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江苏专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江苏专用)(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1第一、二章。
5.难度系数:0.7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棵柳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
A.细胞→个体
B.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答案】B
【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详解】由分析可知,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一棵柳树为一个个体,故一棵柳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正确。
故选B。
2.下列关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孢霉素是一种环状十一肽,分子中含10个肽键
B.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组成头发的蛋白质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D.蛋白质的功能与碳骨架有关,与其空间结构无关
【答案】B
【详解】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每脱去一个水分子形成一个肽键,环状十一肽形成过程中共脱去11个水分子,形成11个肽键,A错误;
B.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NH2)和羧基(-COOH),B正确;
C.组成蛋白质的不同肽链之间一般通过一S一S一(二硫键)连接,C错误;
D.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的碳骨架和空间结构均与蛋白质的基本性质有关,D错误;
答案选B。
3.某人近来脸色苍白、四肢无力,总是感到头昏眼花,到医院里进行血常规化验,医生发现其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如果你是医生,除了对他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建议他在饮食上补充下列哪种食品( )
A.含糖较多的食品B.含铁丰富的食品
C.含钙丰富的食品D.含锌丰富的食品
【答案】B
【分析】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对于血液中氧气运输具有重要作用,某病人血红蛋白减少,应该多补充含蛋白质和Fe丰富的食物。
【详解】由题中“血红素含量减少”可判断该人贫血,应补充Fe丰富的食物,B正确。
故选B。
4.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它揭示了( )
A.生物界的统一性B.细胞的多样性
C.生物是进化的D.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学说,明确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细胞学说的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
故选A。
5.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C.它指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D.是由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
【答案】C
【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
【详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
B、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B正确;
C、细胞学说并未指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而是揭示了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发育而来,C错误;
D、细胞学说是由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D正确。
故选C。
6.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苹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B.脂肪鉴定的操作步骤是:切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C.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和苏丹Ⅲ染液可用棕色瓶长期保存备用
D.洋葱叶肉细胞用碘液染色后,镜检时容易观察到蓝色颗粒
【答案】B
【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淀粉用碘液染色后,镜检时可观察到蓝色。
【详解】A、苹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需水浴加热后,液体才由蓝色变成砖红色沉淀,A错误;
B、脂肪鉴定实验的步骤为:切取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B正确;
C、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不能长期保存备用,C错误;
D、洋葱叶肉细胞含淀粉,用碘液染色后,叶肉细胞中含叶绿体显绿色会掩盖蓝色,镜检时不易观察,D错误。
故选B。
7.下列实例中的生理功能,不是由蛋白质承担的是( )
A.性激素的调节作用B.载体的运输功能
C.蛋白酶的催化作用D.抗体的免疫功能
【答案】A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详解】A、性激素属于脂质,不是蛋白质,A错误;
B、载体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B正确;
C、蛋白酶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作用,C正确;
D、抗体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的免疫功能,D正确。
故选A。
8.下图甲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乙是低倍镜下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镜①换成物镜②后,需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
B.若要放大观察乙图中细胞a,则需先将装片向左侧移动
C.换物镜②后,能观察到细胞a中的核糖体等各种细胞器
D.若图乙标本染色较浅,观察时应用凹面镜或调大通光孔
【答案】B
【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
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x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
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物镜①换成物镜②即低倍镜换用高倍镜,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A错误;
B、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观察到的细胞a位于左侧,装片中细胞实际位置在右边,则需先将装片向左侧移动,使观察到的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B正确;
C、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核糖体,C错误;
D、若图乙标本染色较浅,观察时应用使视野变暗,即选用凸面镜或调小通光孔,D错误。
故选B。
9.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中,O最多,H次之
C.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中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
D.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答案】C
【分析】1、组成细胞的元素大约有20种,C、H、O、N、P、S、K、Ca、Mg等属于大量元素,Fe、Mn、B、Zn、M、Cu属于微量元素,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不同生物体的组成元素大体相同,但是含量差别较大。
2、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细胞中的化学元素按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A错误;
B、在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鲜重百分比)中,含量最多的是O,含量次之的是C,B错误;
C、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含水量越高,代谢越旺盛,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C正确;
D、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哪一组物质是DNA的组成成分 ( )
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C.核糖、碱基和磷酸D.核苷酸、碱基和磷酸
【答案】B
【详解】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而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所以DNA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
故选B。
11.某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治疗人类贫血,这是因为Fe2+进入人体后能( )
A.调节人体酸碱平衡B.调节血浆渗透压
C.构成人体血红蛋白D.促进更多红细胞产生
【答案】C
【分析】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功能:(1)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中含Mg、血红蛋白中含Fe等。(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等。
【详解】A、调节血浆酸碱平衡是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不是Fe2+的作用,A错误;
B、血液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和钠离子、氯离子维持,B错误;
C、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乳酸亚铁进入人体后能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C正确;
D、Fe2+进入人体后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不能促进红细胞的产生,D错误。
故选C。
12.用显微镜的1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个物镜与盖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盖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时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最少( )
A.B.
C.D.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离载玻片越近,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
【详解】不改变目镜的放大倍数的情况下,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图A的物镜最长,且离载玻片最近,故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细胞越少,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植物生长
C.哺乳动物缺少钙时,会出现肌肉乏力现象
D.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答案】C
【分析】细胞内的无机盐绝大多数是以离子态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态存在。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A、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A正确;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生长,B正确;
C、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C错误;
D、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C。
14.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
A.盐酸B.水C.50%的酒精溶液D.氯化钠溶液
【答案】C
【分析】脂肪的鉴定步骤:取材(花生种子,将子叶削成薄片,取理想薄片)→染色(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去浮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察)。
【详解】在脂肪检测实验中,需要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还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作用是冲洗浮色,故选C。
15.红烧小黄鱼是海安人餐桌上的美食,小黄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数目
B.蛋白质可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细胞吸收
C.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承担
D.煮熟后蛋白质变性,更容易被人体消化
【答案】A
【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
【详解】A、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的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等都有关,A错误;
B、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可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细胞吸收,B正确;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催化、运输、免疫等功能,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承担,C正确;
D、煮熟后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肽键未断裂,未发生水解),此时的蛋白分子的 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更容易被人体消化,D正确。
故选A。
16.豆固醇为大豆细胞的组分,不能被人体肠道吸收,其结构与胆固醇相似。饭后服用豆固醇能抑制肠黏膜对胆固醇的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豆固醇与糖类、磷脂的组成元素相同
B.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豆固醇可以作为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药物
D.磷脂、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答案】C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胆固醇的组成元素只有C、H、O,糖类的组成元素也基本只有C、H、O,而磷脂的组成元素是有C、H、O、N、P,又知豆固醇与胆固醇相似,据此可推测,豆固醇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A错误;
B、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B错误;
C、因为豆固醇能抑制肠黏膜对胆固醇的吸收,因此,豆固醇可以作为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药物,C正确;
D、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磷脂不属于固醇类,D错误。
故选C。
17.下列关于细胞中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B.胆固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膜中
C.含N元素的脂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等
D.维生素A能有效地促进人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答案】A
【分析】脂质的种类与作用: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详解】A、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其中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因此,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A正确;
B、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中,B错误;
C、胆固醇、性激素只含有C、H、O三种元素,C错误;
D、维生素D能够有效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D错误。
故选A。
18.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
A.糖原和纤维素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纤维素D.蔗糖和麦芽糖
【答案】C
【分析】植物体内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二糖有麦芽糖和蔗糖,单糖有葡萄糖和果糖、五碳糖。糖原是动物体内的多糖。
【详解】AB、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多糖,A、B错误;
C、玉米果穗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C正确;
D、蔗糖和麦芽糖是二糖,不是多糖,D错误。
故选C。
19.研究表明: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病毒体内仅有A、T、C、G四种碱基
B.此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培养此病原体时,应选用冷却的牛肉汤
D.此病毒具有生命特征
【答案】D
【分析】“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内部含有RNA;SARS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引起免疫反应。
【详解】A、SARS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仅含RNA一种核酸,所以仅有A、U、C、G四种碱基,A错误;
B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B、C错误;
D、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可以增殖,具有生命特征,D正确。
故选D。
20.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常见的脂质主要由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组成
B.磷脂在各种细胞中含量丰富
C.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D.脂质中的脂肪对动物体有保温作用
【答案】A
【分析】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脂肪: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减少摩擦的作用;
(2)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固醇:①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常见的脂质主要由脂肪、磷脂、固醇等组成,A错误;
B、磷脂作为细胞中各种膜结构的主要成分,在各种细胞中含量丰富,B正确;
C、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补钙应配合服用维生素D效果会更好,C正确;
D、动物脂肪在皮下起到保温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漏选得1分,其他不得分。
21.层黏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链、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层黏连蛋白含有肽键数为m-3
B.组成该蛋白的氨基酸中可能有些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C.层黏连蛋白是由21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而成的
D.该物质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答案】ABD
【分析】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称为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叫作非必需氨基酸。
【详解】A、该层黏连蛋白含有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m-3,A正确;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故组成该蛋白的氨基酸中可能有些必须从食物中获取,B正确;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但层黏连蛋白不一定是由21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而成的,C错误;
D、一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该物质含有3条肽链,故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D正确。
故选ABD。
22.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氢键的存在,水有较高的比热容,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对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B.一分子脂肪可以水解成一分子甘油和一分子脂肪酸
C.多糖不都是以葡萄糖为组成单体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每种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都可以得到21种氨基酸
【答案】BD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约21种,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详解】A、由于水分子的极性,一个水分子的氧端靠近另一水分子的氢端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就形成一种弱的引力,这种弱的引力称为氢键。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A正确;
B、一分子脂肪可以水解成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B错误;
C、多糖不都是以葡萄糖为组成单体,如几丁质的基本单位不是葡萄糖,C正确;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但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不一定是21种,D错误。
故选BD。
23.下列是表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ABD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是非细胞生物,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硝化细菌属于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酵母菌属于真菌、衣藻和金鱼藻属于植物均为真核生物,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两种核酸:DNA和RNA。
【详解】A、框图①内的烟草花叶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框图②内蓝藻含有叶绿素,B错误;
C、框图③内的酵母菌、蓝藻(属于细菌)、衣藻和金鱼藻(属于植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C正确;
D、框图④内的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ABD。
24.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Q是激素
B.②中Q可能是载体
C.③中Q可能是抗体
D.①②③中Q都具特异性
【答案】BCD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详解】A、由题图可知,L与Q结合,L变成其他物质,因此Q的功能是催化功能,Q属于酶,不是激素,A错误;
B、L与Q结合,L被排出细胞外,Q是载体,B正确;
C、L与Q结合,L被消灭,此时Q起免疫作用,因此Q可能是抗体,C正确;
D、①酶、②载体、③抗体均具有特异性,D正确。
故选BCD。
25.为验证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将大豆幼苗放在相应的营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列与实验设计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必须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液为溶有适量铁离子的蒸馏水
B.为保证根系对铁离子的吸收,应尽量提高培养液中铁离子的浓度
C.实验过程中需定期补充培养液,以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D.如果缺铁组出现了叶片变黄的现象,说明铁元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ABD
【分析】1、根据题意,实验验证“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则自变量是否含有铁离子,因变量是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对照实验的设计:取材编号;分别作不同的处理;观察实验结果。
【详解】A、本实验自变量为铁离子的有无,且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对照组的培养液为溶有适量铁离子的全素营养液,实验组为缺乏铁离子的全素营养液,A错误;
B、铁离子浓度过大会对植物造成损伤,故培养液中铁离子的浓度应适宜,B错误;
C、为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实验过程中需定期补充培养液,定期通入空气增加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正确;
D、如果缺铁一组出现了叶片变黄的现象,则还需添加补充实验,即在缺铁组加入铁元素,若叶片重新变绿,可说明铁元素缺乏是叶片变黄的原因,D错误。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共4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26.(9分)以下是黄河故道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大明湖中生活的所有生物属于 次,大明湖畔的一棵垂柳属于 层次。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判断依据是 。
(3)图中细胞中都有的细胞结构是 ,体现了细胞具有 。
(4)图中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 。脊髓灰质炎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 。
【答案】(1)群落 个体
(2)大肠杆菌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DNA 统一性
(4)衣藻 没有细胞结构
【详解】(1)大明湖中生活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大明湖畔的一棵垂柳属于个体层次。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大肠杆菌,因为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图中细胞中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这体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4)图中衣藻含有叶绿体、细胞壁,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最相似。脊髓灰质炎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
27.(9分)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 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 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 分别代表的元素是 、 ,Ⅱ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2)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X、Y、Z、P 中不具多样性的有 ,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Ⅳ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除与P 的种类、数目、 有关,还与 有关。
(3)Ⅴ是由 和脂肪酸发生反应形成。动物脂肪中的脂肪酸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答案】(1)P N 脱氧(核糖)核苷酸
(2)X 碳链 排列顺序 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甘油 饱和
【详解】(1)从图中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分析,Ⅰ是多糖,Ⅱ是DNA,Ⅲ是RNA,Ⅳ是蛋白质,Ⅴ是脂肪,X、Y、Z、P 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则X是葡萄糖、Y是脱氧核苷酸、Z是核糖核苷酸、P 是氨基酸,则A是P元素,B是N元素;Ⅱ是DN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单体X、Y、Z、P 中,Y脱氧核苷酸、Z核糖核苷酸因含氮碱基的不同各有四种,P 氨基酸因R基的不同有21种,X葡萄糖不具有多样性;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因此,生物大分子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Ⅳ是蛋白质,其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
(3)Ⅴ是储能物质,Ⅴ是脂肪,它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发生反应形成的。动物脂肪中的脂肪酸是饱和脂肪酸。
28.(9分)如下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1元素X、Y分别表示 。
(2)单体C是 ,若物质M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与N相比,M特有的组成成分是: 。
(3)E在水稻种子中主要是指 ,在动物体内是指 。
(4)图2所示的核苷酸的名称是 ,该核苷酸是组成 的基本单位之—。
(5)图3表示一段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链,其储存的遗传信息是指 。
(6)生物大分子D、E、F都以 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答案】(1)N、P
(2)核苷酸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3)淀粉 糖原
(4)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RNA
(5)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6)碳链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1中元素X、Y分别是N、P元素。
(2)单体C是核苷酸,若物质M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则其代表的是DNA,N代表的是RNA,DNA与RNAN相比,DNA中特有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T)。
(3)E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其在水稻种子中主要是指淀粉,在动物体内是指糖原,二者均属于多糖,是细胞中储能物质。
(4)图2所示的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的腺嘌呤、一分子的核糖和一分子的磷酸组成的,因此其名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
(5)图3中含有碱基T,为脱氧核糖核酸单链,属于DNA片段。其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6)生物大分子D、E、F分别是蛋白质、多糖、核酸,其单体依次为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它们都是由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29.(6分)肉毒梭菌(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很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下图是该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毒素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分)。
(2)图中箭头所指的结构名称是 ,⑥结构名称是 。
(3)该毒素在形成图中片段时,由 种氨基酸分子脱去水分子形成的。
【答案】(1)蛋白质
(2)肽键 羧基
(3)5
【详解】(1)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是由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H和一个R基组成,结构通式如下 。
(2)图中箭头所指的结构名称是肽键,是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氨基酸的羧基脱水缩合形成;⑥为羧基。
(3)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图中共有5种R基(图中①②③④⑤),因此共有5种氨基酸脱水缩合。
30.(12分)葡萄糖、麦芽糖和淀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糖类物质。为探究它们是否可以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图1所示三个装置、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盛有65℃水的烧杯、已编号的试管等。请回答下列问题(注:模拟膜对糖的通透性类似于细胞膜)。
(1)一段时间后,实验1的烧杯内不变色、长颈漏斗内变蓝色,此结果表明淀粉 (“能”、“不能”)直接被入体细胞吸收。实验1使用碘液检测方法的原理是 。
(2)一段时间后,取实验2、3烧杯内的液体各2mL,分别注入编号为2、3的两支试管内,再向两支试管内分别注入 ,混匀后进行类似图2所示的 ;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依次是 、 。实验2、3检测方法的原理是 (2分)。
(3)实验2、3的最终结论是 不能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 能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纠正图2所示操作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2分)。
【答案】(1)不能 淀粉与碘液呈蓝色
(2)等量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 蓝色(不变色) 砖红色(沉淀)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3)麦芽糖 葡萄糖 烧杯中水应没过待测试剂
【分析】有机物的鉴定方法:(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1)若一段时间后,实验1的烧杯内不变色、长颈漏斗内变蓝色,此结果表明淀粉不能通过模拟膜,即淀粉不能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实验1使用碘液检测方法的原理是淀粉与碘液变蓝。色。
(2)实验2和实验3的自变量是糖的种类,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故一段时间后,取实验2、3烧杯内的液体各2mL,分别注入编号为2、3的两支试管内,再向两支试管内分别注入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在水浴条件下进行,即图2的过程;由于麦芽糖是二糖,不能透过模拟膜,而葡萄糖属于单糖,可通过模拟膜,故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依次是试管2为蓝色,试管3为砖红色;实验2、3检测方法的原理是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3)实验2、3的最终结论是麦芽糖不能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葡萄糖能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用水浴加热的方法鉴定还原糖时,应将水没过待测试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苏教版2019)(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浙科版)(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沪科版2020)(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和叶片磷含量,结果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