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展开一、【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坚定地树立马克思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2、科学精神: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公共参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物质的概念。
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教学难点: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三、【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四、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知道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了解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究竟是什么呢?
2、【学习过程】
总议题:从地球的演进探究世界的本质
议题一:自然界是按照人的意志存在和发展的吗?
探究与分享:
观看视频《地球的演化史》,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自然界是怎么产生的?
2、自然界是按照人类的意志产生和发展的吗?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点拨: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是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人类生活的地球,早在46亿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但长期没有生物,没有人类,因而也就没有人的意识。只是到了距今大约300万年前,地球上才出现了人类。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内容: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遵循自然界发展的规律。
注意: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3、物质的定义及其特性
(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这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揭示了物质相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这就从根本上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有力驳斥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②物质能够“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根本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这就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可知论,有力地批驳了不可知论。
(2)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注意: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知识小结:
板书:“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议题二:人类社会是人创造的吗?
探究与分享:
观看视频《地球的历史》,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人类社会是怎么产生的?是神创的吗?
2、人类社会的构成有哪些基本要素?分别具有哪些特性?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点拨:
1、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①劳动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②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③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①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实在性。
②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构成、人口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发展。
③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劳动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集中 体现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知识小结:
板书:“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议题三: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探究与分享:
这次英国公司设计的Ameca机器人,智能的程度也一般。其丰富表情的实现源于内部设计好的表情数字模型,支持其运作的是底层的仿真人形机器人系统,Ameca机器人身上配备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麦克风和位置编码器,以及数千个智能设备,而这些传感器的数据都可以实时获得。最终Ameca可以实现凝视别人、进入简单的对话等等动作。
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在1954年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之后,就时而有人出来发布未来机器人会在能力上超越人类并最终取代人类的警告,只是此类“取代警告”或者出自科幻作家的想象,或者属于个别学者的单纯预言,缺乏说理。事实也是如此,那时计算机论域中与人相关的讨论,还聚焦在电脑或人工智能是否会有类似于人的意识或智能的问题上。而绝大多数学者对此问题的回答,还都是否定性的观点。
可是近些年的情况明显不同。一个不同是,发出“取代警告”的人已经不是科幻作家与个别学者,而是变成许多专家,其中就有当今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技术家。如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曾警告:“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马斯克则是著名的技术家,他也将人工智能说成人类“最大的生存威胁”,并将发展人工智能比喻成“召唤恶魔”。另一个不同是,此时的“取代警告”已经有了理论论证以及某种程度的事实佐证和可感受性。尤其是当人们发现战胜人类围棋世界冠军的智能机器阿尔法狗居然会自己学习时,就不得不在惊叹之余,相信人工智能还会有越来越快速的发展和越来越令人惊诧的表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未来的机器人是否将取代人类的讨论就空前热火地在学界展开了,众多学者纷纷参与,各抒己见。
议学活动:
人工智能能否像人一样拥有自主的意识,意识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吗?
小组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点拨: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人的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①人类劳动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二是劳动的社会集体性。
这两个特征相互联系,在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过着群居生活的猿类由于劳动的发展,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更加必要,以致达到彼此间必须交流的地步,于是出现了最初的语言和思维。因此,劳动不仅促进了意识活动的器官即人脑的形成,同时也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外壳即语言的形成。劳动和社会交往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没有劳动,就不可能产生人类意识。
(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
(4)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A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3、板书: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21·广东·高考真题)不少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既是科学伟人,又是科学哲人。牛顿从经验主义出发建立起古典力学,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决心寻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数学核心,建立了矩阵力学。能解释上述科学史实的是(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的争论引领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
④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应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元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及动作仿真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建的虚拟环境说明( )
①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②物质世界存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③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进入2023年,ChatGPT迅速火遍全球。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材料旨在强调(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科技进步验证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③拥有自主意识是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④意识通过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事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参考答案】BAD
【布置作业】
(一)必做:
1、整理本节课知识,并理解记忆。
2、完成分层作业第一部分:基础检测10个小题.
(二)选做:
结合所学知识并搜索资源,以“应该给人工智能设定安全边界”为题写一篇述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教后反思】
(略)
类别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联系
①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
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③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④二者是抽象和具体、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a href="/zz/tb_c400344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a href="/zz/tb_c400340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世界的物质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获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获奖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结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