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210096/0-17277779059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210096/0-17277779060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210096/0-17277779060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在中,对角线与相交于点,是边的中点,连接,若,,则( )
A.80°B.90°C.100°D.110°
2、(4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四个点:,其中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是( )
A.点和点B.点和点
C.点和点D.点和点
3、(4分)多项式与的公因式是( )
A.B.C.D.
4、(4分)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B.=3
C.D.=3
5、(4分)下面哪个点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 )
A.(-2.5,-4)B.(1,3)C.(2.5,4)D.(0,1)
6、(4分)下列调查:①了解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②了解嘉淇同学20道英语选择題的通过率;③了解一批导弹的杀伤范围;④了解全国中学生睡眠情况.不适合普查而适合做抽样调查的是( )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4分)将直线平移后,得到直线,则原直线( )
A.沿y轴向上平移了8个单位B.沿y轴向下平移了8个单位
C.沿x轴向左平移了8个单位D.沿x轴向右平移了8个单位
8、(4分)小华同学某体育项目7次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9,7,1,8,1,9,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8,1B.1,9C.8,9D.9,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已知函数y=(m﹣1)x+m2﹣1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
10、(4分)分解因式:____.
11、(4分)函数y=-x,在x=10时的函数值是______.
12、(4分)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的解集为,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3、(4分)我区有15所中学,其中九年级学生共有3000名.为了了解我区九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解决上述问题要经历的几个重要步骤进行排序.
①收集数据;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
则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 (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
求两点的坐标
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根据图像回答: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15、(8分)今年受疫情影响,我市中小学生全体在家线上学习.为了了解学生在家主动锻炼身体的情况,某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对他们每天的运动时间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统计的结果分为四类:每天运动时间t≤20分钟的学生记为A类,20分钟<t≤40分钟记为B类,40分钟<t≤60分钟记为C类,t>60分钟记为D类.收集的数据绘制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共抽取了_________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扇形统计图中D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大小为_________;
(3)如果该校共有3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B类学生约有多少人?
16、(8分)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DEF按如图所示放置,让三角尺在BC所在的直线上向右平移.如图①,当点E与点B重合时,点A恰好落在三角尺的斜边DF上.
(1)利用图①证明:EF=2BC.
(2)在三角尺的平移过程中,在图②中线段AH=BE是否始终成立(假定AB,AC与三角尺的斜边的交点分别为G,H)?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7、(10分)(1)若解关于 x的分式方程会产生增根,求 m的值.
(2)若方程的解是正数,求 a的取值范围.
18、(10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点E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点F、G、H分别是CD、DE、CE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
(2)设AB=4,AD=3,求△EFG的面积.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A、B两城相距6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城出发驶向B城,甲车到达B城后立即返回,返回途中与乙车相遇。如图是它们离A城的距离(km)与行驶时间(h)之间的函数图象。当它们行驶7(h)时,两车相遇,则乙车速度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20、(4分)计算:____ .
21、(4分)计算:的结果是_____.
22、(4分)请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______.
23、(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A在y轴上,且点A坐标为(0,4),BC在x轴正半轴上,点C在B点右侧,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分别交边AD,CD于E,F,连结BF,已知,BC=k,AE=CF,且S四边形ABFD=20,则k= 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BE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B重合,联结DF,点M,N分别为DF,EF的中点,联结MA,MN.
(1)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AB上,请判断MA,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
写出结论;
(2)如图2,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25、(10分)在我市某一城市美化工程招标时,有甲、乙两个工程队投标,经测算: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60天,若由甲队先做20天,剩下的工程由甲、乙合作24天可完成.
(1)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2)甲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3.5万元,乙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2万元.若该工程计划在70天内完成,在不超过计划天数的前提下,是由甲队或乙队单独完成工程省钱?还是由甲乙两队全程合作完成该工程省钱?
26、(12分)某车间加工1200个零件后,采用新工艺,工效提升了20%,这样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就少用10h,采用新工艺前、后每小时分别加工多少个零件?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DO=OB,∠ABC=∠ADC=50°,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OE∥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CB=∠COE=3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O=OB,∠ABC=∠ADC=50°,
∵DO=OB,DE=EC,
∴OE∥BC,
∴∠ACB=∠COE=30°,
∴∠BAC=180°-50°-30°=100°,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是解题的关键.
2、B
【解析】
分别将每个点的横、纵坐标相乘,得数相同的两个点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详解】
解:∵
∴点和点两个点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属于基础题目,掌握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解此题的关键.
3、B
【解析】
直接将原式分别分解因式,进而得出公因式即可.
【详解】
解:∵a2-21=(a+1)(a-1),a2-1a=a(a-1),
∴多项式a2-21与a2-1a的公因式是a-1.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因式,正确将原式分解因式是解题的关键.
4、D
【解析】
分析:各项分别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A.原式=,不符合题意;
B.原式不能合并,不符合题意;
C.原式=,不符合题意;
D.原式=|﹣3|=3,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C
【解析】
将点的坐标逐个代入函数解析式中,若等号两边相等则点在函数上,否则就不在.
【详解】
解:将x=-2.5,y=-4代入函数解析式中,等号左边-4,等号右边-6,故选项A错误;
将x=1,y=3代入函数解析式中,等号左边3,等号右边1,故选项B错误;
将x=2.5,y=4代入函数解析式中,等号左边4,等号右边4,故选项C正确;
将x=0,y=1代入函数解析式中,等号左边1,等号右边-1,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y=kx+b,(k≠0,且k,b为常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
6、B
【解析】
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详解】
解:①④中个体数量多,范围广,工作量大,不宜采用普查,只能采用抽样调查;
③了解一批导弹的杀伤范围具有破坏性不宜普查;
②个体数量少,可采用普查方式进行调查.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7、A
【解析】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得出即可.
【详解】
∵将直线平移后,得到直线,
设平移了a个单位,
∴=,
解得:a=8,
所以沿y轴向上平移了8个单位,
故选A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移的规律.
8、D
【解析】
试题分析: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7,8,9,9,1,1,1,
最中间的数是9,则中位数是9;
1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1;
故选D.
考点:众数;中位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2
【解析】
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2﹣2=2,且m﹣2≠2.
【详解】
解: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2﹣2=2,且m﹣2≠2,
解得:m=﹣2,
故答案为:﹣2.
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条件:正比例函数y=kx的定义条件是:k为常数且k≠2.
10、(3x+1)2
【解析】
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详解】
解:原式=(3x+1)2,
故答案为:(3x+1)2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1、-1
【解析】
将函数的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当时,y=-=-=-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准确计算即可,比较简单.
12、.
【解析】
不等式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就是已知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集或特殊解,确定不等式中未知数的系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由得
因为解集为
所以
故答案为:
考核知识点:不等式组解集.会解不等式组是关键.
13、②①④⑤③
【解析】
根据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 ①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②列统计表……整理数据,③画统计图……描述数据,所以解决上述问题要经历的及格重要步骤进行排序为: ②设计调查问卷,①收集数据,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③用样本估计总体,故答案为: ②①④⑤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1)见解析;(3)
【解析】
(1)分别令y=0,x=0求解即可;
(1)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过点A和点B作一条直线即为函数的图象;
(3)结合图象可知y>0时x的取值范围即为函数图象在x轴上方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1)令y=0,则x=1,
令x=0,则y=1,
所以点A的坐标为(1,0),
点B的坐标为(0,1);
(1)如图:
(3)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x<1
故答案为:x<1.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15、(1)50;(2)图见解析,;(3)该校B类学生约有1320人.
【解析】
(1)根据A类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信息即可得;
(2)先根据题(1)的结论求出D类学生的人数,由此即可得补充条形统计图,再求出D类学生的人数占比,然后乘以可得圆心角的大小;
(3)先求出B类学生的人数占比,再乘以3000即可得.
【详解】
(1)这次调查共抽取的学生人数为(名)
故答案为:50;
(2)D类学生的人数为(名)
则D类学生的人数占比为
D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大小为
条形统计图补全如下:
(3)B类学生的人数占比为
则(人)
答:该校B类学生约有1320人.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关联、画条形统计图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统计调查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16、(1)详见解析;(2)成立,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CB=60°,AC=BC.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CAF=30°,则CF=AC,从而证明结论;
(2)根据(1)中的证明方法,得到CH=CF.根据(1)中的结论,知BE+CF=AC,从而证明结论.
【详解】
(1)∵△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AC=BC.
∵∠F=30°,∴∠CAF=60°-30°=30°,∴∠CAF=∠F,∴CF=AC,∴CF=AC=BC,∴EF=2BC.
(2)成立.证明如下:
∵△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AC=BC.
∵∠F=30°,∴∠CHF=60°-30°=30°,∴∠CHF=∠F,∴CH=CF.
∵EF=2BC,∴BE+CF=BC.
又∵AH+CH=AC,AC=BC,∴AH=BE.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证明EF=2BC是解题的关键.
17、(1)m=-1或2;(2)a<2且a≠-1
【解析】
(1)根据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把增根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2)先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再依据“解是正数”建立不等式求a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1)方程两边都乘(x+2)(x-2),得
2(x+2)+mx=3(x-2)
∵最简公分母为(x+2)(x-2),
∴原方程增根为x=±2,
∴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m=-1.
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m=2.
综上,可知m=-1或2.
(2)解:去分母,得2x+a=2-x
解得:x=,
∵解为正数,
∴>0,
∴2-a>0,
∴a<2,且x≠2,
∴a≠-1
∴a<2且a≠-1.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分式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增根确定后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②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
18、(1)见解析;(2)S△FEG=.
【解析】
(1)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FH∥DE,FG∥CE,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求出即可;
(2)根据中线分三角形的面积为相等的两部分求解即可.
【详解】
(1)证明:因为点F、G、H分别是CD、DE、CE的中点,
所以,FH∥GE,FG∥EH,
所以,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
(2)因为F为CD的中点,
所以DF=CD=AB=2,
因为G为DE的中点,所以,S△FDG=S△FEG,
所以,S△FEG=S△EFD=.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点,能正确运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75千米/小时
【解析】
甲返程的速度为:600÷(14−6)=75km/h,设已车的速度为x,由题意得:600=7x+75,即可求解.
【详解】
解:甲返程的速度为:600÷(14−6)=75km/h,
设乙车的速度为x,
由题意得:600=7x+75,
解得:x=75,
故答案为75千米/小时.
本题考查由图象理解对应函数关系及其实际意义,应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清楚.
20、1
【解析】
先算括号内,再算除法即可.
【详解】
原式=.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21、1
【解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得出表示21的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表示21的算术平方根,且
故答案是:1.
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必须注意算术平方根表示的是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某个数.
22、y=2x-1
【解析】
可设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为:,把代入即可.
【详解】
设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
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为:不唯一.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有k,b两个未知数当只告诉一个点时,可设k,b中有一个已知数,然后把点的坐标代入即可.
23、
【解析】
由题意可设E点坐标为(,4),则有AE=,根据AE=CF,可得CF=,再根据四边形ABCD是菱形,BC=k,可得CD=6CF,再根据S菱形ABCD=S四边形ABFD+S△BCF,S四边形ABFD=20,从而可得S菱形ABCD=24,根据S菱形ABCD=BC•AO,即可求得k的值.
【详解】
由题意可设E点坐标为(,4),则有AE=,
∵AE=CF,∴CF=,
∵四边形ABCD是菱形,BC=k,
∴CD=BC=k,
∴CD=6CF,
∴S菱形ABCD=12S△BCF,
∵S菱形ABCD=S四边形ABFD+S△BCF,S四边形ABFD=20,
∴S菱形ABCD= ,
∵S菱形ABCD=BC•AO,
∴4k=,
∴k=,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由已知推得S菱形ABCD=6S△BCF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MA=MN,MA⊥MN;(2)成立,理由详见解析
【解析】
(1)解:连接D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D=AB=BC,∠DAB=∠DCE=90°,
∵点M是DF的中点,
∴AM=DF.
∵△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F=CE,
在△ADF与△CDE中,,
∴△ADF≌△CDE(SAS),
∴DE=DF.
∵点M,N分别为DF,EF的中点,
∴MN是△EFD的中位线,
∴MN=DE,
∴AM=MN;
∵MN是△EFD的中位线,
∴MN∥DE,
∴∠FMN=∠FDE.
∵AM=MD,
∴∠MAD=∠ADM,
∵∠AMF是△ADM的外角,
∴∠AMF=2∠ADM.
∵△ADF≌△CDE,
∴∠ADM=∠CDE,
∴∠ADM+∠CDE+∠FDE=∠FMN+∠AMF=90°,
∴MA⊥MN.
∴MA=MN,MA⊥MN.
(2)成立.
理由:连接D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DA,∠ABC=∠BCD=∠CDA=∠DAB=90°.
在Rt△ADF中,
∵点M是DF的中点,
∴MA=DF=MD=MF,
∴∠1=∠1.
∵点N是EF的中点,
∴MN是△DEF的中位线,
∴MN=DE,MN∥DE.
∵△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F=BF,∠EBF=90°.
∵点E、F分别在正方形CB、AB的延长线上,
∴AB+BF=CB+BE,即AF=CE.
在△ADF与△CDE中,
∴△ADF≌△CDE,
∴DF=DE,∠1=∠2,
∴MA=MN,∠2=∠1.
∵∠2+∠4=∠ABC=90°,∠4=∠5,
∴∠1+∠5=90°,
∴∠6=180°﹣(∠1+∠5)=90°,
∴∠7=∠6=90°,MA⊥MN.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25、(1)乙队单独完成需2天;(2)在不超过计划天数的前提下,由甲、乙合作完成最省钱.
【解析】
(1)求的是乙的工效,工作时间明显.一定是根据工作总量来列等量关系.等量关系为:甲20天的工作量+甲乙合作24天的工作总量=1.
(2)根据题意,分别求出三种情况的费用,然后把在工期内的情况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解:(1)设乙队单独完成需x天.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x=2.
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
∴乙队单独完成需2天.
(2)设甲、乙合作完成需y天,则有,
解得,y=36;
①甲单独完成需付工程款为:60×3.5=210(万元).
②乙单独完成超过计划天数不符题意,
③甲、乙合作完成需付工程款为:36×(3.5+2)=198(万元).
答:在不超过计划天数的前提下,由甲、乙合作完成最省钱.
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6、采用新工艺前每时加工20个零件,采用新工艺后每时加工1个零件.
【解析】
设采用新工艺前每时加工x个零件,那么采用新工艺后每时加工1.2x个零件,根据时间=零件数÷每小时加工零件数,由等量关系:加工同样多的零件1200个少用10h,可列方程求解.
【详解】
设采用新工艺前每时加工x个零件,则采用新工艺后每时加工1.2x个零件,依题意有
,
解得x=20,
经检验:x=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则1.2x=1.
答:采用新工艺前每时加工20个零件,采用新工艺后每时加工1个零件.
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和理解题意能力,关键是设出采用新工艺之前每小时加工x个,然后表示出采用新工艺后每小时加工多少个,再以时间做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平江县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2023-2024学年数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如图,△OAB∽△OCD,O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2023-2024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