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获奖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第1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图像资料,描述城镇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了解世界上城镇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变化特点;实地调查家乡特色景观(城镇景观或乡村景观)的变化。
内容要点说明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1.承接上一节人口与人种的主题,这一节内容从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切入,引出乡村和城镇。由于乡村和城镇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其景观特征也有所不同。由此引出景观特征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关系。
2.因乡村景观相对简单,教材先从乡村景观入手,讲述乡村景观特征。在这里出现了“乡村”和“村落”两个名词,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村落范围较小,特指人们居住的地方;乡村的范围较大,除了村落,还包括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这是特别需要区分的。
3.因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同,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也有差别。这里只强调乡村与城镇景观的差别,因此以传统乡村景观为例概述一般的乡村景观特征,不再单独阐述不同类型乡村的景观。
4.关于城镇景观特征,教材讲述的也是一般情况,没有区别小城镇和大城市。
5.为了便于学生掌握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特征的差异,教材一一对应讲述乡村和城镇在人口数量、生产活动、房屋建筑、交通线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鲜明差异。
6.安排“思与学”栏目——具备哪些条件的村落容易发展为城镇,除了讲述城镇和村落的关系,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乡村要发展为城镇,不是由某单一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因此这里使用了“容易”一词,以免学生产生“乡村具备某一条件就能发展成城镇”的绝对化认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新课导入
【展示】教材图5.7和教材图5.8。
【讲述】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片,左边这幅图片是捷克乡村的景观,右边这幅图片是法国巴黎市区的景观。城镇和乡村,是世界各地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跟老师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一起去了解城镇与乡村!
新课学习
(一)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提问】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你能说说城镇和乡村的景观在房屋建筑方面有哪些不同吗?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小结】总结乡村和城镇房屋建筑在形态、数量、密度、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具体差异(略)。
【承转】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了乡村和城镇在房屋建筑上有很大不同,除了这些,你还能发现乡村和城镇的景观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去我国更多的乡村和城镇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看谁能找出乡村和城镇景观上更多的不同。
【播放】乡村与城镇视频。
【提问】除了房屋建筑的不同,乡村和城镇的景观还在哪些方面有不同呢?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描述乡村和城镇景观差异。
【展示】突出道路信息的乡村与城镇景观图、突出商业和服务设施信息的乡村与城镇相关图片。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进一步思考并描述乡村和城镇的景观差异。
【学习活动】师生共同总结表5.5所示内容。
表5.5
类型
景观特征
乡村
房屋密度小且低矮,一般独门独院,风格一致
交通线路狭窄、
稀少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少
周边有农田、果林、池塘等
城镇
高楼众多,建筑密度较大,风格多样
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呈现网络化、立体化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建有各类
绿地
【承转】通过对乡村与城镇景观差异的比较,不难看出,乡村景观较多地保留了原有的自然风貌,而城市景观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原有的自然环境大部分已被改造。是什么原因导致乡村与城镇的景观差异如此之大呢?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不容易找出原因,如果不能找出,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可展示乡村和城镇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相关图片、乡村和城镇人们生活场景图片,或通过提示进行引导。)
【小结】乡村人口稀疏、规模小,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人们居住的房屋以自建为主,出行以车辆代步较少,购买商品主要去集市,就医一般需要前往城镇;城镇人口密集、规模大,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一般居住在楼房里,出行以车辆代步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较多,购买商品途径多,可供选择的商店、超市也较多,就医、上学相对比较方便。正因为乡村和城镇的人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所以乡村和城镇在景观上呈现如此大的差异。
【承转】通过观察图片和欣赏视频,我们了解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城乡景观,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拉近,一起看一看我们家乡的景观有什么特点吧!
【展示】教材活动——了解家乡景观,以及学生比较熟悉的家乡某处乡村和城镇景观照片。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展示的图片,完成活动第1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城乡景观特征。(从房屋、道路、基础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周边自然景观等方面展开描述。)
【评价】对学生的描述进行指导和评价。
【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乡村与城镇的景观差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种差异。那同学们知道,乡村和城镇有什么样的关联吗?
【展示】教材的“思与学”栏目——具备哪些条件的村落容易发展为城镇。
【提问】阅读“思与学”栏目内容,你能说说具备哪些条件的村落更容易发展为城镇吗?
【学生活动】阅读并回答。
【小结】一般来说,城镇是在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乡村可能发展为城镇,随着城镇的发展壮大,又会对周边乡村产生辐射作用,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所以二者之间相互关联。
【承转】乡村和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受自然、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每处乡村和城镇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在我们家乡也有许多特色景观,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吧。
【展示】教材活动——了解家乡景观。
【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活动第2题:观察家乡某典型景观,说明其特点。
【展示】课前布置的任务、评价表及学生手抄报成果。
课前任务内容:乡村有乡村的景观特征,城镇有城镇的景观特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每处乡村或城镇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查找资料,说明家乡某典型景观的特点。据此,小组分工合作,选择家乡某典型景观(如赭塔晴岚、芜湖古城、荆山寒壁、方村老街……),多途径查找能体现其景观特色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对照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各组选1名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手抄报并向大家阐述小组选择的特色景观的特征。全班同学将根据老师提供的评价表对小组代表的展示活动进行评价。
表5.6 手抄报制作过程的评价表
姓名:______________
评价
项目
具体
要求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教师评价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D
不合格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D
不合格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D
不合格
知识
准备
我能描述城镇或乡村景观特征,并据此收集相关材料
我能描述我所选择的典型景观的景观特征,并据此组织手抄报文字
我能根据我所选择的典型景观的景观特征选择合适的图片制作手抄报
情感
态度
我能积极参与手抄报制作
我能遵守小组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并按时保质完成
我能主动提出我的想法和建议
我能积极主动展示交流手抄报成果
学习
技能
我能用多种方式收集家乡特色景观信息
我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呈现
我能根据筛选的信息设计手抄报版面
我能动手绘画、书写等
合作
交流
我能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
我能和同伴共同商讨制作手抄报的内容、版面等
我能对制作手抄报的版面、图片、文字内容等提出自己的创意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展示手抄报并进行阐述说明。其他同学对照老师提前发的评价表根据小组代表的表现进行评价,填写评价表。
表5.7 成果展示的评价表
评价
项目
具体
要求
赭塔晴岚
芜湖古城
荆山寒壁
方村老街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D
不合格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D
不合格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D
不合格
A
优
秀
B
良
好
C
合
格
D
不合格
成果
展示
展示时声音洪亮、表达清楚
展示时可以指图说明
展示的内容符合要求
【评价】对小组代表的展示进行评价。
课堂总结
【讲述】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乡村和城镇景观的不同,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乡的景观,通过同学们的介绍和交流,我们还认识了许多家乡的特色景观,这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更加体会到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在我们的家乡如此,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乡景观。但是伴随着乡村和城镇的发展,许多特色景观已经或者即将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特色景观保护之间的矛盾,相信同学们也会有自己的见解,留待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讨。
板书设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495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城镇和乡村的变化,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获奖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4958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获奖第1课时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学生活动,布置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精品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a href="/dl/tb_c404958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精品第1课时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学生活动,布置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