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河南省信阳浉河区七校联考数学九上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浉河区七校联考数学九上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观察下列一组数:1,1,,,,,______。按照这组数的规律横线上的数是( )
A.B.C.D.
2、(4分)下列不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3、(4分)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6和8,则菱形的边长和面积分别为( )
A.10,24B.5, 24C.5, 48D.10,48
4、(4分)的值等于( )
A.B.C.D.
5、(4分)将抛物线平移,使它平移后图象的顶点为,则需将该抛物线( )
A.先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B.先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
C.先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D.先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
6、(4分)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4B.6C.8D.10
7、(4分)某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是按30%、30%、40%计人学期总评成绩,小明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英语成绩分别是93分、90分、96分,则小明这学期的总评成绩是( )
A.92B.90C.93D.93.3
8、(4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是( )
A.4B.6C.8D.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在,,,,中任意取一个数,取到无理数的概率是___________.
10、(4分)老师对甲、乙两人的五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得出两人五次测验成绩的平均分均为90分,方差分别是S甲 2=17,S乙 2=1.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填“甲”、“乙”中的一个).
11、(4分)如图,函数y1=﹣2x与y2=ax+3的图象相交于点A(m,2),则关于x的不等式﹣2x>ax+3的解集是_____.
12、(4分)如图,的对角线,交于点,点是的中点,若,则的长是______.
13、(4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某地区2015年投入教育经费2900万元,2017年投入教育经费3509万元.
(1)求2015年至2017年该地区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
(2)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结合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情况,该地区到2019年需投入教育经费4250万元.如果按(1)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率,到2019年该地区投入的教育经费是否能达到4250万元?请说明理由.
15、(8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PE=PB,PE与DC交于点O.
(基础探究)
(1)求证:PD=PE.
(2)求证:∠DPE=90°
(3)(应用拓展)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其他条件不变(如图),若PE=3,则PD=________;
若∠ABC=62°,则∠DPE=________.
16、(8分)(1)探索发现:如图1,已知Rt△ABC中,∠ACB=90°,AC=BC,直线l过点C,过点A作AD⊥l,过点B作BE⊥l,垂足分别为D、E.求证:AD=CE,CD=BE.
(2)迁移应用:如图2,将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MON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板的一个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另两个顶点均落在第一象限内,已知点M的坐标为(1,3),求点N的坐标.
(3)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直线y=﹣3x+3与y轴交于点P,与x轴交于点Q,将直线PQ绕P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所得的直线交x轴于点R.求点R的坐标.
17、(10分)已知,求的值.
18、(10分)如图,直线y=-2x+6与x轴交于点A,与直线y=x交于点B.
(1)点A坐标为_____________.
(2)动点M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的路线向终点A匀速运动,过点M作MP⊥x轴交直线y=x于点P,然后以MP为直角边向右作等腰直角△MPN.设运动t秒时,ΔMPN与Δ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公路互相垂直,公路的中点与点被湖隔开,若测得的长为2.4km,则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km.
20、(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 F分别是AO、AD的中点,若AC=8,则EF=___.
21、(4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1),点B(-2,1),平移线段AB,使点A落在A1(0,1),点B落在点B1,则点B1的坐标为_______.
22、(4分)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ABC中,点A,B,C均在格点上,点D为AB的中点,则线段CD的长为____________.
23、(4分)周末,小李从家里出发骑车到少年宫学习绘画,学完后立即回家,他离家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他家离少年宫30km;②他在少年宫一共停留了3h;③他返回家时,离家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20x+110;④当他离家的距离y=10时,时间x=.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E是AC上的一动点,过点A作AG⊥BE于G,交BD于F.求证:OE=OF.
(2)在(1)的条件下,若E点在AC的延长线上,以上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
25、(10分)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根据参加男子跳高初赛的运动员的成绩(单位:m),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Ⅰ)图1中a的值为 ;
(Ⅱ)求统计的这组初赛成绩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Ⅲ)根据这组初赛成绩,由高到低确定9人进入复赛,请直接写出初赛成绩为1.65m的运动员能否进入复赛.
26、(12分)甲、乙两公司为“见义勇为基金会”各捐款3000元.已知甲公司的人数比乙公司的人数多20%,乙公司比甲公司人均多捐20元.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就这两个公司的“人数”或“人均捐款”提出一个用分式方程解决的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由数据可发现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根号下前两项的根号下的数字之和,由此规律即可求出横线上的数
【详解】
解:由题意得,一组数1,1,,,,=,
则2=1+1,3+1+2,5=2+3,8=3+5,即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根号下前两项的根号下的数字之和,所以横线上的数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难点在于发现其中的规律,考查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A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各个二次根式化简,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判断即可.
【详解】
解:A、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B、=与是同类二次根式;
C、=2与是同类二次根式;
D、=3与是同类二次根式;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掌握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求得其边长,根据面积公式即可得到其周面积.
详解:根据菱形对角线的性质,可知OA=4,OB=3,由勾股定理可知AB=5,
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可知,它的面积=6×8÷2=1.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面积=两条对角线的积的一半.
4、A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可得答案.
详解:=,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注意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
5、C
【解析】
先把抛物线化为顶点式,再根据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抛物线可化为
∴其顶点坐标为:(2,−1),
∴若使其平移后的顶点为(−2,4)则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
故选C.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像,熟练掌握平移是性质是解题关键.
6、C
【解析】
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所以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360÷45=8,
故选C.
7、D
【解析】
小明这学期总评成绩是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的成绩与其对应百分比的乘积之和.
【详解】
解:小明这学期的总评成绩是93×30%+90×30%+96×40%=93.3(分)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
∵CE∥BD,DE∥AC,
∴四边形COD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4,OA=OC,OB=OD,
∴OD=OC=AC=2,
∴四边形CODE是菱形,
∴四边形CODE的周长为:4OC=4×2=1.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直接利用无理数的定义得出无理数的个数,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出答案.
【详解】
解:∵在,,,,中无理数只有这1个数,
∴任取一个数,取到无理数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以及无理数,正确把握无理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0、乙.
【解析】
试题解析:∵S甲 2=17,S乙 2=1,1<17,
∴成绩比较稳定的是乙.
考点:方差.
11、x<﹣1
【解析】
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点坐标,再以交点为分界,结合图象写出不等式﹣2x>ax+3的解集即可.
【详解】
解:∵函数y1=﹣2x过点A(m,2),
∴﹣2m=2,
解得:m=﹣1,
∴A(﹣1,2),
∴不等式﹣2x>ax+3的解集为x<﹣1.
故答案为:x<﹣1.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关键是求出A点坐标.
12、3
【解析】
先说明OE是△BCD的中位线,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求解.
【详解】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OB=OD,AD=BC=6
∵点E是CD的中点,
∴CE=DE,
∴OE是△BCD的中位线,
∵AD=6,
∴OE=AD=3.
故答案为:3
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OE是△BCD的中位线
13、
【解析】
根据分式与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依题意得x-9>0,
解得
故填:.
此题主要考查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分式与二次根式的性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 (1)10%(2)不能.
【解析】
(1)增长前量(1+增长率)=增长后量,2015年2900万元为增长前量,2017年3509万元为增长后量,即可列出方程求解;
(2)根据(1)中求得的增长率求出2019年该地区投入的教育经费.
【详解】
(1)设增长率为x,由题意得
,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答:2015年至2017年该地区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
(2)2019年该地区投入的教育经费是(万元),
4245.89
答:按(1)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率,到2019年该地区投入的教育经费不能达到4250万元.
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此类是增长率问题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根据“增长前量(1+增长率)=增长后量”列得方程.
15、(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
【解析】
(1)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DC=BC,∠ACB=∠ACD,利用SAS证明△PBC≌△PD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D=PB,又因PE=PB,即可证得PD=PE;(2)类比(1)的方法证明△PBC≌△PDC,即可得∠PDC=∠PBC.再由PE=P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BC=∠E,所以∠PDC=∠E.因为∠POD=∠COE,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DPO=∠OCE=90º;(3)类比(1)的方法证得PD=PE=3;类比(2)的方法证得∠DPE=∠DCE,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C=∠DCE=62°,由此可得∠DPE=62°.
【详解】
(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DC=BC,∠ACB=∠ACD,
在△PBC和△PDC中,
∵DC=BC,∠ACB=∠ACD(已证),CP=CP(公共边),
∴△PBC≌△PDC.
∴PD=PB.
又∵PE=PB,
∴PD=PE;
(2)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DC=BC,∠ACB=∠ACD,
在△PBC和△PDC中,
∵DC=BC,∠ACB=∠ACD(已证),,CP=CP(公共边)
∴△PBC≌△PDC.
∴∠PDC=∠PBC.
又∵PE=PB,∴∠PBC=∠E.
∴∠PDC=∠E.
又∵∠POD=∠COE,
∴∠DPO=∠OCE=90º;
(3)在菱形ABCD中,DC=BC,∠ACB=∠ACD,
在△PBC和△PDC中,
∵DC=BC,∠ACB=∠ACD(已证),,CP=CP(公共边)
∴△PBC≌△PDC.
∴∠PDC=∠PBC,PD=PB.
又∵PE=PB,
∴∠PBC=∠E, PD=PE=3.
∴∠PDC=∠E.
又∵∠POD=∠COE,
∴∠DPE=∠DCE;
∵AB∥CD,∠ABC=62°,
∴∠ABC=∠DCE=62°,
∴∠DPE=62°.
故答案为:3,62°.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熟练运用性质证得∠PDC=∠E是解题的关键.
16、(1)见解析(2)(4,2)(3)(6,0)
【解析】
(1)先判断出∠ACB=∠ADC,再判断出∠CAD=∠BCE,进而判断出△ACD≌△CBE,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MF=NG,OF=MG,进而得出MF=1,OF=3,即可求出FG=MF+MG=1+3=4,即可得出结论;
(3)先求出OP=3,由y=0得x=1,进而得出Q(1,0),OQ=1,再判断出PQ=SQ,即可判断出OH=4,SH=0Q=1,进而求出直线PR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证明:∵∠ACB=90°,AD⊥l
∴∠ACB=∠ADC
∵∠ACE=∠ADC+∠CAD,∠ACE=∠ACB+∠BCE
∴∠CAD=∠BCE,
∵∠ADC=∠CEB=90°,AC=BC
∴△ACD≌△CBE,
∴AD=CE,CD=BE,
(2)解:如图2,过点M作MF⊥y轴,垂足为F,过点N作NG⊥MF,交FM的延长线于G,
由已知得OM=ON,且∠OMN=90°
∴由(1)得MF=NG,OF=MG,
∵M(1,3)
∴MF=1,OF=3
∴MG=3,NG=1
∴FG=MF+MG=1+3=4,
∴OF﹣NG=3﹣1=2,
∴点N的坐标为(4,2),
(3)如图3,过点Q作QS⊥PQ,交PR于S,过点S作SH⊥x轴于H,
对于直线y=﹣3x+3,由x=0得y=3
∴P(0,3),
∴OP=3
由y=0得x=1,
∴Q(1,0),OQ=1,
∵∠QPR=45°
∴∠PSQ=45°=∠QPS
∴PQ=SQ
∴由(1)得SH=OQ,QH=OP
∴OH=OQ+QH=OQ+OP=3+1=4,SH=OQ=1
∴S(4,1),
设直线PR为y=kx+b,则 ,解得
∴直线PR为y=﹣x+3
由y=0得,x=6
∴R(6,0).
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17、
【解析】
先计算出a+b,b-a以及ab的值,再把所求代数式变形为,然后代值计算即可.
【详解】
解:∵,
∴,
∴原式=.
本题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通过先计算a+b,b-a以及ab的值,变形所求代数式,从而使计算变得简便.
18、 (1)(3,0);(2)
【解析】
(1)将y=0代入y=-2x+6可得x=3,即可得出点A坐标;
(2)分点N在直线AB左侧时,点N在直线AB右侧且P在直线AB左侧时,以及点P在直线AB右侧三种情况讨论,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重叠部分的形状,分别用含t的式子表示出三角形的底边和高,从而得到重叠部分的面积.
【详解】
(1) 将y=0代入y=-2x+6可得x=3,
所以点A坐标为(3,0)
故答案为:(3,0)
(2)如图一,
由得
∴B(2,2)
过点B作BH⊥x轴于点H
∴BH=OH=2,∠AOB=45°
∵PM⊥x轴
∴OM=MP=t
∵等腰直角ΔMPN
∴PN∥x轴
∴∠N=∠NMA=45°
∴∠AOB=∠NMA=45°
∴MN∥OB
∴设直线MN为y=x+b
∵OM=t
∴y=x-t
当点N在直线y=-2x+6上时,OM=PM=PN=t,
∴N(2t,t)
∴t=-2×2t+6,解得:t=
∴当时,
如图二,当点P在直线y=-2x+6上时,OM=PM=t,
可得t=-2t+6,解得:t=2
当时,PN与AB交于点E,MN与AB交于点F,
∵P(t,t)
∴t=-2x+6
∴
∴
∴
∴
∵OA=3
∴MA=3-t
由
得F(2+t,2-t)
过点F作△ENF的高GF, △FMA的高HF
∴HF=2-t
∴
∴
∴;
如图三,当M与A重合时,t=3
故当时,PM与AB交于点E,MN与AB交于点F,有E(t, -2t+6),F(2+t,2-t),
∴,
∴;
综上所述,.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和动点问题,综合性较强,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到突破口,联立函数解析式求出关键点的坐标,从而得出图形的面积.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1.1
【解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MC= AB=1.1km.
【详解】
∵在Rt△ABC中,∠ACB=90°,M为AB的中点,
∴MC=AB=AM=1.1(km).
故答案为:1.1.
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点是熟练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20、2
【解析】
由矩形的性质可知: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可得BD=AC=8,即可得OD=4,在△AOD中,EF为△AOD的中位线,由此可求的EF的长.
【详解】
∵四边形ABCD为矩形,
∴BD=AC=8,
又∵矩形对角线的交点等分对角线,
∴OD=4,
又∵在△AOD中,EF为△AOD的中位线,
∴EF=2.
故答案为2.
此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关键在于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到BD=AC=8
21、(1,3)
【解析】
先确定点A到点A1的平移方式,然后根据平移方式即可确定点B平移后的点B1的坐标.
【详解】
∵点A(-3,-1)落在A1(0,1)是点A向右移动3个单位,向上移动2个单位.
∴点B(-2,1) 向右移动3个单位,向上移动2个单位后的点坐标B1为(1,3).
故答案为:(1,3).
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能理解A与A1,B与B1分别是平移前后图形上的两组对应点,它们的平移方式相同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2、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BC、AC,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出△AB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即可.
【详解】
解:根据勾股定理,AB=,
BC=,
AC=,
∵AC2+BC2=AB2=26,
∴△ABC是直角三角形,
∵点D为AB的中点,
∴CD=AB=×=.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判断出△ABC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3、①②③
【解析】
分析:根据图象能够理解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①他家离少年宫=30km,正确;
②他在少年宫一共停留了4﹣1=3个小时,正确;
③他返回家时,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20x+110,正确;
④当他离家的距离y=10km时,时间x=5(h)或x==(h),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图象能够理解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详见解析;(2)以上结论仍然成立.
【解析】
(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OA=OB,∠AOB=∠BOC=90°,则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GAE=∠OBE,则可根据”ASA“判断△AOF≌△BOE,从而得到OF=OE;
(2)同样方法证明△AOF≌△BOE,仍然得到OF=OE.
【详解】
解:(1)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OA=OB,∠AOB=∠BOC=90°,
∵AG⊥BE于点G,
∴∠AGE=90°,
∴∠GAE=∠OBE,
在△AOF和△BOE中,,
∴△AOF≌△BOE(ASA),
∴OF=OE;
(2)解:以上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同样可证明△AOF≌△BOE(ASA),所以OF=OE.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两条对角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同时,正方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25、 (1) 25 ; (2) 这组初赛成绩数据的平均数是1.61.;众数是1.65;中位数是1.1;(3)初赛成绩为1.65 m的运动员能进入复赛.
【解析】
试题分析:(1)、用整体1减去其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a的值;(2)、根据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3)、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可直接判断出能否进入复赛.
试题解析:(1)、根据题意得:1﹣20%﹣10%﹣15%﹣30%=25%; 则a的值是25;
(2)、观察条形统计图得:=1.61;
∵在这组数据中,1.65出现了6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65;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1.1,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1.
(3)、能; ∵共有20个人,中位数是第10、11个数的平均数,
∴根据中位数可以判断出能否进入前9名;
∵1.65m>1.1m, ∴能进入复赛
考点:(1)、众数;(2)、扇形统计图;(3)、条形统计图;(4)、加权平均数;(5)、中位数
26、问:甲、乙两公司各有多少名员工?;见解析;甲公司有30名员工,乙公司有25名员工
【解析】
问:甲、乙两公司各有多少名员工?设乙公司有x名员工,则甲公司有1.2x名员工,根据人均捐款钱数=捐款总钱数÷人数结合乙公司比甲公司人均多捐20元,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问:甲、乙两公司各有多少名员工?
设乙公司有x名员工,则甲公司有1.2x名员工,
依题意,得:-=20,
解得:x=25,
经检验,x=2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1.2x=30
答:甲公司有30名员工,乙公司有25名员工.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第九中学数学九上开学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浉河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数学九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二次函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浉河区七校联考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