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208783/0-17277467270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208783/0-17277467270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案(60份)
语文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单元目标,作业设计和意图,单元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分析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根据自己在云南大学与西南联大的《乡村社会学》课程讲义整理成专题,连载发表于当时的《世纪评论》,后集结成书的。在本书中,费孝通试图回答,“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在对中国社会深入考察基础上,费孝通针对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特征,总结与提炼了一系列简洁精到的概念与术语,精巧地钩织出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肌理体系。本书语句通俗、篇幅不长,内容兼具文学性、通识性与学术性,是社会学本土理论化的最杰出成就之一。
(二)教材分析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单元紧随“家乡文化生活”单元,这一安排旨在希望学生经由专业的社科书籍的阅读,对真实具体的社会生活、文化现象等,能够作出分析和解释,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关于整本书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本任务群应完成一部长篇小说与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认知水平需逐渐从初中的基础知识积累过渡到对文本深层次理解和分析。然而,由于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存在差异,对于这一单元的学习可能会出现分化现象:学习方法方面,学生要逐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会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感到吃力。文本内容方面,由于学术著作可能相对枯燥或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乡土中国》的文本内容往往涉及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学术概念、观点等,各章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由于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二、单元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乡土中国》的单元目标为:
三、作业设计和意图
本单元作业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出发,设置具体的情境,不把阅读变成机械的答题,以趣味性、开放性、丰富多样的任务,引导学生梳理整本书的核心概念,阐述其内涵;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特点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知识;理解作者对乡土社会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批判性阅读等,鼓励学生思考书中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整本书读“活”,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开拓自己的文化视野。所有任务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个性化阅读经验出发,提出自己的阅读想法,以综合素养的多元评价,衡量学生的成长。六个单元任务可以单独进行每一项任务的成果交流、评比,在学生们完成所有任务后,也可以集结、展示、发表班级的整体阅读成果。
四、单元任务
出版社正在组织策划、出版一本《中学生一读就懂的》,以下各板块正在征集大家的创意,来踊跃投稿吧。
板块一:我们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论析的是旧中国的农村,距离它的问世,大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那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请从你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跟中学生宣传本书的阅读价值,不少于200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价值。
板块二:我们怎么读《乡土中国》?
对于中学生来说,《乡土中国》是一部读起来并不容易的学术著作。在你的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些方法和经验可以提供给大家借鉴?不少于200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学术著作阅读的路径、方法、策略。
板块三:图说《乡土中国》
插图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与文本的内容密切相关,可以折射出文本的主题。出版社现就《乡土中国》的文字内容(含封面、封底、衬页、扉页、内页等)征集原创摄影照片。请针对《乡土中国》完成你的摄影作品,并说明照片的放置位置及拍摄意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联阅读与生活,开阔文化视野。
板块四:“乡土中国”小辞典
《乡土中国》几乎每一章都提出一两个概念,从不同侧面论证乡土社会的特点,最终完善了对乡土社会特质的论说。新书将在《乡土中国》每一章末尾策划“乡土中国”小辞典,对该章的核心概念进行解说。请以《乡土中国》一章为例,说说你准备在“乡土中国”小辞典收录什么词条,并对其含义、特点、作者提出这个概念的意义进行解说,200字左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
板块五:和“大家”一起读经典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完《乡土中国》后,你有什么想问的?针对同学们的疑问,出版社将拣选高质量的问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解答,随新书一起出版。请把你的问题写下来,力求让大家能清楚地理解你问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反思提问的质量。
板块六:阅读拓展
温儒敏说:“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新书将在书末增加“阅读拓展”专栏,以书单的形式为广大中学生分享优质书籍。从《乡土中国》的阅读开始,你觉得中学生还可以读什么“深”一点的学术著作,来“磨性子”,祛除浮躁,培养毅力,涵养心智?请推荐一本你认为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学术著作,说明推荐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展相关著作阅读,知人论世,学以致用。
素养维度
行为目标
语言
1.能读:掌握学术类著作的阅读方法,形成学术类著作的阅读经验。
思维
2.读懂:通过理解《乡土中国》的核心概念来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
3.整体地读:在分析整本书框架的基础上,把握《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4.批判地读:能就某一概念或问题深入思考,联系其他著作或时代,进行批判性阅读。
审美
5.欣赏地读:感受本书学术语言的严谨、准确、通俗、生动。
文化
6.有情感地读:通过阅读,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积极拓宽文化视野,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乡土文化。
7.联系地读:通过阅读,积极关注并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文化及当代文化,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我的作品
放置位置
拍摄意图
提出的问题
提问的原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优质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课标分析,活动依托教材分析,活动背景分析,【活动学习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策略 情境导入,活动过程,评测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优秀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近作家作品,阅读方法、任务及计划,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指南,过程设计,明确初读要求,通晓阅读评价,资料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