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专题16.5期中真题重组卷(考查范围:第11~14章)练习(原卷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专题16.5期中真题重组卷(考查范围:第11~14章)练习(原卷版+解析),共34页。
【沪科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卷信息:
本卷试题共25题,单选10题,填空6题,解答9题,满分120分,限时90分钟,本卷题型针对性较高,覆盖面广,选题有深度,可衡量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具体情况!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2022·广东·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则x的值可能是( )
A.6B.3C.2D.11
2.(3分)(2022·北京·和平街第一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图象中,y是x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3.(3分)(2022·安徽宿州·八年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m+3,2m−2)在x轴上,则m的值为( )
A.−2B.−1C.1D.3
4.(3分)(2022·山东·滨州市滨城区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期中)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 AB=DE,BC=EF,AC=DF;
② AB=DE,AC=EF,∠B=∠E;
③ ∠B=∠E,AB=DF,∠C=∠F;
④ AB=DE,AC=DF,∠A=∠D.
其中,能确定△ ABC和△ DEF全等的条件共有( )
A.1组B.2组C.3组D.4组
5.(3分)(2022·广东·河源市东华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A、B两地相距1000m,甲步行从A地到B地,乙步行从B地到A地,若甲的速度为100m/min,乙的速度为150m/min,甲、乙两人同时出发,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图像( )
A.B.C.D.
6.(3分)(2022·上海市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中,AD⊥BC于D,BE⊥AC于E,AD、BE交于点H且HD=DC,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HE≌△BHDB.HE=EC
C.AH=BDD.△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7.(3分)(2022·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l1,l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在越野登山比赛整个过程中,所走的路程y(m)与甲出发时间x(min)的函数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越野登山比赛的全程为1000m;
②乙的速度为20m/min;
③a的值为750;
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100m
A.1个B.2个C.3个D.4个
8.(3分)(2022·安徽·六安市汇文中学八年级期中)定义min(a,b),当a≥b时,min(a,b)=b,当a<b时,min(a,b)=a;已知函数y=min(−x−3,2x−21),则该函数的最大值是
A.−15B.−9C.−6D.6
9.(3分)(2022·安徽·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八年级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0,1、0,2、1,2、1,3、0,3、−1,3、……,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为( )
A.2,14B.−2,13C.3,14D.−3,13
10.(3分)(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在△ABC中,AE平分∠BAC,AD⊥BC于点D.∠ABD的角平分线BF所在直线与射线AE相交于点G,若∠ABC=3∠C,且∠G=20°,则∠DFB的度数为( )
A.50°B.55°C.60°D.65°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3分)(2022·山东·滨州市滨城区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期中)点A(a,2),与A′(3,b)关于x轴对称,则a=____,b=____.
12.(3分)(2022·湖北·襄阳市樊城区青泥湾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CE,AB∥DE,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_____(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13.(3分)(2022·河南·漯河市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中,AD⊥BC, CE⊥AB,垂足分别是D,E.AD,CE交于点H,已知AE=CE=5,CH=2,则BE=__________.
14.(3分)(2022·广东·河源市东华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B、C分别在直线y=2x,y=kx上,点A、D在x轴上,直线y=kx与AB交于点E,则△BCE的面积为_________.
15.(3分)(2022·江苏南通·八年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直线y=kx+4交x轴负半轴于点A,交y轴于点B,若ΔAOB的面积为8,则k的值等于________.
16.(3分)(2022·广东广州·八年级期中)如图中的△ABC,∠A=39°,∠ABM的三等分线是BD,BE;∠ACN的三等分线是CF,CG.其中BE,CG的反向延长线交于H,则∠BHC的度数是______.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2分)
17.(6分)(2022·江西抚州·八年级期中)如图,一次函数l1:y=2x-2的图象与一次函数l2:y=kx+b的图象交于点C(m,2),一次函数l2: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且经过点B(3,1).
(1)求点C的坐标和一次函数l2:y=kx+b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kx+b<2x-2的解集.
18.(6分)(2022·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A(-3,2)、B(-4,-2)、C(0,-3),三角形ABC内任意一点P(x0,y0),将三角形ABC平移后,点P的对应点为P(x0+5,y0−3).
(1)写出将三角形ABC平移后,三角形ABC中A,B,C分别对应的点A1,B1,C1的坐标,并画出三角形A1B1C1;
(2)若x轴上有一点M使得三角形A1OM和三角形A1B1C1的面积相等,求点M的坐标.
19.(6分)(2022·广西·梧州市第十中学八年级期中)若一次函数y=kx+b,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2≤x≤1时,1≤y≤5,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0.(8分)(2022·湖南·株洲景炎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DF∥AB,且∠1=∠B.
(1)求证:∠AFE=∠ACB;
(2)若CE平分∠ACB,且∠3=110°,∠1=50°,求∠ACB的度数.
21.(8分)(2022·湖南·安乡县官陵湖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BC=5,延长BC到点E,使得CE=12CD,连接DE.若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着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运动了多少时间?
(2)当t为何值时,△ABP和△DCE全等;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ABP的面积.
22.(9分)(2022·福建泉州·八年级期中)某公司组织15辆汽车装运完A、B、C三种水果共60吨到外地销售.按计划15辆汽车都要装运,每辆汽车只能装运同一种水果,且必须装满.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设装运A种水果的车辆数为x,装运B种水果的车辆数为y.
(1)请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装运C种水果的车辆数:______,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则y=______;
(2)如果装运每种水果的车辆数都不少于3辆,那么车辆的安排方案有几种?
(3)在(2)的方案中,请你选择能获得最大利润的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值.
23.(9分)(2022·江苏南通·八年级期中)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两车在途中相遇时,快车恰巧出现故障,需停车维修,而慢车继续驶往甲地.快车维修好后按原速继续驶往乙地,两车到达各自终点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的时间(h)之间的关系如图.
(1)慢车行驶速度为________km/h,快车行驶速度为________km/h,C点坐标为________;
(2)慢车出发6h的时候,两车相距多少km?
24.(10分)(2022·江苏·开明中学八年级期中)在我们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下第42页曾经研究过双内角平分线的夹角和内外角平分线夹角问题.聪聪在研究完上面的问题后,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过程如下:
(1)【问题再现】
如图1,在△ABC中,∠ABC、∠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A=50°.则∠P=_______;
(2)【问题推广】
如图2,在△ABC中,∠BAC的角平分线与△ABC的外角∠CBM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过点B作BH⊥AP于点H,若∠ACB=80°,求∠PBH的度数.
(3)如图3,在△ABC中,∠ABC、∠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将△ABC沿DE折叠使得点A与点P重合,若∠1+∠2=100°,则∠BPC=_______;
(4)【拓展提升】
在四边形BCDE中,EB∥CD,点F在直线ED上运动(点F不与E,D两点重合),连接BF,CF,∠EBF、∠DCF的角平分线交于点Q,若∠EBF=α,∠DCF=β,直接写出∠Q和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
25.(10分)(2022·浙江省临海市临海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1)AB=9cm,AC⊥AB,AC=BD=7cm,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
(1)若点Q的速度与点P的速度相等,当t=1时.
①求证:△ACP≌△BPQ;
②判断此时PC和PQ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2)将图(1)中的“AC⊥AB,BD⊥AB”,改为“∠CAB=∠DBA=70°”,得到图(2),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请问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和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水果品种
A
B
C
每辆汽车运载量(吨)
5
4
3
每吨水果获利(千元)
1
1.4
0.8
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真题重组卷
(考查范围:第11~14章)
【沪科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2 23:0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2022·广东·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则x的值可能是( )
A.6B.3C.2D.11
【答案】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得到答案.
【详解】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
∴7-3<x<7+3,
即4<x<10,
四个选项中,A中,4<6<10,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3分)(2022·北京·和平街第一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图象中,y是x的函数的是( )
A.B.
C. D.
【答案】B
【分析】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A、C、D选项中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可能会有两个值与其对应,不符合函数的定义;
只有B选项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符合函数的定义.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函数的定义,在定义中特别要注意,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
3.(3分)(2022·安徽宿州·八年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m+3,2m−2)在x轴上,则m的值为( )
A.−2B.−1C.1D.3
【答案】C
【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点P(3m+3,2m-2)在x轴上,
∴2m-2=0,
解得m=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
4.(3分)(2022·山东·滨州市滨城区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期中)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 AB=DE,BC=EF,AC=DF;
② AB=DE,AC=EF,∠B=∠E;
③ ∠B=∠E,AB=DF,∠C=∠F;
④ AB=DE,AC=DF,∠A=∠D.
其中,能确定△ ABC和△ DEF全等的条件共有( )
A.1组B.2组C.3组D.4组
【答案】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结合选项进行判定
【详解】① AB=DE,BC=EF,AC=DF,可根据SSS判定△ABC≌△DEF
② AB=DE,AC=EF,∠B=∠E,不能判断△ABC≌△DEF
③∠B=∠E,AB=DF,∠C=∠F,不能判断△ABC≌△DEF
④ AB=DE,AC=DF,∠A=∠D,可根据SAS判断△ABC≌△DEF
所以能确定的条件有2组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5.(3分)(2022·广东·河源市东华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A、B两地相距1000m,甲步行从A地到B地,乙步行从B地到A地,若甲的速度为100m/min,乙的速度为150m/min,甲、乙两人同时出发,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图像( )
A.B.
C.D.
【答案】C
【分析】由题可知A、B两地相距1000m,甲乙两人相对而行,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所以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出发到相遇、相遇到乙到A地、甲到B地,依次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解: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为:1000÷100+150=4min;
乙从B地到A地的时间为:1000÷150=203min;
甲从A地到B地的时间为:1000÷100=10min,
由此可判断选项C可以反映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根据题意结合选项中的图象判断,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3分)(2022·上海市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中,AD⊥BC于D,BE⊥AC于E,AD、BE交于点H且HD=DC,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HE≌△BHDB.HE=EC
C.AH=BDD.△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D
【分析】首先根据垂直可得∠ADB=∠ADC=90°,然后再证明∠HAE=∠HBD,然后再利用AAS证明△ADC≌△BDH.
【详解】解:∵AD⊥BC于D,
∴∠ADB=∠ADC=90°,
∴∠DAE+∠AHE=90°,
∵BE⊥AC,
∴∠HBD+∠BHD=90°,
∵∠AHE=∠BHD,
∴∠HAE=∠HBD,
在△BDH和△ADC中,
∠HBD=∠HAE∠ADB=∠ADCHD=DC,
∴△BDH≌△ADC(AAS),
∴BD=AD,
∵∠BDA=90°,
∴△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直角三角形).
7.(3分)(2022·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l1,l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在越野登山比赛整个过程中,所走的路程y(m)与甲出发时间x(min)的函数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越野登山比赛的全程为1000m;
②乙的速度为20m/min;
③a的值为750;
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100m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由图象可得,
越野登山比赛的全程为1000米,故①正确,
乙的速度为1000÷50−40=100 m/min,故②错误,
设乙在途中a米处追上甲,
a100=a−60020,
解得,a=750,
故③正确,
甲的速度为600÷30=20 m/min,
60−50×20=200,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200m
故④错误正确,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2个.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8.(3分)(2022·安徽·六安市汇文中学八年级期中)定义min(a,b),当a≥b时,min(a,b)=b,当a<b时,min(a,b)=a;已知函数y=min(−x−3,2x−21),则该函数的最大值是
A.−15B.−9C.−6D.6
【答案】B
【分析】根据定义min(a,b),可得y=min(−x−3,2x−21)只有当−x−3=2x−21 取得最大值,代入即可求得最大值.
【详解】根据根据定义min(a,b),可得y=min(−x−3,2x−21)取得最大值
则−x−3=2x−21,因此可得x=6
代入可得y=−6−3=−9
所以该函数的最大值为-9
故选B.
【点睛】本题只要考查新定义题,关键在于理解定义,是的函数的图象成倒V的形状,因此交点处取得最大值.
9.(3分)(2022·安徽·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八年级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0,1、0,2、1,2、1,3、0,3、−1,3、……,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为( )
A.2,14B.−2,13C.3,14D.−3,13
【答案】A
【分析】观察可知,纵坐标的数值与点的个数相等,然后求出第90个点的纵坐标,以及在这一坐标中的序数,再根据纵坐标是奇数的从右到左计数,纵坐标是偶数的从左到右计数,然后解答即可.
【详解】解:(0,1),共1个,
(0,2),(1,2),共2个,
(1,3),(0,3),(−1,3),共3个,
…,
依此类推,纵坐标是n的共有n个坐标,
1+2+3+…+n=n(n+1)2,
当n=13时,13×(13+1)2=91,
所以,第90个点的纵坐标为13,
(13−1)÷2=6,
∴第91个点的坐标为(−6,13),
第92个点的坐标为(−6,14),
第93个点的坐标为(−5,14),
第94个点的坐标为(−4,14),
第95个点的坐标为(−3,14),
第96个点的坐标为(−2,14),
第97个点的坐标为(−1,14),
第98个点的坐标为(0,14),
第99个点的坐标为(1,14),
第100个点的坐标为(2,1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与规律变化问题,观察出纵坐标的数值与相应的点的坐标的个数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0.(3分)(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在△ABC中,AE平分∠BAC,AD⊥BC于点D.∠ABD的角平分线BF所在直线与射线AE相交于点G,若∠ABC=3∠C,且∠G=20°,则∠DFB的度数为( )
A.50°B.55°C.60°D.65°
【答案】C
【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以得到∠CAE=∠BAE,∠ABF=∠DBF,设∠CAE=∠BAE=x,假设∠C=y,∠ABC=3y,通过角的等量代换可得到∠DFB=3∠G,代入∠G的值即可.
【详解】∵AE平分∠BAC,BF平分∠ABD
∴∠CAE=∠BAE,∠ABF=∠DBF
设∠CAE=∠BAE=x
∵∠ABC=3∠C
∴可以假设∠C=y,∠ABC=3y
∴∠ABF=∠DBF=∠CBG=12(180°−3y)=90°−32y
∵AD⊥CD
∴∠D=90°
∴∠DFB=90°−∠DBF=32y
设∠ABF=∠DBF=∠CBG=z,则z=x+∠Gz+∠G=x+y
∴∠G=12y
∴∠DFB=3∠G
∵∠G=20°
∴∠DFB=60°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角的等量代换,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的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灵活设立未知数代换角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3分)(2022·山东·滨州市滨城区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期中)点A(a,2),与A′(3,b)关于x轴对称,则a=____,b=____.
【答案】 3 -2
【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坐标特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直接得到答案
【详解】解:∵ 点A(a,2),与A′(3,b)关于x轴对称,
∴ a=3,b=-2
故答案为:3;-2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坐标特点,熟记坐标特点是解题关键.
12.(3分)(2022·湖北·襄阳市樊城区青泥湾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CE,AB∥DE,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_____(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答案】AB=ED(还可以是∠A=∠D,∠ACB=∠EFD,AC∥DF等,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BC=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E,再添加AB=ED可利用SAS判定△ABC≌△DEF.
【详解】解:添加AB=ED,
∵BF=CE,
∴BF+FC=CE+FC,
即BC=EF,
∵AB∥DE,
∴∠B=∠E,
在△ABC和△DEF中AB=ED∠B=∠ECB=EF,
∴△ABC≌△DEF(SAS),
故答案为:AB=ED(还可以是∠A=∠D,∠ACB=∠EFD,AC∥DF等,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13.(3分)(2022·河南·漯河市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中,AD⊥BC, CE⊥AB,垂足分别是D,E.AD,CE交于点H,已知AE=CE=5,CH=2,则BE=__________.
【答案】3
【分析】由AD垂直于BC,CE垂直于AB,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一对角为直角,再由一对对顶角相等,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以及一对边相等,利用AAS得到△AEH与△EBC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和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AD⊥BC,CE⊥AB,
∴∠ADB=∠AEH=90°,
∵∠AHE=∠CHD,
∴∠BAD=∠BCE,
∵在△HEA和△BEC中,
∠BAD=∠BCE∠AEH=∠BECAE=CE
∴△HEA≌△BEC(AAS),
∴BE=EH,
∵AE=CE=5,CH=2,
∴BE=EH=CE-CH=3,
故答案为:3.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14.(3分)(2022·广东·河源市东华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B、C分别在直线y=2x,y=kx上,点A、D在x轴上,直线y=kx与AB交于点E,则△BCE的面积为_________.
【答案】43##113
【分析】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设点B(m,2),将点B坐标代入y=2x得:2=2m,解得:m=1,进而求出点C(3,1),之后求出k,进而求出点E,即可求出ΔBCE的面积.
【详解】解: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设点B(m,2),
将点B坐标代入y=2x得:2=2m,解得:m=1,
故点B(1,2),
点D(3,0),点C(3,2),
将点C的坐标代入:y=kx得:2=3k,
解得:k=23,
∵E的横坐标为1,
∴ 当x=1时,y=23×1=23,
∴E(1,23)
∴SΔBCE=12×BC⋅BE=12×2×(2−23)=43 .
故答案为:4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点,利用正方形性质即可求解.
15.(3分)(2022·江苏南通·八年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直线y=kx+4交x轴负半轴于点A,交y轴于点B,若ΔAOB的面积为8,则k的值等于________.
【答案】1
【分析】求出A、B点坐标,在Rt△AOB中,利用面积构造方程即可解得k值.
【详解】解:由直线y=kx+4与y轴于B,
则x=0,则y=4,
∴B(0,4),
直线y=kx+4与x轴于A,
令y=0,则kx+4=0,x=−4k,
∴A(−4k,0),
∴OA=|−4k|,OB=4,
∴S△AOB=12OA⋅OB=8,
∴12×4×|−4k|=8,
∴−4k=±4,
解得:k1=−1,k2=1,
∵直线交x轴负半轴于点A
由k=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问题,掌握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利用面积构造方程,会解方程是解题关键.
16.(3分)(2022·广东广州·八年级期中)如图中的△ABC,∠A=39°,∠ABM的三等分线是BD,BE;∠ACN的三等分线是CF,CG.其中BE,CG的反向延长线交于H,则∠BHC的度数是______.
【答案】107°##107度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得到∠ABC+∠ACB=180°-39°=141°,再利用邻补角的定义得3∠1=180°-∠ABC,3∠3=180°-∠ACB,则可得到∠1+∠3=73°,根据对顶角相等得∠1=∠2,∠3=∠4,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定理即可得到∠BHC的度数.
【详解】解:如图,
∵∠A=39°,
∴∠ABC+∠ACB=180°﹣39°=141°,
又∵∠ABC的外角三等分线是BD,BE;∠ACB的外角三等分线是CF,CG,
∴3∠1=180°﹣∠ABC,3∠3=180°﹣∠ACB,
∴3∠1+3∠3=360°﹣(∠ABC+∠ACB)=360°﹣141°=219°,
∴∠1+∠3=73°,
又∵∠1=∠2,∠3=∠4,
而∠BHC=180°﹣(∠2+∠4),
∴∠BHC=180°﹣(∠1+∠3)=180°﹣73°=107°.
故答案为:107°.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对顶角以及邻补角的定义,掌握相关定理以及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2分)
17.(6分)(2022·江西抚州·八年级期中)如图,一次函数l1:y=2x-2的图象与一次函数l2:y=kx+b的图象交于点C(m,2),一次函数l2: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且经过点B(3,1).
(1)求点C的坐标和一次函数l2:y=kx+b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kx+b<2x-2的解集.
【答案】(1)C2,2,y=−x+4
(2)x>2
【分析】(1)根据点C(m,2)函数y=2x-2的图象上,可以求得点C的坐标,根据y=kx+b的图象过点B和点C,可以求得该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写出kx+b<2x-2的解集.
(1)
∵点C(m,2)函数y=2x-2的图象上,
∴2=2m-2,
解得m=2,
∴点C的坐标为(2,2),
∵y=kx+b的图象过点B(3,1).C(2,2),
∴3k+b=12k+b=2,
解得k=−1b=4,
即一次函数l2:y=kx+b的解析式是y=-x+4;
(2)
由图象可得,
函数l1和函数l2交于点C,在点C的左侧函数l2的图象在上方,在点C的右侧函数l1的图象在上方,
∴kx+b<2x-2的解集是x>2.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8.(6分)(2022·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A(-3,2)、B(-4,-2)、C(0,-3),三角形ABC内任意一点P(x0,y0),将三角形ABC平移后,点P的对应点为P(x0+5,y0−3).
(1)写出将三角形ABC平移后,三角形ABC中A,B,C分别对应的点A1,B1,C1的坐标,并画出三角形A1B1C1;
(2)若x轴上有一点M使得三角形A1OM和三角形A1B1C1的面积相等,求点M的坐标.
【答案】(1)图形见解析,A1(2,-1),B1(1,-5),C1(5,-6)
(2)点M的坐标为(17,0)或(-17,0)
【分析】(1)根据题意确定三角形的平移方式,然后确定平移后的点,顺次连接即可;
(2)先求出S∆A1B1C1=172,设点M的坐标为(x,0),依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得出结果.
(1)
解:将三角形ABC平移后,点P(x0,y0)的对应点为P1(x0+5,y0−3)
∴平移方式为将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A1(−3+5,2−3)即(2,-1);
B1(−4+5,−2−3)即(1,-5);
C1(0+5,−3−3)即(5,-6);
描点顺次连接,如图所示:
(2)
S∆A1B1C1=4×5−12×4×1−12×3×5−12×4×1=172,
设点M的坐标为(x,0),
OM=x,
∴S∆A1OM=12×x×1=172,
∴x=17,
∴x=±17,
∴M(17,0)或(-17,0).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图形的平移及点坐标的确定,三角形面积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9.(6分)(2022·广西·梧州市第十中学八年级期中)若一次函数y=kx+b,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2≤x≤1时,1≤y≤5,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答案】y=−43x+73
【分析】由于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当x取最小值时,y取最大值,当x取最大值时,y取最小值,从而推出当x=-2时,y=5;当x=1时, y=1.最后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
【详解】解:∵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当x取最小值时,y取最大值;当x取最大值时,y取最小值.
又∵当-2≤x≤1时,1≤y≤5,
∴当x=-2时,y=5;当x=1时, y=1,
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中得:
得−2k+b=5①k+b=1②
②-①得:3k=−4,
∴k=−43.
将k=−43代入②解得:b=73,
∴方程组的解为:k=−43b=73,
∴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43x+73.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通过增减性得出两组x、y的值和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
20.(8分)(2022·湖南·株洲景炎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DF∥AB,且∠1=∠B.
(1)求证:∠AFE=∠ACB;
(2)若CE平分∠ACB,且∠3=110°,∠1=50°,求∠ACB的度数.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40°
【分析】(1)根据DF∥A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1=∠2,由条件∠1=∠B等量代换得到∠2=∠B,结合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EF∥BC,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FE=∠ACB;
(2)在ΔBCE中,∠3=110°,∠B=∠1=5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ECB=20°,再由CE平分∠ACB,得到∠ACB=2∠ECB=40°.
(1)
证明:∵DF∥AB,
∴∠1=∠2,
∵∠1=∠B,
∴∠2=∠B,
∴EF∥BC,
∴∠AFE=∠ACB;
(2)
解:∵ ∠1=∠B=50°,∠3=110°,
在ΔBCE中,∠ECB=180°−∠3−∠B=20°,
∵ CE平分∠ACB,
∴∠ACB=2∠ECB=40°.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角度,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8分)(2022·湖南·安乡县官陵湖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BC=5,延长BC到点E,使得CE=12CD,连接DE.若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着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运动了多少时间?
(2)当t为何值时,△ABP和△DCE全等;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ABP的面积.
【答案】(1)7秒
(2)当t=1或6时,△ABP和△DCP全等
(3)S△ABP=4t(0≤t≤2.5)10(2.5
(2)先求出CE=2,当P在BC上时,若△ABP与△DCE全等,则∠ABP=∠DCE=90°,BP=CE;当P在AD上时,若△ABP与△DCE全等,则∠BAP=∠DCE=90°,AP=CE,然后根据时间路程的关系可求t的值;
(3)分P在BC,CD,AD上进行讨论即可.
(1)
解:∵长方形ABCD中,AB=4,BC=5,
∴AD=BC=5,CD=AB=4,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运动的时间t=(5+4+5)÷2=7(秒);
(2)
解:由题意,知AB=CD=4,AD=BC=5, CE=12CD=2,
①当P在BC上时,
∵△ABP与△DCE全等,CE≠AB,
∴∠ABP=∠DCE=90°,BP=CE
∴2t=2,
∴t=1;
②当P在AD上时,
∵△ABP与△DCE全等,CE≠AB,
∴∠BAP=∠DCE=90°,AP=CE,
∴14−2t=2,
∴t=6,
综上,当t=1或6时,△ABP和△DCP全等;
(3)
解:当P在BC上,即0≤t≤2.5时,
S△ABP=12AB⋅BP=12×4×2t=4t;
当P在CD上,即2.5
当P在AD上,即4.5
综上,S△ABP=4t(0≤t≤2.5)10(2.5
22.(9分)(2022·福建泉州·八年级期中)某公司组织15辆汽车装运完A、B、C三种水果共60吨到外地销售.按计划15辆汽车都要装运,每辆汽车只能装运同一种水果,且必须装满.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设装运A种水果的车辆数为x,装运B种水果的车辆数为y.
(1)请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装运C种水果的车辆数:______,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则y=______;
(2)如果装运每种水果的车辆数都不少于3辆,那么车辆的安排方案有几种?
(3)在(2)的方案中,请你选择能获得最大利润的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值.
【答案】(1)15−x−y,y=−2x+15
(2)共有4种方案
(3)最大利润的方案为:装运A种水果3辆;装运B种水果9辆;装运C种水果3辆.最大利润是72.6千元
【分析】(1)表示出装运C种水果的车辆数为(15﹣x﹣y)辆,然后根据三种水果的总运输量为80吨列出方程整理即可得解;
(2)根据装运每种水果的车辆数都不少于2辆列出不等式组,然后根据x是正整数确定安排方案即可;
(3)根据总利润等于三种水果的利润之和列式整理,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确定安排方案.
(1)
解:根据题意,装运A种水果的车辆数为x辆,装运B种水果的车辆数为y辆,
那么装运C种水果的车辆数为(15﹣x﹣y)辆,
则有,5x+4y+3(15﹣x﹣y)=60,
整理得:y=﹣2x+15;
故答案为:15-x-y,-2x+15;
(2)
解:依题意得:x≥3−2x+15≥315−x−(−2x+15)≥3,
解得:3≤x≤6,
∵x是整数,
∴x=3或4或5或6,
∴共有4种方案;
(3)
解:设总利润为w千元,
w=1×5x+1.4×4y+0.8×3×(15−x−y)=84−3.8x,
∴显然,当x取最小值时w最大,即当x=3时,总利润最大.
wmax=84−3.8×3=72.6(千元)
答:最大利润的方案为:装运A种水果3辆;装运B种水果9辆;装运C种水果3辆.最大利润是72.6千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关键在于(1)表示出装运C种水果的车辆数,(3)整理出关于利润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函数的增减性求最值问题是常用的方法,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3.(9分)(2022·江苏南通·八年级期中)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两车在途中相遇时,快车恰巧出现故障,需停车维修,而慢车继续驶往甲地.快车维修好后按原速继续驶往乙地,两车到达各自终点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的时间(h)之间的关系如图.
(1)慢车行驶速度为________km/h,快车行驶速度为________km/h,C点坐标为________;
(2)慢车出发6h的时候,两车相距多少km?
【答案】(1)60,100,(8,480);
(2)360km.
【分析】(1)由3~4小时快车出现故障停止前行,仅有慢车行驶,可求出慢车速度;然后求出速度和,减去慢车的速度可得快车的速度;分别求出快车到达终点的时间和慢车到达终点的时间,进而可得C点坐标;
(2)由慢车出发6h的时候,快车已经到达乙地,求出此时慢车行驶的路程,即为两车之间的距离.
(1)
解:由函数图象可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80km,在0~3小时,慢车和快车一起行驶了3小时,3~4小时快车出现故障停止前行,仅有慢车行驶,
∴慢车的速度为604−3=60km/h;
∴快车的速度为4803−60=100km/h;
∴快车到达终点的时间为480100+1=5.8小时,慢车到达终点的时间为48060=8小时,
∴C点坐标为(8,480);
故答案为:60,100,(8,480);
(2)
由(1)可知,慢车出发6h的时候,快车已经到达乙地,
此时慢车行驶的路程为:60×6=360 km,
即两车相距360k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意并结合函数图象,准确求出快车和慢车的速度.
24.(10分)(2022·江苏·开明中学八年级期中)在我们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下第42页曾经研究过双内角平分线的夹角和内外角平分线夹角问题.聪聪在研究完上面的问题后,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过程如下:
(1)【问题再现】
如图1,在△ABC中,∠ABC、∠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A=50°.则∠P=_______;
(2)【问题推广】
如图2,在△ABC中,∠BAC的角平分线与△ABC的外角∠CBM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过点B作BH⊥AP于点H,若∠ACB=80°,求∠PBH的度数.
(3)如图3,在△ABC中,∠ABC、∠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将△ABC沿DE折叠使得点A与点P重合,若∠1+∠2=100°,则∠BPC=_______;
(4)【拓展提升】
在四边形BCDE中,EB∥CD,点F在直线ED上运动(点F不与E,D两点重合),连接BF,CF,∠EBF、∠DCF的角平分线交于点Q,若∠EBF=α,∠DCF=β,直接写出∠Q和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115°
(2)∠PBH的度数为50°
(3)115°
(4)F在E左侧∠Q=β−α2;F在ED中间∠Q=α+β2;F在D右侧∠Q=α−β2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
(2)先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C=2∠BAP,∠CBM=2∠CBP,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CBP=∠BAP+4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出∠P=180°-∠BAP-∠ABP=40°,再由垂线的定义得到∠BHP=90°,则∠PBH=180°-∠P-∠BHP=50°;
(3)先由折叠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得到∠AED+∠ADE=130°,进而求出∠A=50°,同(1)即可得到答案;
(4)分点F在点E左侧,点F在D、E之间,点F在点D右侧三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1)
解:∵∠A=50°,
∴∠ABC+∠ACB=180°−∠A=130°,
∵BP平分∠ABC,CP平分∠ACB,
∴∠ABC=2∠PBC,∠ACB=2∠PCB,
∴2∠PBC+2∠PCB=130°,即∠PBC+∠PCB=65°,
∴∠P=180°−∠PBC−∠PCB=115°,
故答案为:115°;
(2)
解:∵AP平分∠BAC,BP平分∠CBM,
∴∠BAC=2∠BAP,∠CBM=2∠CBP,
∵∠CBM=∠BAC+∠ACB,
∴2∠CBP=2∠BAP+∠ACB,
∴∠CBP=∠BAP+40°,
∵∠ABC=180°-∠ACB-∠BAC,
∴∠ABC=100°-2∠BAP,
∴∠ABP=∠ABC+∠CBP=140°-∠BAP,
∴∠P=180°-∠BAP-∠ABP=40°,
∵BH⊥AP,即∠BHP=90°,
∴∠PBH=180°-∠P-∠BHP=50°;
(3)
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D=∠PED,∠ADE=∠PDE,
∵∠1+∠AEP=180°,∠2+∠ADP=180°,∠1+∠2=100°,
∴∠AEP+∠ADP=260°,
∴2∠AED+2∠ADE=260°,
∴∠AED+∠ADE=130°,
∴∠A=180°-∠AED-∠ADE=50°,
∴同(1)原理可得∠P=115°,
故答案为:115°;
(4)
解:当点F在点E左侧时,如图4-1所示,
∵BE∥CD,
∴∠CBE+∠BCD=180°,
∵BQ平分∠EBF,CQ平分∠DCF,
∴∠EBQ=12∠EBF=α2,∠QCF=12∠DCF=β2,
∵∠EBC+∠FCB=180°−∠DCF=180°−β,
∴∠Q=180°−∠QBC−∠QCB=180°−∠QBE−∠EBC−∠FCB−∠QCF=β−α2;
当F在D、E之间时,如图4-2所示:
同理可得∠FBQ=12∠EBF=α2,∠QCF=12∠DCF=β2,∠FBC+∠FCB=180°−∠DCF−∠EBF=180°−α−β,
∴∠Q=180°−∠QBC−∠QCB=180°−∠QBF−∠FBC−∠FCB−∠QCF=α+β2;
当点F在D点右侧时,如图4-3所示:
同理可得∠Q=180°−∠QBC−∠QCB=180°−∠QBF−∠FBC−∠DCB−∠QCD=α−β2;
综上所述,F在E左侧∠Q=β−α2;F在ED中间∠Q=α+β2;F在D右侧∠Q=α−β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5.(10分)(2022·浙江省临海市临海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1)AB=9cm,AC⊥AB,AC=BD=7cm,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
(1)若点Q的速度与点P的速度相等,当t=1时.
①求证:△ACP≌△BPQ;
②判断此时PC和PQ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2)将图(1)中的“AC⊥AB,BD⊥AB”,改为“∠CAB=∠DBA=70°”,得到图(2),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请问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和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答案见详解,②PC⊥PQ 证明见详解;(2)当t=1s,x=2cm/s或t=2.25s,x=289 cm/s时,△ACP与△BPQ全等
【分析】(1)①根据SAS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
②结论:PC⊥PQ,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2)分两种情形:①若△ACP≌△BPQ, ②若△ACP≌△BPQ,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1)①△ACP与△BPQ全等,
理由如下:当t=1时,AP=BQ=2,
则BP=9﹣2=7,
∴BP=AC=7,
又∵∠A=∠B=90°,
在△ACP和△BPQ中,
AP=BQ∠A=∠BAC=BP
∴△ACP≌△BPQ(SAS);
②结论:PC⊥PQ,
证明:∵△ACP≌△BPQ,
∴∠ACP=∠BPQ,
∴∠APC+∠BPQ=∠APC+∠ACP=90°.
∴∠CPQ=90°,
即PC⊥PQ;
(2)AP=2t,BP=9﹣2t,BQ=xt
①若△ACP≌△BPQ
则AC=BP=7,AP=BQ,
∴9﹣2t=7,
解得:t=1(s),则x=2(cm/s);
②若△ACP≌△BPQ,
则AC=BQ=7,AP=BP,
则2t=12×9,解得,t=2.25(s),
∴xt=7,解得,x=72.25=289 ,
故当t=1s,x=2cm/s或t=2.25s,x=289cm/s时,△ACP与△BPQ全等.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水果品种
A
B
C
每辆汽车运载量(吨)
5
4
3
每吨水果获利(千元)
1
1.4
0.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13.4期中真题重组卷(考查范围:第7~9章)(苏科版)(原卷版+解析),共33页。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特训专题13.4期中真题重组卷(考查范围:第7~9章)(原卷版+解析),共34页。
这是一份专题13.4 期中真题重组卷(考查范围:第7~9章)-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系列(苏科版),文件包含专题134期中真题重组卷考查范围第79章苏科版原卷版docx、专题134期中真题重组卷考查范围第79章苏科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