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时练习
展开A.平面镜B.放大镜C.显微镜D.望远镜
2.要观察月亮表面的特征,可选用( )
A.放大镜B.显微镜C.望远镜D.都可以
3.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4.如图所示,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下列设备中成像原理与之相同的是( )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平面镜
5.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它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拉近”物体
D.通过该望远镜最终看到的像是实像
6.用显微镜和双凸透镜式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双凸透镜式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双凸透镜式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双凸透镜式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双凸透镜式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平面镜成等大的像;放大镜成放大的像,但不足以观察细胞;显微镜通过两次放大,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等微小物体;望远镜能将物体“拉近”,用于观察远处物体;综上可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放大镜和显微镜成放大的像,是用来观察比较小的物体的,故A、B、D不符合题意;望远镜能将物体“拉近”,是用来观察远处物体的,月亮离我们的位置非常远,要用望远镜来观察,故C符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所成的实像距离目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只有选项A正确。
4.【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凸透镜,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成等大的虚像;综上可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使极远处被观测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次放大,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人眼通过望远镜最终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通过望远镜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先通过物镜“拉近”物体,再通过目镜放大,从而视角变大,看得更清楚,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所以显微镜最后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故A、B错误;双凸透镜式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正好落在距离目镜一倍焦距以内的位置,目镜跟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起到将物镜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的作用,所以望远镜最后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故C错误,D正确。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6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课后作业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物理<a href="/wl/tb_c1520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综合训练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20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a>,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