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2024版 初中地理 7上名师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获奖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获奖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气温的分布,学生活动,布置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内容要点说明
【气温的分布】
1.在“气温的分布”标题下,只讲述气温的水平变化,未讲述气温的垂直变化。垂直变化的原因分析,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讲述。
2.亚历山大·冯·洪堡是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他首创世界等温线图,因此教材在“气温的分布”标题下设置了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头像与简介,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3.教材图4.12展示的等温线图及其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以判断气温变化的方向;
(2)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
(3)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可以判断高温中心或低温中心的分布。学会此方法后,学生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4.关于活动的开展需注意以下几点:
(1)开展活动需要注意天气条件,以升温实验为例,应选择晴朗天气;
(2)容器的容积要尽可能大,装的水和沙要足够多,这样实验效果才会明显;
(3)中午前后开展实验效果最好,注意控制实验的时间,建议最后的测量时间不要晚于午后1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新课导入
【提问】教师展示近期我国哈尔滨和广州两地日常生活照片。请同学们观察两张图片。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人们穿衣为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回答:两地冷热状况不同。
【讲述】气温不仅有时间上的变化,还存在空间上的变化。世界各地的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学习世界气温的分布。
新课学习
一、等温线图的判读
1.等温线的概念
【讲述】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1799—1804年,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在广泛考察南北美洲和亚洲内陆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界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提出借助气象要素平均值可阐明气候规律,创造了用等温线表示平均气温的制图方法。1817年,他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等温线图。
【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5页第一自然段。提问:什么是等温线?
【学生活动】回答:根据气温观测记录,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温线。
【过渡】我们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世界或某个区域的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世界或某个区域的气温分布规律。
2.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等高线图阅读的要领。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75页第二自然段及教材图4.12,总结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教材第75页第二自然段及教材图4.12,结合等高线图的阅读要领,总结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一看不同等温线的读数。读数越大,气温越高;读数越小,气温越低。二看等温线的走向。通常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三看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越密集,说明该区域内的气温差别越大;等温线越稀疏,说明该区域内的气温差别越小。四看等温线闭合情况。等温线围成封闭曲线时,根据中心气温高低,判读高低温中心。五看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
【过渡】现在我们掌握了等温线图的读图方法。能不能根据世界等温线图发现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全球气温分布
【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读教材图4.13,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用红色笔描画年平均气温20°C和﹣10°C等温线。观察这些等温线分别接近哪些重要的纬线。
(2)观察描画的等温线大致沿什么方向延伸。
(3)小组成员间讨论世界不同纬度地区气温分布的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4.13,分小组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小结】年平均气温20°C等温线接近回归线;﹣10°C等温线接近极圈。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减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减小。据此可以归纳,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减小。
【过渡】同一时间,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减小,气温存在差异。那同学们不同季节高低纬度地区间的气温差异大小会不会变化呢?
【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读教材图4.14和教材图4.15,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归纳1月和7月世界气温分布由低纬向高纬的变化特点。
(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北半球等温线1月和7月哪个月较密集?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4.14和教材图4.15,分小组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小结】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更密集,说明北半球1月气温差异比7月更大,南半球则相反。同一半球,冬季等温线较夏季更密集,说明冬季气温差异更大。
【承转】同学们知道产生不同纬度地区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吗?
【演示】教师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的垂直照射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同一束光线散布在不同面积上,其亮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观察上述教学实验,完成观察记录表。
表4.1
观察项目
光线垂直照射
光线斜射
光线散布面积
亮度
【讲述】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光线散布面积小,亮度大;太阳光线斜射,光线散布面积大,亮度小。
【小结】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在同一时间内,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低纬度地区太阳光正午照射角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太阳光正午照射角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因而,气温基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小。
【承转】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存在差异。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纬度相同,陆地和海洋的气温也相同吗?
2.同纬度海陆气温分布
【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4.13。提问:纬度相同,陆地和海洋的气温是不是相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4.13,得出结论: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相同。
【提问】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的气温分布具有什么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4.14和教材图4.15。
【布置任务】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以北半球同纬度为例,1月平均气温陆地和海洋哪里气温高?
(2)7月平均气温陆地和海洋哪里气温高?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北半球同纬度,1月平均气温海洋较陆地气温高,7月平均气温陆地较海洋气温高。
【小结】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相同。同一纬度地区,冬季海洋较陆地气温高;夏季陆地较海洋气温高。
【承转】那同学们知道陆地和海洋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布置任务】播放视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归纳海洋和陆地升温和降温的变化特点。
(2)如果用水和沙分别类比海洋和陆地,请你解释下列现象:1月,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低;7月,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同等受热,水升温慢,降温慢;沙子升温快,降温快。1月,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较海洋降温快,气温较低。7月,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较海洋升温快,气温较高。
【小结】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同一纬度上,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陆地低于海洋。
【过渡】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除了在气温高低方面有差异,在等温线的弯曲程度方面有差异吗?
【提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4.13,提问:陆地上和海洋上的等温线在弯曲程度方面有何差异?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4.13,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与海洋上等温线相比,陆地上等温线更加曲折。
【小结】与海洋上等温线相比,陆地上等温线更加曲折,说明陆地上气温分布比海洋上复杂。
【承转】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因素和海陆位置影响。那么,同纬度的陆地气温分布有什么差异?
3.同一纬度气温分布
【布置任务】展示喜马拉雅山脉的景观图,引导学生观察山顶和山麓景观的差异,并启发学生思考原因。
【学生活动】观察景观图,比较山麓和山顶景观,讨论得出结论:这一差异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
【小结】陆地上等温线受山地或高原等地形因素的影响,比较复杂。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为0.6°C /100 m,即气温具有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
【布置任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4.13,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任务。
(1)在教材图4.13中找出一个低温中心区域(青藏高原)。结合世界地形图,解释该区域出现低温中心的原因。
(2)诗中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解释其中的原因。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该处的低温中心是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所以气温低。山寺所在地因为海拔高所以桃花开花时间较晚。
【小结】陆地上等温线如果出现低温中心,一般受山地或高原等地形因素影响。
课堂总结
【讲述】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等温线及等温线的判读方法,了解了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为后续世界气候类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了判读等温线图,并且合作了解了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既促进了同学们互帮互助的情谊,又解决了学习难点。学会判读等温线图,对我们后续学习区域气温的差异有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城镇和乡村的变化,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精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学生活动,布置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精品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海底地形,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