式F = ma进行计算时,F、m、a三者的单位必须统一取国际单位制中相应的单位。
(2)牛顿的含义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它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来的,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 N,即1 N = 1 kg ·m/s2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只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物体就获得加速度。
2.同体性:加速度、合外力和质量是对应于同一个物体(系统)的,所以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先确定好研究对象。
3.矢量性:公式F = ma是矢量式,在任意时刻a的方向都与F相同,当F方向变化时,a的方向也同时变化。
4.瞬时性: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为瞬时对应关系.a为某时刻的加速度时,F为该时刻物体所受的合力。
5.独立性:①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循牛顿第二定律;②物体的实际加速度等于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③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也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即ax=Fxm, ay=Fym。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则物体不一定受恒力作用。因为F=ma是矢量式,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有可能变化,故F不一定是恒力。
(2)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像其他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作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是后面讲解正交分解法求合力、求加速度的依据。
(3)合外力与速度无关,与加速度有关。速度变大或变小由加速度(合外力)与速度的方向决定,速度与加速度力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则做减速运动。
(4)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物体的速度没有直接关系.有力必有加速度,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但此时速度不一定为零,同样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即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5)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加速度→速度变化(运动状态变化),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决定了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而加速度的大小决定了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必然联系。
例如: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先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速度増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雨滴做匀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
(6)a=ΔvΔt与a=Fm的区别
① a=Δv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属于物理学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a与Δv、Δt也无必然联系;② a=F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揭示了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及决定物体加速度的两个因素。
(7)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吗?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明确了力的定义,而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力的定义的基础上建立的,定量定义了力和质量的比值大小,进而定量研究力和惯性大小对运动的影响;没有牛顿第一定律,就无所谓力与惯性,就没有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的整个动力学,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研究力学的出发点,是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代替的,也不是牛顿第二定律在F = 0时的特例。
知识点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选出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整体或隔离出的物体,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步: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及运动状态.
第三步:建立坐标系,选取正方向,写出已知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第四步:统一已知量的单位,代入数值求解.
第五步:检查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舍去不合理的解.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分别是重力、支持力、水平力F。每一个力都产生一个加速度,物体只有一种运动状态,沿着力F的方向以a=Fm的加速度运动.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作用于物体的合力相当于F.决定物体运动状态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而不是其中的一个力或者某几个力。
【典例1】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的数值( )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大小所决定的
C.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单位所决定的
D.当“m”的单位取g,“a”的单位取cm/s2,“F”的单位取N时等于1
【答案】C
【详解】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在F=kma中,只有“m”的单位取kg,“a”的单位取m/s2,“F”的单位取N时,k=1。
故选C。
【典例2】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它的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也一定越大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加速度不一定越大
【答案】B
【详解】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但其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
可知,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它的加速度也一定为零,故B正确;
C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但其速度不一定越大,若物体在做减速运动,则当合外力增大时,加速度增大,但速度减小,故CD错误。
故选B。
【典例3】列车沿平直的道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车厢顶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小球相对车厢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加速度的大小为gtanθB.列车加速度的大小为gsinθ
C.细线拉力的大小为mgsinθD.细线拉力的大小为mgcsθ
【答案】A
【详解】AB.设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牛顿第二定律有
F合=mgtanθ=ma
得列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a=gtanθ
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
Tcsθ=mg
得
T=mgcsθ
故CD错误。
故选A。
【典例4】(多选)如图所示,一辆装满石块的货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货箱中石块B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在货车以加速度a加速运动位移x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块B所受合力大小为mg2+a2
B.石块B所受合力大小为ma
C.周围与石块B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为ma
D.货车加速度a越大,周围与石块B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小
【答案】BD
【详解】AB.石块的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合=ma
故A错误,B正确;
C.周围与石块B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为
F=(mg)2+(ma)2
故C错误;
D.设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有
F合=mgtanθ=ma
若货车加速度a越大,则周围与石块B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越小,故D正确。
故选BD。
【典例5】(多选)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滑直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一质量为M的物块A套在杆上,通过轻绳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B。现让A、B以某一相同速度沿杆方向开始上滑,此时轻绳绷紧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A、B一道沿杆上滑过程中,设A、B的加速度大小为a,轻绳的拉力大小为FT,杆对物块A的弹力大小为FN,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B均可看成质点,则( )
A.a=gtanαB.α=β
C.FN=(M+m)gcsαD.FT>mgcsβ
【答案】BC
【详解】
AC.根据题意,A、B一道沿杆上滑过程中,将A、B看成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将重力进行正交分解,分解为沿着杆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分力,大小为(M+m)gsinα,以及垂直于杆的向下的分力,大小为(M+m)gsinα,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FN=(M+m)gcsα
而在运动的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定律有
(M+m)gsinα=(M+m)a
解得
a=gsinα
故A错误,C正确;
BD.对小球分析,由于小球的加速沿着杆向下,则垂直杆的方向合力应为0,由此可知细线一定与杆垂直,即
mgcsα=FT
则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α=β
因此有
mgcsβ=FT
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C。
【典例6】近年来,中国在无人机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在无人机种类和功能上不断创新,而且在技术参数和性能上也有了显著提升。如图所示为我国生产的某型号无人机竖直向上运送货物时的情景,已知无人机从地面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3m/s2,达到最大速度18m/s后匀速运动,制动时匀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2m/s2,从起飞到悬停全程用时45 s。求:
(1)无人机加速阶段上升的高度;
(2)质量为20kg的货物用细绳系于无人机下方,在加速阶段货物对细绳的拉力;
(3)无人机上升的总高度。
【答案】(1)54m;(2)260N,方向竖直向下;(3)675m
【详解】(1)由运动学公式
v2=2a1h1
解得
h1=54m
(2)由牛顿第二定律
F-mg=ma1
由牛顿第三定律
F′=F
可得
F′=F=260N,方向竖直向下
(3)加速上升时间
t1=va1=6s
减速上升时间
t2=va2=9s
减速上升高度
ℎ2=v2t2=81m
匀速上升高度
ℎ3=vt−t1−t2=540m
总高度
H=ℎ1+ℎ2+ℎ3=675m
重难点1: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常用方法
矢量合成法
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或先求出每个分力产生的加速度,再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加速度。
②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将矢量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矢量运算方法,其实质是将复杂的矢量运算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方便解题,它是解有关牛顿运动定律题目的最基本的方法.物体在受到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作用时,一般用正交分解法。
为减少矢量的分解,建立坐标系确定坐标轴时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1)分解力而不分解加速度
以加速度a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分别得到x轴和y 轴上的合力Fx和Fy.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各个方向上的力分别产生各自的加速度,可得Fx=ma,Fy =0。
(2)分解加速度而不分解力
若物体受几个相互垂直的力的作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时,分解的力太多,就会比较烦琐,所以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可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使尽可能多的力位于两坐标轴上,分解加速度a得ax和ay,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x = max Fy= may。
【典例7】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一质量为m、与墙面动摩擦因数为μ的磨石打磨竖直粗糙墙面,在与竖直面成θ角的推力F作用下,磨石以速度v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则( )
A.磨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Fsinθ
B.若仅略微减小θ角,则磨石将做减速运动
C.若撤掉F,磨石会立刻向下运动
D.若撤掉F,磨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变为μmg
【答案】A
【详解】A.对磨石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在竖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得
Fcsθ=f+mg
水平方向有
FN=Fsinθ
其中
f=μFN
联立可得磨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Fcsθ−mg=μFsinθ
故A正确;
B.若仅略微减小θ角,则Fcsθ变大,Fsinθ变小,根据
f=μFsinθ
可知f变小,则有
Fcsθ>f+mg
合力方向向上,磨石向上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
C.若撤掉F,由于惯性,磨石仍会向上运动,并不会立刻向下运动,故C错误;
D.若撤掉F,墙面对磨石的弹力变为0,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变为0,故D错误。
故选A。
【典例8】始终保持竖直状态的缆车沿着山坡以加速度a下行,如图所示。在缆车地板上质量为m的物块与地板始终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所受的支持力N=mg
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0
C.若缆车加速度增加,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D.若缆车加速度增加,则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一定减小
【答案】D
【详解】A.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f,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F合,当F合和mg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把加速度a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分加速度ax和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ay,竖直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N=may
因此mg>N,故A错误;
B.水平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x
因为f≠0,故B错误;
C.若缆车加速度增加,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仍然向左,故C错误;
D.若缆车加速度增加,根据
mg−N=may
可知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一定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典例9】(多选)如图1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为x0处由静止下落,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坐标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Ox,作出小球的加速度a随小球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弹簧被压缩至最低点时小球所在位置坐标为x2,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x0处速度最大B.小球在x1处速度最大
C.弹簧的劲度系数k=mgx1−x0D.小球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x2−x1x1−x0g
【答案】BCD
【详解】AB.由图可知,小球运动到x1处时达到平衡位置,之前一直向下加速,此时再向下会减速,则在x1处速度最大,故A错误,B正确;
C.由图2可知
kx1−x0=mg
解得
k=mgx1−x0
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运到到x2有最大加速度,此时有
k(x2−x0)−mg=mam
解得
am=x2−x1x1−x0g
故D正确。
故选BCD。
【典例10】摄影师Ken Hartkamp在比利时Pairi Daiza动物园参观时,记录了一对猩猩母子的有趣互动。当时三岁的Berani正独自在户外玩耍,不一会它的妈妈Sari就找来了,一把拖着娃从草地上回到家门口,简化成右图,小猩猩妈妈先用水平拉力F使小猩猩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s内拉动了0.5m,而后换成方向与水平面成θ=37°角的F1使小猩猩在草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小猩猩的质量m=30kg,小猩猩与草皮的动摩擦因数为μ=13,sin37°=0.6,cs37°=0.8,g取10m/s2。求:
(1)第1s内小猩猩的加速度a;
(2)水平拉力F的大小;
(3)斜向上拉力F1的大小。
【答案】(1)1m/s2;(2)130N;(3)100N
【详解】(1)当拉力水平时,小猩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
x=12at2
可得
a=1m/s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0=ma
f0=μmg
联立可得
F=130N
(3)当拉力倾斜时,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水平方向,有
F1csθ=f
竖直方向,有
FN+F1sinθ=mg
f=μFN
联立可得
F1=100N
重难点2:常见力学模型的瞬时加速度的求解
1.轻绳(或接触面)
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时间恢复形变。
2.轻杆
(1)轻杆的质量为零.
(2)轻杆的受力特点
= 1 \* GB3 ①轻杆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具体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杆与物体的连接方式有关;
= 2 \* GB3 ②杆既可以对物体产生拉力,也可以对物体产生推力;
= 3 \* GB3 ③当轻杆的一端连着转轴或铰链时弹力一定沿着杆。
3.轻弹簧(或橡皮绳)
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其恢复形变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
情景一:在轻弾簧上端物块A与下面物块B质景均为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突然把下面的木板抽去,则aA=0,aB=2g(方向竖直向下).
情景二:A、B用水平轻弹簧连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推力F的作用下,以共同的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推力F,若叫mA=mB,则aA=a(方向向左), aB = a(方向向右)。
情景三:两小球A、B用轻弹簧连接,通过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突然剪断细线,若mA=mB,则: aB = 0, aA=2g(方向竖直向下)。
情景四:用手提一轻弹簧,轻弹簧的下端挂一小球,在将整个装置匀加速上提的过程中,若手突然停止运动,则小球的加速度与原来相同。
情景五: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θ的光滑挡板AB托着,若突然将挡板AB向下撤离,则小球的加速度a=gcsθ,方向垂直于挡板指向右下方.
【典例11】如图所示,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之间用细绳相连,B和C之间用轻弹簧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绳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B间的细绳剪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瞬间( )
A.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2gB.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2g
C.物块C的加速度大小为gD.O、A间细绳的拉力大小为零
【答案】B
【详解】AD.现将A、B间的细绳剪断,剪断后,A处于静止状态,O、A间细绳的拉力大小为
TOA=mg
故AD错误;
BC.A、B间的细绳剪断前,以C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知,弹簧弹力大小为
F弹=mg
将A、B间的细绳剪断,弹簧弹力保持不变,C的受力不变,C的加速度为0;以B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B=F弹+mgm=2g
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典例12】如图所示,A,B两球间通过轻质弹簧相连,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A,B两球质量分别为2m、m,若某时刻突然剪断细线,则在剪断细线瞬间( )
A.A球加速度为32g,B球加速度为g
B.A球加速度为32g,B球加速度为0
C.A球加速度为12g,B球加速度不为0
D.A球加速度为12g,B球加速度为g
【答案】B
【详解】剪断细线前,以B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知弹簧弹力为
F弹=mg
在剪断细线瞬间,弹簧弹力保持不变,则B球的受力不变,B球加速度为0;以A球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A=F弹+2mg2m=32g
故选B。
【典例13】如图所示,A、B两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重力加速度为g,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 )
A.A球加速度大小为gsinθB.A球加速度大小为2gsinθ
C.B球加速度大小为2gsinθD.B球加速度大小为gsinθ
【答案】B
【详解】AB.细线在未烧断前,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弹簧的弹力为
F=mgsinθ
对于A,合力为
F合=mgsinθ+F=2mgsin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的瞬时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a=F合m=2gsinθ
故A错误,B正确;
CD.烧断细绳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对于B,瞬间合力为零,则B的瞬时加速度为零,故CD错误。
故选B。
【典例14】用三根细线a、b、c将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细线c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a上的张力大小为4mg
B.细线c上的张力大小为2mg
C.剪断细线b瞬间小球1的加速度大小为g2
D.剪断细线b瞬间小球1的加速度大小为g
【答案】C
【详解】AB.对两球的整体,对细线a,竖直方向
Tacs30∘=2mg
解得细线a上的张力大小为
Ta=4mg3
细线c上的张力大小为
Tc=Tasin30∘=2mg3
选项AB错误;
CD.剪断细线b瞬间小球1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gsin30∘m=g2
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典例15】(多选)如图所示,细绳1挂着箱子C,箱内又用绳2挂着A球,在A的下方又用轻弹簧挂着B球。已知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均为m,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在细绳1被烧断后的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C的加速度都为g
B.A、C的加速度为g,B加速度为零
C.A、C的加速度为32g,B加速度为零
D.细绳2上的拉力大小为0.5mg
【答案】CD
【详解】
ABC.细绳1在未被烧断前,将A、B、C看成一个整体,由平衡条件有
T1=3mg
当细绳1被烧断的瞬间,A、B、C整体所受合外力大小即等于T1,此时将B隔离分析,由于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细绳1被烧断前和烧断的瞬间,对B由平衡条件始终有
mg=F弹
即B在细绳1被烧断前和烧断瞬间,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则其加速度为0,由此可知,在细绳1被烧断瞬间应将A、C看成一个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3mg=2ma
解得在这瞬间,A、C的加速度大小为
a=1.5g
故AB错误,C正确;
D.将A隔离出来对A分析,由于弹簧的弹力在细绳1被烧断瞬间不发生突变,则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弹+mg−T2=ma
解得
T2=0.5mg
故D正确。
故选CD。
一、单选题
1.在一运动的车厢顶上悬挂两个小球M与N,它们只能在如图所示平面内摆动。某一瞬时出现图示情景。由此可知车厢的运动及两小球相对车厢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静止
B.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也在摆动
C.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在静止,N在摆动
D.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
【答案】D
【详解】AB.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相对于车厢静止的小球,悬挂小球的细线应在竖直方向上,故M球一定不能在图示情况下相对静止,说明M正在摆动,而N既有可能相对车厢静止,也有可能是相对车厢刚好摆到图示位置,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当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则M相对车厢可能保持静止,也可能摆动,但N相对车厢一定摆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甲、乙两个正方体实心小物块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甲的棱长是乙的2倍,现从同一高度处(足够高)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物块。已知下落过程中两物块各有两个面始终水平,所受空气阻力f=kSv2(k为常数,S为迎风面积,v为速度),则甲、乙在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之比为( )
A.1:2B.2:1C.1:2D.2:1
【答案】B
【详解】当物块达到最大速度时,合力为0,有
mg=kSv2
解得
v=mgkS=ρL3gkL2=ρLgk
因此可得甲、乙在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之比为2:1。
故选B。
3.在水平铁轨上沿直线行驶的列车车厢里,车顶上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车厢地板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木箱。某段时间内,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始终为θ,木箱相对于地板静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列车一定向右运动
B.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
C.木箱所受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
D.如果细线悬挂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列车的加速度一定在不断变化
【答案】C
【详解】ABC.对小球受力分析且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tanθ = ma
得小球加速度大小为
a = gtanθ
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由于列车、小球和木箱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则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θ,方向水平向右,由于列车的速度方向未知,则列车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减速运动,对木箱受力分析可知,无论列车向左还是向右运动,木箱所受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故AB错误、C正确;
D.当列车由变速运动突然停止,由于惯性,小球将做竖直平面内摆动,即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周期变化,列车的加速度始终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起重机将边长为L、质量为m的正方体重物从静止开始加速向上提起,四根长均为2L的钢绳(质量不计),一端分别固定正方体上表面的四个角上,另一端打结挂在挂钩上,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重物上升的加速度大小等于15g,则每根钢绳的受力的大小为( )
A.32mgB.33mgC.34mgD.35mg
【答案】D
【详解】设每根钢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
sinθ=22L2L=12
解得
θ=30°
设每根钢绳受到的拉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4Fcs30°−mg=m×15g
解得
F=35mg
故选D。
5.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物块A和质量为1kg的物块B用轻弹簧相连,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沿轻弹轴线方向,用大小恒为16N的水平拉力F拉着物块A和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且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 )
A.弹簧的伸长量为2cm
B.物块A和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C.撤去力F后瞬间,物块A的加速度为0
D.撤去力F后瞬间,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
【答案】D
【详解】AB.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mBa
解得
a=4m/s2
对A进行受力分析,有
kx=mAa
解得
x=0.06m=6cm
A B均错误;
CD.撤去力F后瞬间,弹簧弹力瞬间不变,A受力不变,加速度依然为
aA=4m/s2
对B,有
kx=mBaB
解得
aB=12m/s2
C错误,D正确。
故选D。
6.某同学完成课外探究作业时需要测量地铁启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他把一根细绳的下端绑上一支圆珠笔,细绳的上端用电工胶布临时固定在地铁的竖直扶手上。在地铁启动后的某段稳定加速过程中,细绳偏离了竖直方向,他用手机拍摄了当时情景的照片如图所示,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为进一步探究,若把圆珠笔更换成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并用轻绳连接起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的位置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B
【详解】以两个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和拉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M)a=(m+M)gtanα
解得
a=tanα
以下面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和拉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a=Mgtanα
解得
a=tanθ
因为两球的加速度相同,则可知两段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
故选B。
二、多选题
7.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滑块A、B之间连着一轻质弹簧,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某时刻撤去拉力F,已知两滑块的质量均为m,则在撤去拉力F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A的加速度为零
B.滑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Fm,方向水平向左
C.滑块B的加速度为零
D.滑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Fm,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BC
【详解】设滑块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两木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大小为
F=2f
撤去拉力F前,对A受力分析可知,弹簧的弹力为
T=f
CD.撤去拉力F瞬间,弹簧的弹力为T保持不变,两木块与地面间仍然保持相对滑动,则对B受力分析可得,B所受的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即
aB=0
故C正确,D错误;
AB.撤去拉力F瞬间,对A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T+f=maB
解得木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
aB=Fm
方向水平向左。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C。
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轻质弹簧和细线上,L1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此时的长度为mgkcsθ
B.细线上的拉力为mgtanθ
C.剪断L1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gcsθ
D.剪断L2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gtanθ
【答案】BD
【详解】对小球受力分析,设弹簧弹力大小为F,绳的拉力大小为FT,由受力平衡可得, 竖直方向
Fcsθ=mg
水平方向
Fsinθ=FT
设弹簧形变量为x,则
F=kx
由以上三式得,弹簧形变量
x=mgkcsθ
细绳上的拉力
FT=mgtanθ
A.弹簧此时的长度应为(L1+mgkcsθ),故A错误;
B.细绳上的拉力为mgtanθ,故B正确;
C.剪断L1的瞬间,小球以绳长为半径向下做圆周运动,此时的合力为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此时加速度
a=mgm=g
故C错误;
D.剪断L2的瞬间,小球所受弹簧弹力和重力不变,合力与剪断细绳前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大小为mgtan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此时加速度
a=mgtanθm=gtanθ
故D正确。
故选BD。
9.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A静止于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3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AB间相互接触但无压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的瞬间( )
A.B对A的压力大小为18NB.弹簧弹力大小为20N
C.A的加速度为0m/s2D.B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答案】BD
【详解】B.原来A处于平衡状态,细线剪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会发生突变,仍有
FT=mAg=20N
故B正确;
CD.细线剪断瞬间,A、B一起加速下降,由于原来A平衡,故整体受到的合力等于B的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Bg=(mA+mB)a
解得A、B共同加速度
a=6m/s2
故C错误,D正确;
A.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Bg−N=mBa
解得B受到的支持力为
N=12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压力大小为12N,故A错误。
故选BD。
三、解答题
10.森林着火后,采用直升机运水去灭火,如图所示。直升机下方用绳子吊着水桶,为了方便问题分析,假设直升机与水桶之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绳子相连。直升机运水飞行的过程中,水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水桶的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若绳子可以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水桶和水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直升机竖直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水桶的最大加速度;
(2)水桶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桶的最大速度及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答案】(1)a=F−mgm;(2)v=F2−m2g2k,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余弦值为csθ=mgF
【详解】(1)水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水桶的速度成正比,则
f=kv
直升机竖直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水桶受到重力、拉力和阻力作用,故
FT−mg−kv=ma
即
Fmax=ma+mg+kv
则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小,拉力越大,故当速度为0,拉力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即
解得
a=F−mgm
(2)水桶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分析可得
F′sinθ−kv=0
F′csθ=mg
当拉力最大时,速度最大,则
csθ=mgF
则
v=F2−m2g2k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4 力学单位制精品学案,文件包含44力学单位制原卷版docx、44力学单位制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1 牛顿第一定律优秀学案,文件包含41牛顿第一定律原卷版docx、41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共点力的平衡优秀学案,文件包含35共点力的平衡原卷版docx、35共点力的平衡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