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真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217964/0-17280491369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真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217964/0-17280491369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真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217964/0-17280491370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真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真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与简答,未知,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B.海水提镁
C.干冰升华D.呼吸作用
2.2024年5月15日“全国低碳日”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日常生活中,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B.节约用电,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
C.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公交等方式出行D.减少使用塑料袋和过度包装物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口上方
B.实验室制取时,先加药品,再检验装置气密性
C.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可指导人们选择和搭配食物。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要均衡膳食,使摄入的各种营养成分保持适当比例
B.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摄入比成人更多的蛋白质
C.铁、锌、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D.为了健康,不吃米饭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5.化学观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6.下图为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和两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氖原子与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D.氖原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7.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木炭、硫黄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其中x的数值和K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A.2,-2B.2,+3C.3,+4D.3,-2
8.如图是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管中的气体可燃烧,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B.该实验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D.该变化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9.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辨析中,合理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氧气含量B.探究质量守恒
C.探究分子运动D.比较金属活动性
二、多选题
11.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溶液随所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在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和B.在段,溶液中数量逐渐增多
C.在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和D.该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
1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物质丙与物质丁都属于有机物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4.菱锌矿是工业上制备硫酸锌的原料。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和等。如图是用碳酸锌样品(杂质为和;难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模拟工业制备的流程。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滤液为无色溶液B.滤渣甲是C.滤渣乙是单质铁D.步骤Ⅱ有气体生成
15.常温下,向由、、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质量为,再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的质量为B.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C.原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为D.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三、填空与简答
16.化学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
(1)分类是认识物质的重要方法。按要求从氢气、氢氧化钙、三氧化硫、氯化银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非金属单质 ;
②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
③一种难溶性的盐 ;
④一种微溶性的碱 。
(2)人们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可以创造出新物质。
①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可以生成不同的新物质。例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还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个氢原子;180g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②玻璃被誉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发明之一。在工业生产中,玻璃通常是用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经高温烧制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反应中,的化学式为 。
(3)合理利用物质可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
①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作导线
B.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电光源
②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目前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已走入千家万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7.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到信息时代,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材料的发展密不可分。
(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诉说着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青铜属于金属材料中的 (填“合金”或“纯金属”)。
(2)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原理是,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
(3)我国古代就有湿法冶金技术,湿法冶金是利用置换反应从盐溶液中得到金属。在实验室中,把一定量铁粉加入一定量的、和混合溶液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回答:①滤液A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滤渣B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 (填化学式)。
③写出过程I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多种新材料的成功研制,助力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①我国科研团队用六方氮化硼制备出某种菱方氮化硼,为新一代激光技术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与都是由硼元素和氮元素组成的,但由于结构不同(如图所示),属于不同的物质。
制备氮化硼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分解”“置换”之一)反应;由六方氮化硼(h-BN)制备菱方氮化硼(r-BN)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芳纶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的一种性能优良的新材料。芳纶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其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四、未知
18.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的制取与物质组成的探究
①在实验室中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为原料,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利用上述装置对某有机物的组成进行探究,所选仪器按“”的顺序连接(、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使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反应后测得装置质量增加,装置质量增加,装置质量增加。
通过分析计算可得,此有机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精确至),该有机物中 (填最简整数比)。
(2)简易供氧器的设计与评价
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设计了简易供氧器。
装置:如图所示。
试剂:共5份(每份包含溶质质量分数为的过氧化氢溶液、颗粒状二氧化锰、纯净水)。
①请完成该供氧器的说明书:
a.制氧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b.使用方法:先将纯净水加入 (填“甲”或“乙”)瓶并拧紧接有吸气面罩的瓶盖,再将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 (填“甲”或“乙”)瓶并拧紧瓶盖,乙瓶中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吸氧。
c.每份试剂最大供氧质量:。
d.使用完毕,倒出残液,清洗装置。
②请对此简易供氧器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
五、科学探究题
19.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和小刚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根据试剂记录清单可知该无色溶液是溶液、溶液、溶液中的一种,他们为确定该溶液是哪种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与分析】
①小红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溶液,振荡,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判断该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小刚另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溶液,振荡,观察到也有白色沉淀产生,判断该溶液中的酸根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交流与合作】
③小红和小刚经过交流讨论,应为该溶液贴上写有 (填化学式)溶液的标签。
(2)已知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另有一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结合上述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常温下,气体的水溶液 7(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真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共31页。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