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同步训练题
展开1.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B.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
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
D.一个1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2
2.下列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B.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C.做物理实验时,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D.做物理实验时,选择的仪器越精密越好
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7.2mm=7.2mm×10-3=72×10-3m
B.15m=15×106=1.5×107μm
C.2.5km=2.5km×105cm=2.5×103cm
D.3.0×106cm=3.0×106×10-2m=3.0×104m
5.如图所示,四个计时器能成功地记录下100m短跑时间的是( )
A.只有甲和乙B.只有丙和丁
C.只有乙和丙D.只有乙和丁
6.小明家里放有五把刻度尺:①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②最小分度值不是毫米的刻度尺;③刻度线模糊不清的刻度尺;④比被测长度短的刻度尺:⑤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这些刻度尺中,可以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⑤
7.如图是测量成人一拃的长度,下列正确的是( )
A.视线乙的结果是19cm
B.视线甲是错误的读法,与乙之间差异不叫误差
C.视线甲的结果比视线乙大,是测量误差
D.甲乙两种读数相差无几,都是正确的
8.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9.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用刻度尺测得绕有17匝细铜丝的铅笔的长度L=18.4mm。如图所示。则正确的表示细铜丝直径的是( )
A.1.1mmB.1.08mmC.1.079mmD.1.0787mm
10.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金属刻度尺,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测量结果为L,用同样规格在室内放置的金属刻度尺,测量同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测量结果为L′,那么
A.L=L′ B.L>L′
C.L<L′ D.无法比较二者的大小
二、填空题
1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0m=________mm=________nm;
(2)50μm=________m=________km;
(3)15min=________h=________s
(4)40min=________s=________h
12.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某学生的身高为1.6______;
(2)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5______;
(3)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______;
(4)你的百米赛跑成绩约为16______。
13.某同学测得自己每分钟脉动次数为80次,由此,他计算出自己每次脉动的时间是________秒,在回家乘电梯上楼时,他用脉搏作计时工具,测得从楼底到自己家楼层的脉动次数是60次,那么,该同学乘电梯所用时间大约为________秒。
14.某学生测一本280页的书总厚度是1.4厘米,则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__毫米。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求________的方式来减小误差。
15.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该选用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刻度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cm,所测物体的长度记为___________cm。
1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直径是___________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 s。
17.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2)图(b)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cm。
18.如图所示,是某班同学利用“累积法”测定金属线直径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细金属线的直径是______cm;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
19.湖北神农架科学考察队在丛林深处松软平整的泥地上发现“野人”行走时留下的新鲜脚印,队员小明用方格纸描下了“野人”的脚印,如图所示,并测出脚印深2cm,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是3cm,则“野人”每只脚的面积为______cm2(不满一格的以半格计)。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照此推算“野人”身高大约为______m。
20.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π取3)
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0.04厘米,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r为2厘米,外半径R为6厘米,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
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为2厘米,外半径为R为6厘米,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为7.7米,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减小到R0(R0=5厘米),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请指出其中的至少两处错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
(1)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 mm,两种观测刻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_____ (选填“A”或“B”),铅笔的长度是 ______ cm。
(2)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 (选填“甲”或“乙”);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 。
23.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刻度尺甲和三角板测得圆形物体的直径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3)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乙在测一个物体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物体长度测量值记为______cm,刻度尺乙的分度值为______。;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2.5μm=______m。
24.小科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线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2)如图是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的缠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31匝。请你帮他读出31匝的总长度,并根据上面的实验方法测量铜丝的直径为______cm。
25.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选填“A”或“B”)。
A. B.
26.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练习测量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厚度,记为L;
②查看物理课本的页码,记为n;
③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存在两处错误:
(1)错误步骤为______(填步骤序号);应改为______;
(2)错误步骤为③;应改为_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第一行(“实验序号”所在行)的两空中应分别写A:______;他做了三次实验,并分别算出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6mm、0.088mm 和0.087mm,则这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______mm。
27.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玲、小红分别轻轻推了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按图进行实验,得到如表中的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实验室中找到了细线、20克和30克的小球,为完成实验,他们还需要的测量工具为______和______;
(2)选用序号4、5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______(选填“猜想1”、“猜想2”或“猜想3”)进行验证;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若要增加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
A.增加人的质量
B.增加秋千的绳长
C.增加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
28. 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图 是它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从 A 到 G 为纸带上连续的几个点,A、C 间的时间间隔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E、G 间的时间间隔,A、F 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秒,还可以看出,从 A 到 G 的过程中,纸带是在越拉越_______。
实验序号
A
纸张的总厚度
一张纸的厚度L0/mm
平均值L/mm
1
2
3
实验序号
小球质量m/g
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L/m
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s/m
小球往返摆10次所用时间t/s
小球往返摆1次所用的时间t/s
1
20
0.8
0.10
18.0
1.80
2
20
1.0
0.14
20.0
2.00
3
20
1.2
0.10
22.0
2.20
4
30
1.0
0.14
20.0
2.00
5
30
1.0
0.10
20.0
2.00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
1.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B.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
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
D.一个1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2
【答案】B
【解析】
【分析】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A不符合题意;
B.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故B符合题意;
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4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1元硬币的直径为2.5cm,面积约为500mm2,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B.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C.做物理实验时,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D.做物理实验时,选择的仪器越精密越好
【答案】D
【解析】
A.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学习物理要善于观察,勤于动手,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做物理实验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仪器,能满足实验要求,达到实验目的即可,故D错误,符合题意。
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D
【解析】
本题涉及的知识是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图中物体的一端没有对齐零刻线且视线与尺面不垂直,B图中物体的一端没有对齐零刻线,C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D图正确.
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7.2mm=7.2mm×10-3=72×10-3m
B.15m=15×106=1.5×107μm
C.2.5km=2.5km×105cm=2.5×103cm
D.3.0×106cm=3.0×106×10-2m=3.0×104m
【答案】D
【解析】
A.正确换算过程为
7.2mm=7.2×10-3m
故A错误;
B.正确换算过程为
15m=15×106μm=1.5×107μm
故B错误;
C.正确换算过程为
2.5km=2.5×105cm=2.5×105cm
故C错误;
D.正确换算过程为
3.0×106cm=3.0×106×10-2m=3.0×104m
故D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四个计时器能成功地记录下100m短跑时间的是( )
A.只有甲和乙B.只有丙和丁
C.只有乙和丙D.只有乙和丁
【答案】B
【解析】
短跑所用时间少,对仪器的选择原则是量程够用就可以,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同时要求仪器方便操作,所以甲图的石英钟和乙图的电子手表不方便计时;用丙图机械停表和丁图电子停表比较合适,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6.小明家里放有五把刻度尺:①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②最小分度值不是毫米的刻度尺;③刻度线模糊不清的刻度尺;④比被测长度短的刻度尺:⑤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这些刻度尺中,可以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①如果刻度尺的零刻线磨损时,可以从其它整数刻度开始,也可以测出物体的长度;②测量物体的时候要选择适合的刻度尺,不是都选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尺子;③如果刻度尺的刻线模糊不清,会造成读数错误;④若刻度尺的长度比物体短,可以进行分段测量,也可以测出物体的长度;⑤如果刻度不均匀,则测出物体的长度不准确.故选C.
【点睛】
一般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是否够用、分度值的大小都不影响刻度尺的使用;
如果刻度尺的刻度线模糊不清,读数就不准确.
7.如图是测量成人一拃的长度,下列正确的是( )
A.视线乙的结果是19cm
B.视线甲是错误的读法,与乙之间差异不叫误差
C.视线甲的结果比视线乙大,是测量误差
D.甲乙两种读数相差无几,都是正确的
【答案】B
【解析】
A.刻度尺分度值为1cm,读数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视线乙的结果是19.0cm,故A错误;
BC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甲是错误的读法,与乙之间差异不叫误差而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不可避免,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8.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答案】B
【解析】
A.1元硬币的厚度在1cm左右,用刻度尺测量不准确,分度值有点大,故A不符合题意;
B.采用累计测量法,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出的平均值比较准确,故B符合题意;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不会准确,求平均值也不会准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得出的不是一枚硬币的厚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用刻度尺测得绕有17匝细铜丝的铅笔的长度L=18.4mm。如图所示。则正确的表示细铜丝直径的是( )
A.1.1mmB.1.08mmC.1.079mmD.1.0787mm
【答案】A
【解析】
【分析】
已知线圈宽度和圈数,两者之比是细铜丝的直径。
细铜丝的直径为
故选A。
10.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金属刻度尺,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测量结果为L,用同样规格在室内放置的金属刻度尺,测量同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测量结果为L′,那么
A.L=L′ B.L>L′
C.L<L′ D.无法比较二者的大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刻度尺会变短一些,再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刻度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大一些.
由于冰箱里的温度比较低,刻度尺会收缩变短一些,再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刻度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偏大一些,即L>L′.故选B.
二、填空题
1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0m=________mm=________nm;
(2)50μm=________m=________km;
(3)15min=________h=________s
(4)40min=________s=________h
【答案】 104 1010 0.25 900 2400 0.67
【解析】
(1)[1]换算过程为
[2]换算过程为
(2)[3]换算过程为
[4]换算过程为
(3)[5]换算过程为
[6]换算过程为
(4)[7]换算过程为
[8]换算过程为
12.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某学生的身高为1.6______;
(2)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5______;
(3)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______;
(4)你的百米赛跑成绩约为16______。
【答案】 m dm mm s
【解析】
【分析】
(1)[1]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即1.7m左右,学生的身高应该为1.6m。
(2)[2]中指指尖到大拇指指尖大约是2d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比此数值略小一些,为1.75dm。
(3)[3]一般纸张的厚度在100μm即0.1mm。
(4)[4]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所以一般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6s。
13.某同学测得自己每分钟脉动次数为80次,由此,他计算出自己每次脉动的时间是________秒,在回家乘电梯上楼时,他用脉搏作计时工具,测得从楼底到自己家楼层的脉动次数是60次,那么,该同学乘电梯所用时间大约为________秒。
【答案】 0.75 45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脉动80次所用时间为1min,即60s,故可知每次脉动的时间为
[2]由题意可知,乘电梯时,从楼底到楼层脉动60次,故可知乘电梯所用时间为
14.某学生测一本280页的书总厚度是1.4厘米,则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__毫米。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求________的方式来减小误差。
【答案】 0.1 用精密度更高的仪器 平均值
【解析】
[1]由题意可知,280页书的总厚度为1.4cm,一张纸有两页,可知这本书的纸张数为
故可知每张纸的厚度为
[2][3]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精密度不够、实验方法不够完善、读数时存在偏差等原因导致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用精密度更高的仪器、求平均值等方式来减小误差。
15.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该选用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刻度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cm,所测物体的长度记为___________cm。
【答案】 乙 0.1 2.80
【解析】
[1][2]由图可知,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2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选用分度值小的刻度尺测量较准确,故应选用乙刻度尺。
[3]物块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8cm刻度线对齐,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为2.80cm,所测物体的长度记为2.80cm。
1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直径是___________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 s。
【答案】 1.20 337.5
【解析】
[1]直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纽扣左边读数为2.00cm,右边读数为3.20cm,纽扣的直径为
3.20mm-2.00mm=1.20cm
[2]秒表的小盘分度值为0.5min,大盘分度值为0.1s,小盘的指针指在5min~6min之间,大盘指在37.5s处,故整个秒表的读数为
5min37.5s=337.5s
17.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2)图(b)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cm。
【答案】 1cm 2.40
【解析】
【分析】
(1)[1] 图(a)中,每一个格表示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2)[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2.40cm处对齐,故物体A长度为2.40cm。
18.如图所示,是某班同学利用“累积法”测定金属线直径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细金属线的直径是______cm;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
【答案】 0.17cm 大
【解析】
【分析】
[1]细金属线的直径是
[2]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l偏大,则测量结果将偏大。
19.湖北神农架科学考察队在丛林深处松软平整的泥地上发现“野人”行走时留下的新鲜脚印,队员小明用方格纸描下了“野人”的脚印,如图所示,并测出脚印深2cm,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是3cm,则“野人”每只脚的面积为______cm2(不满一格的以半格计)。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照此推算“野人”身高大约为______m。
【答案】 369 1.89
【解析】
【分析】
[1][2]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是3cm,得出每小格的面积,从图中数出脚印所占的总格子数,进而得出“野人”每只脚的面积为
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照此推算“野人”身高大约为
h=3cm×9×7=189cm=1.89 m
20.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π取3)
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0.04厘米,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r为2厘米,外半径R为6厘米,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
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为2厘米,外半径为R为6厘米,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为7.7米,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减小到R0(R0=5厘米),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
【答案】 2400cm 2240cm
【解析】
[1]甲同学的方法:
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则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为
因为纸的厚度为d=0.04cm;卷筒纸内半径r=2cm,卷筒纸外半径R=6cm,
所以纸的总长度为
[2]乙同学的方法:
卷筒纸的横截面积的大小为
被拉开的部分卷筒纸横截面积的大小为
被拉开的部分卷筒纸的厚度为
因为卷筒纸内半径为r=2厘米,外半径为R=6厘米,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7.7米=770厘米,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减小到R0=5厘米;
所以纸的总长度(L)的计算表达式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请指出其中的至少两处错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刻度尺没有放正 视线没有和尺面垂直、零刻度线已经磨损
【解析】
[1][2]根据测量长度的规则要求:测量长度时刻度尺应与边沿平齐或与边沿平行,故没有放平不正确;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内垂直,图中也没有垂直;测长度时让有刻度的一面尽量靠近被测物体,图中应该刻度尺最薄的一面紧贴被物体,也没有做到;图中刻度尺零刻度已明显磨损,也没有从后面的某一整数刻度量起。
【点睛】
各种实验工具的使用,特别是细节问题一定要注意。
22.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
(1)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 mm,两种观测刻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_____ (选填“A”或“B”),铅笔的长度是 ______ cm。
(2)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 (选填“甲”或“乙”);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 。
【答案】 1 B 4.40 乙 减少实验误差
【解析】
【分析】
(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最终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用所对应刻度减去“0”刻度示数,即为物体长度;必须放正,不能歪斜;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物体;为减小测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则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读取物体长度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B方法正确。
[3]铅笔左侧与0.50cm对齐,右侧与4.9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
L=4.90cm−0.50cm=4.40cm
(2)[4]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使刻度尺有刻线的一边贴近被测物体,故甲的放法错误,乙的放法正确。
[5]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23.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刻度尺甲和三角板测得圆形物体的直径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3)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乙在测一个物体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物体长度测量值记为______cm,刻度尺乙的分度值为______。;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2.5μm=______m。
【答案】 1.20 337.5 145.1 1cm
【解析】
(1)[1]左侧三角板直角边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为2.0cm,读为2.00cm,右侧三角板直角边对应的刻度为3.2cm,读作3.20cm,圆形物体直径为
(2)[2]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
(3)[3]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4.51dm、14.50dm、14.53dm,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此结果最接近物体的真实值,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所以物体的长度
[4]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因此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4)[5]因为
所以
24.小科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线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2)如图是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的缠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31匝。请你帮他读出31匝的总长度,并根据上面的实验方法测量铜丝的直径为______cm。
【答案】 DEBC 0.16
【解析】
(1)[1]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2,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 ,故合理的顺序为:DEBC。
(2)[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2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31匝铜丝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0cm对齐,所以31匝直径的总长度为15.00cm﹣10.00cm=5.00cm
铜丝的直径为
25.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选填“A”或“B”)。
A. B.
【答案】 1.55; 0.1 B
【解析】
(1)[1][2]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圆的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55cm对齐,所以圆的直径为
d=2.55cm﹣1.00cm=1.55cm
(2)[3]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为(D2﹣D1)。
故选B。
【点睛】
(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由于受刻度尺分度值的影响,均匀纸带的厚度很难直接测量,可用利用圆环和铅笔直径的差值计算出多层纸带的厚度,然后再计算一层纸带的平均厚度,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小测量误差。
26.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练习测量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厚度,记为L;
②查看物理课本的页码,记为n;
③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存在两处错误:
(1)错误步骤为______(填步骤序号);应改为______;
(2)错误步骤为③;应改为_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第一行(“实验序号”所在行)的两空中应分别写A:______;他做了三次实验,并分别算出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6mm、0.088mm 和0.087mm,则这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______mm。
【答案】 ① 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内文的厚度(不含封面封底),记为L 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 纸的张数 0.087
【解析】
(1)[1][2] 错误的步骤是①,因为封面比纸张后,故测量纸张的厚度时,需要去掉封面;故改进步骤为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内文的厚度(不含封面封底),记为L。
(2)[3]错误步骤③错误之处为页与张的概念不同,一张有两页,故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
(3)[4] [5]计算一张纸的厚度是总厚度除以纸张数,故需要记录纸的张数;这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
27.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玲、小红分别轻轻推了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按图进行实验,得到如表中的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实验室中找到了细线、20克和30克的小球,为完成实验,他们还需要的测量工具为______和______;
(2)选用序号4、5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______(选填“猜想1”、“猜想2”或“猜想3”)进行验证;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若要增加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
A.增加人的质量
B.增加秋千的绳长
C.增加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
【答案】 刻度尺 秒表 猜想3 B
【解析】
(1)[1][2]由表格数据知,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线的长度、用秒表测量小球摆动的时间。
(2)[3]由4、5两次数据知小球质量相同、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相同,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不相同,而小球往返摆1次所用的时间相同,说明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没有关系,故验证猜想3。
(3)[4]由实验数据可知: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绳长有关,与人的质量和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无关,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绳长越长,小球往返摆动l次所用的时间越长;所以若要增加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增加秋千的绳长即可,故B正确。
故选B。
28. 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图 是它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从 A 到 G 为纸带上连续的几个点,A、C 间的时间间隔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E、G 间的时间间隔,A、F 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秒,还可以看出,从 A 到 G 的过程中,纸带是在越拉越_______。
【答案】 打点计时器 等于 1 快
【解析】
【分析】
[1][2]图中所示实验仪器的名称是打点计时器,它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正常工作时振针每秒振动50次,即振针每上下振动一次的时间间隔为0.02s,A、C 间的时间间隔与E、G 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均为
2×0.02s=0.04s
[3][4]A、F 间的时间间隔为
0.02s×5=1s
由图知,从 A 到 G 的过程中,A、B之间的距离最小,然后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纸带做加速运动,纸带是在越拉越快。
实验序号
A
纸张的总厚度
一张纸的厚度L0/mm
平均值L/mm
1
2
3
实验序号
小球质量m/g
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L/m
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s/m
小球往返摆10次所用时间t/s
小球往返摆1次所用的时间t/s
1
20
0.8
0.10
18.0
1.80
2
20
1.0
0.14
20.0
2.00
3
20
1.2
0.10
22.0
2.20
4
30
1.0
0.14
20.0
2.00
5
30
1.0
0.10
20.0
2.00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快与慢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a href="/wl/tb_c64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快与慢达标测试</a>,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a href="/wl/tb_c641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练习</a>,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复习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长度估测,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规则,6m=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