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知识点串讲)特训(学生版+解析)
-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第2讲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知识点串讲)特训(学生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第2讲直线、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测试)特训(学生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第3讲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和方程(专题测试)特训(学生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第3讲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和方程(知识点串讲)特训(学生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第3讲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专题测试)特训(学生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第2讲直线、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知识点串讲)特训(学生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第2讲直线、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知识点串讲)特训(学生版+解析),共20页。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
(2)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
(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a⊂α⇒a∥β).
(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α,a⊄β,a∥α⇒a∥β).
【考点精炼】
考点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例1、(2019·陕西西安调研)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P是平面ABCD外一点,M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点G,过G和AP作平面交平面BDM于GH.
求证:AP∥GH.
练习、如图所示,斜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D1分别为AC,A1C1上的中点.
(1)证明AD1∥平面BDC1;
(2)证明BD∥平面AB1D1.
练习、如图所示,CD,AB均与平面EFGH平行,E,F,G,H分别在BD,BC,AC,AD上,且CD⊥AB.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知识梳理】
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4.判定面面平行的四种方法
(1)利用定义,即证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不常用).
(2)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主要方法).
(3)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客观题可用).
(4)利用平面平行的传递性,即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客观题可用).
【考点精炼】
考点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例2、(2019年南宁月考)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
(1)B,C,H,G四点共面;
(2)平面EFA1∥平面BCHG.
[变式探究] 在本例条件下,若D1,D分别为B1C1,BC的中点,求证:平面A1BD1∥平面AC1D.
训练、如图,ABCD与ADEF均为平行四边形,M,N,G分别是AB,AD,EF的中点.
(1)求证:BE∥平面DMF;
(2)求证:平面BDE∥平面MNG.
【知识梳理】
5、重要结论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α,a⊥β,则α∥β.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即若a⊥α,b⊥α,则a∥b.
(3)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
【考点精炼】
考点三:与线面平行相关的命题真假判断
例3.(2019·山东日照月考)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α⊥β,m⊥β,则m∥α
B.若m∥α,n⊥m,则n⊥α
C.若m∥α,n∥α,m⊂β,n⊂β,则α∥β
D.若m∥β,m⊂α,α∩β=n,则m∥n
练习.(全国卷Ⅰ)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
【知识梳理】
6.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7.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2)利用“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
(3)利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与另一个也垂直”.
(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8.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
(1)利用特殊图形中的垂直关系.
(2)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的性质.
(3)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4)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考点精炼】
考点四: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4.(2019·湖南六校联考)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 )
A.α⊥β且m⊂αB.α⊥β且m∥α
C.m∥n且n⊥βD.m⊥n且α∥β
练习、(2019年潍坊月考)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5,AC=6,点E,F分别在AD,CD上,AE=CF=eq \f(5,4),EF交BD于点H.将△DEF沿EF折到△D′EF的位置.OD′=eq \r(10).
求证:D′H⊥平面ABCD.
【知识梳理】
9.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 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10.面面垂直的两种证明方法
(1)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
(2)定理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把问题转化成证明线线垂直加以解决.
【考点精炼】
考点五: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练习、(北京卷)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AB,PA⊥BC,AB⊥BC,PA=AB=BC=2,D为线段AC的中点,E为线段PC上一点.
(1)求证:PA⊥BD;
(2)求证:平面BDE⊥平面PAC;
(3)当PA∥平面BDE时,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
[变式探究] 在本例条件下,证明:平面PBC⊥平面PAB.
练习、(2018·全国卷Ⅰ)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中,AB=AC=3,∠ACM=90°.以AC为折痕将△ACM折起,使点M到达点D的位置,且AB⊥DA.
(1)证明:平面ACD⊥平面ABC;
(2)Q为线段AD上一点,P为线段BC上一点,且BP=DQ=eq \f(2,3)DA,求三棱锥QABP的体积.
考点六:平行、垂直中关系的证明
例6、(2018·江苏卷)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
求证:(1)AB∥平面A1B1C;
(2)平面ABB1A1⊥平面A1BC.
练习、(2018·全国卷Ⅲ)如图,矩形ABCD所在平面与半圆弧 eq \\ac(CD,\s\up10(︵)) 所在平面垂直,M是 eq \\ac(CD,\s\up10(︵)) 上异于C,D的点.
(1)证明:平面AMD⊥平面BMC;
(2)在线段AM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MC∥平面PBD?说明理由.
练习、(2019·山东潍坊模拟)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AD=eq \f(π,2),AB=BC=eq \f(1,2)AD=a,E是AD的中点,O是AC与BE的交点.将△ABE沿BE折起到图(2)中△A1BE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1BCDE.
(1)证明:CD⊥平面A1OC;
(2)当平面A1BE⊥平面BCDE时,四棱锥A1BCDE的体积为36eq \r(2),求a的值.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
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l∥a,a⊂α,l⊄α⇒l∥α
性质
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l∥α,l⊂β,α∩β=b⇒l∥b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
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a∥β,b∥β,a∩b=P,a⊂α,b⊂α⇒α∥β
性质
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α∥β,α∩γ=a,β∩γ=b⇒a∥b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
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eq \b\lc\ \rc\}(\a\vs4\al\c1(a,b⊂α,a∩b=O,l⊥a,l⊥b))⇒l⊥α
性质
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eq \b\lc\ \rc\}(\a\vs4\al\c1(a⊥α,b⊥α))⇒a∥b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
定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eq \b\lc\ \rc\}(\a\vs4\al\c1(l⊂β,l⊥α))⇒α⊥β
性质
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eq \b\lc\ \rc\}(\a\vs4\al\c1(α⊥β,l⊂β,α∩β=a,l⊥a))⇒l⊥α
第二讲 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
(2)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
(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a⊂α⇒a∥β).
(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α,a⊄β,a∥α⇒a∥β).
【考点精炼】
考点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例1、(2019·陕西西安调研)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P是平面ABCD外一点,M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点G,过G和AP作平面交平面BDM于GH.
求证:AP∥GH.
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MO,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是AC的中点,又M是PC的中点,
∴AP∥OM.
又MO⊂平面BMD,PA⊄平面BMD,
∴PA∥平面BMD.
∵平面PAHG∩平面BMD=GH,且PA⊂平面PAHG,
∴AP∥GH.
练习、如图所示,斜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D1分别为AC,A1C1上的中点.
(1)证明AD1∥平面BDC1;
(2)证明BD∥平面AB1D1.
证明 (1)∵D1,D分别为A1C1与AC的中点,四边形ACC1A1为平行四边形,
∴C1D1∥DA,C1D1=DA,
∴四边形ADC1D1为平行四边形,∴AD1∥C1D.
又AD1⊄平面BDC1,C1D⊂平面BDC1,
∴AD1∥平面BDC1.
(2)连接D1D.
∵BB1∥平面ACC1A1,BB1⊂平面BB1D1D,平面ACC1A1∩平面BB1D1D=D1D,
∴BB1∥D1D.
又D1,D分别为A1C1AC中点,
∴BB1=DD1,
∴四边形BDD1B1为平行四边形,
∴BD∥B1D1.
又BD⊄平面AB1D1,B1D1⊂平面AB1D1,
∴BD∥平面AB1D1.
练习、如图所示,CD,AB均与平面EFGH平行,E,F,G,H分别在BD,BC,AC,AD上,且CD⊥AB.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证明 ∵CD∥平面EFGH,
而平面EFGH∩平面BCD=EF,
∴CD∥EF.同理HG∥CD,∴EF∥HG.
同理HE∥GF,∴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CD∥EF,HE∥AB,
∴∠HEF为异面直线CD和AB所成的角.
又∵CD⊥AB,∴HE⊥EF.
∴平行四边形EFGH为矩形.
【知识梳理】
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4.判定面面平行的四种方法
(1)利用定义,即证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不常用).
(2)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主要方法).
(3)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客观题可用).
(4)利用平面平行的传递性,即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客观题可用).
【考点精炼】
考点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例2、(2019年南宁月考)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
(1)B,C,H,G四点共面;
(2)平面EFA1∥平面BCHG.
证明 (1)∵G,H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
∴GH是△A1B1C1的中位线,
∴GH∥B1C1.
又∵B1C1∥BC,∴GH∥BC,
∴B,C,H,G四点共面.
(2)∵E,F分别是AB,AC的中点,
∴EF∥BC.
∵EF⊄平面BCHG,BC⊂平面BCHG,
∴EF∥平面BCHG.
∵A1G∥EB且A1G=EB,
∴四边形A1EBG是平行四边形,
∴A1E∥GB.
又∵A1E⊄平面BCHG,GB⊂平面BCHG,
∴A1E∥平面BCHG.
又∵A1E∩EF=E,A1E,EF⊂平面EFA,
∴平面EFA1∥平面BCHG.
[变式探究] 在本例条件下,若D1,D分别为B1C1,BC的中点,求证:平面A1BD1∥平面AC1D.
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A1C交AC1于点M,
∵四边形A1ACC1是平行四边形,
∴M是A1C的中点,连接MD,
∵D为BC的中点,
∴A1B∥DM.
∵A1B⊂平面A1BD1,DM⊄平面A1BD1,
∴DM∥平面A1BD1.
又由三棱柱的性质知,D1C1∥BD,
∴四边形BDC1D1为平行四边形,∴DC1∥BD1.
又DC1⊄平面A1BD1,BD1⊂平面A1BD1,
∴DC1∥平面A1BD1.
又∵DC1∩DM=D,DC1,DM⊂平面AC1D,
∴平面A1BD1∥平面AC1D.
训练、如图,ABCD与ADEF均为平行四边形,M,N,G分别是AB,AD,EF的中点.
(1)求证:BE∥平面DMF;
(2)求证:平面BDE∥平面MNG.
证明 (1)连接AE,则AE必过DF与GN的交点O,
连接MO,则MO为△ABE的中位线,所以BE∥MO,
又BE⊄平面DMF,MO⊂平面DMF,
所以BE∥平面DMF.
(2)因为N,G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DEF的边AD,EF的中点,所以DE∥GN,
又DE⊄平面MNG,GN⊂平面MNG,
所以DE∥平面MNG.
又M为AB的中点,
所以MN为△ABD的中位线,所以BD∥MN,
又MN⊂平面MNG,BD⊄平面MNG,
所以BD∥平面MNG,
又DE∩BD=D,DE⊂平面BDE,BD⊂平面BDE,
所以平面BDE∥平面MNG.
【知识梳理】
5、重要结论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α,a⊥β,则α∥β.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即若a⊥α,b⊥α,则a∥b.
(3)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
【考点精炼】
考点三:与线面平行相关的命题真假判断
例3.(2019·山东日照月考)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α⊥β,m⊥β,则m∥α
B.若m∥α,n⊥m,则n⊥α
C.若m∥α,n∥α,m⊂β,n⊂β,则α∥β
D.若m∥β,m⊂α,α∩β=n,则m∥n
【答案】D [对于A,若α⊥β,m⊥β,则m∥α或m⊂α,故A错误;对于B,若m∥α,n⊥m,则n⊥α或n⊂α或n与α相交,故B错误;对于C,若m∥α,n∥α,m⊂β,n⊂β,则α∥β或α、β相交,故C错误;对于D,若m∥β,m⊂α,α∩β=n,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m∥n,故D正确.]
练习.(全国卷Ⅰ)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
【答案】A [A项,作如图①所示的辅助线,其中D为BC的中点,则QD∥AB.
∵QD∩平面MNQ=Q,∴QD与平面MNQ相交,
∴直线AB与平面MNQ相交.
B项,作如图②所示的辅助线,则AB∥CD,CD∥MQ,∴AB∥MQ.又AB⊄平面MNQ,MQ⊂平面MNQ,∴AB∥平面MNQ.
C项,作如图③所示的辅助线,则AB∥CD,CD∥MQ,∴AB∥MQ.又AB⊄平面MNQ,MQ⊂平面MNQ,∴AB∥平面MNQ.D项,作如图④所示的辅助线,则AB∥CD,CD∥NQ.∴AB∥NQ.又AB⊄平面MNQ,NQ⊂平面MNQ,∴AB∥平面MNQ.]
【知识梳理】
6.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7.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2)利用“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
(3)利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与另一个也垂直”.
(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8.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
(1)利用特殊图形中的垂直关系.
(2)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的性质.
(3)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4)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考点精炼】
考点四: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4.(2019·湖南六校联考)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 )
A.α⊥β且m⊂αB.α⊥β且m∥α
C.m∥n且n⊥βD.m⊥n且α∥β
【答案】C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C正确.]
练习、(2019年潍坊月考)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5,AC=6,点E,F分别在AD,CD上,AE=CF=eq \f(5,4),EF交BD于点H.将△DEF沿EF折到△D′EF的位置.OD′=eq \r(10).
求证:D′H⊥平面ABCD.
证明 由已知得AC⊥BD,AD=CD.
又由AE=CF得eq \f(AE,AD)=eq \f(CF,CD),故AC∥EF.
因此EF⊥HD,从而EF⊥D′H.
由AB=5,AC=6得DO=BO=eq \r(AB2-AO2)=4.
由EF∥AC得eq \f(OH,DO)=eq \f(AE,AD)=eq \f(1,4).
所以OH=1,D′H=DH=3.
于是D′H2+OH2=32+12=10=D′O2,
故D′H⊥OH. 又D′H⊥EF,而OH∩EF=H,且OH,EF⊂平面ABCD,所以D′H⊥平面ABCD.
【知识梳理】
9.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 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10.面面垂直的两种证明方法
(1)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
(2)定理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把问题转化成证明线线垂直加以解决.
【考点精炼】
考点五: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练习、(北京卷)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AB,PA⊥BC,AB⊥BC,PA=AB=BC=2,D为线段AC的中点,E为线段PC上一点.
(1)求证:PA⊥BD;
(2)求证:平面BDE⊥平面PAC;
(3)当PA∥平面BDE时,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
(1)证明 因为PA⊥AB,PA⊥BC,所以PA⊥平面ABC.
又因为BD⊂平面ABC,所以PA⊥BD.
(2)证明 因为AB=BC,D为AC的中点,所以BD⊥AC.
由(1)知,PA⊥BD,
所以BD⊥平面PAC,
所以平面BDE⊥平面PAC.
(3)解 因为PA∥平面BDE,平面PAC∩平面BDE=DE,
所以PA∥DE.
因为D为AC的中点,所以DE=eq \f(1,2)PA=1,BD=DC=eq \r(2).
由(1)知,PA⊥平面ABC,所以DE⊥平面ABC,
所以三棱锥EBCD的体积V=eq \f(1,6)BD·DC·DE=eq \f(1,3).
[变式探究] 在本例条件下,证明:平面PBC⊥平面PAB.
证明 由(1)知PA⊥BC,又BC⊥AB且PA∩AB=A,
∴BC⊥平面PAB,
又∵BC⊂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AB.
练习、(2018·全国卷Ⅰ)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中,AB=AC=3,∠ACM=90°.以AC为折痕将△ACM折起,使点M到达点D的位置,且AB⊥DA.
(1)证明:平面ACD⊥平面ABC;
(2)Q为线段AD上一点,P为线段BC上一点,且BP=DQ=eq \f(2,3)DA,求三棱锥QABP的体积.
(1)证明 由已知可得,∠BAC=90°,即BA⊥AC.
又BA⊥AD,所以AB⊥平面ACD.
又AB⊂平面ABC,
所以平面ACD⊥平面ABC.
(2)解 由已知可得,
DC=CM=AB=3,DA=3eq \r(2).
又BP=DQ=eq \f(2,3)DA,所以BP=2eq \r(2).
如图,过点Q作QE⊥AC,垂足为E,则QE綊eq \f(1,3)DC.
由已知及(1)可得,DC⊥平面ABC,
所以QE⊥平面ABC,QE=1.
因此,三棱锥QABP的体积为VQABP=eq \f(1,3)×S△ABP×QE=eq \f(1,3)×eq \f(1,2)×3×2eq \r(2)sin 45°×1=1.
考点六:平行、垂直中关系的证明
例6、(2018·江苏卷)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
求证:(1)AB∥平面A1B1C;
(2)平面ABB1A1⊥平面A1BC.
(1)证明 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
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
所以AB∥平面A1B1C.
(2)证明 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
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
因此AB1⊥A1B.
又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
又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AB1⊥平面A1BC.
因为AB1⊂平面ABB1A1,
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
练习、(2018·全国卷Ⅲ)如图,矩形ABCD所在平面与半圆弧 eq \\ac(CD,\s\up10(︵)) 所在平面垂直,M是 eq \\ac(CD,\s\up10(︵)) 上异于C,D的点.
(1)证明:平面AMD⊥平面BMC;
(2)在线段AM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MC∥平面PBD?说明理由.
(1)证明 由题设知,平面CMD⊥平面ABCD,交线为CD.因为BC⊥CD,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CMD,
故BC⊥DM.
因为M为 eq \\ac(CD,\s\up10(︵)) 上异于C,D的点,且DC为直径,
所以DM⊥CM.
又BC∩CM=C,所以DM⊥平面BMC.
而DM⊂平面AMD,故平面AMD⊥平面BMC.
(2)解 当P为AM的中点时,MC∥平面PBD.
证明如下:连接AC交BD于O.因为ABCD为矩形,所以O为AC中点.连接OP,因为P为AM中点,
所以MC∥OP.
又MC⊄平面PBD,OP⊂平面BPD,
所以MC∥平面PBD.
练习、(2019·山东潍坊模拟)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AD=eq \f(π,2),AB=BC=eq \f(1,2)AD=a,E是AD的中点,O是AC与BE的交点.将△ABE沿BE折起到图(2)中△A1BE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1BCDE.
(1)证明:CD⊥平面A1OC;
(2)当平面A1BE⊥平面BCDE时,四棱锥A1BCDE的体积为36eq \r(2),求a的值.
(1)证明 在题图(1)中,因为AB=BC=eq \f(1,2)AD=a,
E是AD的中点,∠BAD=eq \f(π,2),所以BE⊥AC.
即在题图(2)中,BE⊥A1O,BE⊥OC,
从而BE⊥平面A1OC.
又CD∥BE,所以CD⊥平面A1OC.
(2)解 由已知,平面A1BE⊥平面BCDE,
且平面A1BE∩平面BCDE=BE,
又由(1)可得A1O⊥BE,所以A1O⊥平面BCDE.
即A1O是四棱锥A1BCDE的高.
由题图(1)知,A1O=AO=eq \f(\r(2),2)AB=eq \f(\r(2),2)a,平行四边形BCDE的面积S=BC·AB=a2,从而四棱锥A1BCDE的体积为V=eq \f(1,3)S·A1O=eq \f(1,3)×a2×eq \f(\r(2),2)a=eq \f(\r(2),6)a3.
由eq \f(\r(2),6)a3=36eq \r(2),得a=6.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
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l∥a,a⊂α,l⊄α⇒l∥α
性质
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l∥α,l⊂β,α∩β=b⇒l∥b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
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a∥β,b∥β,a∩b=P,a⊂α,b⊂α⇒α∥β
性质
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α∥β,α∩γ=a,β∩γ=b⇒a∥b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
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eq \b\lc\ \rc\}(\a\vs4\al\c1(a,b⊂α,a∩b=O,l⊥a,l⊥b))⇒l⊥α
性质
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eq \b\lc\ \rc\}(\a\vs4\al\c1(a⊥α,b⊥α))⇒a∥b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
定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eq \b\lc\ \rc\}(\a\vs4\al\c1(l⊂β,l⊥α))⇒α⊥β
性质
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eq \b\lc\ \rc\}(\a\vs4\al\c1(α⊥β,l⊂β,α∩β=a,l⊥a))⇒l⊥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第5讲数列求和(知识点串讲)特训(学生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公式法,分组转化法,并项求和法,裂项相消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一些常见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第5讲圆与方程(知识点串讲)特训(学生版+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圆的定义及方程,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第4讲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串讲)特训(学生版+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求法,三种距离,直线系方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