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解析版),共20页。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Cl-35.5
1. 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炬成灰B. 木已成舟
C. 铁杵成针D. 滴水成冰
【答案】A
【解析】
【详解】A.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蜡炬成灰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
B.木已成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未涉及化学变化,B不合题意;
C.铁杵成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未涉及化学变化,C不合题意;
D.滴水成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未涉及化学变化,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 化学发展史是科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科学家与主要成就不匹配的是
A. 舍勒——制得氯气B.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C. 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律D. 范德华——研究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瑞典化学家舍勒首次用MnO2和浓盐酸共热制得氯气,A不符合题意;
B.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B不符合题意;
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C符合题意;
D.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研究分子间作用力,又称为范德华力,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第十八届光雾山红叶节于10月18日开幕,光雾山被称为天然氧吧,其原因是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
A. 32gB. 32C. 32g•ml-1D. 33g•ml-1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g/ml,而O的式量为32,故其摩尔质量为32g/ml;
故选C。
4. 下列元素属于长周期主族元素的是
A. KrB. FeC. PD. K
【答案】D
【解析】
【分析】周期表中,短周期表为1、2、3周期,长周期为4、5、6周期,以此来解答.
【详解】A.Kr为第四周期0族元素,不是主族元素,A不符合题意;
B.Fe为第四周期ⅤⅢ族元素,不是主族元素,B不符合题意;
C.P为第三周期第ⅤA族元素,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不符合题意;
D.K是第四周期第ⅠA元素,属于长周期主族元素,D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C和O之间为极性共价键,是化合物,A错误;
B.中N和N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B错误;
C.中钠离子和氢氧根之间为离子键,O和H之间为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错误;
D.中O与O之间为非极性键,H与O之间为极性键,属于化合物,D正确;
故选D。
6. 做心电图检查时,为了保证电极探头与皮肤的良好接触,医生需要在皮肤上擦一种电解质溶液。下列溶液中适合使用的是
A. 溶液B. 医用酒精C. 蔗糖溶液D. 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OH是电解质,NaOH稀溶液能导电,但具有腐蚀性,对人体有害、对设备造成损坏,A不符合题意;
B.医用酒精不是电解质、不导电,B不符合题意;
C.蔗糖不是电解质,蔗糖溶液不导电,不符合题意;
D.NaCl是电解质,医院里医生给病人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皮肤接触部位擦的一种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钠溶液,D符合题意;
故选D。
7. 下列物质中的氯元素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的是
A. NaClB. HCl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据此分析;
【详解】A.NaCl中Cl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只能被氧化,故A不符合题意;
B.HCl中Cl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只能被氧化,故B不符合题意;
C.中Cl处于中间价态,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故C符合题意;
D.中Cl元素显+7价,处于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只能被还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酸性溶液中:、、B. 在溶液中:、、
C. 在碱性溶液中:、、D. 在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酸性溶液中,OH-与H+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在MgCl2溶液中,Ag+与Cl-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在碱性溶液中,OH-与Cu2+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在FeSO4溶液中,Fe3+、Na+、Cl−能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故选D。
9. 在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B. 1:2C. 3:1D. 1:3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该反应中,3NO2+H2O=2HNO3+NO,N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NO2中的+4价反应后HNO3中的+5价及NO中的+2价,而其它元素的化合价不变,N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因此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3个NO2参加反应,其中2个作还原剂,1个作氧化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合理选项是B。
10. 下列关于钠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钠可以保存在石蜡油中B. 钠着火可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C. 实验剩余的钠应丢弃在废液缸中D. 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变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可隔绝空气和水,A正确;
B.钠可与水反应生成H2,所以钠着火需用干燥的沙土灭火,B正确;
C.实验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钠块丢进废液缸可能会引起爆炸引起火灾,C错误;
D.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为Na→Na2O→NaOH→Na2CO3,D正确;
故选C。
11. 现有和两种溶液,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用于区分二者的是
A. 焰色试验B. 稀盐酸C. 溶液D. 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元素、钡元素的焰色不同,可以用焰色试验鉴别Na2CO3和BaCl2两种溶液,A不符合题意;
B.Na2CO3溶液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BaCl2溶液不与稀盐酸反应,B不符合题意;
C.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都与KOH不反应,均无现象,不能鉴别,C符合题意;
D.Na2CO3溶液与Na2SO4溶液不反应,BaCl2溶液与Na2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受热均易分解B. 均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均可用作食用碱D. 固体溶于水均放出热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但是碳酸钠较稳定,受热不易分解,A错误;
B.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B错误;
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水解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C正确;
D.碳酸氢钠溶解吸收热量,碳酸钠溶解释放热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13. 现有下列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本身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A. 只②③④B. 只①②④C. 只③④D. ①②③④全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于气体,气体分子间间隔对体积的影响远大于粒子本身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而影响气体分子间隔的外界因素有温度和压强,所以对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温度和压强、所含微粒数和微粒间的距离,答案选B。
14.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B. 生铁C. 铜绿D. 钢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硬铝是铝、铜、镁、锰、硅等形成的铝合金,A不符合题意;
B.生铁是铁含有碳的铁合金,B不符合题意;
C.铜绿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不属于合金,C符合题意;
D.钢是含碳量在0.02%至2.11%之间的铁和碳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下列溶液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A. 硫酸B. 氯化钠溶液
C. 盐酸D. 醋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的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详解】A.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0.1ml/L的硫酸溶液中H+的浓度为0.2ml/L,的浓度为0.1ml/L;
B.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0.1ml/L的氯化钠溶液中Na+和Cl-的浓度为0.1ml/L;
C.HCl的电离方程式为:HCl=H++Cl-,0.1ml/L的盐酸中H+和Cl-的浓度为0.1ml/L;
D.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CH3COOHCH3COO-+H+,故0.1ml/L的醋酸溶液中CH3COO-和H+浓度均小于0.1ml/L;
综上所述,0.1ml/L的硫酸溶液导电能力最强,故选A。
1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
B 钠与水反应:
C. 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D.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沉淀恰好完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镁属于难溶固体不能拆,A错误;
B.电荷不守恒,Na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B错误;
C.电荷不守恒,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Cu+2Fe3+=2Fe2++Cu2+,C错误;
D.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沉淀恰好完全,正好生成BaSO4和H2O,D正确;
故选D。
17. 相同质量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之比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酸、碱均足量时,Al完全反应,设Al的物质的量均为n ml,由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n mlAl与足量酸、碱反应生成氢气均为1.5n ml,放出的氢气的质量之比为1∶1,故选A。
18.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A. 氯化钠溶液B. 新制氯水C. 漂白液D. 液氯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溶液中只含Cl-,没有氯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新制氯水中氯元素以Cl2、Cl-、HClO、ClO-形式存在,故B符合题意;
C.漂白液中存在NaCl、NaClO,氯元素以Cl-、HClO、ClO-形式存在,不含Cl2,故C不符合题意;
D.液氯中只含氯气分子,不含Cl-,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19. 在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中,一定相等的是
A. 溶质的质量分数B. 溶质的质量
C. 氢离子的物质的量D. 溶质的物质的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n=cV可知,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详解】A.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溶质的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结合m=nM可知,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溶液的体积相等,但溶液的密度不一定相等,结合m=可知,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因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一定相等,A不符合题意;
B.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溶质的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结合m=nM可知,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B不符合题意;
C.酸分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还分为强酸和弱酸,由于酸的类型不确定,无法判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C不符合题意;
D.由以上分析知,溶质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D符合题意;
故选D。
2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通过检验是否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故A正确;
B.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溶液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且应用酒精灯外层加热,试管夹夹持距试管口,故B错误;
C.过滤时漏斗尖嘴紧靠烧杯内壁,故C错误;
D.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故D错误;
故选:A。
21. 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已确定第118号元素Og的中文名称为“氮”。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18B.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94
C. 化学性质与几乎相同D. Og是第七周期第Ⅷ族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94,故A错误;
B.根据可知,其中子数为294-118=176,故B错误;
C.与核外电子排布式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故C正确;
D.根据其原子序数可知,其核外电子排布为,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0族,故D错误;
故选C
22.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 氯化氢溶于水不破坏化学键
C. 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D. 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学键是一种直接相邻的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既包含吸引力还包含排斥力,故A正确;
B.氯化氢溶于水受到水分子的影响,共价键被破坏,故B错误;
C.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而形成离子键,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形成共价键,故C正确;
D.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生成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从而完成化学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23. 下列关于过渡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渡元素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
B. 研究过渡元素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
C. 过渡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处
D. 可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的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渡元素都是金属,A错误;
B.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农药多数是含Cl、P、S、N、As等元素的化合物,均为非金属,在周期表的右上角,B错误;
C.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半导体材料都是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C错误;
D.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几乎都是在过渡元素中寻找,D正确;
故选D。
24. 关于碱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ⅠA族元素都是碱金属元素
B. 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能生成过氧化物
C. 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逐渐增大
D. 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逐渐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ⅠA族中H元素不碱金属元素,A错误;
B.Li为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锂,B错误;
C.在碱金属系列中,钠和钾的密度表现出反常现象,钾的密度实际上比钠小,C错误;
D.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逐渐降低,D正确;
故选D。
25. 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左右两室,左室充入,右室充入一定量的CO和,隔板位置如图Ⅰ,并持续用电火花引燃右室气体,充分反应恢复至起始温度,隔板位置如图Ⅱ。右室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反应后左侧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始终为1ml,反应后左右两室气体体积比为3∶2,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右室气体总物质的量为,因此选B。
26. 溶液中含a g,将该溶液稀释到,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VL溶液中,将该溶液稀释到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
故选B。
27. 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常见的供氢原理为①,②,其中中H为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生成时有生成
B. 反应②中生成时转移电子
C. 在反应①②中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供氢原理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①中生成时生成1mlA,质量为27g,A正确;
B.反应②中生成,中H由-1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B正确;
C.在反应①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在反应②中是还原剂,C错误;
D.氢化锂与水反应能产生氢气,方程式为,也是一种储氢材料,D正确;
故选C。
28. X、Y、Z、W四种元素,原子序数小于18且依次增大。其中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Z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W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XY属于酸性氧化物
B. 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强酸
C. 化合物能与发生化合反应
D. 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已知X、Y、Z、W四种元素,原子序数小于18且依次增大,其中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X为C: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Y为O;Z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Z为Na;W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W为S。
【详解】A.化合物XY为CO,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
B.W为S,其氧化物SO2对应的酸为亚硫酸,为弱酸,B错误;
C.化合物Z2Y2、XY2依次为Na2O2、CO2,两者反应生成Na2CO3和O2,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
D.化合物Z2W为Na2S,其阴、阳离子分别为S2-、Na+,S2-、Na+的最外层电子数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D正确;
故选D。
29. 配制的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电子天平、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B. 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
C. 容量瓶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D.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Cl是固体药品,要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然后在烧杯中溶解药品,为促进物质溶解,要使用玻璃棒搅拌,待溶液恢复至室温后用玻璃棒引流转移溶液至500 mL容量瓶中,再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要转移至容量瓶中,在最后定容时要使用胶头滴管,A正确;
B.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故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B正确;
C.容量瓶洗涤方法是先用自来水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由于最后需加入蒸馏水配制溶液,因此不需要干燥就可以使用,C错误;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偏大,由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最终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D正确;
故答案为:C。
30.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
B. 中含有离子的数目为
C. 和所占的体积均约为
D. 常温常压下,和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1个OH-中含有10个电子,因此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故A错误;
B.39gNa2O2的物质的量为,因此中含有,共离子,即含有离子的数目为,故B正确;
C.没有说明是在标准状况下,体积并非是22.4L,故C错误;
D.48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质量为48g,48g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含有的分子数小于,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40分。
31. 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⑨九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元素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
(3)②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
(4)由①、④、⑥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5)元素②、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6)③、④、⑥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7)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答案】(1)F (2)
(3)直线形 (4)离子
(5)
(6)Na>N>O (7)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①~⑨号元素分别为H、C、N、O、F、Na、Al、S、Cl元素。
【小问1详解】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上角,即F元素。
【小问2详解】
元素⑧为16号元素S,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小问3详解】
②为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为CO2,结构为:,空间结构:直线形。
【小问4详解】
①为H元素,④为O元素,⑥为Na元素,由于含有活泼金属元素Na和活泼非金属O元素,可以组成如NaOH,因此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小问5详解】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②为碳元素,⑨为Cl元素,非金属性:Cl>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2CO3、HClO4,其中酸性较强的是HClO4。
【小问6详解】
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⑥为Na元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N>O。
【小问7详解】
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Al(OH)3,氢氧化铝能与强碱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2. 铁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非常重要。回答下列问题:
Ⅰ.铁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1)铁在自然界中以__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或“单质和化合物”)形态存在。
(2)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的指南针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氧化铁属于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其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
Ⅱ.铁盐、亚铁盐的性质
(5)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再加入过量的铁粉,振荡试管,红色消失,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红色消失的原因__________。
(6)另取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KI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说明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7)向盛有少量酸性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当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具有还原性。
(8)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9)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以制得胶体,区分溶液与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1)单质和化合物
(2)
(3)
(4) ①. 碱性 ②. 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5) ①. 硫氰化钾 ②.
(6) ①. 变蓝 ②. 还原
(7)溶液紫色褪去 (8)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过一段时间后生成红褐色物质
(9)丁达尔效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在自然界中有单质,也有化合物,故以单质和化合物形态存在;
【小问2详解】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天然磁石主要成分是:;
【小问4详解】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只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其主要用途是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小问5详解】
硫氰化钾溶液可以检验Fe3+,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再加入过量的铁粉,振荡试管,红色消失,原因是:;
【小问6详解】
另取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KI溶液,铁离子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故观察到的现象为变蓝,说明发生了还原反应;
【小问7详解】
亚铁离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向盛有少量酸性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当观察到溶液紫色褪去现象时,说明具有还原性;
【小问8详解】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溶液,先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后迅速被氧化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过一段时间后生成红褐色物质;
【小问9详解】
区分溶液与胶体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33. 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溴单质为__________色__________(填“固”“液”或“气”)体,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3)碘元素有和等核素,和互为__________。
(4)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①纯净的在中安静地燃烧,发出__________色火焰,生成的在空气中与水蒸气结合呈现__________(填“雾”或“烟”)状。
②、分别与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5)使用点滴板进行卤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①以孔穴1中溶液为参照,通过观察孔穴__________(填编号)中溶液颜色变化,可得出氧化性:的结论。
②孔穴4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1)
(2) ①. 深红棕 ②. 液 ③.
(3)同位素 (4) ①. 苍白 ②. 雾 ③.
(5) ①. 2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溴单质为深红棕色液体,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小问3详解】
碘元素有和等核素,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小问4详解】
①纯净的在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在空气中与水蒸气结合呈现雾状;
②、分别与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为HCl和HBr,非金属性Cl>Br,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稳定性较强的是HCl;
【小问5详解】
新制氯水为浅黄绿色;新制氯水滴入2,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新制氯水滴入3中,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色;溴水为橙黄色,溴水滴入4中,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色。
①以孔穴1中溶液为参照,通过上面分析,观察孔穴2中溶液颜色变化,可得出氧化性:的结论;
②孔穴4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B
C
D
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加热溶液
过滤
滴加溶液
族
周期
Ⅰ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④
⑤
3
⑥
⑦
⑧
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