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期末]甘肃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F-19,Cu-64,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 商代甲骨文B. 兵马俑C. 清明上河图D. 青铜神树
【答案】B
【解析】商代甲骨文刻在甲壳或动物骨骼上,甲壳或动物骨骼属于有机材料,A错误;制作兵马俑的材料为粘土,粘土为硅酸盐材料,B正确;清明上河图画在纸上,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错误;青铜神树青铜器,青铜属于合金材料,D错误;
故答案为:B。
2.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医药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酒中添加,既可以杀菌又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
B. 煤的液化、蛋白质的显色反应和焰色试验都涉及化学变化
C. 煤经过液化、气化处理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D. 可以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是由于其能与碱反应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硫可作为食品添加剂,能杀菌消毒,并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起到抗氧化作用,所以葡萄酒中通常添加微量的二氧化硫,既可以杀菌消毒,又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故A正确;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是元素的性质,不一定涉及化学变化,故B错误;煤经过液化、气化处理可提高煤的能量利用效率,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也不能减缓“温室效应”,故C错误;碳酸氢钠热稳定较差,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焙制糕点时作为膨松剂,D错误;
故答案为:A。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的极性:
B. 的电子式为
C. 水分子间的氢键可表示为
D. 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三角形
【答案】C
【解析】是非极性分子,是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A错误;中和共用3个电子对,电子式为:,B错误;氧元素非金属性较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氢键可表示为,C正确;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其VSEPR模型名称为四面体形,D错误;
故答案为:C。
4.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溶液中,、、三种微粒数目之和为
B. 标准状况下,中键的数目为
C. 电解熔融,阴极增重6.4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
D. 含的水溶液中氧原子数大于
【答案】D
【解析】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粒子的物质的量,A错误;标准状况下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B错误;电解熔融,阴极电极反应式为,阴极增重6.4g,即生成0.1mlCu,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C错误;的物质的量为0.05ml,其中氧原子数为,但水溶液中,溶剂水也含有氧原子,则含的水溶液中氧原子数大于,D正确;
故答案为:D。
5. 图中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应该在坩埚中进行钠的燃烧实验,故A错误;用该装置保护钢管柱不被腐蚀,钢管柱应该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B错误;继续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溶液,若不再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已沉淀完全,故C正确;盐酸不是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无法比较元素和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C。
6. 硫循环在生态系统的诸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 工业制硫酸:B. 火山喷发:
C. 尾气吸收:D. 酸雨侵蚀:
【答案】D
【解析】煅烧生成,即FeS2能和氧气反应生成SO2,A不符合题意;不完全燃烧时转化为S,B不符合题意;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二氧化硫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与Fe反应生成和,不能生成硫化氢,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7. 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无
B. 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或
C. 用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 鉴别己烯和甲苯:向己烯和甲苯中分别滴入酸性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答案】C
【解析】与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因此能说明原溶液中存在,但不能说明是否存在,A项错误;若该溶液中存在,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B项错误;乙醇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液体不分层,乙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有气泡生成,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液体分层,因此用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三者,C项正确;向己烯和甲苯中分别滴入酸性溶液,振荡后溶液都褪色,因此不能用酸性溶液鉴别二者,D项错误;
故选C。
8.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向溶液中通入气体,会产生黑色沉淀硫化铜,反应能发生是因为硫化铜难溶于硫酸,H2S为弱酸、硫酸是强酸,酸性:,故A错误;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而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可以向二者固体中滴加水,通过测定温度的变化进行判断,故B正确;钠熔化成小球说明反应放热,但钠的熔点低于100℃,故C错误;Al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NO和水,有气泡冒出,不发生钝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最好的工具,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与稀硫酸混合:
B.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
C. 铅酸蓄电池正极反应:
D. 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
【答案】D
【解析】在酸性溶液中+2价的发生歧化反应转变为和,发生反应:,A项正确;向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溶解度小的AgCl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I,发生反应:,B项正确;铅酸蓄电池(作电解质溶液)放电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项正确;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D。
10.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能与Na、溶液、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B. 1m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C. 该有机物不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C
【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能与、溶液、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故A正确;1ml该有机物含1ml碳碳双键,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碳碳双键和羧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正确;
答案选C。
11. 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在、温度下()发生反应: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密闭容器内充入He,平衡不移动
B. 60min时达到了平衡状态,且
C. 曲线b表示温度下反应过程中物质A的浓度变化
D. 在工业实际生产中进行反应 ,反应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答案】D
【解析】恒容条件下充入He,各物质浓度没有发生改变,平衡不移动,A正确;60min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所以此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且用A、B表示的反向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即,B正确;曲线a、b都在下降,说明a、b都表示A物质的浓度变化情况,且b先达到平衡,反应速率更快,故b对应的是温度T2下反应过程中物质A的浓度变化,C正确;降低温度,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但温度过低会导致反应速率过慢,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D错误;
故答案为:D。
12.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如图是中间产物GAP的结构式,其中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W的原子序数为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Z对应氢化物的沸点,有可能Y的高
B. 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组成的非极性分子
C. 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D. 1ml该物质含有
【答案】A
【解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W的原子序数为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W为第二周期的Li或第三周期的P,但W原子序数大于X、Y、Z,所以W只能为第三周期的P;Z价键数为2,则Z为第VIA族元素,又Z原子序数小于P,所以Z为O;X价键数为1,则X为第IA族或VIIA族,X原子序数小于O,则X为H;Y价键数为4,则Y为第IVA族元素,又Y原子序数小于O,所以Y为C。
当C元素对应的氢化物为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时,沸点高于水,故A正确;中存在氧氧非极性键和氧氢极性键,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组成的极性分子,故B错误;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磷酸,磷酸为中强酸,故C错误;GAP的结构式为,1ml该物质含有,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3. 生产铅酸蓄电池时,在两极板上的铅、锑合金棚架上均匀涂上膏状的,干燥后再安装,充电后即可使用,发生的反应是。下列对铅酸蓄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充电时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工作时是负极,是正极
C. 工作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D. 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密度减小
【答案】A
【解析】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Pb是负极,是正极,负极发生的反应是失去电子生成,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沉淀;放电时,被消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密度也随之减小;充电时电极(此时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错误;原电池工作是放电过程,原电池中失电子的发生氧化反应做负极,铅做负极,正极是发生还原反应,二氧化铅做正极,B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是放电过程,原电池中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铅做负极,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Pb+-2e-=PbSO4,C项正确;原电池工作过程中两电极生成硫酸铅是难溶于水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的密度减小,D项正确;
答案选A
14. 常温时将0.1 ml·L-1的CH3COOH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混合后两者的体积可以相加),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有关所得混合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得混合液中c(Na+)>c(CH3COO-)>c(H+)>c(OH-)
B. 混合后溶液pH=7
C. 所得混合液中存在c(CH3COOH)+c(CH3COO-)=0.05 ml·L-1
D. 混合后溶液中存c(CH3COOH)+c(CH3COO-)=c(Na+)+c(H+)
【答案】C
【解析】常温时将0.1 ml·L-1的CH3COOH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结合醋酸根水解分析解答。
氢氧化钠是一元强碱,常温时将0.1 ml·L-1的CH3COOH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则二者混合后溶质为CH3COONa,醋酸根水解溶液显碱性,c(OH-)>c(H+),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CH3COO-)>c(OH-)>c(H+),A错误二者混合后溶质为CH3COONa,醋酸根水解溶液显碱性,pH>7,B错误;二者混合后溶质为CH3COONa,根据物料守恒,反应后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0.5×0.1 ml·L-1=0.05 ml·L-1,C正确;由电荷守恒知c(Na+)+c(H+)=c(CH3COO-)+c(OH-),c(CH3COOH)一定不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因此c(CH3COOH)+c(CH3COO-)=c(Na+)+c(H+)不成立,D错误。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ClNO)并测定其纯度(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查阅资料:①亚硝酰氯的熔点为-64.5℃、沸点为-5.5℃,气态呈黄色,液态时呈红褐色,遇水易反应生成一种氯化物和两种氮的常见氧化物,其中一种呈红棕色。②为砖红色固体;,。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制备ClNO时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C中的液体为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让装置C中充满黄绿色,再将NO缓缓通入。先通入的目的是_____。
(3)装置E中应控制温度在_____℃以下,烧杯中_____(填“能”或“不能”)是冰水混合物。
(4)装置F的作用是_____;ClNO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测定ClNO样品的纯度:取所制备的亚硝酰氯13.10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以溶液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2.50mL。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
【答案】(1)①. 洗气瓶 ②. ③. 浓硫酸
(2)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被氧化
(3)①. -5.5 ②. 不能
(4)①. 防止水分进入装置E ②.
(5)加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产生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内颜色无变化
【解析】装置A是氯气的制备装置,装置B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装置C干燥氯气和一氧化氮气体,装置D中氯气与一氧化氮反应制备ClNO,装置E收集产品,装置F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G是尾气处理装置,防止未反应的氯气和一氧化氮污染空气。
【小问1详解】
(1)根据仪器构造原理可知,仪器B的名称为洗气瓶;和化合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气体,故装置C中的液体应为浓硫酸;
【小问2详解】
NO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因此先通入,其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被氧化;
【小问3详解】
为了使亚硝酰氯液化,装置中应控制温度在-5.5℃以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故烧杯中不能是冰水混合物;
【小问4详解】
ClNO遇水发生反应,故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进入装置;遇水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氯化物和两种氮的常见氧化物,其中一种呈红棕色,即为NO2,故ClNO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为砖红色固体,因此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加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产生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内颜色无变化。
16. 被认为是良好的光学基质材料,可由、、制备。
(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基态N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
(2)同周期比N的第一电离能小的元素共有_____种;中的空间结构为_____,H、F原子间的化学键为_____;HF能形成分子缔合体的原因为_____。
(3)中阴离子的键角比中阳离子的键角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
(4)晶胞为四方结构,晶胞为立方结构,两种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中,白色小球代表_____原子;晶体中,的配位数为_____。
②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①. 球形 ②. 3
(2)①. 5 ②. 正四面体形 ③. (极性)共价键 ④. HF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3)①. 大 ②. 中原子的杂化方式为,中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4)①. Zn ②. 6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Zn的原子序数为30,基态Z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其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4s能级,s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基态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未成对电子数为3;
【小问2详解】
同周期比N的第一电离能小的元素共有5种:Li、Be、B、C、O;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无孤电子对,其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中H、F原子间的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F元素电负性很强,HF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所以HF能形成分子缔合体;
【小问3详解】
中阴离子的为,的中心原子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2-3×2)=4,无孤电子对,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中阳离子为,的中心原子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5-1-4×1)=4,无孤电子对,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所以中阴离子的键角比中阳离子的键角大;
【小问4详解】
①晶胞中,白色球数目为,黑色球数目为,故白色球代表原子、黑色球代表原子,晶胞中离Zn最近的F个数为6,即Zn的配位数为6;
②晶胞质量,晶体密度。
17. 的转化和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其中转换为被认为是最可能利用的路径,该路径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1)反应Ⅰ在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可以自发进行。
(2)若已知和的燃烧热,计算反应Ⅱ的,还需要知道的_____。
(3)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Ⅰ的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变化如图(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粒子用*标注,TS为过渡态):
该反应机理中最后一步_____(“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以TS3为过渡态的反应,其正反应活化能为_____eV。
(4)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可合成乙醇,其反应原理为。的平衡转化率与氢碳比及温度、压强的关系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
①图a中氢碳比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②图b中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
【答案】(1)低温 (2)
(3)①. 不属于 ②. 1.40
(4)①. ②. ③.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增大,因此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Ⅰ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且,根据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可知,该反应在低温下可以自发进行,答案:低温;
【小问2详解】
由和的燃烧热可得反应Ⅲ:,反应Ⅳ:,反应Ⅲ-反应Ⅳ得到,为得到反应Ⅱ的,还需要知道的,答案:;
【小问3详解】
该反应机理中最后一步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以TS3为过渡态的反应,其正反应活化能为,答案:不属于、1.40;
【小问4详解】
①图a可以理解为物质的量不变,物质的量不断增加,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不断增大,因此氢碳比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②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由图可知,同一温度条件下,从下往上看,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加压,故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答案:、、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增大,因此。
18. 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其部分合成流程如图所示:
(1)A的分子式为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的反应类型是_____。
(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C:_____。
(3)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已知:吡啶的结构简式为,具有芳香性和弱碱性,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T是A的同分异构体,T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结构有_____种(羟基不能连在双键的碳原子上但醛基可以,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与钠反应生成;③没有环状结构
其中,含手性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
【答案】(1)①. ②. 碳溴键、酯基和碳碳双键 ③. 取代反应
(2)2-溴乙醇 (3)①. ②. +HCl→
(4)①. 3 ②.
【解析】由流程可知,A和SO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和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和E反应生成F,F发生加聚反应生成G,据此分析解答
【小问1详解】
由A的结构简式可知A的分子式为;D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官能团为碳溴键、酯基和碳碳双键;的变化是羧基中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故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小问2详解】
C可以看成是乙醇的取代产物,其名称是2-溴乙醇;
【小问3详解】
为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吡啶类似胺具有碱性,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小问4详解】
A的同分异构体T,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与钠反应生成,没有环状结构,则有OHCCH=CHCH2OH、、共3种;其中,含手性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A.钠的燃烧
B.保护钢管柱不被腐蚀
C.检验是否沉淀完全
D.比较非金属性强弱:
实验目的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和的酸性
向溶液中通入气体,产生黑色沉淀
酸性:
B
鉴别白色固体和
室温下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水,测量温度变化
温度降低的是,温度升高的是
C
将一小块钠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
钠块浮于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发出嘶嘶的声音,无规则的游动
单质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生成了气体,钠的熔点高于100℃
D
铝箔插入稀硝酸中
无明显现象
铝箔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
【化学】甘肃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甘肃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试题(解析版),共18页。
[化学][期末]甘肃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 这是一份[化学][期末]甘肃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图中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甘肃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化学试题pdf、甘肃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