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235034/0-17285225646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235034/0-17285225646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235034/0-17285225646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A.AB∥CD,AB=CDB.AB=CD,AD=BC
C.AD=BC,∠A=∠CD.AB∥CD,∠B=∠D
2、(4分)如图,折叠菱形纸片ABCD,使得A′D′对应边过点C,若∠B=60°,AB=2,当A′E⊥AB时,AE的长是( )
A.2B.2C.D.1+
3、(4分)如图,在△ABC中,AB=3,BC=6,AC=4,点D,E分别是边AB,CB的中点,那么DE的长为( )
A.1.5B.2C.3D.4
4、(4分)若实数m、n满足 ,且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是 ( )
A.12B.10C.8或10D.6
5、(4分)如图,在中,,,,将△ABC沿直线BC向右平移得到△DEF,连接AD,若AD=2,则点C到DF的距离为( )
A.1B.2C.2.5D.4
6、(4分)如图,在△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E=3CEB.AE=2CEC.AE=BDD.BC=2CE
7、(4分)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是3,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 )
A.9B.3C.D.
8、(4分)若点P(2m+1,)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分解因式:2m2-8=_______________.
10、(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AD=9,点P为AD边上点,沿BP折叠△ABP,点A的对应点为E,若点E到矩形两条较长边的距离之比为1:4,则AP的长为_____.
11、(4分)内角和等于外角和2倍的多边形是__________边形.
12、(4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EF,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则下列结论:①△ABG≌△AFG;②BG=CG;③AG∥CF;④S△EGC=S△AFE;⑤S△FG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
13、(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则以相邻两边中点的连线EF为边的正方形EFGH的周长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在△ABC中,点D是AB的中点,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F,交AC于点E,连接BE,∠A=∠ABE.
(1)求证:D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2)当AB=AC,∠A=46°时,求∠EBC及∠F的度数.
15、(8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广东省正加速布局以5G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据统计,目前广东5G基站的数量约1.5万座,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数是目前的4倍,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将达到17.34万座。
(1)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是多少万座?;
(2)按照计划,求2020年底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16、(8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交于点,且,,顶点为.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点为线段上的一个动点,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若,四边形的面积为,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的取值范围;
(3)探索: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7、(10分)解方程:
(1)
(2)
18、(10分)问题发现:
(1)如图①,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B上点(点E不与A、B重合),将射线OE绕点O逆时针旋转90°,所得射线与BC交于点F,则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 .
问题探究:
(2)如图②,线段BQ=10,C为BQ上点,在BQ上方作四边形ABCD,使∠ABC=∠ADC=90°,且AD=CD,连接DQ,求DQ的最小值;
问题解决: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市在生态治理活动中新建了一处南山植物园,图③为南山植物园花卉展示区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AD=CD,AC=600米.其中AB、BD、BC为观赏小路,设计人员考虑到为分散人流和便观赏,提出三条小路的长度和要取得最大,试求AB+BD+BC的最大值.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一次函数y=-2x+1上有两个点A,B,且A(-2,m),B(1,n),则m,n的大小关系为m_____n
20、(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16,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则折痕EF的长为__________.
21、(4分)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果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x,y,那么=_____.
22、(4分)如图, 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的顶点在的斜边上,若,则____.
23、(4分)如图,直线y=x+b与直线y=kx+6交于点P(3,5),则关于x的不等式kx+6>x+b的解集是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
求函数的解析式;
求直线上到x轴距离为4的点的坐标.
25、(10分)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中,,射线,点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运动,同时点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1)填空:当为 时,是直角三角形;
(2)连接,当经过边的中点时,四边形是否是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3)当为何值时,的面积是的面积的倍.
26、(12分)已知:如图,在中,。
(1)尺规作图: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垂足为点,连接;(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A、B、D均能判断是平行四边形,唯有C不能判定.
【详解】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B正确;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A正确;
由AB∥CD,∠B=∠D,可求得∠A=∠C,根据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判定,故D也可以判定.
连接BD,利用“SSA”不能判断△ABD与△CDB,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掌握情况.平行四边形的五种判定方法分别是:(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B
【解析】
先延长AB,D'A'交于点G,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BC=BG=BA,设AE=x=A'E,则BE=2−x,GE=4−x,A'G=2x,在Rt△A'GE中,依据勾股定理可得A'E2+GE2=A'G2,进而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延长AB,D'A'交于点G,
∵A'E⊥AB,∠EA'C=∠A=120°,
∴∠BGC=120°﹣90°=30°,
又∵∠ABC=60°,
∴∠BCG=60°﹣30°=30°,
∴∠BGC=∠BCG=30°,
∴BC=BG=BA,
设AE=x=A'E,则BE=AB﹣AE=2﹣x,A'G=2x,
∴GE=BG+BE=2+2﹣x=4﹣x,
∵Rt△A'GE中,A'E2+GE2=A'G2,
∴x2+(4﹣x)2=(2x)2,
解得:x=﹣2+2,(负值已舍去)
∴AE=2﹣2,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3、B
【解析】
∵点,分别是边,的中点,
.故选B.
4、B
【解析】
根据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得m、n的值,再分情况讨论:①若腰为2,底为4,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舍去;②若腰为4,底为2,再由三角形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m-2=0,n-4=0,∴m=2,n=4,
又∵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
①若腰为2,底为4,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
②若腰为4,底为2,则周长为:4+4+2=10,
故选B.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m、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5、A
【解析】
作CG⊥DF于点G,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D=CF=2,∠ACB=∠F=30°,再由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CF的值.
【详解】
如图,作CG⊥DF于点G,
由平移知,AD=CF=2,∠ACB=∠F=30°,
∴CG=CF=1,
即点C到DF的距离为1.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及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熟练利用平移的性质及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B
【解析】
连接BE,根据中垂线的性质可得:BE=AE,∠ABE=∠A=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BC=30°,CE=BE,即AE=BE=2CE.
【详解】
连接BE,根据中垂线的性质可得:BE=AE;
∴∠ABE=∠A=30°;
又∵在中, ∠EBC=30°;
∴CE=BE,
即AE=BE=2CE.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垂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中垂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D
【解析】
根据标准差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这组数据的方差是3,所以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标准差的计算,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8、C
【解析】
点P(2m+1,)在第四象限,故2m+1>0,<0,解不等式可得.
【详解】
∵点P(2m+1,)在第四象限,
∴2m+1>0,<0,
解得:.
故选:C
考核知识点:点的坐标和象限.理解点的坐标符号与限项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2(m+2)(m-2)
【解析】
先提取公因式2,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因式.
【详解】
2m2-8,
=2(m2-4),
=2(m+2)(m-2)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十字相乘等方法分解.
10、
【解析】
分点E在矩形内部,EM:EN=1:4,或EM:EN=4:1,点E在矩形外部,EN:EM=1:4,三种情况讨论,根据折叠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AP的长度.
【详解】
解:过点E作ME⊥AD,延长ME交BC与N,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且ME⊥DA
∴EN⊥BC 且∠A=90°=∠ABC=90°
∴四边形ABNM是矩形
∴AB=MN=5,AM=BN
若ME:EN=1:4,如图1
∵ME:EN=1:4,MN=5
∴ME=1,EN=4
∵折叠
∴BE=AB=5,AP=PE
在Rt△BEN中,BN==3
∴AM=3
在Rt△PME中,PE2=ME2+PM2
AP2=(3﹣AP)2+1
解得AP=
若ME:EN=4:1,则EN=1,ME=4,如 图2
在Rt△BEN中,BN==2
∴AM=2
在Rt△PME中,PE2=ME2+PM2
AP2=(2﹣AP )2+16
解得AP=
若点E在矩形外,如图
∵EN:EM=1:4
∴EN=,EM=
在Rt△BEN中,BN==
∴AM=
在Rt△PME中,PE2=ME2+PM2
AP2=(AP﹣)2+()2
解得:AP=5
故答案为,,5.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注意分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
11、六
【解析】
设多边形有n条边,则内角和为180°(n-2),再根据内角和等于外角和2倍可得方程180(n-2)=360×2,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设多边形有n条边,由题意得:
180(n-2)=360×2,
解得:n=6,
故答案为:六.
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关键是掌握内角和为180°(n-2).
12、①②③④⑤
【解析】
由正方形和折叠的性质得出AF=AB,∠B=∠AFG=90°,由HL即可证明Rt△ABG≌Rt△AFG,得出①正确,设BG=x,则CG=BC-BG=6-x,GE=GF+EF=BG+DE=x+1,由勾股定理求出x=2,得出②正确;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外角关系得出∠AGB=∠FCG,证出平行线,得出③正确;分别求出△EGC,△AEF的面积,可以判断④,由
,可求出△FGC的面积,故此可对⑤做出判断.
【详解】
解: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DC=6,∠B=D=90°,
∵CD=2DE,
∴DE=1,
∵△ADE沿AE折叠得到△AFE,
∴DE=EF=1,AD=AF,∠D=∠AFE=∠AFG=90°,
∴AF=AB,
∵在Rt△ABG和Rt△AFG中,
,
∴Rt△ABG≌Rt△AFG(HL).
∴①正确;
∵Rt△ABG≌Rt△AFG,
∴BG=FG,∠AGB=∠AGF.
设BG=x,则CG=BC-BG=6-x,GE=GF+EF=BG+DE=x+1.
在Rt△ECG中,由勾股定理得:CG1+CE1=EG1.
∵CG=6-x,CE=4,EG=x+1,
∴(6-x)1+41=(x+1)1,解得:x=2.
∴BG=GF=CG=2.
∴②正确;
∵CG=GF,
∴∠CFG=∠FCG.
∵∠BGF=∠CFG+∠FCG,∠BGF=∠AGB+∠AGF,
∴∠CFG+∠FCG=∠AGB+∠AGF.
∵∠AGB=∠AGF,∠CFG=∠FCG,
∴∠AGB=∠FCG.
∴AG∥CF.
∴③正确;
∵S△EGC=×2×4=6,S△AEF=S△ADE=×6×1=6,
∴S△EGC=S△AFE;
∴④正确,
∵△CFG和△CEG中,分别把FG和GE看作底边,
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
∴,
∵S△GCE=6,
∴S△CFG=×6=2.6,
∴⑤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性质,折叠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点的运用,依据翻折的性质找出其中对应相等的线段和对应相等的角是解题的关键.
13、2
【解析】
由正方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得出BC=CD==1,∠BCD=90°,CE=CF=,得出△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F的长,即可得出正方形EFGH的周长.
【详解】
解:∵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
∴BC=CD==1,∠BCD=90°,
∵E、F分别是BC、CD的中点,
∴CE=BC=,CF=CD=,
∴CE=CF,
∴△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F=CE=,
∴正方形EFGH的周长=4EF=4×=2 ;
故答案为2.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F的长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见解析;(2)∠EBC =21°,∠F=23°.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得出AE=BE,然后结合AD=BD得出答案;(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ACB=67°,根据∠EBC=∠ABC﹣∠ABE和∠F=90°﹣∠ABC得出角度.
试题解析:(1)、证明:∵∠A=∠ABE, ∴EA=EB, ∵AD=DB,
∴D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2)、解:∵∠A=46°, ∴∠ABE=∠A=46°, ∵AB=AC, ∴∠ABC=∠ACB=67°,
∴∠EBC=∠ABC﹣∠ABE=21°, ∠F=90°﹣∠ABC=23°.
15、(1)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是6万座;(2)2020年底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解析】
(1)2020年全省5G基站的数量=目前广东5G基站的数量×4,即可求出结论;
(2)设2020年底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2020年底及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由题意可得: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是(万座).
答: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是6万座.
(2)设年平均增长率为,由题意可得:
,
解得:,(不符合,舍去)
答:2020年底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6、(1);(2)的取值范围是;(3)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为
【解析】
(1)将,代入即可进行求解;
(2)先求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令,得,,得到,根据,的坐标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得到,,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列出S的关系式;
(3)先求出,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即可求解.
【详解】
解(1)将,代入中
∴,
(2),所以
令,得,,所以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代入,得
,得,所以
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3)由
∴
①以为直角顶点
,舍去
②以为直角顶点
,所以
③以为直角顶点
,
,,无解
综上,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为
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及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性质,注意用分类讨论方法.
17、(1)原方程无解;(1)x=6或x=-1.
【解析】
【分析】(1)先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后进行检验即可得答案;
(1)利用因式分解法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1)两边同乘(x-1),得
1=x-1-3(x-1),
解得:x=1,
检验:x=1时,x-1=0,
x=1是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
(1)因式分解,得(x-6)(x+1)=0 ,
x-6=0或x+1=0,
x=6或x=-1.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注意事项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18、(1)4;(2)5;(3)600(+1).
【解析】
(1)如图①中,证明△EOB≌△FOC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②中,连接BD,取AC的中点O,连接OB,OD.利用四点共圆,证明∠DBQ=∠DAC=45°,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③中,将△BD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EDA,首先证明AB+BC+BD=(+1)BD,当BD最大时,AB+BC+BD的值最大.
【详解】
解:(1)如图①中,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OB=OC,∠OBE=∠OCF=45°,∠BOC=90°,
∵∠EOF=90°,
∴∠EOF=∠BOC,
∴∠EOB=∠FOC,
∴△EOB≌△FOC(SAS),
∴S△EOB=S△OFC,
∴S四边形OEBF=S△OBC=•S正方形ABCD=4,
故答案为:4;
(2)如图②中,连接BD,取AC的中点O,连接OB,OD.
∵∠ABD=∠ADC=90°,AO=OC,
∴OA=OC=OB=OD,
∴A,B,C,D四点共圆,
∴∠DBC=∠DAC,
∵DA=DC,∠ADC=90°,
∴∠DAC=∠DCA=45°,
∴∠DBQ=45°,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QD⊥BD时,QD的值最短,DQ的最小值=BQ=5.
(3)如图③中,将△BD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EDA,
∵∠ABC+∠ADC=180°,
∴∠BCD+∠BAD=∠EAD+BAD=180°,
∴B,A,E三点共线,
∵DE=DB,∠EDB=90°,
∴BE=BD,
∴AB+BC=AB+AE=BE=BD,
∴BC+BC+BD=(+1)BD,
∴当BD最大时,AB+BC+BD的值最大,
∵A,B,C,D四点共圆,
∴当BD为直径时,BD的值最大,
∵∠ADC=90°,
∴AC是直径,
∴BD=AC时,AB+BC+BD的值最大,最大值=600(+1).
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四点共圆,圆周角定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面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增减性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
∵一次函数y=-2x+1中,-2<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A(-2,m),B(1,n)在y=-2x+1的图象上,-2<1,
∴m>n.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练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
【解析】
设BE=x,则CE=BC﹣BE=16﹣x,
∵沿EF翻折后点C与点A重合,∴AE=CE=16﹣x,
在Rt△ABE中,AB2+BE2=AE2,即82+x2=(16﹣x)2,解得x=6,∴AE=16﹣6=10,
由翻折的性质得,∠AEF=∠CEF,
∵矩形ABCD的对边AD∥BC,∴∠AFE=∠CEF,∴∠AEF=∠AFE,∴AE=AF=10,
过点E作EH⊥AD于H,则四边形ABEH是矩形,∴EH=AB=8,AH=BE=6,∴FH=AF﹣AH=10﹣6=4,在Rt△EFH中,EF= =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翻折,解题时要注意函数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1、1
【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求出xy与的值,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其值.
【详解】
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52,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4=52-4=48,
即2xy=48,
∴==52+48=1.
故答案是:1.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根据图形的面积关系,求得和xy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22、6
【解析】
连接BD,证明△ECA≌△DCB,继而得到∠ADB=90°,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连接BD,
∵△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E=CD,CA=CB,∠ECD=∠ACB=90°,
∴∠EDC=∠E=45°,∠ECA=∠DCB,
在△ACE和△BCD中,
,
∴△ECA≌△BDC,
∴DB=AE=4,∠BDC=∠E=45°,
∴∠ADB=∠EDC+∠BDC=90°,
∴AD=,
故答案为6.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3、x<1
【解析】
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1时,函数y=kx+6的图象都在y=x+b的图象上方,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kx+6>x+b的解集为x<1.
【详解】
由图象可知,当x<1时,有kx+6>x+b,
当x>1时,有kx+6<x+b,
所以,填x<1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2)或.
【解析】
把两个点的坐标代入函数关系式中求出k,b即可确定函数关系式,
到x轴的距离为4的点,可能在x轴上方或x轴下方的直线上,因此分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即令或时求出相应的x的值即可确定坐标.
【详解】
解:把,分别代入得:
,解得:,,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当时,,解得,此时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为;
当时,,解得,此时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直线上到x轴距离为4的点的坐标为或.
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解题关键在于分情况讨论解答,注意分类不重复不重叠不遗漏.
25、(1)或;(2)是平行四边形,见解析;(3)或.
【解析】
(1)根据题意可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时,因为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时满足条件;②当时,因为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得到,故,即可得到答案;
(2)判断出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和的边和上的高相等,进而判断出,再分两种情况,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①当时,
是等边三角形,,
,
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运动,
当时,是直角三角形;
②当时,
是等边三角形,,
, ,
,
,
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运动,
当时,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或;
(2)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如图,
,
,
经过边的中点,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设平行线与的距离为,
边上的高为,的边上的高为,
的面积是的面积的倍,
,
当点在线段上时,,
,
;
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
,
,
即:秒或秒时,的面积是的面积的倍,
故答案为:或.
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
26、(1)见解析;(2)是等腰三角形,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垂足为F,再连接AD即可求解;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1=∠C=∠B=36°,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DAC=∠AD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求解.
【详解】
解:(1)如图,作出的垂直平分线,
连接,
(2)∵,
∴,
∴,
∵是的垂直平分线,∴,
∴,
∴,
∴,
∴,
∴是等腰三角形.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涉及的知识点有:垂直平分线的作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相关试卷
12,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数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试题:
这是一份12,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数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试题,共25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4年九年级数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4年九年级数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文件包含九年级数学试卷docx、九年级数学试卷pdf、九年级数学答案docx、九年级数学答案pdf、九年级数学答题卡docx、九年级数学答题卡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