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新高考九省通用猜想押题语文模拟卷(一) (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新高考九省通用猜想押题语文模拟卷(一) (解析版)第1页
    2024届新高考九省通用猜想押题语文模拟卷(一) (解析版)第2页
    2024届新高考九省通用猜想押题语文模拟卷(一) (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新高考九省通用猜想押题语文模拟卷(一)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九省通用猜想押题语文模拟卷(一) (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发现,一些植物的花、叶、根茎或者种子会散发出某种独特的香味。他们把这些植物采集回来做成香料,用于日常生活和宗教仪式。比如,我们今天常用的调味品——花椒,古人就非常喜欢它散发出来的那种浓烈香气,因而用它来祭祀、熏香、清洁,甚至还在《诗经》中留下了“视尔如菽,贻我握椒”这样的诗句,把花椒作为信物,以送一束花椒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西汉皇后所居住的“椒房殿”,内室的墙壁就是用花椒粉和泥涂抹,散发着宜人的芳香。
    在中国古代,与香料直接相关的一种重要物品就是“香囊”。不过古人所用的“香囊”,不仅仅是指我们今天在端午节见到的织绣而成的盛放香料的香包,还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用来焚烧香料的球状香囊。
    我们先从古人最常用的香包形香囊说起。这种香囊,和今天我们常见的香囊类似,外形像一个小袋子,大多由丝绸等织物缝制而成。古人会根据其具体的用途,在里面放置不同的动植物、矿物香料,然后扎口或缝合后使用。其中,小尺寸的香囊主要用于随身佩戴。在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中,无论男女都非常喜欢佩戴香囊,不仅可以随时拿起香囊闻香醒脑,还能在所到之处留下沁人的芳香。在厅堂、卧室和床榻的帷帐上,也经常悬挂着各式香囊,散发出的幽香既能祛除房间里的异味,还能驱虫辟疫。
    此外,古人还会仿照日常生活习惯,将盛有香料的香囊放置在墓中,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中,就出土了四件丝织香囊。这些香囊尺寸都比较大,长度为30~50厘米,表面绣有非常精美的云纹、鸟纹图案,每件香囊中都盛放着不同种类的植物香料,其中一件装的是花椒,另外三件装的是茅香、辛夷等。
    古人之所以如此喜爱香囊,不仅仅是因为里面盛放的香料散发出的芬芳,更重要的是,这些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香料,有一些也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古人会针对不同的身体症状在香囊中放置不同的香料,比如花椒具有驱寒、止痛、杀虫等功效;薄荷、樟脑、冰片具有提神醒脑、清热止痛的功效;苍术、白芷能够抑制细菌,使空气清新;艾叶具有驱除蚊虫、祛除异味的功效;檀香具有抑菌和消毒的作用,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普遍使用。古人随身佩戴的装有雄黄、雌黄的香囊,可以避免毒虫、毒蛇的靠近和袭扰。把香囊悬挂在床榻帷帐的四角,有助于放松心情、镇静安神、缓解焦虑、改善睡眠。
    因此,中国古代的香囊不仅仅是用于闻香和装饰的“小物件”,更是古人在探索与认知自然中获得的科学知识和中医药智慧的结晶。这小小的香囊也承载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南宋诗人李清照就写下了“七彩丝线缠香囊,祝福裹满暖心房”的诗句,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古人 借香囊寄托情感的方式。而佩戴香囊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端午节特有的节日象征。
    古代香囊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用来焚烧香料的金属球状香囊。目前所知的这种香囊的最早的实物属于唐代,不过,后来的人们已经不太清楚古人对它的称呼,只是依据形状称其为“香球”“熏球”等。1987年,在陕西宝鸡法门寺佛塔的地宫里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唐代文物,里面还留有记载金银宝器、衣物等详细清单的《物帐碑》。《物帐碑》里面记载了唐僖宗时作为供奉祭祀用品的“香囊”:“香囊两枚,重十五两三分。”考古学家把这条记载与地宫里出土的文物一一核对,确认了这种圆球状的金银器就是唐人所说的“香囊”。
    与用丝织品缝制的袋状香囊迥然相异,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银香囊外形为圆球状,尺寸较小的一件球径为5.85厘米,重仅87克,便于随身携带;较大的一件球径为12.8厘米,重547克,有可能是用于室内。这两件球状香囊各由两个大小一样的半球组合而成,可以扣合开启,顶部还有金属的链钩,可以随身佩挂或悬挂在室内。香囊表面鎏金,装饰有花叶飞蜂、卷草等纹样,球身有部分镂空,可以让香气散溢而出。在球体的内部有大小两个铆接在一起的圆环,圆环的正中心就是用于焚香的圆钵状香盂。这些圆环、香孟都可以自由转动,但无论香囊如何旋转,最中心的香盂都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这就使得里面放置的香料、焚香时的火星以及香灰不会洒漏出来,古人可以放心地将炭火和用沉香、檀香等制成的香丸放在香盂内焚烧,而不用担心会引发火患。
    这种唐代的球状香囊,设计科学巧妙,制作技艺独特精湛,甚至对今天的航空、航海都有着 重大意义:保证香孟不倾洒的平衡装置与现代陀螺仪的原理非常相似,而这种技术,欧洲直到近 10世纪才发明出来。我国古人的高超智慧,让我们不由得为之惊叹。
    香盂保持平衡的原理类似于航海中所用到的陀螺仪
    在此后千余载的中国古代宫廷生活中,类似于唐代鎏金银香囊的造型也一直被沿用。比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球式香熏,与唐代的香囊形制和内部结构就非常接近。
    唐代金银香囊的艺术风格也传播至海外,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其在盛唐时期传至日本,13世纪西传,启发埃及、叙利亚地区的工匠制出精妙的黄铜香球。在13~16世纪的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一带所流行的球状香薰,虽然表面装饰具有鲜明的伊斯兰艺术 风格,但造型、结构却与唐代的金银香囊完全相同。
    幽幽一缕暗香,经历史的清风吹向今朝,这股馨香代表着中国古人的智慧。而巧夺天工的技艺,也为我们揭示出古人雅致的生活追求和非凡的科技成就。
    (摘编自张佳钰《暗香疏影:中国古代的香囊》)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今常用作调味品的花椒在古代可以用来祭祀、熏香和清洁,还可以作为表达感情的信物。
    B. 古代的香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丝绸香包形香囊,另一种是金属球状香囊,两者都可用于日常生活或为逝者陪葬。
    C. 与通过放置动植物、矿物香料等来散发芳香的袋状香囊不同,球状香囊可将香料放在香盂内安全焚烧。
    D.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球状香囊外表精致,内里设计巧妙,其平衡装置的制作技术远早于欧洲的类似发明。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制作香囊时往往根据不同的用途放置不同的物品,设计不同的尺寸,如随身佩带的香囊尺寸就小一些。
    B. 佩戴香囊是端午节特有的节日象征,这种习俗从古代延续至今,人们借佩戴香囊表达自己的特别情感。
    C. 考古学家参照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物帐碑》,确认唐代的“香囊”都是鎏金银圆球状,唐人又称其为“香球”。
    D. 13~16 世纪球状香薰流行于埃及、叙利亚一带,从造型和结构上可看出其受唐代金银香囊的影响。
    3. 下列选项中,所描述的香囊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王建《杂曲歌辞·其一》)
    B. 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
    C. 顺俗唯团转,居中莫动摇。爱君心不恻,犹讶火长烧。(元稹《香毽》)
    D. 绣出鸳鸯呈似了,金针深插锦香囊。(释法泰《颂古四十四首·其二十九》)
    4. 古代香囊有哪些方面的用途?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5. 中国古代香囊有哪些文化价值?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 B 2. C 3. D
    4. ①礼制作用:可用于宗教仪式中的焚香祭祀。②装饰作用:随身佩带,彰显美好与高雅。③表达情意:赠予他人,寄托祝福或情意。④药用作用:可以提神醒脑,镇静安神,驱虫辟疫。
    5. ①中国古代香囊的表面多绣有精美的云纹、鸟纹图案,可以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民族传统。②中国古代香囊是古人在探索与认知自然中获得的科学知识和中医药智慧的结晶,可以为我们揭示出古人非凡的科技和医学成就。③中国古代香囊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④中国古代香囊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丝绸香包形香囊”错,以偏概全,根据原文,香包型香囊“大多由丝绸等织物缝制而成”。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唐代的‘香囊’都是鎏金银圆球状,唐人又称其为‘香球’”错,根据原文,考古学家根据《物帐碑》的记载,确认了地宫出土的文物中那种圆球状的金银器就是唐人所说的“香囊”,并非说唐代只有这种球状香囊,并且“香球”是后人对这种球状香囊的称谓,不是说唐人称其为“香球”。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项中的“火”、B项中的“暖”、C项中“转”“火”都表明诗句中提到的香囊是可燃烧香丸的球状香囊。
    D.“绣”“金针”“锦”等字表明其应该是用丝织品缝制的袋状香囊。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礼制作用:“用于日常生活和宗教仪式”可用于宗教仪式中的焚香祭祀。
    ②装饰作用:“小尺寸的香囊主要用于随身佩戴”“可以随身佩挂或悬挂在室内”随身佩带,彰显美好与高雅。
    ③表达情意:“描绘了古人借香囊寄托情感方式”赠予他人,寄托祝福或情意。
    ④药用作用:“散发出的幽香既能祛除房间里的异味,还能驱虫辟疫”“有助于放松心情、镇静安神、缓解焦虑、改善睡眠”可以提神醒脑,镇静安神,驱虫辟疫。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表面绣有非常精美的云纹、鸟纹图案,每件香囊中都盛放着不同种类的植物香料”中国古代香囊的表面多绣有精美的云纹、鸟纹图案,可以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民族传统。
    ②“中国古代的香囊不仅仅是用于闻香和装饰的‘小物件’,更是古人在探索与认知自然中获得的科学知识和中医药智慧的结晶”中国古代香囊是古人在探索与认知自然中获得的科学知识和中医药智慧的结晶,可以为我们揭示出古人非凡的科技和医学成就。
    ③“佩戴香囊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端午节特有的节日象征”中国古代香囊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④“唐代金银香囊的艺术风格也传播至海外,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中国古代香囊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头耕牛
    陶沙岸
    蛮牯子暴烈,谁也别想安稳地坐在它背上,虽然它的背是那么平整宽厚。
    那个早晨,太阳刚爬上榨油坊旁的橡树梢,蛮牯子闷头冲出牛栏,躬身几跳,眨眼间跃出村外,跑过田间,奔上山岭,倏尔消遁。四个后生骂骂咧咧从牛栏里鱼贯而出,有人手上攥着盘成套的麻绳。
    彪悍的蛮牯子第一次逃脱了牛圈穿鼻。然而一个多月后,几番挣扎,蛮牯子还是被捆住四肢放倒在地。四五个后生合力,终于把一个榆木圈插进了它稚嫩的鼻子,系上半截麻绳,拴住它冥顽不化的灵魂。待它半岁,在一片倾斜的湖滩沙地上,村里的老把式为它套上牛轭①缆绳,一声“哦——起”,正式开教犁地。平坦而有些坡度的沙地上,铺开大片深浅不一新翻出来的泥沙,一行行,如扭动的蟒蛇。蛮牯子虽难驾驭,但蛮力十足,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拼牛生涯。
    经年累月,人和牛,都老了。蛮牯子颈部曾经流畅的线条不再,一层层的痂结了掉,掉了结,拱起一道麻石般光秃秃的高坎,牛轭可以妥妥地安放在那里,似嵌进了量身定做的模子里。
    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田地开始荒芜。全村十多个屋场,只剩下蛮牯子和另外两头老牛。众多的耕牛被一些牛贩子买走,多半大卸八块挂吊在市场的木架上,一条条一线线凌迟一般被人买去。
    有外出打工的人引来一位张老板,廉价从农户手中租下他们的田地、山冈,挖鱼塘,种糯谷与瓜果,养黑山羊,办起农家乐。张老板还运来一些犁田耙地机械,做完自己田地里的功夫后,借给没有耕牛的人家使用,只收取油钱。
    蛮牯子闲得发慌,性情倒是变得温顺,仿佛明白眼下可能随时沦为刀下鬼盘中餐的处境。
    父母亲过世以后我进了城,离开之前,我将蛮牯子交给老实巴交的堂哥,他是屋场里仅剩的两三户依然在耕种田地的人家,除了自家责任田,他还另外借种了别人家三亩水田。他问将蛮牯子给他要多少钱,我说不要钱,只是拜托他养着,一直到老死,埋了就好。埋了?堂哥低头摆弄着手里的牛绹②。我知道他恐怕不情愿,因为即使是老死的牛,也是要食其肉熬其骨的。蛮牯子辛苦一世,我不想它死后还要被敲骨吸髓。说话时,蛮牯子默默地看着我,一动不动。
    仲秋,水退到遥远的湖心。湖床裸露在艳阳和雨水中,十天半月即呈现出一派辽阔的新绿,在阳光普照下娇嫩而温软,仿如春日。
    蛮牯子下得湖来,先要在壮阔的湖滩放肆奔腾一番,没有明确的方向。干吗要有方向?方圆八百里都是它的家。想吃,遍地是碧翠得发蓝的湖草,远远铺展到目力难及的地方。想喝,湖心的水流,连通江湖河海,源源不绝。吃饱了,蛮牯子随地一躺,半抬着头,默默反刍,慵懒散淡。一只八哥站在它背上跳了两下,又跳了两下,迟迟不肯飞走。云雀在高远的空中呼哨几声,却连影子也没有,恍若幻觉,又仿佛许久前的回响。
    湖的深处,有一方稍高的墩地,稀稀拉拉长着些牛羊不吃的苦草。堂哥为蛮牯子套上缆绳,戴上牛轭,要把这二十多亩高地犁出来,种油菜。村里的耕地已经少得可怜,大家拿着租金去镇上买粮吃。堂哥觉得种田人买粮吃丢脸,还在耕种着自己的田地。他放牛时早瞄好了这块墩地,离岸远,不积水,也没有什么杂草,更无须下肥料。犁过后让太阳晒几天,耙两三个来回,撒下种子便万事大吉。蛮牯子有了用武之地,很是努力,有点老当益壮的味道。
    端午节,我回老家,堂哥格外开心。他说搭帮有蛮牯子;去年在湖里种的油菜收了近万斤,还是租张老板的卡车拉回家的。蛮牯子见到我,停了咀嚼,扇扇耳朵,让我摸它的脑壳,很受用的样子。
    湖洲上种油菜与放牧被禁止了,堂哥少了一笔钉实梆硬的收入,蛮牯子则失去了它的天堂。
    再没有多少农活需要蛮牯子出力,蛮牯子的脊背不再宽厚,毛日渐稀落,冬天里看得见它毛皮下排骨历历。堂哥在牛绹上又接了一卷长长的麻绳,将蛮牯子系在湖岸荒山的灌木上,任它去啃食牛绹所及范围内的茅草。
    吹着洞庭湖夹着腥味的长风,蛮牯子开始烦躁不安。晚上频繁翻栏脱出,白天经常挣脱牛绹,甚或是把系绹的灌木或小树连根拔起,向洞庭湖飞奔。
    一个天上挂着白太阳的冬日早晨,堂哥站在空荡荡的牛栏门口叹气:唉,它又跑出去了。
    我接堂哥电话赶来,已近黄昏。
    堂哥曾经种油菜的湖洲墩地里,牛蹄印与人的足迹,混乱交叠,密密匝匝。牛绹半挂在一丛枯草上,一头的榆木牛圈倾向地面。豆腐脑样晃荡的稀泥眼看就要漫向蛮牯子凸起的脊背,
    蛮牯子冲着硕大的长河落日竭尽全力昂着头。一定是有人拉住牛绹驱赶蛮牯子,发生了互不退让的纷争。听到我的叫喊,它艰难地转过来看着我,被扯掉牛圈的鼻子仍流着血。
    冇③得救了。堂哥摇摇头嘟囔一声。然而堂哥依然麻利地把两根麻绳绞到一起,结个套。屋场里同来的一个后生将绳套朝着蛮牯子使劲甩过去。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不知甩了多少次,终于套住蛮牯子的角。半个时辰过去,蛮牯子才被拉动不到一米。再拉,蛮牯子竟侧起头,让泥水浸染的麻绳滑出了直挺的牛角。一串人顿时倒退数步跌倒在泥地里。
    蛮牯子瞥一眼高地上躁动的人类,头慢慢转向湖心。这一刻我仿佛看到,它的四肢正在泥浆的深处蹬动,催动它奔向满天的绚烂霞霓。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扛了更多的门扇木板再次来到湖边。人们看到,一团广漠的雾气中,前一日被践踏过的草棵,已从地面爬起,斜斜地立着。不远处,沼泽平静无痕,仿佛一切过往,都未曾发生。
    (节选自《散文》2023年11期,有删改)
    【注】①牛轭:给(牲畜)在脖子上配大小适当的颈箍以防走脱。②牛绹:拴牛的绳子。③冇:方言,即没有,“有”的反义词。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蛮牯子最初有地可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蛮牯于逐渐失去用武之地,其存在也变得越来越边缘化。
    B. 作者赋予了蛮牯子人性化的特质,使其不仅仅是一个劳作的工具,而且是具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体。
    C. “我”在离开老家前拜托堂哥养着蛮牯子,堂哥“低头摆弄着手里的牛绹”,可见他极不情愿这样做。
    D. “蛮牯子则失去了它的天堂”指蛮牯子不能在湖洲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交代蛮牯子暴烈彪悍的性子,与后文蛮牯子年老后变得温顺形成对比,是为了突出人力在万物面前的主导地位。
    B. 湖洲墩地里的牛蹄印与人的足迹以及被扯掉的牛圈的细节描写,侧面表现了争斗的激烈,使文章更具表达张力。
    C. 文章最后一段含蓄蕴藉,委婉地写出蛮牯子的最终结局,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D. 文章语言典雅而不矫揉,增添了作品审美情趣;个别方言的使用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增添了文章的乡土气息。
    8. 文中“蛮牯子下得湖来”一段的描写别有韵味,请简要赏析。
    9. 文章标题“最后一头耕牛”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案】6. C 7. A
    8. ①画面优美和谐。耕牛、湖草、湖水、八哥、云雀,作者选取多种意象,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营造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场景。
    ②动静结合。蛮牯子放肆奔腾、云雀的呼哨等动态景物与湖草、湖水等静态景物相结合,使得画面充满生机。
    ③描写中融入抒情、议论,作者由实际的景物展开联想,将描写与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自由和谐生活的喜爱。
    ④句子长短不一,富有变化,语段既有长句的铺陈,也有短句的点缀、有节奏感、别有韵味。
    9. ①指耕牛蛮牯子。随着社会的发展,蛮牯子成了村里仅存的三头耕牛之一,但最终也被淹没在沼泽中。
    ②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因为张老板带来的各种机械代替了传统的牛耕,使得耕牛逐渐退出出历史舞台,“最后一头耕牛”的消亡也就意味牛耕方式的消亡。
    ③蛮牯子之后再无耕牛,饱含了作者对蛮牯子的不舍之情。也表达了牛耕方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的无奈和不舍。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C.“可见他极不情愿这样做”分析不当,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我”只是猜测堂哥不愿意等牛死后埋掉的嘱咐,但并不是说堂哥不情愿养蛮牯子。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是为了突出人力在万物面前的主导地位”曲解文意,这一对比,表现了蛮牯子已经逐渐适应自己的角色和生活。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要情节、段落的能力。
    此段中作者选取了耕牛、湖草、湖水、八哥、云雀等多种意象,这些意象包含了动物和景物,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通过写牛在湖里奔跑、吃草,八哥蹦跳,云雀呼哨营造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场景。使读者感到画面优美和谐。
    此段中“蛮牯子下得湖来,先要在壮阔的湖滩放肆奔腾一番”蛮牯子放肆奔腾、“云雀在高远的空中呼哨几声”云雀的空中呼哨等动态景物与碧翠得发蓝的湖草、源源不绝的湖水等静态景物相结合,使得画面充满生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者由实际的牛、湖草、湖水等景物展开联想,将对景物的描写与“干吗要有方向?方圆八百里都是它的家”“想吃”“想喝”“吃饱了”等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在描写中融入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自由和谐生活的喜爱。
    “遍地是碧翠得发蓝的湖草,远远铺展到目力难及的地方”等长句与“想喝,湖心的水流,连通江湖河海,源源不绝”等短句交错使用,句子长短不一,富有变化,使语段既有长句的铺陈,也有短句的点缀、有节奏感、别有韵味。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根据原文“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田地开始荒芜”“全村十多个屋场,只剩下蛮牯子和另外两头老牛”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蛮牯子成了村里仅存的三头耕牛之一,根据原文“蛮牯子瞥一眼高地上躁动的人类,头慢慢转向湖心”可知,蛮牯子最终被淹没在沼泽中,离开这个世界消亡了。可见,文章标题“最后一头耕牛”指耕牛蛮牯子。
    根据原文“张老板还运来一些犁田耙地机械,做完自己田地里的功夫后,借给没有耕牛的人家使用,只收取油钱”可知,张老板带来的各种机械代替了传统的牛耕,使得耕牛逐渐退出出历史舞台,原文“蛮牯子瞥一眼高地上躁动的人类,头慢慢转向湖心。这一刻我仿佛看到,它的四肢正在泥浆的深处蹬动,催动它奔向满天的绚烂霞霓”意味着“最后一头耕牛”的消亡也就意味牛耕方式的消亡。可见,文章标题“最后一头耕牛”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原文最后“蛮牯子瞥一眼高地上躁动的人类,头慢慢转向湖心”“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扛了更多的门扇木板再次来到湖边。人们看到,一团广漠的雾气中,前一日被践踏过的草棵,已从地面爬起,斜斜地立着。不远处,沼泽平静无痕,仿佛一切过往,都未曾发生”意味着蛮牯子之后再无耕牛,饱含了作者对蛮牯子的不舍之情。最后一头耕牛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耕地的机械化,文章标题“最后一头耕牛”也表达了牛耕方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的无奈和不舍。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少倜傥,美丰姿。十四岁,入郡庠,即知名。父衰老,罢贾而居,谓生曰:“数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儿可仍继父贾。”马由是稍稍权子母。
    从人浮海,为飓风引去,数昼夜,至一都会。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马初见其状,大惧,迨知国人之骇已也,遂反以此欺国人。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余。
    久之入山村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褛如丐。马息树下,村人不敢前,但遥望之。觉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马笑与语,其言虽异,亦半可解。马遂自陈所自。村人喜,遍告邻里:客非能搏噬者。然奇丑者望望即去,终不敢前。其来者,口鼻位置,尚皆与中国同,共罗浆酒奉马。马问其相骇之故,答曰:“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但耳食之,今始信。”问其何贫,曰:“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若我辈初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弃 者,皆为宗嗣耳。”问:“此名何国?”曰:“大罗刹国。都城在北去三十里。”马请导往一观。于是鸡鸣而兴,引与俱去。
    天明,始达都。都以黑石为墙,色如墨。楼阁近百尺,然少瓦,覆以红石。拾其残块磨甲上,无异丹砂。时值朝退,朝中有冠盖出,村人指曰:“此相国也。”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又数骑出,曰:“此大夫也。”以次各指其官职,率狰狞怪异,然位渐卑,丑亦渐杀。无何,马归,街衢人望见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村人百口解说,市人始敢遥立。
    既归,国中无大小,咸知村有异人。于是缙绅大夫,争欲一广见闻,遂令村人要马。然每至一家,阍人辄阖户,丈夫女子窃窃自门隙中窥语。终一日,无敢延见者。村人曰:“此间一执戟郎,曾为先王出使异国,所阅人多,或不以子为惧。”造郎门。郎果喜,揖为上宾。
    异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节选自《聊斋志异·罗刹海市》①)
    材料二:
    蒲留仙研精训典,究心古学,目击清初乱离时事,思欲假借狐鬼,纂成一书,以抒孤愤而途识者。历二十年,遂成《聊斋志异》十六卷。 ……其书不为《四库全书》说部所收者,盖以《罗刹海市》一则,含有讥讽满人、非刺时政之意。如云女子效男儿装,乃言旗俗,遂与美不见容、丑乃愈贵诸事,同遭摈斥也。
    (节选自易宗夔《新世说》)
    【注】①《罗刹海市》包括了罗刹国和海市龙宫两部分的故事,罗刹国是作者对现实丑恶的揭露,海市龙宫则是作者对理想世界的想象。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久之A入B山村C其间D形貌E亦有F似人者G然H褴楼如丐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郡庠,科举时代称府学为郡庠。我国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庠”“序”“校”等施教机构。
    B. 权子母,文中指经商。子母,原指货币的大小、轻重,后来指利息与本钱。
    C. 迨,才的意思,与《项脊轩志》中“迨诸父异爨”的“迨”意思不同。
    D.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度翩翩、一表人才的华夏青年马骥出海经商时遭遇风浪,流落到了一个风俗与华夏迥异的地方。
    B. 村里的人见到马骥,仿佛看到了凶神恶煞,纷纷逃跑。经过慢慢地接触,马骥了解到此地为“大罗刹国”。
    C. 罗刹国看重的不是学问才能,而是相貌,长得越美越吃香,但罗刹国认为的美与马骥认为的美正相反。
    D. 异史氏认为世上人人都装出假面迎合世俗,人情世态如同鬼蜮世界一样阴冷,美好期望只能在幻想中存在。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人民形象率诡异。但耳食之,今始信。
    (2)遂与美不见容、丑乃愈贵诸事,同遭摈斥也。
    14. 材料二中,易宗夔分析了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的原因,以及该书不被《四库全书》收录的原因,请对两者分别概括。
    【答案】10. ACG
    11. C 12. B
    13. (1)那里的人形象都很诡秘奇异。(原来)只是听说过,现在才相信了。
    (2)于是和美丽不被容纳、丑陋却被越加看重这些事一样,同样遭到摈弃排斥。
    14. ①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的原因:目睹清初的动荡时局,欲借狐鬼故事抒发内心的孤愤之情,以此让有识之士知晓。②不被《四库全书》收录的原因;书中含有讥讽满族人、非议时政的意味,于是遭到了摈弃排斥。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样过了很久,进入一个山村。山村中的人相貌也有像人的,但是都破衣烂衫像讨饭的。
    “久之”是时间状语,其后A处断开;
    “入山村”是动宾结构,其后C处断开;
    “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G处断开。
    故选AC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C.“才的意思”错,“迨”在文中是“等到”的意思,与“迨诸父异爨”的“迨”意思相同。句意:等知道那些人是惧怕自己时。/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之后。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村里的人见到马骥,仿佛看到了凶神恶煞,纷纷逃跑”错,是马骥初到的都会和后来去的都城中的人见到马骥就吓得跑,马骥后来到的村里的人只是“不敢前,遥望之”。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率”,都;“耳食”,听说过;“始”,才。
    (2)“见”,被;“贵”,看重;“摈斥”,摈弃排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目击清初乱离时事,思欲假借狐鬼,纂成一书,以抒孤愤而途识者”可知,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的原因:目睹清初的动荡时局,欲借狐鬼故事抒发内心的孤愤之情,以此让有识之士知晓。
    ②由原文“含有讥讽满人、非刺时政之意。如云女子效男儿装,乃言旗俗,遂与美不见容、丑乃愈贵诸事,同遭摈斥也”可知,不被《四库全书》收录原因;书中含有讥讽满族人、非议时政的意味,于是遭到了摈弃排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马骥,字龙媒,是商人的儿子。他年少时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他十四岁考中秀才,很有名气。父亲年老体衰,放弃了经商回家闲住,对马骥说:“几卷书,饿了不能煮着吃,冷了不能当衣穿。我儿应该继承父业去经商。”马骥从此就慢慢做起买卖来。
    (一次,)马骥跟别人去海外经商,被飓风刮走了,漂了几天几夜,来到一个都市。这里的人个个都非常丑陋,看见马骥来,以为是妖怪,都惊叫着逃走了。马骥刚见到这情景时,还很害怕,等知道那些人是惧怕自己时,就反而去欺负他们。遇到吃饭的,他就跑过去,人家吓跑了,他就把剩余的饭菜吃掉。
    这样过了很久,进入一个山村。山村中的人相貌也有像人的,但是都破衣烂衫像讨饭的。马骥在树下休息,村里人都不敢过来,只是远远地看着他。觉出马骥并不是吃人的妖怪,才开始慢慢接近他。马骥笑着同他们攀谈,他们的语言虽然不同,但大半能听懂。马骥就告诉他们自己的来历。村里人很高兴,遍告乡邻:来客不吃人。但是那些长得丑陋的,看看他就跑了,始终不敢到跟前来。那些来的人,五官的位置都与中国人大体相同,他们摆上酒菜共同招待马骥。马骥问他们怕他的原因,回答说:“曾经听祖父说:西边距离(这里)二万六千里,有个中国,那里的人形象都很诡秘奇异。(原来)只是听说过,现在才相信了。”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穷,村人回答说:“我国所看重的,不在学问才能,而在相貌。长得最美的做大官;稍差一点的做小官;再差一点的也能受到贵人的宠爱,得到赏赐的食物养活妻儿。像我们这样的,刚出生时,父母就以为不吉利,常常都被抛弃了;父母不忍心立刻丢弃的,也都是为了传宗接代罢了。”马骥问:“这叫什么国?”回答说:“叫大罗刹国。往北三十里是都城。”马骥请他们领着到都城看看。于是第二天鸡一叫村人就起身,领马骥一块去了。
    天亮后,才到达都城。都城的城墙是用黑石头砌的,颜色像墨一样黑。楼阁高近百尺,但很少用瓦,都用红色石头盖顶。拾一块碎石在指甲上磨磨,和红色的朱砂没有两样。这时正好退朝,朝中有一顶大轿子出来,村人指着说:“这是宰相。”马骥一看,那人两只耳朵朝后长着,三个鼻孔,睫毛像帘子一样盖住了眼睛。又出来几个骑马的,村人说:“这是大夫。”挨个指出各人的官职,大都是披头散发、相貌狰狞的丑八怪,但官职越低的,丑相也渐减。一会儿,马骥往回走,街市上的人看见他,吓得大声嚷叫着,跌跌撞撞地跑了,就像碰上了怪物。村人再三说明,街市上的人才敢远远地站着看。
    回去以后,罗刹国里老老小小都知道了山村有一个奇怪的人。于是大小官员都想见识见识,就叫村里的人邀请马骥过去。可是每到一家,看门人总是把门关死,男男女女偷偷地从门缝里往外瞅着议论着。整整一天,没有一个人敢开门让马骥进去。村人说:“这里有一个执戟郎,曾为先王出使外国,他见得多,可能不会害怕你。”领着马骥去登门拜访。那位执戟郎果然很高兴,把马骥奉为上宾。
    异史氏说:“装出一副假面孔来迎合世俗,如此世态与鬼域无异。爱吃疮痂癖好的人,天下哪里都有。‘屈意取悦觉得惭愧,别人反而觉得不错;自己羞愧得要命,别人却鼓掌叫好’,如果公然保持男子汉的本来面目去游逛都城,而不吓得人们四散奔逃,大概会很少的了。否则那个献玉楚王的傻人卞和,又怀抱着价值连城的宝玉向什么地方去哭呢?唉!飞黄腾达,富贵荣耀,该当从海市蜃楼的虚幻世界中去寻求才是!”
    材料二:
    蒲松龄致力于研究经典,深入探究古代学问,目睹了清朝初期的动荡时局,便想借助狐鬼的故事,编纂成一部书,来表达自己的孤愤之情,以此让有识之士知晓。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他最终完成了《聊斋志异》十六卷。……然而,他的这本书没有被收录在《四库全书》的“说部”中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中一则名为《罗刹海市》的故事含有讥讽满族人、非议讽刺时政的意味。例如,故事中提到女子效仿男子装束,这实际上是在讲述旗人的风俗,于是和美丽不被容纳、丑陋却被越加看重这些事一样,同样遭到摈弃排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外书事
    许棠①
    征路出穷边,孤吟傍戍烟②。
    河光深荡塞,碛色③迥连天。
    残日沉雕外,惊蓬到马前。
    空怀钓鱼所,未定卜归年。
    【注】①许棠: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晚唐诗人。②戍烟:边塞驻军报平安或报警的烟火。③碛( qì)色:沙漠的浑黄之色。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融叙事、写景和抒情为一体:在遥远的征途中,唯有戍烟与诗人为伴。
    B. 颔联描写远景,黄河在边塞深处,荡漾着波光;黄沙迥远,似与天空相连。
    C. 尾联抒发感慨,诗人枉自思乡,不知何日才归年。“钓鱼所”代指故乡。
    D. 本诗是一首边塞诗,与盛唐主流边塞诗在所写景物、个人情感上较为相似。
    16. 清代纪昀以“雄阔”二字评价本诗颈联,请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本诗颈联描写边塞黄昏之景,意境堪称“雄阔”。②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一轮残日缓缓西沉,大雕低飞,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使边塞大地显得更为阔强劲的西风吹来,从远处卷起无根的蓬草,一直刮到诗人的马前。③诗人以开阔的视野,充满动感的笔触,描绘出了边塞雄浑壮阔的特点,抒发了深沉的情感。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能力。
    D.“与盛唐主流边塞诗在所写景物、个人情感生较为相似”错误。在盛唐主流边塞诗中,诗人往往歌颂唐朝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报国精神,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本诗尽管境界开阔,格调雄浑,但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孤独无依的惆怅之情,带有晚唐诗人特有的悲凉意绪,与盛唐主流边塞诗中的个人情感大不相同。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雄阔”的意思是雄奇壮阔。作答时,要抓住诗句的意象,描绘诗句的意境,体会诗句“雄阔”的特点。
    “残日沉雕外”意思是:夕阳西坠,落在城堡之外。远望塞外落日西沉,给人以雄奇之感。
    “惊蓬到马前”意思是:风卷蓬草,来到战马眼前。一个“惊”字,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塞外风力之大,地域辽阔,劲风吹动蓬草在塞外滚动,来到了战马眼前,体现了塞外景色壮阔的特点。
    本诗颈联描写边塞黄昏之景,境界开阔,格调雄浑,表现出边塞雄浑壮阔的特点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洞庭湖的明净广阔,以及词人泛舟湖上的悠然自得。
    (2)小汪泛舟西湖之上,微风拂动衣襟,他开心地说:“这就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3)美术课上,老师给了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古诗,让大家根据诗句的意象画一幅画,小刚同学一挥而就,活灵活现的黄鹂展露于笔端。
    【答案】 ①. 玉鉴琼田三万顷 ②. 着我扁舟一叶 ③. 舟遥遥以轻飏 ④. 风飘飘而吹衣 ⑤. 两个黄鹂鸣翠柳 ⑥. 一行白鹭上青天(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鉴”“着”“飏”“鹭”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家屋檐外紧傍一丛竹。晚上熄灯卧床,侧身转眼,常见有竹影幢幢,借着星月辉芒投映在纸糊的窗棂上,是变幻莫测的皮影戏。偶有风过,竹子“沙沙”之声酷似酥雨飘拂。这一切令人 ① ,内心的烦闷消失殆尽。
    每逢二三月间,竹林里始发春笋。新笋鲜嫩极了,鹅黄中微微泛青。母亲切笋成丝,用开水漂过,加上几叶藿香炝炒,好可口的一味春菜,让我和弟弟 ② 。母亲这时总会调侃说:“小馋鬼,都快流口水了。”
    竹子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竹器。说到制作竹器,那可是卿大伯的 ③ 。大伯以黄篾作骨架、以青篾为经纬,稔熟地编织心中构想的什物。他那粗粝的指掌那一刻显得特别灵巧,随着十指的拨弄,柔韧的篾条翻飞曼舞,像是受了点化,突然活泛了过来。卿大伯的家就在我家附近不远处,我经常去他家看他制作竹器,他也经常向我讲述一些制作技巧。 ④ 之下,我也曾尝试竹编技艺,在付出指头破口流血的代价之后,好歹捣鼓出一只不成体统的鸟笼。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想起来就说,现在不能有任何的隐瞒。
    B. 他真是爱学习,就着暗的灯光看书。
    C. 我就不信这点东西我学不会。
    D. 这技术,以前就他一个人会。
    【答案】18. ①心旷神怡 ②垂涎欲滴 ③拿手好戏 ④耳濡目染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横线后说内心的烦闷消失,此处应指心情愉悦,可填“心旷神怡”。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②处,横线后母亲调侃我和弟弟馋得快要流口水了,此处应填“垂涎欲滴”。垂涎欲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
    ③处,后文说卿大伯稔熟地编织心中构想的东西,前文应指制作竹器是他最擅长的本事,故此处填“拿手好戏”。拿手好戏:原指演员最擅长的表演剧目。后用来比喻最擅长的本事。
    ④处,上文说卿大伯的家在我家附近,我经常去看他制作竹器,他也经常向我讲述制作技巧,我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故此处可填“耳濡目染”。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同词异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就”,副词,表示事实正是如此。
    A.副词,一…就…。
    B.动词,靠近。
    C.副词,表示事实正是如此。
    D.副词,只,仅仅。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在我们老家豫东平原,年年农历三月,刺槐吐蕊,槐芽初绽,是吃槐花的好时节。北方平原上的槐树分为两种,一种叫“刺槐”, A ,我们吃的槐花来自刺槐,它是最近几百年才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乙】我们翻阅古人诗集,常常能读到秋天落槐花的场景。【丙】诗人笔下那些满地萧瑟的槐花,都是国槐的槐花。 B ?根据诗文描写和历史文献的记载,古人似乎并不吃它,只用它做染料。【丁】古人从国槐的花蕊里提取出黄色的染料,可以给布匹染色,也可以用来作画。
    北方还有一种特殊的国槐——龙爪槐。在植物学家眼里,龙爪槐本质上就是槐树,是国槐的芽变品种。 C ,指在植物茎枝萌芽阶段,芽的分生组织体细胞发生了突变。①人工选择突变芽长成的这种枝条,把它嫁接在槐树砧木上,就变成了龙爪槐。②换个说法,龙爪槐无法由龙爪槐的种子繁殖,只能嫁接繁殖,且需要已经发生了突变的枝条前来嫁接。③重点是,这种芽变是突发的,充满了不确定性。④你不知道哪个嫩芽里会长出曲虬盘结的“游龙”,因而也不知这枝“游龙”的龙爪在下一刻会弯曲着伸向哪里。
    20. “山衣重叠六铢轻,淡拂槐花染不成。”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文中最后一段有两句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 D 21. A.另一种叫“国槐” B.国槐的槐花能吃吗 C.所谓的芽变
    22. ①句,将“这种”放在“人工选择”的后面;④句,删去“因而”。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D.这两句古诗是描写古人用槐花做染料,符合丁处的语境。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结合前面“一种叫“‘刺槐’”可知,此处应填“另一种叫……”;再结合第二自然段讲到的北方平原上的另一种槐树,即国槐,可知此处可填“另一种叫‘国槐’”。
    B处,结合后文“根据诗文描写和历史文献的记载,古人似乎并不吃它,只用它做染料”和此处为问句,可知此处可填“国槐的槐花能吃吗”。
    C处,结合后文“指在植物茎枝萌芽阶段,芽的分生组织体细胞发生了突变”可知,此处是对“芽变”这一概念的解释,故此处可填“所谓的芽变”。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最后一段有两句表述不当:
    一是①句语序不当,应将“这种”放在“人工选择”的后面;
    二是不合逻辑,④句“因而”使用不当,前后并没有因果关系,可将“因而”删去。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最后一头耕牛》中,乡村逐渐现代化,大多数村民选择离开土地,前往城市打工,而堂哥是个例外。村里的耕地已经少得可怜,许多人都选择拿着租金去镇上买粮吃。然而,堂哥坚守着田地,他觉得种田人买粮吃是丢脸的,因此他仍然耕种着田地。他的举动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觉得他守旧,也有人对他的坚守表示敬佩。
    对于堂哥的举动,你有怎样的看法?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描述现代文阅读《最后一头耕牛》中堂哥在乡村现代化、其他村民纷纷离开乡村前往城市打工的背景下,依然选择坚守土地的故事,要求考生针对文中堂哥的行为与心理发表自己的看法。很明显,乡村现代化、城市化是时代浪潮下的必然趋势,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因此,人们大多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生,以获取比在农村更大的经济利益,是正常现象。但是,我们不该忘记,脚下这片土地曾经不仅仅是我们的衣食所系,更是生我养我、孕育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根基。因此,堂哥对土地的坚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对“根”的坚守。正是因为有些人坚守着我们的来处,不随波逐流,渐行渐远的我们才能看的到远方,也摸得到来处。
    所以,对于堂哥的表现,写作时可以认为堂哥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不要固守一亩三分地而被时代所抛弃。而立意更高的写法则是能够透过堂哥选择的背后,看到一些人对“根基”“来处”的坚守。对此,可赞扬他们坚守土地、保护乡土传统的精神,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另一种思考,说明我们除了坚守之外,更可以想办法助力乡村振兴,做好家乡文化建设。
    立意:
    1.切勿盲目坚守,更应赓续赶考精神,投身家乡文化建设。
    2.坚守土地,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3.坚守立基,建设使命,我辈担当。
    4.坚守乡土,不忘来处。

    相关试卷

    语文-2024年高考最后一卷---终极押题猜想卷(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语文-2024年高考最后一卷---终极押题猜想卷(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语文-2024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语文-2024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2024年高考最后一卷---终极押题猜想卷(全国卷通用):

    这是一份语文-2024年高考最后一卷---终极押题猜想卷(全国卷通用),文件包含语文-2024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全国卷通用原卷版docx、语文-2024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全国卷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九省通用猜想押题模拟卷(三)(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九省通用猜想押题模拟卷(三)(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拒绝哀叹,知足常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