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 词语的意义与用法(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2022年到2024年高考词语意义与用法考情统计
考点一 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与用法
动词或形容词,是实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用。考查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与用法,主要是考查具体语言情境中,词语的语法功能及语境意义。
(2024全国新高考Ⅱ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虽然身体很累,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
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B. 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C. 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D. 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文中加点的“相信”表示认为某事是真实的、可信的,表达一种推测和信任。A.“相信”是有信心的意思。B.“相信”是认为的意思。C.“相信”也是认为某事是真实的、可信的,与文中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D.“相信”是期望、盼望的意思。故选C。
考点二 代词的意义与用法
代词一般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用。考查代词,主要考查人称代词、物称代词与指示代词。代词的指代意义,是考查的重点。
(2023·新课标Ⅱ卷,节选)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只需要戴上耳机。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凭借语感和已有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辨别同一个词的不同用法的能力。“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表示任指,是“任何人”的意思。A项,表示疑问,问哪一个人。B项,表示任何人。C项,“谁知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表示没想到。D项,虚指,表示不需要说出姓名的人。
考点三 副词的意义与用法
副词属虚词,主要在句中作状语。考查副词,主要是考查副词在状语成分中的内在含义。
(2024全国甲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山可谓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恐怕不多。怎样算是真正了解天山呢?不妨做个测试。你闭上眼睛,念出“天山”这个名字,试试看,能不能想象出一幅天山的全景图来?在这幅全景图里,山脉或平行或交错,许多巨大的、汽车要开上很久很久的盆地坐落其间。
下列句子中的“要”与文中加点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描绘“寒风扫高木”的景况,用“木”字要比用“树”字更合适。B. 莲花池边有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打了半斤酒,还要了些菜。C.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去。D. 等枣树的叶子落尽,树上的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语境义的能力。文中“要”意思是需要。A.表示估计,用于比较。B.讨。表示希望将某种事物归自己所有 。C.需要。D.即将来临。故选C。
考点四 介词或连词的意义与用法
介词与连词,属虚词,在句中易混淆。考查介词与连词,主要是考查介词与连词在句中的作用,特别是介词与连词之间的区别。
(2024九省联考适应性测试,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南宋名画《夏卉骈芳图》就集中描绘了几种夏天常见的花卉:粉红鲜艳的蜀葵,洁白无瑕的栀子,嫩黄清雅的萱花,在夏日的暖风里,或拔蕊怒放,或花蕾初绽,或含苞待放,让人悦目清心,为炎炎夏日增添了烂漫色彩,也给人们送来幽香清爽。
下列句子中的“给”与文中加点的“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冰凉的雨水把她的衣服都给淋湿了。B. 你简直太不像话了!马上给我出去!C. 他来北京前是专门给人家修理电视的。D. 我赶到时,那批货物已经全给卖光了。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的“给”是介词,为。A.助词,直接用在表示被动、处置等意思的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面,以加强语气。B.介词,用于祈使句,加强祈使语气。C. 介词,为。D. 介词,表示某种遭遇;被。故选C。
考点五 助词的意义与用法
助词属虚词,一般置于句末。考查助词,主要是考查助词的语气、时态等。分析助词的意义与用法,应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语气助词多从语气角度分析,时态助词则从语境时态角度考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
下列句子中的“呢”和文中加点字“呢”表达的语气相同的一项是(3分)(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呢。A.还有四五个月,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B.你不信吗?院子里还有一棵更老的呢。C.有什么好玩的等会儿再说,我看书呢。D.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答案】B【解析】用在句末,指明某种事实。A项,用在句末,表疑问。B项,用在句末,指明某种事实。C项,用在叙述句的末尾,表持续的状态。D项,用在句中,表停顿。
(2022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近日,眼科门诊一连来了几名特殊患者,都是晚上熬夜看手机,第二天早上看不见东西了,这种疾病被称为“眼中风”。“中风”一词原指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近几年被引入眼科。临床上,眼科医生把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缺血性眼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出血性眼病统称为“眼中风”。“眼中风”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词语的构造法题型,主要考查词语含义及构词方法。这是词语的意义与用法之特殊考查方式。示例如下:
【答案】含义:以所写的文章为武器进行斗争,围绕不同观点展开辩驳和论战。缘由:“打笔仗”一词来源于打仗,其和“打仗”有相似之处,都是双方进行交锋、对抗,只不过一个用的是文章,一个用的是兵器。【解析】先根据语段内容分析“眼中风”与脑血管疾病“中风”的相似之处,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可知,二者都是由血管阻塞造成的,都出现缺血性和出血性的症状,可见两种病症发病性质一样,只不过发病部位不一样。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说明两者也有相似之处。“打仗”指进行战争、进行战斗,工具是各种武器,状态是对抗。“打笔仗”比“打仗”多出一个修饰语“笔”字,性质上和“打仗”是一样的,同样突出一种对抗状态,“笔”说明对抗工具是用笔写成的文字或文章。因此“打笔仗”的含义,要涉及使用工具、对抗状态等;分析得名缘由,要关注“打仗”和“打笔仗”在使用的工具、对抗的状态等方面的相似性或相关性等。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马牙般的对生小叶,从紫红色的茎干上伸出来,胖乎乎的,似汪着的一团绿水,翠绿光亮。这绿叶红秆的小草叫马齿苋,《本草经集注》描述:“马齿苋,又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把五行都占全了的小草,它的能耐自然是不可小觑的。夏秋季节,田野、路边、沟坎,甚至是石头缝里,都有马齿苋蚯蚓般蠕动的身影,绿叶像“蚯蚓”身上长出的翅膀,带领马齿苋向四方飞翔。
词语的多义性,主要考查一词多义。答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辨析。
下列句子中的“自然”与文中加点的“自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你先别打听,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B.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C. 他是第一次上台演出,不过,还演得挺自然的。D.开发水力资源,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同词异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自然”为副词,表示理所当然。A.为形容词,意思是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B.为副词,表示理所当然。C.为形容词,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为名词,自然界。故选B。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餐后犯困和促食欲素的水平有关系。促食欲素也叫下丘脑泌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类激素。进食能够引起身体血糖的升高,进而抑制促食欲素的分泌。而促食欲素含量降低就会导致人体困倦,让人缺少“精气神”。词语的意义包括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肩负着时代重任。B.踏上新征程,跑出加速度。C.打上井冈山,重走红色路。 D.移除绊脚石,奔向新时代。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的含义的能力。“精气神”原是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元精、元气、元神。此处指精神力气,为引申义。A.“主阵地”原本是战术用语,表示作战时主要占据的地方;此处用于修饰“育人”任务,是运用了比喻义。B.“新征程”原指自然意义上的征途;此处引申为发展的步伐与任务,故是引申义。C.此处的“井冈山”就是指江西省西南部的革命圣地,故是基本义。D.“绊脚石”本指路面上碍脚的石头,此处用以比喻阻碍前进的人或事物,故是比喻义。
1.(2023·全国乙卷,节选)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用法的能力。文中的“能吃饭”是指郭老头很能吃,“能”强调程度,有擅长的意味。A项,“能”指能够。B项,“能”强调程度,指他“擅长”说话。C项,“能”指得到“允许”做某事,公共场所不允许抽烟。D项,“能”指有条件,“可以”做某事。
【真题感悟】“词语的意义与用法”考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意义即含义,用法即语法作用。答题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兼顾两个方面,特别注意:含义相同而语法不同、语法相同而含义不同。分析语法作用,要特别关注词语在句子中的成分。
第01讲 词语的使用(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01讲 词语的使用(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contents,热考题型解题策略,题型一成语宣讲,真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2讲 戏剧的矛盾冲突(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02讲 戏剧的矛盾冲突(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网络构建,考点解读,教材回归,真题剖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2讲 散文的艺术技巧(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02讲 散文的艺术技巧(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网络构建,考点解读,教材回归,真题剖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