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度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2024秋)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209568/0-17277589748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度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2024秋)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209568/0-17277589749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版一年级上册二 分类 比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版一年级上册二 分类 比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核心素养,教学准备,拓展延伸,知识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通过说一说、数一数、圈一圈等活动 ,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3.初步感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借助具体情境或连加算式,指出乘法算式中每一个数的意思。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核心素养】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部分,也是后续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因此,本节在整个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主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到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计算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选取生活中的素材导入新课,既复习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需求是什么。问题情景化,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一、谈话导入
师:看,这是星期天的公园,可真热闹呀,有卖糖果的食品店,有在种树的小朋友们,还有划船的一家人,也有同学们都喜欢的碰碰车……其实这里面不仅有好玩的项目,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数学问题呢,你发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我们先来看看食品店,有一位小朋友看到有5串灯笼,于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几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坐船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3: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预习检测
看到这个课题,和你在昨天预习时都有那些问题呢?
预设问题:1、乘法怎么来读,写?
2、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3、怎样改写乘法算式?
由问题提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乘号。
2、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3、掌握由加法改写乘法算式的方法。
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乘法。
【设计意图:在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使用尺子的原有经验,是否有厘米的概念,是否明白刻度的含义。】
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图。
(1)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
一共有几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
指名上台数一数,列出加法算式。
3个3个地数,一共有5个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2)课件出示小火车图。
问:每个车厢里有多少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你能根据已知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几个同学在玩小火车?)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6+6+6+6=24)
(3)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中的一类特殊加法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个2,。)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2+2+2+2+2+2+2=14)
(4)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小结:每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
(5)在2+2+2+2+2+2+2=14中,你知道算式里面有几个2,这样写方便吗?
为了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
学习任务二:学习乘法读法和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观察、涂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建立乘法的模型;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师:像2+2+2+2+2+2+2+2+2+2,10个2相加,可以在相同加数2和相同加数个数10中间写上乘号,用乘法表示2×10=20中间的“×”叫乘号,读作“乘”
2×10=20读作2乘10等于20
还可以用10×2=20表示读作10乘2等于20
5强化。
仔细观察,加法与乘法之间的秘密在哪儿呢?
师:现在,请观察这道加法算式和这两道乘法算式,谁有问题要问问大家吗?
为什么加法算式中都是2,乘法算式中却还有个10,这是怎么回事?
生:因为是10个2。
师:对!这里的2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相同的加数,这里的10就是相同加数2的个数。
师总结归纳: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另一个乘数是加法算式中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黑板上加法算式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学生独立写乘法算式,写后读两遍,说出表示“几个几”。
二、归纳小结
那除了这三个加法算式,他类似的算式是不是也能写成乘法算式呢,如果是5个6相加,6个7相加呢,甚至更多这样的算式,还行吗?只要是相同的数连续相加,就都可以直接写成乘法算式。
学习任务三:交流探究,明确乘法意义
【设计意图:利用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动手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进行有条理的思考。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一、交流学习,明确乘法意义
师:2+2+2+2+2=10 这个算式怎么用乘法来表示呢?请你想一想、写一写。
生1:我知道乘法算式里有一个2,我也写出来了,可是还有一个是什么,怎么写呢?
生2:算式中还有一个5,我们可以数一数,在这个加法算式中有5个2相加,所以乘法算式中应该有一个2,也有一个5,5表示的是5个2。
可以写出这两个乘法算式:
2×5=10 5×2=10
生3:这个5到底是哪来的呢?
生4:这个5就是加法算式中2的个数,我们一起数一下,1,2,3,4,5,有5个2相加,那就可以写成这两个乘法算式。
二、改写算式,巩固乘法意义
师:3个4相加可以怎么写成乘法算式呢?
3×4=12 4×3=12
三、通过对比,感受乘法的简便
师:看来,这三个加法算式我们都可以写成乘法算式,请你比较比较左边的加法算式和右边的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感觉呢?
4+4+4=12 4×3=12或3×4=12
5+5+5+5=20 5×4=20或4×5=20
2+2+2+2+2=10 2×5=10或5×2=10
生:我感觉乘法算式好像写起来更简便一些。
学习任务四: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地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拓展学生思维。】
1.圈一圈,数一数,填一填
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或( )×( )=( )
先独立完成,再指名到前面和大家交流自己是怎样看图的。
【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数学小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见闻,体会数学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像加号. 你知道乘号是怎么来的吗?(生:不知道)乘号是l7世纪英国的一位叫欧德莱的数学家最早发明使用的。大家看,乘号的样子像什么? (生:像叉号、像拼音X、斜着看就是加号了。)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欧德莱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人们一直在使用它。写的时候,先写左斜,再写右斜。请同学们跟老师写一遍。师:这个乘号人们一直使用它。这两个算式你会读吗?谁愿意试一试?用手语表示一下。
2.△+ △+ △+ △+…+ △这样100个△相加,你会列乘法算式吗?
请你帮小兔算一算:已经拔了7个萝卜。我还有3个小伙伴,每人要分4萝卜,还要拔几个?
【知识总结】
看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的收获可真多啊,回归课前小游戏,如果老师说几个2相加,同学们就能够又迅速又准确的写出来了,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在家中找一些物体,用刻度尺或米尺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思考:除了用刻度尺或米尺测量长度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估测物体的长度?请举例说明。
【板书设计】
几个或多个相同加数的和 乘法
3+3+3+3+3=15(人) 5个3 3 × 5 = 15 5×3=15
乘 乘 积
数 数
6+6+6+6=24(人) 4个6 4×6=24 6×4=24
2+2+2+2+2+2+2=14(人) 7个2 7×2=14 2×7=14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核心素养,教学准备,拓展延伸,知识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一年级上册一 数学就在我身边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核心素养,教学准备,拓展延伸,知识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一 数学就在我身边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核心素养,教学准备,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