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东部教育集团九上数学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一组数据共50个,分为6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是5,7,8,10,第5组的频率是0.20,则第6组的频数是( )
A.10B.11C.12D.15
2、(4分)已知点(-4,y1),(2,y2)都在直线y=-3x+2上,则y1,y2 的大小关系是
A.y1>y2B.y1=y2C.y1
A.95B.90C.85D.80
4、(4分)已知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C于D,若△ABC和△DBC的周长分别是60 cm和38 cm,则△ABC的腰长和底边BC的长分别是( )
A.22cm和16cmB.16cm和22cm
C.20cm和16cmD.24cm和12cm
5、(4分)小华用火柴棒摆直角三角形,已知他摆两条直角边分别用了6根和8根火柴棒,则他摆完这个直角三角形共用火柴棒( )
A.25根B.24根C.23根D.22根
6、(4分)如图是一块正方形草地,要在上面修建两条交叉的小路,使得这两条小路将草地分成的四部分面积相等,修路的方法有 ( )
A.1种B.2种C.4种D.无数种
7、(4分)在Rt△ABC中,∠ACB=90°,AB=6cm,D为AB的中点,则CD等于( )
A.B.C.D.
8、(4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8x+2=0,此方程可化为的正确形式是( ).
A.(x-4)2=14B.(x-4)2=18C.(x+4)2=14D.(x+4)2=1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方程的根是__________.
10、(4分)数据15、19、15、18、21的中位数为_____.
11、(4分)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是40 cm,对角线AC为10 cm,则菱形相邻两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
12、(4分)如图是一次函数的y=kx+b图象,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 .
13、(4分)如图,延长正方形的边到,使,则________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在中,AD平分交BC于点D,F为AD上一点,且,BF的延长线交AC于点E.
备用图
(1)求证:;
(2)若,,,求DF的长;
15、(8分)甲、乙两组同学进行一分钟引体向上测试,评分标准规定,做6个以上含6个为合格,做9个以上含9个为优秀,两组同学的测试成绩如下表:
现将两组同学的测试成绩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统计表中的______,______;
人说甲组的优秀率高于乙组优秀率,所以甲组成绩比乙组成绩好,但也有人说乙组成绩比甲组成绩好,请你给出两条支持乙组成绩好的理由.
16、(8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7、(10分)某服装制造厂要在开学前赶制3000套服装,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厂领导合理调配,加强第一线人力,使每天完成的校服比原计划多了20%,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问原计划每天能完成多少套校服?
18、(10分)小聪和小明沿同一条路同时从学校出发到某超市购物,学校与超市的路程是4千米.小聪骑自行车,小明步行,当小聪从原路回到学校时,小明刚好到达超市.图中折线O﹣A﹣B﹣C和线段OD分别表示两人离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聪在超市购物的时间为 分钟,小聪返回学校的速度为 千米/分钟;
(2)请你求出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进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知识竞赛,为了了解本次竞赛的成绩,把学生成绩分成五个等级,并绘制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不完整)统计成绩,则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_º.
20、(4分)函数y=36x-10的图象经过第______象限.
21、(4分)如图,矩形的边分别在轴、轴上,点的坐标为。点分别在边上,。沿直线将翻折,点落在点处。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22、(4分)一次函数y=2x的图象沿x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
23、(4分)化简的结果是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计算:
(1) (2)
(3) (4)
25、(10分)为了了解江城中学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对该校男生、女生的身高进行抽样调查.已知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根据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表.
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本中,男生身高的中位数落在________组(填组别序号),女生身高在B组的人数有________人;
(2)在样本中,身高在150≤x<155之间的人数共有________人,身高人数最多的在________组(填组别序号);
(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500人、女生480人,请估计身高在155≤x<165之间的学生有多少人
26、(12分)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四边形ABCD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BCD是直角吗?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首先根据频数=总数×频率,求得第五组频数;
再根据各组的频数和等于总数,求得第六组的频数:根据题意,得
第五组频数是50×0.2=1,
故第六组的频数是50-5-7-8-1-1=1.
故选A.
2、A
【解析】
先求出y1,y1的值,再比较其大小即可.
【详解】
解:∵点(-4,y1),(1,y1)都在直线y=−3x+1上,
∴y1=11+1=14,y1=−6+1=−4,
∴y1>y1.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
【解析】
解:数据1出现了两次,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故选B.
4、A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作出图像,连接BD,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AD,可知两三角形的周长差为AB,结合条件可求出腰长,再由周长可求出BC,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如图,连接BD,
∵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BD=AD,
∴BD+DC+BC=AC+BC=38cm,
且AB+AC+BC=60cm,
∴AB=60-38=22cm,
∴AC=22cm,
∴BC=38-AC=38-22=16cm,
即等腰三角形的腰为22cm,底为16cm,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再来解答.
5、B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斜边需要的火柴棒的数量.再由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来求摆完这个直角三角形共用火柴棒的数量
【详解】
∵两直角边分别用了6根、8根长度相同的火柴棒
∴由勾股定理,得到斜边需用:(根),
∴他摆完这个直角三角形共用火柴棒是:6+8+10=24(根).
故选B.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6、D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利用正方形的对称性,只要将十字架交点放在正方形的中心,转动任意角度,都能将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正方形的性质.
7、C
【解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D= AB.
【详解】
解:∵∠ACB=90°,D为AB的中点,
∴CD= AB= ×6=3cm.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A
【解析】
依据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求解可得.
【详解】
解:x2-8x+2=0,
x2-8x=-2,
x2-8x+16=-2+16,
(x-4)2=14,
故选A.
移项,配方,即可得出选项.
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应用, 能够正确配方是解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首先移项,再两边直接开立方即可
【详解】
,
移项得,
两边直接开立方得:,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解一元三次方程,解题关键在于直接开立方法即可.
10、1
【解析】
将这五个数排序后,可知第3位的数是1,因此中位数是1.
【详解】
将这组数据排序得:15,15,1,19,21,处于第三位是1,因此中位数是1,
故答案为:1.
考查中位数的意义和求法,将一组数据排序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11、60°,120°
【解析】
首先证明△ABD是等边三角形,则∠D=60°,然后利用菱形的性质求解.
【详解】
∵菱形ABCD的边长AD=CD==10cm,
又∵AC=10cm,
∴AD=CD=AC,
∴△ACD=60°,
∴∠D =60°,∠DAB=120°,
故答案为60°,120°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正确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是关键.
12、x>﹣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可知y随x增大而增大,因此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x>-1.
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3、22.5
【解析】
连接BD,根据等边对等角及正方形的性质即可求得∠E的度数.
【详解】
连接BD,如图所示:
则BD=AC
∵BE=AC
∴BE=BD
∴∠E=(180°-90°-45)°=22.5°.
故答案是:.
考查到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性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详见解析;(2)
【解析】
(1)证△AFB∽△ADC即可
(2)作BH⊥AD于H,作CN⊥AD于N,则BH=AB=2,CN=AC=3,再证△BHD∽△CND即可
【详解】
(1)∵AD平分∠BAC
∴∠BAF=∠DAC
又∵BF=BD
∴∠BFD=∠FDB
∴∠AFB=∠ADC
∴△AFB∽△ADC
∴.
∴AB•AD=AF•AC
(2)作BH⊥AD于H,作CN⊥AD于N,则BH=AB=2,CN=AC=3
∴AH=BH=2,AN=CN=3
∴HN=
∵∠BHD=∠CDN
∴△BHD∽△CND
∴
∴HD=
又∵BF=BD,BH⊥DF
∴DF=2HD=
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边的比例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5、(1)见解析(2)6.8;7(3)乙组成绩比甲组稳定
【解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a的值,求出乙组的中位数b的值;
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
解:如右图所示;
,
,
故答案为:,7;
第一、乙组的中位数高于甲组,说明乙组的成绩中等偏上的人数比甲组多;第二、乙组的方差比甲组小,说明乙组成绩比甲组稳定.
本题考查方差、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条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6、
【解析】
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
【详解】
解不等式,得:,
解不等式,得:,
将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7、原计划每天能完成125套.
【解析】
试题解析:
设原计划每天能完成套衣服,由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原计划每天能完成125套.
18、(1)15,;(2)s=t;(2)2千米
【解析】
(1)根据购物时间=离开时间﹣到达时间即可求出小聪在超市购物的时间;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算出小聪返回学校的速度;
(2)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与所经过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当20≤s≤45时小聪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令两函数关系式相等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求出t值,再将其代入任意一函数解析式求出s值即可.
【详解】
解:(1)20﹣15=15(分钟);
4÷(45﹣20)=(千米/分钟).
故答案为:15;.
(2)设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mt+n,
将(0,0)、(45,4)代入s=mt+n中,
,解得:,
∴s=t.
∴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与所经过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t.
(2)当20≤s≤45时,设小聪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kt+b,将(20,4)、(45,0)代入s=kt+b,
,解得:,
∴s=﹣t+1.
令s=t=﹣t+1,
解得:t=,
∴s=t=×=2.
答: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2千米.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2)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关系式;(2)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关系式.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72°
【解析】
根据扇形统计图计算出C等级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即可解答
【详解】
C等级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1−25%−35%−8%−12%)⋅360°=72°,
故答案为:72°
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难度不大
20、【解析】
根据y=kx+b(k≠0,且k,b为常数),当k>0,b<0时,函数图象过一、三、四象限.
【详解】
解:因为函数中,
,,
所以函数图象过一、三、四象限,
故答案为:一、三、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同学们应熟练掌握根据函数式判断出函数图象的位置,这是考查重点内容之一.
21、
【解析】
由四边形OABC是矩形,BE=BD=1,易得△B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折叠的性质,易得∠BEB′=∠BDB′=90°,又由点B的坐标为(3,2),即可求得点B′的坐标.
【详解】
∵四边形OABC是矩形,
∴∠B=90°,
∵BD=BE=1,
∴∠BED=∠BDE=45°,
∵沿直线DE将△BDE翻折,点B落在点B′处,
∴∠B′ED=∠BED=45°,∠B′DE=∠BDE=45°,B′E=BE=1,B′D=BD=1,
∴∠BEB′=∠BDB′=90°,
∵点B的坐标为(3,2),
∴点B′的坐标为(2,1).
故答案为:(2,1).
此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得到△B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2、y=2x﹣6
【解析】分析:
由函数y=2x的图象过原点可知,平移后的直线必过点(3,0),设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2x+b,将点(3,0)代入其中,解得对应的b的值即可得到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
详解:
∵直线y=2x必过原点,
∴将直线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新直线必过点(3,0),
设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2x+b,
则2×3+b=0,解得:b=-6,
∴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2x-6.
故答案为:y=2x-6.
点睛:本题解题有两个要点:(1)由直线y=2x必过原点可得平移后的直线必过点(3,0);(2)将直线y=kx+b平移后所得的新直线的解析式与原直线的解析式中,k的值相等.
23、4
【解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
=4.
故答案为:4.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正数a有一个正的算术平方根, 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5;(2)-5;(3);(4)
【解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对(1)(2)(3)(4)进行化简计算即可.
【详解】
解:(1)
(2)
(3)
(4)
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1)D;12;(2)16;C;(3)身高在155≤x<165之间的学生约有541人.
【解析】
从频数分布直方图可得到男生的总人数,则中位数是第20、21个人身高的平均数,女生与男生人数相同,由此可得到题(1)的答案;
结合上步所得以及各组的人数可求出身高在150≤x<155的总人数和身高最多的组别,从而解决(2);对于(3),可根据两幅统计图得到男女生身高在155≤x<165之间的学生的百分率,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1)因为在样本中,共有男生2+4+8+12+14=40(人),
所以中位数是第20、21个人身高的平均数,而2+4+12=18人,
所以男生身高的中位数位于D组,
女生身高在B组的人数有40×(1-30%-20%-15%-5%)=12(人).
(2)在样本中,身高在150≤x<155之间的人数共有4+12=16(人),身高人数最多的在C组;
(3)500× +480×(30%+15%)=541(人),
故估计身高在155≤x<165之间的学生约有541人.
本题主要考查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中等难度,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统计图.
26、(1)四边形ABCD的面积=14;(2)是.理由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四边形ABCD的面积=S矩形AEFH﹣S△AEB﹣S△BFC﹣S△CGD﹣S梯形AHGD即可得出结论;
(2)先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判断出∠FBC=∠DCG,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BCF+∠DCG=90°,故可得出结论.
【详解】
(1)
∵四边形ABCD的面积=S矩形AEFH﹣S△AEB﹣S△BFC﹣S△CGD﹣S梯形AHGD
=5×51×52×41×2(1+5)×1
=25
=14;
(2)是.理由如下:
∵tan∠FBC,tan∠DCG,∴∠FBC=∠DCG.
∵∠FBC+∠BCF=∠DCG+∠CDG=90°,∴∠BCF+∠DCG=90°,∴∠BCD是直角.
本题考查了分割法求面积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成绩个
4
5
6
7
8
9
甲组人
1
2
5
2
1
4
乙组人
1
1
4
5
2
2
统计量
平均数个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合格率
优秀率
甲组
a
6
6
乙组
b
7
组别
身高(cm)
A
x<150
B
150≤x<155
C
155≤x<160
D
160≤x<165
E
x≥165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东部教育集团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东部教育集团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东部教育集团九上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东部教育集团九上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东部教育集团数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东部教育集团数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已知,如图,中,,,,则,已知sinα=,求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