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1.近日,我国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点火成功。下列关于氨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氨易液化便于存储,且液化时放热
B.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加热时很难分解
C. NH3具有还原性,可以在O2中燃烧
D. 与柴油发动机相比,氨燃料发动机可降低碳排放
2.下列结构或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微粒半径:Cl−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N的键能大于N—N的键能的2倍,推测N=N中σ键的强度比π键的大
B. N的第一电离能比O的高,与N原子2p轨道电子排布为半充满有关
C. 金刚石的熔点高于晶体硅,是因为C—C的键能大于Si—Si的键能
D. CCl4能萃取碘水中的I2,体现了相似相溶原理
4.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久置,在接触处铁易生锈
B. 用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比用等体积蒸馏水洗涤损失的BaSO4少
C. 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加入少量铁粉,溶液红色变浅
D. 电镀实验中,用CuNH34SO4溶液作电镀液比用CuSO4溶液得到的铜镀层光亮牢固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B.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溶液变浑浊:
C. 在酸或酶催化下蔗糖水解:C12H22O11蔗糖+H2O→酸或酶2C6H12O6葡萄糖
D.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MnO2+4H++2Cl−Δ Mn2++Cl2↑+2H2O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植物油氢化后所得的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可作为制造肥皂的原料
B. 向饱和NH42SO4溶液中滴加几滴鸡蛋清溶液,出现沉淀,加蒸馏水后沉淀溶解
C. 酸催化下,nml苯酚与nml甲醛反应生成线型酚醛树脂,同时生成2n−1mlH2O
D. ATP(如图)中的磷酸与核糖之间通过磷酯键连接
7.离子化合物Na2O2和CaC2与水的反应分别为①2Na2O2+2H2O=4NaOH+O2↑;②CaC2+2H2O=Ca(OH)2+C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2O2、CaC2中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 Na2O2、CaC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
C. ①、②两个反应中水均不作氧化剂或还原剂
D. 相同物质的量的Na2O2和CaC2与足量的水反应,所得气体的物质的量nO2
A. AB. BC. CD. D
9.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阻燃剂等生产中。一种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
浓缩海水→酸化 酸化海水→i.Cl2ⅱ.热空气吹出含溴空气→FeBr2脱氯→Na2CO3 →H2SO4含溴溶液⋅⋅⋅→产品溴
已知:i.与Na2CO3反应时,Br2转化为BrO3−和Br−。ii.HBrO3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酸化海水通入Cl2提取溴的反应:Cl2+2Br−=2Cl−+Br2
B. 脱氯过程Fe2+和Br−均具有脱氯作用
C. 用Na2CO3溶液吸收足量Br2蒸气后,所得产物中的含碳粒子主要是HCO3−
D. H2SO4酸化后重新得到Br2的反应:5Br−+BrO3−+6H+=3Br2+3H2O
10.科研人员以间硝基甲苯为原料,采用间接成对电解方法合成间氨基苯甲酸。两极材料分别采用Pb、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反应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电极为电解池阴极
B. B电极反应为:2Cr3++7H2O−6e−=Cr2O72−+14H+
C. 1ml间硝基甲苯氧化为1ml间硝基苯甲酸时,转移8mle−
D. 产品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
11.亚砷酸(H3AsO3)可用于治疗白血病,亚砷酸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人体血液的pH约为7.35−7.45,血液中所含+3价砷元素的主要微粒是H3AsO3
B. 向H3AsO3溶液中滴加KOH溶液至pH=11的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AsO3+OH−=H2AsO 3−+H2O
C. 该温度下,H3A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约为10−9.2
D. 向H3AsO3溶液中滴加KOH溶液至pH=13时,溶液中存在关系:c(H2AsO 3−)+2c(HAsO 32−)+3c(AsO 33−)+c(OH−)=c(H+)
12.我国科学家最新合成出一种聚醚酯(PM)新型材料,可实现“单体−聚合物−单体”的闭合循环,推动塑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B. M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开环得到
C. PM中含有酯基、醚键和羟基三种官能团
D. 合成1ml PM,理论上需要 n ml M和1ml苯甲醇
13.化合物K与L反应可合成药物中间体M,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L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K、M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均有sp3和sp2
B. 在水中的溶解度:K>M
C. L为乙醛
D. 生成物M与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14.实验小组探究浓度对FeSO4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的影响。实验如下:
已知:①KspAg2SO4=1.2×10−5。
②取ⅰ~ⅳ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浓盐酸均产生白色沉淀;滴加K3Fe(CN)6溶液均产生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析ⅰ中数据可知:a=0
B. ⅱ中沉淀加适量浓氨水充分反应,取上层清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本实验中反应物浓度增大,对复分解反应的影响比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更大
D. 取ⅲ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可以作为Fe2+Ag+⇀↽Ag+Fe3+为可逆反应的证据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5.实验小组探究溶液酸碱性对锰化合物和Na2S2O3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资料:ⅰ.MnO42−呈绿色,MnO2为棕黑色沉淀,Mn2+几乎无色。
ⅱ.MnO42−在强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易转化为MnO4−和MnO2。
ⅲ.BaS2O3为微溶物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Ⅰ中出现乳白色浑浊的原因____。
(2)已知,实验Ⅰ、Ⅱ、Ⅲ中S2O32−均被氧化为SO42−。针对实验 Ⅰ、Ⅱ、Ⅲ进行分析:
①对于KMnO4氧化性的认识是____。
②实验Ⅱ所得溶液中SO42−的检验方法为____。
(3)针对实验Ⅲ、Ⅳ进行分析:
①实验Ⅲ中“溶液变为绿色”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实验Ⅳ中“静置5min,有棕黑色沉淀生成”的可能原因:____(写出2点)。
(4)针对实验Ⅲ、Ⅳ继续探究:
①实验Ⅴ:向实验Ⅲ的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H2SO4,振荡,溶液立即变为紫红色。产生棕黑色沉淀。
②实验Ⅵ:向实验Ⅳ的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H2SO4,振荡,绿色溶液迅速变为无色,棕黑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乳白色浑浊。
对比实验Ⅴ、Ⅳ,结合方程式分析实验Ⅵ滴加H2SO4后溶液未见紫红色的可能原因____。
(5)综合上述实验,在下图中用连线的方式补充完善实验Ⅰ∼Ⅵ已证实的锰化合物转化关系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6.氧族元素Se(硒)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应用价值。
(1)Na2SeSO3(硒代硫酸钠,其中SeSO 32−可看作是SO 42−中的一个O原子被Se原子取代的产物)在某些肿瘤治疗中能够提高治愈率。其制备和转化关系如下:
SO32−→iSeSeSO32−→iiAg2OAg2Se+SO42−
①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可把元素周期表划分为5个区。Se位于元素周期表__________区。
②SeSO 32−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
③过程ii中SeSO 32−一定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
(2)非铅双钙钛矿材料[(NH4)2SeBr6]有望大规模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一定压力下合成的[(NH4)2SeBr6]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其中[SeBr6]2−位于正方体的顶点和面心。
①比较Se原子和Br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
②NH 4+中H—N—H键角__________(填“>”或“<”)NH3中H—N—H键角。
③一定压力下形成的[(NH4)2SeBr6]晶胞形状为正方体,边长为a nm。已知[(NH4)2SeBr6]的摩尔质量是M g·ml−1,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该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g·cm−3。(1nm=10−7cm)
(3)Cu2−xSe是一种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立方晶胞(示意图)的组成变化如下图所示(晶胞内未标出因放电产生的0价Cu原子)。
每个Na2Se晶胞完全转化为Cu2−xSe晶胞,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
17.肼(N2H4)有较强的还原性,与N2O4等可组成火箭推进剂。
(1)已知:Ⅰ.N2g+2O2g=2NO2gΔH1=−67.7kJ⋅ml−1
Ⅱ.N2H4g+O2g=N2g+2H2OgΔH2=−534.0kJ⋅ml−1
Ⅲ.NO2g⇀↽12N2O4gΔH3=−26.4kJ⋅ml−1
火箭发射时N2H4与N2O4反应生成N2和H2O,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
(2)肼的传统生产工艺为Rascℎig法,两步反应分别在不同容器的水溶液环境中进行:
ⅰ.NH3+NaClO=NH2Cl+NaOH(快)
ⅱ.NH2Cl+NH3+NaOH⇌1303.0MPaN2H4⋅H2O+NaCl(慢)
已知电负性N>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反应ⅰ中NaClO做氧化剂
b.适当提高反应ⅰ温度,可显著提高相同时间内N2H4⋅H2O的产量
c.采用3.0MPa压强可以增大NH3的溶解度,提高反应ⅱ中NH2Cl的利用率
(3)采用Rascℎig法制得肼后,可采用分步蒸馏的方法将其从反应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①水合肼(N2H4⋅H2O,常温为液态)中N2H4与H2O间存在氢键,在下图中用“…”表示出这种作用力____。
②蒸馏过程中首先馏出的物质是____(填序号)。
a.NH3 b.N2H4⋅H2O c.NaCl
(4)产品中肼含量的测定方法如下。
取0.50g产品加20mL水稀释,滴入2滴淀粉溶液,用0.500ml⋅L−1I2溶液滴定3次,平均每次消耗I2溶液20.00mL,已知:N2H4+2I2=4HI+N2。
①样品中肼(以N2H4计)的质量分数为____。
②若滴定过程中操作过于缓慢,则测定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肼除做火箭推进剂外还可用于燃料电池中。某种碱性肼−空气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具有高效、无污染的特点,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区KOH溶液pH基本保持不变,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原因:____。
18.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特泊替尼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已知A中含有—CN,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与A含有相同官能团,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其结构简式为_____。
(3)链状有机物F的分子式为C3H3ClO2,其结构简式为_____。
(4)G→H的反应类型是_____。
(5)I的结构简式为_____。
(6)可通过如下路线合成:
①K→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N的结构简式为_____。
19.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为原料,用NH42S2O8溶液作浸取剂提取铜。
已知:ⅰ.S2O 82−的结构式为。
ⅱ.CuFeS2、Ag2S均能导电。
(1)NH42S2O8有强氧化性,用NH42S2O8溶液作浸取剂浸出CuFeS2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②浸取初期,随着浸泡时间延长,Cu2+的浸出速率提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在足量NH42S2O8溶液中添加少量AgNO3溶液作为浸取剂与CuFeS2作用,一段时间结果如下:
①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添加Ag+可以显著提高Cu元素的浸出率的原因:_____。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添加的少量Ag+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具有类似“催化剂”的作用。其中Ag+“再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进一步从浸出液中提取铜并使NH42S2O8再生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在空气中焙烧FeC2O4得到铁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由滤液B电解(Pt作电极)生成NH42S2O8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③从能源及物质利用的角度,说明电解滤液B而不直接电解滤液A的优点: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C
6.C
7.B
8.B
9.C
10.C
11.D
12.B
13.D
14.D
15.(1)2H++S2O32−=S↓+SO2↑+H2O
(2)①均可体现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为Mn2+,在中性溶液中被还原为MnO2,在碱性溶液中被还原为MnO42−
②加入足量盐酸,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①8MnO4−+S2O32−+10OH−=8MnO42−+2SO42−+5H2O
②MnO42−被过量的S2O32−还原产生MnO2;随着MnO4−与S2O32−反应过程中消耗OH−,溶液碱性减弱,MnO42−转化为MnO2
(4)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MnO42−+S2O32−+6H+=2Mn2++2SO42−+3H2O;或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3MnO42−+4H+=2MnO4−+MnO2+2H2O(反应ⅰ)、8MnO4−+5S2O32−+14H+=8Mn2++10SO42−+7H2O(反应ⅱ),反应ⅱ速率快于反应ⅰ
(5)
16.(1) p四面体硫硒键
(2) 第一电离能Br>Se,Br和Se为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核电核数Br>Se,原子半径Br
(3)8
17.(1)2N2H4g+N2O4g=3N2g+4H2OgΔH=−947.5kJ⋅ml−1
(2)c
(3) a
(4) 32% 偏小
(5) N2H4−4e−+4OH−=N2+4H2O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0H−,电路中每转移4mle−时,正极区生成的4mlOH−全部迁移到负极区,与负极区消耗的OH−的物质的量相同
18.(1)+CH3OH⇌浓硫酸Δ+H2O
(2)
(3)OHCCHClCHO
(4)取代反应
(5)
(6) 2+O2→ΔCu2+2H2O
19.(1)S2O82−+2e−=2SO42− 随着浸泡时间延长,生成的Fe2+增多,Fe2+作催化剂对Cu2+浸出速率的影响大于c[(NH4)2S2O8]减小对Cu2+浸出速率的影响,从而使Cu2+的浸出速率提高
(2) 添加Ag+发生反应CuFeS2+4Ag+=2Ag2S+Cu2++Fe2+,所生成的Ag2S夹杂在硫层中,提高其导电性,使CuFeS2的浸出反应得以继续进行 S2O82−+Ag2S=2Ag++2SO42−+S
(3) 4FeC2O4+3O2高温 2Fe2O3+8CO2 2SO42−+2H+电解 S2O82−+H2↑ 直接电解滤液B可以避免电解时发生反应Fe2+−e−=Fe3+消耗电能,得到更为纯净的(NH4)2S2O8,同时获得铁红
A.证明羟基使苯环活化
B.证明乙醇与浓硫酸共热生成乙烯
C.制备乙酸乙酯
D.检验溴乙烷中含有Br元素
实验
编号
试剂
沉淀物质的量之比nAg2SO4nAg
试剂X
试剂Y
cAgNO3/ml⋅L−1
cFeSO4/ml⋅L−1
ⅰ
0.04
0.04
a
ⅱ
0.1
0.1
0.15
ⅲ
0.5
0.5
0.19
ⅳ
1.0
1.0
0.26
实验
序号
试剂
现象
Ⅰ
a:10滴3ml⋅L−1H2SO4溶液b:20滴0.002ml⋅L−1Na2S2O3溶液
溶液紫色变浅至接近无色,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乳白色浑浊。
Ⅱ
a:10滴蒸馏水b:20滴0.002ml⋅L−1Na2S2O3溶液
紫色溶液逐渐褪色,产生棕黑色沉淀。
Ⅲ
a:10滴6ml⋅L−1NaOH溶液b:2滴0.002ml⋅L−1Na2S2O3溶液和18滴蒸馏水
溶液变为绿色,无沉淀生成;静置5min,未见明显变化。
Ⅳ
a:10滴6ml⋅L−1NaOH溶液b:20滴0.002ml⋅L−1Na2S2O3溶液
溶液变为绿色,无沉淀生成;静置5min,绿色变浅,有棕黑色沉淀生成。
添加Ag+
未加Ag+
Cu元素的浸出率
98.02%
30.90%
过程中产物形态
[化学][期末]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期末]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试题(有答案),共14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胃酸的pH为0, 已知, 下列过程与水解无关的是, 下列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配制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