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3.3讲 比热容【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第13.3讲 比热容【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13-3讲比热容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13-3讲比热容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比热容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 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C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 °C所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因此,比热容大的物质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水的比热容较大。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快的时候,水的温度变化相对较慢。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严重损害。
水的比热容是沙石的4 倍多。质量相同的水和沙石,要使它们上升同样的温度,水会吸收更多的热量;如果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得多。夏天,阳光照在海上,尽管海水吸收了许多热量,但是由于它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海水的温度变化并不大,海边的气温变化也不会很大。而在沙漠,由于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吸收同样的热量,温度会上升很多,所以沙漠的昼夜温差很大。
热量的计算: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C所吸收的热量。如果知道一种物质的比热容,再知道这种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就能计算它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
Q=cmΔt
【典例探究】脱排油烟机工作时,排油烟主要是________的应用;锅炉液位计是根据________原理制成的;我们使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________。
【解题思路】如何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解释生活中现象?
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大气压 连通器 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解析】[1]脱排油烟机工作时,风扇转动,内部空气流动速度大,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油烟压入油烟机。
[2]锅炉液位计是两端开口,底部联通,构成了连通器,故工作原理是连通器。
[3]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每升高1℃所吸收的能量最多。
【归纳小结】比热容的特性及应用
【典例探究2】现有同种材质的甲、乙两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和温度都一样。将甲球投入一杯热水中,充分混合后,水的温度降低了t1;取出甲球将乙球投入此杯热水中,充分混合后,又使水的温度降低了t2(混合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则( )
A.t1=t2 B.t1>t2 C.t1t02-t1-t2-t0,所以Q甲>Q乙,不计热量损失,投入甲球时水放出热量比投入乙球时放出热量多,所以投入甲球时水的温度变化量大,即t1>t2。故选B。
一、单选题
1.(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过程中,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度B.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C.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笔袋的重力
【答案】B
【解析】A.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度,利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等,用到控制变量法,故B符合题意;
C.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用到转换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笔袋的重力,利用了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等知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那么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 )
A.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B.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C.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D.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说明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温度变化比乙温度变化慢,由此可知,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甲乙温度都降低,由于甲温度变化比乙温度变化慢,所以甲的末温比乙的末温高,但由于不知道甲乙两块金属的质量关系,所以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常常出现“海陆风”,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通常( )
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答案】D
【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接受相同的太阳辐射能),沙石的温度升高得多,陆面上空空气迅速增温而上升,海面上空的气温相对较冷,冷空气下沉并在近地面流向附近较热的陆面,补充那儿因热空气上升而造成的空缺,形成风。同理,在晚上相同受冷的情况下,陆地的温度低于海洋的温度,从而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故这样形成了海陆风。由图可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则应发生在夜晚,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 )
①甲物质是水
②0~12min乙温度降低了20℃
③0~12min甲放出了的热量
④乙物质的比热容为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①④正确
【答案】D
【解析】①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根据Q放=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若A、B两种液体中,一种物质是水,则一定是甲物质,故①正确;
②由图可知,0~12min乙的温度从60℃降低至20℃,所以乙的温度降低
Δt乙=60℃-20℃=40℃
故②错误;
③0~12min甲放出的热量
Q水放=c水m水Δt甲=4.2×103J/(kg•℃)×0.5kg×(60℃-40℃)=4.2×104J
故③错误;
④由题知,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水=m乙,而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即Q水放=Q乙放,则
c水m水Δt甲=c乙m乙Δt乙
结合图像可得,0~12min水放出的热量,即另一种液体放出的热量
Q水放=Q乙放=4.2×104J
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
故④正确,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实验题
5.(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取质量为200g的水,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1)此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 能;
(2)分析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①AB段水吸收的热量为 J;[]
②BC段表示水的 过程,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 ;
(3)实验结束后,取下烧杯上的硬纸板,发现纸板上有小水珠,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答案】 内 10080 沸腾 不变 液化
【解析】(1)[1] 此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酒精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所以是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2)①[2]如图乙所示,AB段水吸收的热量为
②[3][4]如图乙所示,BC段水的温度没变,说明温度达到了水的沸点,这段表示是水的沸腾过程,特点是水要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3)[5] 实验结束后,取下烧杯上的硬纸板,发现纸板上有小水珠,这是从烧杯中出来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硬纸板液化成的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6.(2023·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学习了比热容知识后,想比较A、B两种未知液体的比热容大小,进行如下实验:
(1)找来两个带保温层的相同电热杯,不计与外界发生的热传递,如图甲所示;
(2)将 相等的A、B两种液体分别倒入两个电热杯中,然后将两种液体均加热到60℃;
(3)将长时间处于室温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铜块,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盖好盖子;
(4)经过一段时间,温度计示数稳定后,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液体温度降为 ℃,B液体温度降为53.0℃;
(5)分析可知, 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答案】 质量 56 A A
【解析】(2)[1]比较A、B两种未知液体的比热容大小,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需要控制两液体的质量相等。
(4)[2]由乙图可知,A液体温度降为56℃,则A液体则铜块的末温为56℃。
(5)[3][4]B液体温度降为53℃,则B液体中铜块的末温为53℃,铜块的初温相同,根据Q=cmΔt可知,A液体中铜块吸收的热量较多,则A液体放出的热量多;即
cAmΔtA>cBmΔtB
代入数据可得
cAm(60℃-56℃)>cBm(60℃-53℃)
整理可得cA>cB,所以A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三、填空题
7.(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淡水资源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大试管中加入的食盐水,组装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看到小试管内出现淡化后的水。则加入的食盐水质量为 g;当食盐水从升高到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约为 J(不考虑食盐水质量的改变)。在淡化过程中,水蒸气变成水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食盐水比热容近似为,食盐水的密度取]
【答案】 10.3 2163 液化
【解析】[1]食盐水的密度为
食盐水质量为
[2]吸收的热量约为
[3]水蒸气变成水,即从气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液化。
8.(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湖中的荷花清香四溢,这属于 现象。立于荷尖上的蜻蜓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若蜻蜓距水面。则它与其倒影之间相距 m。广阔的湖水可以调节周边的气温,这是由于水具有较大的 。
【答案】 扩散 1.6 比热容
【解析】[1]湖中的荷花清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2]蜻蜓距水面0.8m,则蜻蜓的像距水面也是0.8m,则它与其倒影之间相距
l=0.8m+0.8m=1.6m
[3]潮水对周边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同等条件下,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其他物质多。
9.(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早穿皮袄午穿纱”表明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而沿海地区则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比砂石的 大,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正是利用了水的这一特性。某同学家“暖气”管道中500kg的水从65℃降低到35℃,放出的热量为 J,这一过程中水的内能减少。除热传递外, 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水=4.2×103J/(kg·℃)]
【答案】 比热容 6.3×107J 做功
【解析】[1]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而沿海地区则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比砂石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白天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降低的少。
[2]放出的热量
Q放=c水m(t0-t)=4.2×103J/(kg·℃)×500kg×(65℃-35℃)=6.3×107J
[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10.(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日常生活中,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它的 大。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水温度从升高,吸收热量 J。【】
【答案】 比热容 4.2×105
【解析】[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即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水箱中用水作为冷却液。
[2]水温度变化量为20℃,由知道,水吸收的热量
11.(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吸收的相同的热量时,铜比铅的温度升高得 (选填“多”或“少”);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是 (选填“铜”或“铅”)。已知,。
【答案】 少 铜
【解析】[1]由可知,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吸收的相同的热量时,由于铜比铅的比热容大,所以铜比铅的温度升高少。
[2]由可知,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铜比铅的比热容大,所以铜吸收热量较多。
12.(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叫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液态,液体通过吸液芯又回到热端。这一过程循环进行,不断地将热量从热端带到冷端。若50g的该液体吸收2400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40℃,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C)。
【答案】 汽化 放出
【解析】[1]热管的热端受热后,吸液芯里的液体在高温下,吸收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
[2]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温度降低时,这些蒸气又遇冷变为液体,发生液化放出热量。
[3]根据可得,液体的比热容为
四、计算题
13.(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正午,小明对水面获取太阳的能量情况进行研究,他将装有400g水的盘子放在室外平台上,经阳光照射10min,水温升高了2.5℃,不计水的蒸发(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1)该过程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若照射到盘中水面上太阳能的功率为25W,水获取太阳能的效率是多大?
【答案】(1)4.2×103J;(2)28%
【解析】解:(1)由Q=cmΔt可得,该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
(2)由W=Pt可得,照射到水面上的太阳能为
故水获取太阳能的效率为
答:(1)该过程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2)水获取太阳能的效率是28%。
一、单选题
1.(2023·湖北·统考模拟预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通过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纸板上的小孔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相等
B.沸腾前,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C.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D.由图乙可知第一次实验用水质量较大
【答案】D
【解析】A.实验中若在烧杯上加盖密闭,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会升高,所以设计一个小孔是为了使杯内外气压平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沸腾前,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在沸腾前,水不断吸热,水的温度上升,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热,水的温度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乙可知,两次水的初温和末温相同,第一次实验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较短,第一次水吸收的热量较少,由Q=cmΔt可知知第一次实验用水质量较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3·北京大兴·统考二模)下表所列的数据为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水的内能跟2kg煤油的内能相等
B.1kg水的比热容跟2kg煤油的比热容相等
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是煤油的2倍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变化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是煤油的2倍
【答案】D
【解析】A.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状态有关,1kg水的内能跟2kg煤油的内能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物态有关,由表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故B错误;
C.根据热量计算公式由上表可知,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2倍,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是煤油的一半;故C错误;
D.根据热量计算公式由上表可知,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2倍,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变化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是煤油的2倍,故D正确。
故选D。
3.(2023·四川·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a、c质量相同。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D.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
【答案】B
【解析】由图象知:
A.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虽然不变,但继续吸收热量,所以其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如果a、b是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b的加热时间长,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Q=cmΔt知,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故B正确;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的加热时间比b物质短,所以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少,故C错误;
D.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b、c两种物质加热时,0~t1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c物质升高的温度较小,但由于不知道b、c质量的大小,不能判断出b、c比热容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二、实验题
4.(2023·内蒙古包头·校考三模)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琪琪同学用两个相同的烧杯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并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花生油加热(如图甲);
(1)琪琪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于图像可知,加热5min时,b物质的温度上升的更明显,说明b的吸热能力 (填“强”或“弱”),此时a、b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关系是:Qa Qb(填“>”、“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第9.2讲 液体压强【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9-2讲液体压强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9-2讲液体压强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9.1讲 压强【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9-1讲压强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9-1讲压强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7.1讲 力、弹力和重力【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71讲力弹力和重力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71讲力弹力和重力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