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文言虚词的理解和翻译-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展开1.掌握理解五类虚词(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的方法以及掌握18个文言虚词。2.掌握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文言文阅读模块考察的知识点基本没变化:
一、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二、代入法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 “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三、切入法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 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B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四、语境推断法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 “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2)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又”(3)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然后”,或者不译(4)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5)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 “然而、却”(6)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所以”(8)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动词(9)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1)代词,通“尔”,译为“你(们)、你(们)的”
(10)名词,通“能”,才能
(11)限止语气,罢了(12)表递进 (13)不久,一会儿
解析:(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5)连词,表转折。(6)连词,表递进。(7)连词,表修饰。(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9)连词,表承接。(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译文:兵法,(是一门讲究)变幻莫测的学问,(并且)需要齐心协力。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钳子,(但是)(它是)(一种)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法藏身的动物,更何况是兵法呢?所以冯宛贞说:“大家如果有抗敌的想法,看我的马头(就)可以了。”宛贞,你的父亲就是一位英雄豪杰,但是(你)(就像)靛青,从兰草中提取却比兰草的颜色更深。宛贞博学多才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不知效仿读书人整天地枯坐思考啊。大家回应她。不久,宛贞率领众少年穿戴好服装出来,果然大获全胜。众人都赞叹:宛贞,(只是)小女子罢了:她的行为,却是巾帼豪杰啊。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而”
(2)疑问代词,译为“什么”(3)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4)疑问代词,译为“谁”“哪里”(5)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为什么”,表示反问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1)作动词,译为“呵问”
(6)副词,译为“多么”,表示感叹
(7)“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8)“何以”,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凭什么”
掌握了吗?宝~检测哟!
解析:(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什么。(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6)即“以何”,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
译文:“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这样说)本来是错误的,但他的妻子这样说,为什么呢?她依据什么(才这样说)呢?推究其中的道理,(是)爱自己的老公很深啊。哎,感情造成的谬误多么大啊!但是什么人能够忘情呢?拿什么消除这种弊端,希望您能教给我(一个)好办法,怎么样?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何”
(1)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2)助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助词,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吧”(4)助词,表示感叹或赞美。相当于“啊”或“呀”(5)助词,用在句中起缓和语气作用或表示语气的停顿(6)助词,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7)介词,相当于“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2)是,而操此业不辍,问其故,曰:“可塞赋敛也。”嗟乎(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而王胡为乎(5)好乐甚?若王专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则王之所为其胜乎(7)好乐者也。臣之驽顿,所言者谬,王能谅之乎(8)?
解析:(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2)介词,相当于“于”,“在”。(3)(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6)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7)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8)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
译文:大王喜欢音乐太投入了,那么齐国治理得(也)差不多了吧。但是我曾经看到一个人,他家世代捕蛇,有多人死在这件事上,却仍然做这件事不停下来,问他原因,(他)说:“(捕蛇)可以应付赋税啊。”哎,赋税的危害真是比毒蛇还厉害啊!然而大王您为什么还如此沉溺于音乐呢?如果大王在治理国事上专心致志,一定会游刃有余的,(这样的话)大王的作为真是比耽溺于音乐强百倍啊。为臣愚钝,所说的话难免有误,大王能原谅我吗?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乎”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解析:(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译文:曾经听说陆放翁的节操气节,全都表现在《示儿》这首诗里,于是读了读它。读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深深地受到感动并佩服他,(陆放翁)(真是)忠诚正直的臣子啊!然而也有人瞧不起他,竟然说;“这只是沽名钓誉罢了。”大家向他询问道理,他无话可说,才不得不道歉。推究他说的话,恐怕是炒作来抬高自己(的名气)吧。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乃”
(1)代词,译为“你,你的”(2)副词,表肯定判断,译为“是”“为”(3)表顺承,译为“于是,就”(4)表转折,译为“却”“竟然”(5)表范围的限定,仅仅,只
(6)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怎么”(7)表示揣测语气。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8)表示祈使语气。译为“应当、一定”(9)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11)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1)代词,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2)指代第三人称,“他(她、它)”或“他(她、它)们”(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我自己”(4)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些”(5)指示代词,表特指。译为“其中的、当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10)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常常是两个以上的分句中都用“其”,译为“是……还是……”
(12)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解析:(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或表感叹语气,多么,真。(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译文:狐狸对狼说:“羊肉真鲜美啊!”您如果想尝一尝,叼来其中的一只吃掉它,就能够一饱自己的口福了。狼说:“那如何对付猛犬呢?”狐狸就到猛犬那里离间说:“羊好多次说你坏话,他们说的话不堪入耳,您却一点不生气,是没听到呢,还是害怕主人呢?等到他们嬉戏打闹的时候,我想为您把这耻辱全部洗刷掉。希望您答应我!”猛犬笑着说:“想要给他加上罪名,难道还怕没有借口吗?”猛犬于是明白了狐狸的野心,知道守护羊群的道路很漫长,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与狼就离开了。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其”
“存者且(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2)委政奸佞之人,则李唐且(3)亡,必矣。且夫(4)志士且如(5)河水清且(6)涟矣,于斯世则无进身之途。纵有“死且(7)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何用?
解析:(1)副词,暂且、姑且。(2)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3)副词,将要。(4)复音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5)复音词,就像。(6)连词,表并列关系,又。(7)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
译文:“活着的人姑且苟活着吧,死去的人就永远逝去了。”这难道只是石壕一个地方的现象吗?中晚唐王朝全都这样啊。(国家治理得都)像这个样子(了),皇帝仍然每天玩乐,而且把朝政委托给奸佞的人,因此李唐将要灭亡,(是)一定的了。再说有志之士就像河水那样清澈见底,在这样的世道上就没有入仕做官报效国家的道路了。纵使他有“连死都不躲避,一杯酒怎么值得拒绝”的勇气,(却)没有用武之地,又有什么用呢?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且”
(1)副词,译为“将要”(2)副词,译为“将近,几近”(3)副词,译为“暂且”(4)连词,表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5)表示让步或假设关系,译为“尚且”或“即使”(6)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7)表转折关系,译为“反而”“却”(8)复音虚词,“且夫”,句首助词,表示另提一事或进一步议论,译为“再说”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解析:(1)连词,表假设,如果。(2)指示代词,此,这个。(3)副词,表推测,好像。(4)第二人称代词,你。(5)连词,相当于“或”。(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
译文:“如果能够化身为千亿个自我,那就散到那无数的山峰上眺望故乡。”(真是)奇妙啊!这个人的想象,(就)像石破天惊,铁树开花一样,并不是你们这些平常的人能够赶得上的。我也是这样。恐怕我们这些人只能够作鱼的一片鳞龙的一只爪了。至于一般人思念家乡,常常是眺望明月怀念远方,(或者)登上高处吟诗作赋,至于柳子厚就不这样,(他)凭借超过一般人的思路,抒发难以抑制的感情,绝了。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若”
(1)人称代词,译为“你”(2)指示代词,译为“如此,这样”(3)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4)动词,译为“及,比得上”(5)动词,译为“像”“好像”“如同”(6)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7)复音虚词,“若夫”“至若”放于句首,表示意义的他转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解析:(1)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3)(5)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4)(6)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译文:“我这样做的缘故,(是)把国家的危机放在前面而把一己的私怨放在后面。”蔺相如的这句话,值得使他被天下人钦佩。凭借他所居的官位,能够这样说这样做,难道是别人能比得上的吗?仔细研究他的言行,就知道他并不是凭此沽名钓誉了。与他不相上下的人,是信陵君。侯生在大庭广众之间,不应该有过访(朋友)的事情的时候,前去拜访朱亥,(而信陵君始终面不更色),这气度难道是一般人吗?这两个人都是教人向上的榜样啊。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所”
(1)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2)助词,用在被动句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3)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4)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凭借的手段或方式等,译为“用来……的”或“……的凭借”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解析:(1)(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3)非虚词用法,动词,是。(4)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6)(7)动词,作为,做。(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相当于“给”、“替”。(1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译文:“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了。”这是真理,应当对世人说说它,千万不要让他们被巫师迷惑。巫师,拿骗人当职业,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利益。所以当他来到的时候,就用这个道理斥责他,揭露他的用心。替社会清除坏的风气习俗,(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为何推辞拒绝呢?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为”
(1)介词,读wèi,译为“被”,表示被动(2)介词,译为“给,替”(3)介词,译为“对,向”(4)介词,表原因或目的,译为“因为”“由于”“为了”(5)语气助词,读wéi,用在句末,常与“何”“奚”等相配合,表疑问或反问(6)动词,读wéi,“是”,表判断(7)译为“做”“担任”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解析:(1)(2)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5)语气助词,不译。(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译文:秦军路过崤山,看到那里山势陡峭狭窄,没有料到晋国在那里设有埋伏,将士们虽然全力拼搏,无奈进退两难,不久,差不多都战死了,所以导致大败。对这件事我很有感慨,如此骄傲轻敌,怎么能不打败仗?(即使)千军万马对他们又有什么益处呢?就因为他们骄傲,斥责他们,他们一定没脸在世上活着了。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焉”
(1)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代指“老师”(2)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3)兼词,兼有介词和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于+之”(4)句末助词,表示感叹语气或陈述语气,译为“了”“啊”(5)助词,形容词或拟声词的词尾,相当于“然”(6)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
“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解析:(1)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语气。(3)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4)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5)句末语气助词,与“哉”连用,表感叹语气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也”
(1)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不译(2)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呢”(3)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呢”(4)语气助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不译(5)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6)助词,通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意义,不译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解析:(1)名词,原因。(2)动词,认为。(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4)介词,把。(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1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用”。
译文:“古代的人秉烛夜游,的确是有原因的啊。”如果认为自己比潘安还英俊潇洒,那么出来走走也没什么妨碍;否则,凭借我这幅面容出现在街市上,就恐怕要吓到人了。所以我自己应当把书卷作为伙伴,消除掉因为危险而遥远就不敢到达的怯懦,仰慕“拿着火把进入深穴(探险)”的勇气,陶醉在“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的美景之中……畅游于书海之中来穷极那天地之间的快乐,像这样,(即使)把皇帝的位子给我,我也会弃之不顾的,难道(我会)因为一顶皇冠的缘故就抛弃精神的悠然闲逸吗?(正)因为我有这样的志向,所以才能够长久地享受闲逸和快乐。我虽然在康熙六年(就)到京城(了),但是始终没有跟权贵交往。以上就是我内心的表白,希望你能体察,因此没必要有“忠臣贤能之人不被任用”的感叹。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以”
(1)介词,表使用,译为“拿”或“用”(2)介词,表处置,译为“把”(3)介词,表凭借,译为“凭”“凭借”“根据”“以……身份”(4)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5)介词,表时间或地点,译为“在”“于”(6)连词,表并列,可译为“而”“又”和”并且”(7)连词,表修饰,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相当于“而”(8)连词,表原因,译为“因为”(9)连词,表目的,译为“来”“用来”(10)连词,表结果,译为“因而”“以致”(11)副词,通“已”,译为“已经”(12)复音虚词,“是以”,即“以是”的倒装。译为“因此”(13)复音虚词,“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译为“用什么”“怎么”(14)复音虚词,“以为”,根据语境灵活翻译。译为“以……为”,即“把……作为”(15)动词,认为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解析:(1)介词,根据,依靠,凭借。(2)动词,沿袭。(3)名词,原因。(4)介词,趁着,趁此。(5)副,于是,就。(6)介词,凭借(7)介词,经由,通过。(8)介词,因为。(9)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译文:根据才能授予官职,不依据出身高低录用人才,而且不沿袭旧制度,这就是曹操成就大业的原因。他常常趁敌人没有准备,突袭击败他们,例如乌巢火烧粮草。这一次战役,动摇了袁绍的军心,于是就趁着有理的时机打败了袁绍,取得官渡一战的大胜。这一战的胜利也是凭借许攸的帮助而取得的。后来曹操路过袁绍的坟墓,通过守墓人来到坟前拜祭他。这气量难道是一般人能比的?因为这些他得到大家的拥戴,从而统一天下。因为曹操有非同一般的胸怀气量,所以他能够成就非凡的事业。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因”
(1)副词,表顺承关系,译为“就”“于是”(2)副词,趁机(3)介词,趁着,趁(4)介词,依照,根据(5)介词,凭借,依靠(6)介词,经由,通过(7)介词,因为,由于(8)动词,沿袭(9)动词,依顺,顺着(10)连词,接着,继而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世人皆欲老于(6)吾乡,此乃多人言于(7)我也,非吾杜撰耳。于(8)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于(9)是,不亦乐乎?
解析:(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到。(4)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程度的比较,。(5)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被。(6)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地点,在。(7)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向。(8)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相当于“对此”。(9)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在。
译文:“黄雀缓缓地飞,美丽的翅膀参差翩然”,多么美好啊。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是长久没有看到的了。自从十年前偶而见过一次,到如今已经十年,没有看到它们的身影。如今造林还草,生态渐渐恢复,黄鸟又可以见到了,它的鸣叫比以前美一倍。我们乡的美已经闻名于四方。世界上的人都想在我们这里养老,这是好多人对我说的,不是我杜撰的。在这时候我们畅饮几杯酒来抒发情怀,陶醉在这里,不是很好吗?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于”
(1)介词,在(2)介词,自、从(3)介词,到,到达(4)介词,对,对于(5)介词,向(6)介词,由,由于(7)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8)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彼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解析:(1)动词,赞许。(2)与“孰”组成文言固结构“与……孰……”,相当于“跟……比较,哪一个……”。(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4)动词,结交,亲附。(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6)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7)介词,和,跟,同。
译文:(一个人如果)在早上犯了过错到晚上就能改正,(那么)君子就会赞许他,我也赞同。但是,现代人与古人谁更有智慧,(对此)朝廷与百姓的认识,相差很大。治理国家的人,亲近清正廉明的彬彬君子,远离奸邪而善于谄媚的小人,(凡事)以身作则亲身实践,事业才会成功。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惠及外邦,但却不能到达本国百姓那里,(这)唯独是为什么呢?我们给您提建议,又害怕您跟我们算账啊。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与”
(1)介词,译为“和、跟、同”(2)连词,译为“和、跟、同”(3)动词,给予,授予(4)动词,结交,亲附(5)动词,赞许,同意(6)动词,参加,读“yù”(7)句末语气助词,通“欤”,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
“此则(1)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2)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范希文若不应邀作赋,文播寰宇,则(3)岳阳楼能名扬天下与?当世之风,位卑则(4)足羞,官盛则(5)近谀,范氏则(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知,赶至河边,则(7)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解析:(1)副词,表示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2)连词,表让步转折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倒是”。(3)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4)(5)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译为“就”,或不译。(6)连词,转折,可译为“却”(7)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
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观啊”,(这句话)说出了岳阳楼的壮美,但是岳阳楼名满天下,并非只凭借这个;如果这样,那么普天之下像岳阳楼的(建筑)多了,为什么只有岳阳楼天下闻名呢?范希文如果不应邀作赋,文章散布天下,岳阳楼能名闻天下吗?当今的风气,与地位低的人交往就认为这是值得羞耻的事情,遇到官职高的就追随着阿谀奉承。范希文却不是这样,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调子。(他的)朋友被贬官,大家躲避他都恐怕来不及。等到(他)知道了,急忙追赶到河边,朋友已经在船上了,可见他性情的忠厚。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则”
(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2)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则”如果出现在前一个分句中,译为“如果”;如果出现在后一个分句中,译为“那么”“就”(3)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4)连词,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中,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译为“虽然”“但是”(5)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和“非”或“不”连用,译为“不是……就是……”(6)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李白者(1),诗仙也。为当国者(2)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3),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4)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5)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
解析:(1)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2)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想法”“的做法”。(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4)助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方面”“……样东西”“个”“样”之类。(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译文:李白,是诗仙啊。被统治者拒之门外,就在这座山中游赏。如今,(他)在山中与远离尘嚣的人对饮,是(为了)抒发心中的郁结之情啊。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让杨国忠为他捧墨,写诗讽刺杨贵妃,这几件事是他得罪统治者的根源,也是他个性张扬的表现。所以他虽然仕途上不如意,却仍然不放弃伟大的志向,(并)在诗歌里抒发出来,他流传后世的诗篇不可计数,于是成就了他万世英名。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者”
(1)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2)代词,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物,可译为“……种”“……样”(3)代词,用在时间词语的后面,表示“……的时候”(4)用于否定词之后,表示“……的话”(5)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6)助词,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7)助词,用在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8)助词,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解析:(1)动词,可译为“到”、“往”。(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3)代词,可译为“他”。(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译文:一个僧人想要去南海,向唐僧询问(打算邀请他同去),过了很久,唐僧也不回应他。是独自去呢,还是等待(唐僧答应他一起去)呢?均衡了一下这两个想法,这个僧人凭借着很简陋的条件到达了南海,(回来后)向唐僧夸耀说:“这件事有什么困难的呢?”唐僧说:“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确值得钦佩。但是你的话也有些过分了吧,你要骄傲地笑话我吗?”
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之”
(1)指示代词,译为“这”“此”(2)代词,做宾语,译为“我”(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有时可不译(4)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5)结构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6)结构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7)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停顿,没有实在意义(8)动词,译为“往、到达”
第一人称代词,如吾、余、予;第二人称代词,如女、汝、尔、而、乃、若;第三人称代词,如之、其、厥、彼。
近指的,如此、斯、之、是、兹。远指的,如彼、夫、其。虚指的,如某、或、莫。
如孰、何、奚、胡、恶、安、焉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善刀而藏之杳不知其所之也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犹且从师而问焉
或取诸怀抱或师焉,或不焉
解析:D项均为“有的、有人”。A项它/到、去。B项它/那些。C项哪里、怎么/他、他们。
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的词。
表示“稍微”的副词有:少、稍、略等。表示“更加”的副词有:益、弥、愈、更、滋等。表示“非常、尤其”的副词有:最、极、甚、至、尤、良、绝、特、颇等。
表示“全、都”的副词有:悉、皆、咸、俱、举、凡等。表示“只、不过”的副词有: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顾等。
表示“曾经、已经”的副词有: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等。表示“经常、一向”的副词有:常、素、雅、恒、向等。表示“不久”的副词有:寻、旋、既而、未几、无何等。表示“正、恰好”的副词有:会、正、适、方、属等。
表示“的确、实在”的副词有:必、诚、信、良、固、果等。表示“大概、恐怕”的副词有:其、盖、殆、庶、得无、无乃、庶几等。
解析:D项均为“将要”。A项竟然/才。B项难道/一定、千万。C项却/用于加强判断,就是。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其孰能讥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出,火且尽户口逃亡且尽
相”多兼指两方,互相,但有时偏指动词一方,有称代作用,可根据语境译为“你”“我”“他”“它”等。
请指出下列句中“相”的用法,如是偏指一方,则要指出具体的称代。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是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并表示它们之间某种关系的词。主要表并列、递进、承接、选择、假设、转折、因果、目的等关系。
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有:如、抑、或、其……其……等。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有:若、如、即、使、苟、今、而、纵、令、诚、假令等。
解析:A项均为“因为”。B项同“尔”,你的/却。C项并且/尚且。D项就/然而。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欲速则不达
介词是指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对象的词。主要有:于、以、为、与、乎、因等。
解析:B项均为“在”。A项经由,通过/于是。C项比/向。D项替/被。
君因我降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多于九土之城郭而耻学于师
为击破沛公军为天下笑者
助词是古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主要有:
结构助词。如之、者、所等。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语气的有:也、矣、焉、耳等。表示疑问语气的有:哉、乎、邪、为等。句首语气词有:夫、唯、盖等。音节助词。如之、其、有、言等。
解析:D项均为“了”。A项……的样子/比。B项……的样子/之。C项不译/那。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盘盘焉,囷囷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夫晋,何厌之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哙曰:“此迫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在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常常两两结合在一起使用,其中一部分结合得相当稳固。因此,人们把两个结合得稳固的虚词称为“固定结构”。这类结合稳固与非稳固的虚词统称为“复音虚词”。复音虚词的意义一般都是固定的,必须牢牢掌握。
所谓文言兼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一类词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这种词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字的声音的拼合,例如“诸”是“之”与“于”(“于”古音wū)的合音。但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兼词虽数量不多,但遍贯古籍,长盛不衰。
[教考衔接] 指出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而: 。(2)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而: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 。(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鸿门宴》) 而: 。(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而: 。(6)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 而: 。(7)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而: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而: 。
答案 (1)表并列关系 和,或不译 (2)表顺承关系 就,接着,或不译 (3)表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4)表转折关系 却 (5)表因果关系 因而 (6)表修饰关系,用于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不译 (7)表目的关系 来 (8)表方式或状态 不译
(二)以“以”在文言文中是使用最广泛的一个虚词,在其众多的义项中,我们重点区分最易混淆的“以”表原因时的两类词性。
[教考衔接] 指出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 以: 。(2)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 以: 。(3)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以: 。(4)臣以供养无主。(《陈情表》) 以: 。
答案 (1)介词,因为 (2)连词,因为 (3)介词,因为 (4)介词,因为
(三)与“与”作“和、跟、同”时,既可以作介词,又可以作连词。在某些试题中,此类“与”属于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尤其需要注意辨别区分。另外,如何分清“与”是实词还是虚词,这也是个关键问题。
[教考衔接] 指出下列各句中“与”的意义和用法。(1)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与: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与: 。(3)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与: 。(4)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与: 。(5)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与: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 与: 。
答案 (1)介词,和、跟、同 (2)连词,和、同 (3)动词,给予、授予 (4)动词,赞成 (5)动词,等候,等待 (6)连词,和、跟
(四)焉如何区分“焉”作代词或兼词还是作语气助词?我们只要注意辨别,就有规律可循。只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句尾的“焉”字即为语气助词,否则就是代词或兼词。
[教考衔接] 指出下列各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1)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焉: 。(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焉: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焉: 。(4)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焉: 。(5)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焉: 。(6)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焉: 。
答案 (1)表陈述语气的助词,啊 (2)表疑问的代词,哪里 (3)兼词,于此,在这里 (4)表反问的语气助词,呢 (5)表疑问的代词,哪里 (6)代词,代指老师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 【答案】ADF (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E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 【句意】作为将领却投降敌人,投降后又为敌人效死与汉军作战,即使他想洗清自己的污点,(可是)已经染黑的白绢是不能再变洁白的。
2024年高考真题 10.文言断句
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 【解析】 先断最容易的一处,“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两个“降”之间要隔开,一个是讲投降,一个是讲投降之后的事情。 再找第二处,“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效死以战”结束,“虽”是另一事,中间应断开;“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表示李陵投降后仍然为敌人效力,所以应该在“战”字后断句。 最后找第三处,“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而”,表转折 ;“已缁之素”,已经染黑的布,可从F处断开。 也可以从整体上找动词,“降”“效死”“战”“浣”“涤”“白”,由动词推断一句话完整的意思,“效死以战”,是部的“以”表明效死修饰战;“浣”与“涤”同义复指,表示洗涤的意思,“浣涤其污”是动宾结构。“白”是形容词做动词,意为“变白”,主语是“缁之素”, “缁”是黑布,“素”是白绢。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 【关于试题】考点: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题目考察形式灵活,既有与课内篇目比较分析,也有结合文章推断。其中结合文章推断题目难度较高,主要考察考生读没读懂文章。从本题的四个选项来看,运用排除法,能找到答案C项。B项的推断比较简单。
2024年高考真题 11.文言实词和虚词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①单于兵,毋令专乡②贰师军。(4分) 【官方答案】(我)希望能独立带领一队,到兰干山南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要让匈奴专门针对贰师将军的部队。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分”“乡”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解析】“分”,分散(此得分点简单);“乡”,通假字,通“向”,做动词,结合后面宾语“贰师军”,可译为“针对贰师军的部队”“向贰师将军的部队军进攻”; 此句中的重要实词还有:①“愿”,希望;②“得”,能够;③“当”,率领;[当有掌管、主持的意思,这里结合后面宾语“一队(一支队伍)”,可译为“率领”“主领”“统领”];④“专”,副词,专门(译为“全”“都”亦可)。
2024年高考真题 13.文言翻译
(2)李陵曰“思一得当①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②也。(4分) 【官方答案】 参考译文:(2)李陵说:“想得到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室”,是愧对苏武而给这件事情找个借口。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得当”“辞”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解析】“得当”,“当”,适当,合宜;这里做名词,表示“适当的(机会)”;“辞”,托辞,借口,做动词,找借口; 此句中的重要实词还有:①“思”,动词,表示“想”;②“报”,动词,“回报,报效”;③“愧”,愧对;④“为之”,替这件事。此个最后一个“也”,表判断句。
☑得分点意识。原则上一句话可以设置得分点的地方有很多,所以再简单的地方也不能轻视,再难的地方也不可放过。重点: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翻译要慎下笔,力求精准;省略的地方要补出;特殊句式要对应做出准确的翻译;句子的顺序该调整的要调整,如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如果有通假字,那一定是一个得分点。 ☑语境意识。语境意识是一种敏感,是一种阅读素养。文言翻译的句子,多有一些难度,但要记住,“字不离句,句不离段”。一个字的意思是得服从于一句话的表达需要的;一句话的意思,又脱离不了一段话的语言环境。字,从一句话的前后文推断;句,从一句话的上下文推断。 ☑规范意识。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译完后的一句话,要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范要求,不能是病句。 ☑细节意识。书写要工整,不能出现错别字。词语表达要精准,不能随意。要有修改意识,译完后,想一想,这句话念得通不,合不合语境文意。要有腹稿意识,不要轻易下笔。
文言翻译“四个意识”
第11讲 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积累(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1讲 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积累(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1页。
第05讲 理解重要概念(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05讲 理解重要概念(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考情分析,年备考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测练课件专题18 文言文翻译: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测练课件专题18 文言文翻译,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