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4.1鉴赏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凉美学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4.1鉴赏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凉美学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4.1鉴赏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凉美学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展开

    解密郁达夫,寻找生命的另一种“美”——鉴赏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凉美学微课实录01文字实录师:同学们,《故都的秋》是颂秋还是悲秋呢?生:肯定不是悲秋。师:那是不是颂秋?生1:是,但有点不太像。生2:我觉得不是颂秋。师:悲秋明显不是,虽然好像是颂秋,但是跟前人的颂秋的内容却不同。古人的颂秋是对美好的河山、丰收的赞颂,但是郁达夫却称颂的是秋天的清、静和悲凉,这些本应该成为悲秋的特点,他看到了一种悲凉之美。师:那我们如何来总结郁达夫的这种复杂的情感走向呢?(学生沉思不答)师:我们可以迁移影视剧中的一个概念:“BE美学”(bad ending)。有这样一种观影倾向,观众不喜欢大团圆式的美好结局,反而推崇一种悲剧式的结尾,认为悲剧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强的冲击力,更动人的情感。那如果我们用一个类似的词来概括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对于悲凉的认识,它可以叫做“悲凉美学”。师:关于悲凉美学的具体内涵等会有一个环节会留给同学们去探讨,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为什么郁达夫会形成这种“悲凉美学”? 第一,这是中国文人的心态底色。课文第12段也说中国文人大多都有一种颓废色彩,容易多愁善感,这一点很容易理解。第二,受到日本“物哀”美学影响。郁达夫青年时期去日本留学,自然会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物哀”从大的角度来说类似于寓情于景;从小的角度见到那理解就是“以悲为美”,以事物的伤残为美。“物哀”思想喜欢小巧玲珑精致素雅短暂易逝的事物,认为永不再来的当下才是美的极致,不追求事物的永恒。举两个例子 (PPT展示图片):1、日本的樱花就是一种小巧精致但是容易凋谢的花;2、新海诚《你的名字》,其中悲剧情节、灾难设定体现了这种物哀审美,在这种极致的伤悲之下表现极致的美。师:那日本的物哀美学跟郁达夫的悲凉美学完全一样吗?生(集体回答):不能完全等同起来。 师:是的,我们不能把他们完全对等起来。因为其中华文化属性糅合了物哀之美进而呈现一种积极的人生姿态:我们不是刻意制造悲凉的景物去欣赏,而是主动要去面对并欣赏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悲伤。郁达夫对秋天悲凉之美的欣赏,这是受“物哀”美学影响的一面;但他是希望追求一种永恒的美,就像文章最后一段“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我们能够看到他具有个体的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思考。师:课堂前期大家一起寻找郁达夫具体描写的景物,那么老师给同学们提供几个景物 (PPT展示:牵牛花、落蕊、秋蝉、果树),大家选择其中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物进行思考,分析如何体现了郁达夫的这种“悲凉美学”,随后小组讨论,与大家分享你的想法。(学生开始讨论) 师(提示学生思考方向):在思考的过程中,大家既要看到郁达夫如何营造景物的悲凉之感,也要去思考悲凉之美如何体现出来的,这种“美”不只在景物上,也是郁达夫独特的生命思考。(小组讨论结束)师:好了,讨论的时间结束啦,哪位同学想主动与我们分享一下?生3:我想选槐树。作者说什么都没有,只能感到一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我觉得郁达夫从触觉这一点看到了落蕊的细腻之美。师:除了触觉,还有没有其他感官的描写。生3:有,还有听觉、嗅觉、视觉。师:那郁达夫描写了这么多感官的感受,我们可以总结为……生3:多重感官的细节描写。师:这位同学从感官上看到了郁达夫对于落蕊细腻之美的欣赏。看来你和郁达夫一样也是一个细腻的人,一般我们欣赏的是哪一种状态的花啊?生3:开在树上的花。师:没错。但郁达夫欣赏的是什么。生3:落在地上的落蕊。师:所以,他没有只欣赏花开满树的灿烂,也看到了花谢的美感,在凋零的悲凉之中他捕捉到落蕊的细腻之美,就像“黛玉葬花”,作者与这些落蕊形成特殊的共情。正如生命的绽放固然美丽,但也要明白生命的凋零同样是美的。生4:我选择的是果树。郁达夫说等枣子红完、枣树叶落,北方就会变成一个尘灰满地的世界,什么都没有了,他此刻的心境是悲凉的。所以他说果树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才是北国清秋的佳日。师:等果树成熟后什么都没有了,说明果树成熟之时也就是他的消亡之时。可是在我们看来,果树什么时候是最有价值的啊?生4:成熟的时候,可以吃的时候。师:可是郁达夫这样认为吗?他觉得什么时候才是果树最美好的日子?生4: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师:错过了这个清秋的佳日过后我们只能看到尘沙灰土的世界了,那我们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遗憾呢?生4:要抓住关键时刻。师:是的。在常人的眼中,果子的价值是被吃掉,成熟是是生命走向价值最大化的时刻。而在郁达夫眼中,秋日的果实最美的时刻不是可以享用之时,而是成熟到八九分的时候。因为他关注到果子从青涩走向成熟,是生命的由盛转衰,所以我们要抓住时间去欣赏清秋的佳日,去享受生命的美好、实现生命的精彩。生5:我选牵牛花。郁达夫说他喜欢蓝色或者白色的牵牛花,而紫黑色和淡红色放在了后面。因为蓝色或者白色是一种冷色调,能够给人一种清冷的感受,进而让人感受到悲凉的气息。但是紫黑色和淡红色是暖色调,不太符合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师:这位同学抓住了一个关键点,颜色的选择。这里冷色调的处理方式,增加读者的清冷和悲凉感受。并且通过秋草陪衬,更增加了这种清冷之感,但是郁达夫却独到的看到了这背后的生命之美。生6:我选择的是秋蝉。秋蝉衰弱的残声显得很凄凉,体现了秋的悲凉。并且说他是养在家家户户里的家虫,说明秋蝉带来的悲凉之感的常见。师:那郁达夫写秋蝉这种悲凉的残声,他的心情悲凉吗?生6:他的心情不悲凉。师:他怎么写北方的秋蝉?生6:郁达夫说秋蝉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得见,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师:这是北方的秋蝉,那还写了南方呀。生6:南方需要到郊外或者很远的山上才能听到。师:所以郁达夫把南方和北方的秋蝉其实进行了一个对比,对比的作用是什么?生6:体现了北方的秋蝉数量很多。师:那数量如此多,郁达夫觉得这个声音吵闹吗?生(集体回答):不吵闹,他喜欢这个声音。师:他从中体会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祥和,那这种手法叫做什么?生(集体回答):以动衬静。师:大家总结的很准确。“蝉”的生命很短,是很多诗人借以感悟生命的对象,体现了一种悲凉和无奈之感。课文中采用了秋蝉残声这个特点,符合大众对秋蝉的认知,也适合用来表现“悲凉美学”。因为郁达夫并没有听见秋蝉之声就掀起悲凉情感,而是通过南方与北方的对比强调秋蝉的普遍,并通过以动衬静凸显故都“静”的特点。作者通过秋蝉孱弱的叫声看到了秋蝉的生命落幕之美,是对秋蝉、对悲凉的欣赏与享受。师:不论是从绽放到凋零、还是从生长到消亡,这些景物都体现了一种生命发展趋势,什么样的一个趋势?生(集体回答):由盛转衰。师:其实郁达夫本人也有一段悲伤的经历。北平对于郁达夫来说充斥了许多不美好的回忆,比如报国无门、考场失利、长子夭折。但郁达夫辗转多地也要重新来到这里,只为饱尝秋色。就像数学家看得到函数中抛物线的美感,这个过程他是以欣赏的角度去看待,他认识到由盛转衰这是生命的必然走向,不必为此郁结,坦然一点。所以他从悲凉之景发现了悲凉之美,而没有沉沦到悲凉之情中,这正是他对“悲凉美学”的最好诠释。生命的蓬勃令人动容,但生命的颓败同样值得尊重。正如美有很多的种类,在享受优美带来的愉悦的同时,我们也要用心去感受那些另类之美。师:在“悲凉美学”视角下,我们可以看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也就有了更多的内涵。清即是清闲、清幽;静即是静谧;悲凉也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审美体悟,是要面对、欣赏悲凉。所以,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郁达夫的人生态度,遇到压力和挫折的时候,不妨慢下来,去看看窗边的树,去看看天上的云,去感受生命的厚重与悲壮,才能坚定前进的步伐与信心。02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收录于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导语提示教师教学要从故都的“秋味”出发,鉴赏故都的景物描写。这自然是我们教学的着力点,但是《故都的秋》不同于普通的写景散文,悲凉之美的欣赏体现了郁达夫的反传统美学追求,具有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郁达夫对关于美和生命的思考,让该作品充满了更多的现实价值和教育意义。所以,这堂课我们希望透过表层的景物描写反观自然,借助“悲凉美学”这一视角,引导学生去品味生命的悲凉之美,从中汲取直面生命悲凉的精神资源。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