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吉林省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吉林省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通过科学家上百年的研究,目前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 )
A. 黑猩猩B. 长臂猿C. 森林古猿D. 猩猩
【答案】C
【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与类现代人猿是近亲,人类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 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后 ,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 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
B. 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C.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脐带
D. 睾丸和卵巢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器官
【答案】C
【分析】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体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人体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A正确。
B.子宫是女性产生月经和胚胎、胎儿发育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B正确。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故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C错误。
D.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D正确。
故选C。
3. 青春期是人生中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下列不符合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 身高突增B. 出现第二性征
C. 大脑开始发育D. 心肺功能增强
【答案】C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会迅速增长,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逐渐的成熟,身体的第二性征也开始出现,比如女孩会有乳房突出、月经来潮等,男孩会长出喉结、胡须、声音也会变化等。
【详解】A.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会迅速增长,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性器官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青春期身体的第二性征也开始出现,B不符合题意。
C.人的大脑从胎儿期就开始发育了,不是青春期发育的特点,C符合题意。
D.青春期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逐渐成熟,功能增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古时候航海的海员长期吃不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易患( )
A. 夜盲症B. 骨质疏松症C. 脚气病D. 坏血病
【答案】D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A.缺乏维生素A容易得夜盲症,故A错误。
B.缺乏维生素D或缺钙,儿童可得佝偻病,成人可得骨质疏松症等,故B错误。
C.缺乏维生素B1可得神经炎、脚气病,故C错误。
D.缺乏维生素C可得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等病。蔬菜和水果含丰富的维生素C,长期不吃,会使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坏血病等,故D正确。
故选D。
5. 2024年5月20日为第35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下列关于营养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吃新鲜的果蔬类可以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
B. 预防佝偻病补充钙和维生素C
C. 低血糖晕倒时要注射葡萄糖
D. 青少年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答案】B
【分析】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等营养成分,不同的营养物质有着不同的作用,一旦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就会导致营养不良或患营养缺乏症,我们要合理膳食,做到营养均衡。
【详解】A.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故A正确。
B.人体缺乏含钙的无机盐或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因此预防佝偻病可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坏血病可补充维生素C,故B错误。
C.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氧化分解释放的,糖类也是供能最直接和最快的营养物质,低血糖晕倒是由于供能不足导致的,此时要注射葡萄糖,为患者尽快提供能量,故C正确。
D.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并且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青少年正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故D正确。
故选B。
6. 绿色食品是指( )
A. 绿颜色的食品B. 食用前没人接触过的的食品
C. 已经经过消毒的食品D. 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的食品
【答案】D
【分析】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详解】绿色食品是在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都没有污染的食品,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的食品。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既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绿色食品标志如下:
故选D。
7. 买回来的蔬菜,用水泡洗的目的是( )
A. 使蔬菜更新鲜B. 除去蔬菜表面残留农药
C. 使蔬菜重量增加D. 炒熟后汤质多
【答案】B
【分析】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
【详解】为了防止病虫害,农民常会对生长过程中的蔬菜喷洒农药。据有关专家介绍,用清水,特别是碱性溶液浸泡冲洗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可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这是为了去掉蔬菜表面残留下的农药。
故选B。
8.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于( )
A. 组织细胞B. 血液C. 肺D. 气管
【答案】A
【分析】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解题关键是明确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具体场所在组织细胞。
【详解】由分析可知,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于组织细胞,A符合题意。
故选A。
9. 人体内不能同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A. 肺循环和体循环B. 消化和吸收
C. 吞咽和呼吸D. 心跳和呼吸
【答案】C
【分析】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会厌软骨犹如铁路上的道岔。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所以,人体内不能同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吞咽和呼吸。
【详解】A.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可以同时进行的,A错误。
B.消化和吸收是能够同时进行的,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吞咽和呼吸是不能同时进行的,C正确。
D.心跳和呼吸可以同时进行,D错误。
故选C。
10. “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需要从血液中提取DNA,那么DNA来自血液成分中的( )
A. 成熟的红细胞B. 血小板C. 白细胞D. 血浆
【答案】C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
【详解】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综合分析选项:“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 都没有细胞核,血浆呈现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也不含DNA。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所以,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需要从血液中提取DNA,那么DNA来自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C正确。
故选C。
1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小明脸色苍白,经常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和头晕。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他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明可能患有贫血症
B. 医生建议的依据可能是小明检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含量偏低
C. 小明可以适量多吃鸡蛋、鱼、豆腐等食物
D. 小明的检验结果中红细胞数量一定低于正常范围
【答案】D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详解】AC.贫血患者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的含量过少而造成的,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缺铁易患贫血,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所以小明可能患有贫血症,可以适量多吃鸡蛋、鱼、豆腐等食物,故AC正确。
B.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120~160克/升,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110—150克/升,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所以医生建议的依据可能是小明检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故B正确。
D.贫血患者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的含量过少而造成的,说明小明患有贫血,其检验结果中红细胞数量可能低于正常范围,也可能是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范围,或者两者的数值均低于正常范围,故D错误。
故选D。
12. 下列有关血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
B. 最小的动脉和静脉靠毛细血管连通
C. 动脉管径大,都比静脉粗
D. 四肢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答案】C
【分析】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①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②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③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A.手臂上的“青筋”实际上是浅表静脉,因为它们靠近皮肤表面,血液中的脱氧血红蛋白使得这些血管呈现蓝色或绿色,A正确。
B.毛细血管是微循环中的重要部分,连接最小的动脉(动脉末梢)和静脉(静脉起始端),B正确。
C.动脉和静脉的粗细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位置,动脉可能比静脉粗,但在其他地方,比如靠近皮肤表面的地方,静脉可能会显得更粗一些,特别是当它们充盈血液时。此外,动脉和静脉的管径大小也受到身体部位和功能需求的影响,C错误。
D.四肢的静脉中确实存在瓣膜,这些瓣膜的作用是确保血液单向流动,避免因重力作用而发生血液逆流,D正确。
故选C。
13. 判断新鲜猪心左右侧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用刀将心脏切开B. 用手捏心房壁
C. 用手捏心室壁D. 向心脏内灌水
【答案】C
【分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心肌壁的厚度不同。
【详解】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向心室,需要的压力较小,而心室需要把血液从心室压向全身,需要的压力较大,所以心室的壁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经过的路径比较长,需要的压力大;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经过的路径比较短,需要的压力较小,所以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壁要厚。所以判断心脏的左右侧,可用手捏心室的两侧,较厚的一侧是左心室,较薄的一侧是右心室。
故选C。
14. 实验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下列对观察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B.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C. 动脉瓣在动脉血管内
D. 心脏内有四个腔,左右两部分不相通
【答案】C
【分析】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详解】A.心脏四个腔中,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A正确。
B.心室的任务是将血液泵送到全身或肺部,这需要更大的力量和压力。左心室尤其如此,它需要将血液泵送到全身,这是一个远距离、高阻力的过程。心室的厚壁提供了强大的收缩力,确保了血液循环的效率和稳定性。心房主要负责接收来自身体和肺部的血液,然后将其泵入心室。心房的收缩压力较低,因为它们只需要将血液推进到相邻的心室中,距离短,阻力小。因此,心房不需要太强的泵血力量,其壁相对薄,以节省能量,B正确。
C.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朝心室方向开,动脉瓣朝动脉方向开。可见,动脉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不在动脉血管内,C错误。
D.心脏四腔,上下相通,左右不通,保证了动脉血和静脉血能严格分开,D正确。
故选C。
15. 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呼吸肌的收缩力量,提高人体的最大摄氧量,降低心脏病、动脉硬化等高危疾病的发病风险。人体摄入的氧气最先到达的心脏部位是( )
A. 左心室B. 右心室C. 左心房D. 右心房
【答案】C
【分析】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根据血液流动的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各处的组织细胞。血液循环简图如下:
【详解】 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路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据血液循环路径可知,人体吸入的氧气,通过肺泡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因此人体摄入的氧气最先到达的心脏的左心房。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甲血管与心房相通,流着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通,流着静脉血。那么,甲、乙的名称分别是( )
A. 肺动脉、肺静脉B. 上腔静脉、主动脉
C. 肺静脉、肺动脉D. 主动脉、肺静脉
【答案】C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动脉与心室连接,静脉与心房连接;除了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内流静脉血,其它的血管: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
【详解】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根据血液流动的途径的不同,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肺循环,血液在肺部毛细血管和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可见,“甲血管与心房相通,流动脉血”,该血管是肺静脉;“乙血管与心室相通,流静脉血”,该血管是肺动脉,C符合题意。
故选C。
17.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下列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人生命可少量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 患有传染性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
C. 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D. 异型输血时可能会造成红细胞凝集
【答案】A
【分析】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蛋白)表面的抗原类型。在输血时,必须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容,以避免免疫反应,特别是红细胞凝集,这可能导致严重的输血反应甚至死亡。
【详解】A.在紧急情况下,异型输血仅在没有其他选择时作为最后手段,因为不同血型之间存在凝集反应的风险,而且,即使是少量异型输血,也需要进行严格的配血试验和密切观察,A错误。
B.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献血可能会将疾病传播给受血者,因此,传染性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被禁止献血,B正确。
C.健康成年人适量献血(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人体能够快速补充失去的血液成分,C正确。
D.如果输血时不考虑血型兼容性,异型输血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凝集,引起输血反应,甚至致命,D正确
故选A。
18. 我国一直在开展“一盔一带”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必须佩戴头盔,以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该部位位于( )
A. 大脑B. 小脑C. 脑干D. 脊髓
【答案】C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详解】A.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A错误。
B.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错误。
C.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可见,如果脑干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C正确。
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D错误。
故选C。
19. 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点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
A. 肾上腺素B. 甲状腺激素C. 生长激素D. 胰岛素
【答案】C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要充分保障中小学学生的睡眠时间,是因为人体在睡眠状态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的生长,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 “石分美”是石家庄垃圾分类的宣传标志。垃圾分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为四个不同垃圾箱上的图标,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废旧电池应投放到乙垃圾箱B. 厨余垃圾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C. 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D. 废纸和塑料应投放到丁垃圾箱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垃圾分类的方法。目前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详解】A.废旧电池含有害物质,应投放到乙号垃圾箱,A正确。
B.厨余垃圾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微溶性物质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并利用,B正确。
C.垃圾分类后,有一部分垃圾可回收再利用,有一部分有害物质可得到妥善处理,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C正确。
D.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织物等属于可回收垃圾,应投放到甲垃圾箱,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此次飞行任务中,三名航天员们配备了丰富的“太空菜单”,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为航天员提供了充足能量和营养物质。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二代表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过程,A—C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甲、乙为人体的消化系统中的器官,①-③为某种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___,它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但对_________有促进消化(乳化)作用,故肝炎病人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
(2)老年人发生便秘,主要是因为粪便在图一中[ ]__________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在此处被过度吸收引起粪便干燥,难以排出。
(3)图二中,若A为蛋白质,B为多肽,则器官甲为图一中[ ]__________;若C为氨基酸,器官乙为__________,参与②过程中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等粮食作物富含淀粉,经过消化最终变为图二中的C_____________,C在器官乙内经过过程③_____________进入循环系统。
【答案】(1)①. 1肝脏 ②. 脂肪
(2)2大肠 (3)①. 3胃 ②. 小肠 ③. 肠液和胰液
(4)①. 葡萄糖 ②. 吸收
【分析】观图可知:图一中1是肝脏、2是大肠、3是胃、4是小肠。
【详解】(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图一中1肝脏,其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胆汁储存于胆囊。其分泌的消化液对脂肪的消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
(2)老年人发生便秘,主要是因为粪便在2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在此处被过度吸收引起粪便干燥,难以排出。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图二中,若A为蛋白质,B为多肽,则器官甲为图一中3胃;若C为氨基酸,器官乙为小肠,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其中图二中①是胃液,②是肠液和胰液。
(4)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小麦等粮食作物富含淀粉,经过消化最终变为图二中的C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2.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与肺泡结构示意图。([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和[ ]______组成的,空气经过前者的处理后变得______、______、清洁,再进入后者。
(2)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______。且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现的生物学观是______。
(3)新冠肺炎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导致呼吸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时,肺部扩张不足,进而使吸入的气体量减少。
【答案】(1)①. 呼吸道 ②. 3肺 ③. 温暖 ④. 湿润
(2)①. 肺泡 ②.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收缩
【分析】题图中:1咽,2喉,3肺,4肺泡壁,5肺泡,6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1)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3肺组成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再进入肺。
(2)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枝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即为肺泡。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体现的生物学观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可见,新冠肺炎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导致呼吸肌收缩时,肺部扩张不足,进而使吸入的气体量减少。
23. 2024年5月4日大安市在嫩江湾举行了“百年青春·当‘燃’有我”五四青年节专场演出,观看文艺演出需要身体多个器官的参与,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节目开始,当洪亮的歌声响起,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______。
(2)小华同学平时总爱看手机,造成视力下降,需要配戴近视眼镜,才能看清晚会现场节目,这是由于图中眼球的[ ]______曲度过大引起的。
(3)当看到令人激动的场面时,小华激动地站起来,热血沸腾地欢呼鼓掌,该过程中涉及的调节方式有______调节。
(4)他站起来时不小心碰到椅子,感觉到膝盖有些疼,此传导过程是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序号和箭头表示)。但是她仍然能保持站立姿势,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 ]______的调节功能。
【答案】(1)④耳蜗 (2)A晶状体 (3)神经调节和激素
(4)①. E→F→G→⑧→⑥ ②. ⑦小脑
【分析】图中:A是晶状体、B是视网膜、C是视神经、D是玻璃体;①是外耳道、②是鼓膜、③是听小骨、④是耳蜗、⑤是听神经、⑥是大脑、⑦是小脑、⑧是脑干;E是感受器、F是传入神经、G是神经中枢、H是传出神经、I是效应器。
【详解】(1)图中的④耳蜗是内耳的一部分,包含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是听觉形成的关键结构。
(2)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是通过睫状肌的调节实现的,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增加,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但如果长时间看近处,如经常看手机,会导致[A]晶状体曲度过大,不能很好地调节,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近视眼镜)来矫正。
(3)当小华看到令人激动的场面时,他激动地站起来,热血沸腾地欢呼鼓掌;这一过程中,他的反应不仅涉及神经系统的快速调节,还伴随激素的分泌(如肾上腺素的增加),以增强身体的反应能力。因此,该过程中涉及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4)当小华站起来时不小心碰到椅子,感觉到膝盖有些疼。这一疼痛感觉的传导过程可以通过图中的字母和序号来表示:首先,膝盖处的痛觉感受器(E)感受到疼痛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F)传导至神经中枢脊髓(G);在脊髓内,神经冲动经过初步整合后,再通过上行传导束传,经过⑧至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⑥,形成痛觉。同时,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小华的身体主要依靠图中[⑦]小脑的调节功能。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中枢,它能够通过接收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息,并发出指令来调节肌肉的活动,从而保持身体的稳定。
24. 血液、尿液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下表为甲、乙、丙、丁的血检和尿检结果[白细胞正常值为(4一10)x109个/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一”表示无,“+”表示有]。图1表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2是肾单位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是______。
(2)丙出现血尿和蛋白尿,是由于肾脏______发生病变的缘故。
(3)如图1,人体内的代谢废物,绝大部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却是间歇的,这是因为______(填图1中序号)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
(4)如图2,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中的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作用,进入到⑤______形成原尿。原尿中的葡萄糖在______(填图2中序号)被重吸收回血液。
(5)在糖尿病、高血压、尿毒症三类患者中,______患者最需要做血液透析。
【答案】(1)丙 (2)肾小球
(3)③ (4)①. 过滤 ②. 肾小囊 ③. ⑥
(5)尿毒症
【分析】(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2)图2中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肾小球、⑤肾小囊、⑥肾小管。
【详解】(1)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表格中丙的白细胞数值30×109/升超过了正常值(4-10)×109/升,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丙。
(2)当血液流经④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⑤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⑥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因此,丙出现血尿和蛋白尿,是由于肾脏的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
(3)人体内的代谢废物,绝大部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却是间歇的,这是因为③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
(4)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中的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进入到⑤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中的葡萄糖在⑥肾小管被重吸收回血液。
(5)尿毒症是急慢性肾衰竭的晚期阶段,此时肾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导致体内环境紊乱。而血液透析正是针对这一阶段的治疗方法,通过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25. 露露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他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______号和______号试管是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5~10min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①号试管不变蓝,这是为________,把3支试管放在37°C的温水中的原因是______。
(3)①号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______作用。
(4)以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答案】(1)①. ① ②. ③
(2)①. 馒头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麦芽糖 ②. 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3)舌的搅拌
(4)唾液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加入馒头碎屑,相当于牙齿将食物切断、撕裂、磨碎;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相当于舌的搅拌作用;①号中加的是馒头碎屑和唾液,是搅拌;③号加入的是馒头块和唾液,不搅拌;二者的变量就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2)在37℃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5~10分钟后,①号试管的淀粉全部被淀粉酶转化成麦芽糖,加入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由于没有淀粉酶,淀粉不发生变化,加入碘液后变蓝;③号试管中的淀粉酶只能消化一部分淀粉,加入碘液后,也会变蓝。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的舌的搅拌作用。
(4)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实验变量是唾液,因此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检查项目
血液
尿液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细胞
蛋白质
甲
4.8×109
140
-
_
乙
5.2×109
70
-
_
丙
30×109
150
++
+++
丁
4.6×109
130
_
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