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设计(2课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设计(2课时)01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设计(2课时)02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设计(2课时)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4页。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设计(2课时)
    13.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
    授课人
    课时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新授课
    小刘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实现人生价值》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领会人生价值的重要性,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懂得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通过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要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本课共设计两框,由“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与“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两框体内容组成,第一框围绕人生价值的创造展开,第二框围绕精彩人生的实现展开。
    本节课为第一框,主要阐述了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学生要准确理解人生价值,首先要把握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要重点把握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也是创造人生价值的途径。人生价值通过对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来衡量。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积极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体悟人生的美好,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开始出现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初中生比小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获得的信息量更大。但他们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普遍较弱,对人生价值缺乏深度的思考,此时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比较肤浅、片面,认知能力有待提高,此时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创造精彩人生。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诚实劳动的意识,有做未来合格建设者的志向。
    健全人格:理解劳动的作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
    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作为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生价值的含义、来源及衡量标准。
    难点: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视频导入,明确要点。
    活动一:播放视频《致敬劳动者》
    教师:建筑工人在钢筋水泥间挥洒汗水,才有了城市建设的飞跃发展;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让我们一日三餐有饭可食;环卫工人用无数次的弯腰,让城市变得整洁; 人民教师让不计其数的道理生根在学生们的心里;医务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只为挽救更多的生命…….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今天,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根据视频回答感受。
    通过视频中的素材直观的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通过劳动奉献社会的缩影,感受劳动的意义。
    环节二:
    新知教学,突破重难。
    人生价值
    活动一:自主学习
    思考:(1)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2)人生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3)人生价值通过什么来衡量?
    活动二:名言感悟
    思考:阅读上述名言,你对人生价值有什么理解?
    知识点1:人生价值
    含义: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材料一:探究与分享——李培生和胡晓春的工作事迹
    思考:结合材料和教材96页,思考:在李培生、胡晓春的事迹中,哪些细节打动了你?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教师:通过劳动,人们改变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也塑造和提升了人本身,使人生充满意义。在劳动中,人们不仅能够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也体会到创造人生价值的美好。因此,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也是创造人生价值的途径。
    知识点1:人生价值
    (1)含义: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产生: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拓展延伸: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含义
    活动三:观点辨析
    同学甲:一个人的职位代表他所承担的责任以及他对社会的贡献,所以职位的高低决定人生价值的大小。
    同学乙:一个人获得利益的多少(挣钱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他贡献的大小,所以获得利益越多他的人生价值越大。
    思考:你是否认同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什么?
    教师:判断人生是否有积极意义、有价值,除个人的自我评价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评价。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根本内容。任何时代的先进人物和有识之士,都主张一个人不应该只为自己活着,而应当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人生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和活动对他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起到某种负面的作用,那么,这种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
    知识点1:人生价值
    (1)含义: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产生: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3)衡量尺度: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活动四:观点评析
    材料二:劳动者——李先生
    教师:人们的职业不同、岗位有别,但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
    材料三:“习语”升华
    教师:因此,劳动者的能力有大小,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作的贡献也有很大差别,但只要为社会为人民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只要对社会尽职尽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我们要兼顾能力的大小和差异,不能把贡献这一普遍性原则当作公式化的标签贴到各种人和事物上去,而应当从人的特殊性出发,实事求是地加以考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事实上,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我们就应该对他的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活动一:生活图片素材
    教师: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材料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财富列举
    材料二:新时代的奋斗者
    教师: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
    知识点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1)历史角度: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劳动换来的。
    (2)现实意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美好愿景都要考劳动来实现。
    教师总结: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开创未来。让我们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学习劳动技能,以不懈奋斗唱响劳动者之歌,创造并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同学们,生命的长河奔流不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题。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们要辛勤劳动,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小组合作,讨论辨析并派代表回答。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结合材料,根据自己的体会回答。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名言和辨析观点,让学生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知道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理解人生价值是通过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的。
    通过分析人物事例等,让学生理解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品德,让学生明白职业不分贵贱,劳动者都值得尊重。
    明白劳动从历史到现实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
    环节三:
    课堂练习
    巩固理解
    课堂练习:
    1.(广州南沙区一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广荣,30多年来始终坚守在环卫工作一线,每天与垃圾杂物打交道,积极钻研有关清扫作业的技巧,苦练“叉头扫把”捆扎技术,手指划出一道道伤痕,只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李广荣在平凡岗位上( )。
    ①创造出最伟大的物质财富 ②用劳动书写人生价值
    ③为环境的整洁美丽作贡献 ④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卸货、分拣、装车、送货……快递小哥小言每天重复着这些操作,把包裹送往千家万户。2022年他荣获了株洲市五一劳动奖章,他说:“送快递是一件传递快乐、分享喜悦的事业。”他享受这份传递快乐的喜悦。这告诉我们( )。
    ①他的劳动得到了社会的积极评价
    ②实现人生价值,应该从轰轰烈烈的大事做起
    ③可以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喜悦
    ④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凌晨三点就开始做早餐的面点师傅、穿梭大街小巷的送货员、24小时轮班工作的保安、深夜坚守在岗位的医护人员……正是每一位劳动者的努力,才让城市奏出最美的交响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个人劳动时间的长短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
    ②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更大
    ③无数劳动者的奋斗与奉献,成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④我们要尊重这些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者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2024年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虎从一名技术工人,一步步成长为青年技术专家。科研路上,他已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失败的试验,熬过多少个通宵。他负责和参与研制的关键零部件,助力“神舟”飞天、“北斗”指路、“嫦娥”奔月。下列对杨虎的事迹认识正确的是( )。
    A.国家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B.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愿景取决于杰出人才的奋斗
    C.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每个中国人都能获得劳动奖章
    D.要向杨虎学习,放下现阶段学习任务,投入科研领域,刻苦钻研
    按照要求完成练习。
    课堂练习有助于检测学习效果,从而针对性的查缺补漏。
    板书设计
    (1)含义: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产生:通过劳动创造
    (3)衡量尺度: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
    (1)历史角度: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劳动换来的。
    (2)现实意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美好愿景都要考劳动来实现。
    劳动创造
    美好生活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3.2《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
    授课人
    课时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
    新授课
    小刘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实现人生价值》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领会人生价值的重要性,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懂得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通过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要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本课共设计两框,由“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与“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两框体内容组成,第一框围绕人生价值的创造展开,第二框围绕精彩人生的实现展开。
    本节课为第二框,主要阐述了如何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材从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在踏实奋进中绽放人生光彩、在奉献中走向伟大三个方面阐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引导学生理解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劳动者,致敬奋斗者和奉献者,自觉珍惜新时代提供的广阔舞台,在积极进取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成就精彩人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开始出现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初中生比小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获得的信息量更大。但他们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普遍较弱,对人生价值缺乏深度的思考,此时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比较肤浅、片面,认知能力有待提高,此时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创造精彩人生。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生态度的影响。
    难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表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对话导入,明确要点。
    活动一:单元体系梳理
    活动二:出示对话,感知主题。
    教师: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最后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阅读对话,判断观点并说明理由。
    利用图文两组对话的形式辨析观点,初步感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环节二:
    新知教学,突破重难。
    (一)人生态度的含义
    活动一:自主学习。
    教师: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知识点1:人生态度的含义
    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二)不同人生态度的影响
    出示苏轼的人生经历折线图
    思考:结合下面的人生经历折线图,尝试总结一下这段人生路程。
    教师:他的经历我们可以用“大起大落,坎坷一生”来形容。大家可以代入一下,如果是你走完了这样的一生,你会怎样看待人生?而苏轼在诗中自嘲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以看出他还是比较豁达的。因而在生活中,不同的人生态度也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从而心灰意懒、消极懈怠。
    知识点二:不同人生态度的影响
    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从而心灰意懒、消极懈怠。
    出示《浣溪沙》和《惠州一绝》
    教师:苏轼在面临被流放至蛮荒之地的境遇时并未就此沉沦,而是在词中表现出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表达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知识点二:人生态度的影响
    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从而心灰意懒、消极懈怠。
    (2)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从而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
    教师:因此,我们在认识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对于个人的影响之后要明白——我们要努力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那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哪几个方面体现呢?接下来继续学习。
    (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何体现
    播放《苏轼的一生》
    思考:结合教材94页探究与分享和该视频片段,谈谈你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认识。
    教师:苏轼在被贬黄州时,仍然能够保持旷达的心胸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在《定风波》中,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达面对人生挫折的无畏,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面对困苦生活的洒脱,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随遇而安、豪放旷达的心态,充分展现出了苏轼超凡脱俗的人生信念。因此,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
    知识点3: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何体现
    (1)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体味更多的生活乐趣;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不畏惧,不退缩,勇敢面对。
    出示党的干部——徐利民
    思考:徐利民深深打动我们的是哪种品质?这种品质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知识点3: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何体现
    (1)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体味更多的生活乐趣;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不畏惧,不退缩,勇敢面对。
    (2)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认真务实。
    认真务实的人,往往有着严谨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和踏实的作风,做任何事情都会精益求精,不走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捷径”。
    活动二:分析材料,总结要点。
    材料一:苏东坡的对联
    材料二:华罗庚——“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思考:“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和苏东坡的事例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教师点拨: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经验,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逐步积累起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才能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勤奋还能促使我们不断反思和改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知识点3: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何体现
    (1)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体味更多的生活乐趣;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不畏惧,不退缩,勇敢面对。
    (2)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认真务实。
    认真务实的人,往往有着严谨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和踏实的作风,做任何事情都会精益求精,不走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捷径”。
    (3)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勤奋进取。
    勤奋进取是一种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努力前行的勇毅品格。勤奋进取的人不会满足现状、贪图安逸,而是勤学上进、追求卓越。
    教师小结: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
    教师总结:让我们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和困难。让我们用行动去诠释自己的信念和梦想,用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自主阅读,勾画要点。
    分析事例,判断观点。
    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把简单的知识点设置为自主学习能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典型人物事迹和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从而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
    继续深入挖掘前面典型人物的经历,深入体会人生态度的具体体现。
    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以及生活中先进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从他们身上认识到要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勇于面对挫折,做到认真务实、勤奋进取,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进,追求卓越。
    环节三:
    课堂练习
    巩固理解
    课堂练习:
    1.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①乐观豁达,体味生活乐趣
    ②发掘潜能,实现自我超越
    ③学会沟通,正确处理冲突
    ④直面挫折,及时调整心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许多行业的职工评级或晋升都有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要求,这给平时疏于学术研究、文字功底薄弱的人带来了困扰。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商机”,宣称“花钱就能在正规期刊上发表文章”,从而实施诈骗。对于这些花钱发论文的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他们的行为警示我们做事要认真务实
    B.发论文不是本职工作,可以走捷径
    C.追求晋升说明他们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D.应仔细甄别,找到靠谱商家发论文
    3.2024年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王修齐是泉州高甲戏传承基地的小学员。为了演好戏中角色,他凭着一股韧劲和热爱,每天咬牙苦练基本功,仔细揣摩角色形象,还多次登门向泉州歌诀传承人学习闽南话发音。最终他所参演的高甲戏获第26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集体项目”奖。下列可以作为他入选“新时代好少年”的理由的是( )。
    ①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贡献
    ②为了演好高甲戏放弃学业
    ③为实现目标全力以赴,坚持不懈
    ④拥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按照要求完成练习。
    课堂练习有助于检测学习效果,从而针对性的查缺补漏。
    板书设计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的含义: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人生态度的影响:(1)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从而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2)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从而心灰意懒、消极懈怠。
    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何体现:(1)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2)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认真务实。(3)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勤奋进取。
    相关教案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11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11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a href="/zz/tb_c40491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教案设计</a>,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