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3.简单应用公开课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3.简单应用公开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简单应用(二)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 掌握“已知两部分的量之比和一个部分量,求另一个部分量” 此类比例分配问题题型。
2.培养学生“多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重点
根据比例关系的意义正确列出方程。
难点
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言】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比例的简单应用。今天,我们将更深入的练习一下比例的应用
多媒体投影题目。
口算即可。
进行相关知识的简单回顾。
讲授
新课
【引言】比例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你们没关注过。下面我出一道题目,大家看看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看看你们能找到多少种解题方法。
投影题目,巡查解题,适时点拨。
点评答案,对比不同的解题方法,分析典型错误。
根据学生的答案归纳出常见的四种方法,并用多媒体投影出每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
【归纳总结】已知两部分的量之比和一个部分量,求另一个部分量,此比例分配问题题型,常见解题方法有四种:
1.根据部分量之间的比值不变,设另一个部分量为X(或y、z……),然后列比例解答。
2.写出1份的数量,用1份的数量乘另一个部分量的份数,求出另一个部分量。
3.把其中一个部分量看做单位“1”,利用除法求出另一个部分量。
4.利用部分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用乘法求出另一个部分量。
【引言】通过刚才的讲解,你对比例的简单应用是不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再做几道同类型题,检验一下你的掌握情况。
【习题一】学校体育代表队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的比是8:5,其中男生有32名。女生有多少名?
投影题目,教师巡查,适时点拨。
【习题二】配制一种溶液,其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为1:14。现有溶质60千克,需要水多少千克?最后可配得溶液多少千克?
投影题目,点明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投影答案。
【提问】依据例题,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答吗?
引导学生找到答案。
教师只投影其中更为常见的两种方法。
【习题三】我买了5米包装带,一共花了10元钱。我想买8米,需要多少钱?
投影题目,教师巡视,适时指导,投影答案。
【习题四】二(4)班体育小组和美术小组的人数比是4:5,体育小组是16人,两个小组一共多少人?
投影题目,教师巡视,适时指导,投影答案。
【讲解】此题最后求的是两小组的总人数,所以我们要注意,在求完美术小组的人数后,要与体育小组的人数相加。这是一种解题方法。还有一种,就是将两小组的总人数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它所占的比例其实就是总份数。然后再利用比例的性质进行求解。
【习题五】配置一种盐水,其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为1:35。
要配置这种盐水216千克,需要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用2.7千克的盐配置这种盐水,需要水多少千克?
点名读题
找出比例关系
独立解答
被点评答案的同学即要能说出解题思路,还要能分析出自己错误的原因。
由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回答:没有。因为只有当其中一个比例数为“1”时才能用上题的第二种方法解答。
溶质与水的质量比为1:14,已知溶质的质量,可根据比例关系列方程直接求出水的质量。两者相加即为溶液的总质量。
认真审题,分析需要解答的问题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以前的题都是求取一部分,二这次求取的是整体。
独立思考,如果出现错误,一定要分析出错误的原因。
将学生带入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
让学生学会从实践中寻找规律。
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作用布置
育英小学师生乘坐两辆汽车去郊游,大巴车和中巴车上乘坐的人数的比是5:2。大巴车上坐了45人。
那么中巴车上坐了多少人?
课堂小结
【引言】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列出它们的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比例关系的意义列出方程。
板书
比例的简单应用
=
即 1 : 9 = 8.5:x
x=8.5×9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3.简单应用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3.简单应用精品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3.简单应用一等奖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种菜问题,混凝土题,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