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16课《诫子书》分层作业教师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第16课《诫子书》分层作业学生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4分)(23-24七年级上·河北承德·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2分)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夫君子之行 (2)遂成枯落
2.(2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静以修身 (2)年与时驰
3.(4分)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3分)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5.(3分)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8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
(2)俭以养德
(3)非淡泊无以明志
(4)非宁静无以致远
7.(3分)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8.(2分)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9.(4分)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10分)(23-24七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0.(3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非宁静无以致远( )
(2)年与时驰( )
(3)意与日去( )
11.(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2.(2分)下列各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两个“夫”字都读作“fū”,都是“夫子”的意思。
B.诫,告诫、劝勉之意,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以委婉而轻松的语气表达了明志与致远的重要性。
D.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在于告诫儿子要淡泊名利,要过隐世躬耕的生活。
13.(3分)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四)“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一首教子诗,请说说读了本诗与《诫子书》后,你在看待父辈教诲方面有哪些收获?
(22分)(23-24七年级上·吉林白山·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跺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4.(2分)本文选自《 》,文体是 。
15.(4分)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静以修身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意与日去
(4)淫慢则不能励精
16.(2分)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两句话的意思。
17.(2分)对这篇古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和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指的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18.(4分)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乙]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⑧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9.(2分)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一 经 焦 躁 则 心 绪 少 佳 办 事 不 能 妥 善
20.(2分)[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遂成枯落”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指出做事宜“ ”,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 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
21.(4分)[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的内容,谈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①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②,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朱熹《与长子受之》,有删改)
【注释】①汩(gǔ):乱,搞乱。②闻见:这里指相互探讨,增长见识。
22.(2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1)夫学须静也 (2)不然则徒劳费
23.(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意与日去( ) (2)能奋然勇为( )
24.(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
25.(4分)(1)《古代汉语词典》中“故”有多种解释: A.旧,旧的事物;B.死亡;C.固,本来;D.所以,因此。“故令汝一行”中“故”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2)联系上下文,说说“然今遣汝”的原因除了“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外,还有哪两个。(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26.(4分)【甲】【乙】两文中的父亲都要求儿子好好学习,两位父亲提出的学习要求有哪些是一样的?
(10分)(23-24七年级上·四川德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训子汝舟:尔才二十八,已成进士,切不可自满,宜守三戒:一戒傲慢,二戒奢华,三戒浮躁。尔既奉母弟居金华,务宜体我寸心,常持勤敬与和睦。凡家庭间能守得几分勤敬,未有不兴;能守得几分和睦,未有不发。若不勤不和之家,未有不败者也。尔性懒,书案上诗文乱堆,不好收拾洁净,此是败家气象,务宜痛改,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弟辈之榜样。勿以为是公子一举一动皆需人服侍也。尔能勤,二弟皆学勤;尔能和,二弟皆学和;尔能孝,二弟皆学孝。尔为一家之表率,慎之慎之。
(节选自林则徐《训子汝舟》,有删改)
27.(2分)下列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勿以为是/公子一举一动/皆需人服侍也B.勿以为是/公子一举一动皆需/人服侍也
C.勿以为是公子/一举一动皆需/人服侍也D.勿以为是公子/一举一动/皆需人服侍也
28.(2分)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匹夫不可夺志也/非淡泊无以明志B.年与时驰/学而时习之
C.守得几分勤敬,未有不兴/兴邦立国D.不好收拾洁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9.(2分)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非淡泊无以明志”强调安贫乐道,不为名利所动,这样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
B.甲文“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体现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C.乙文作者认为,如能守得“勤敬和睦”四字,家庭就会兴旺发达。
D.乙文林则徐告诫长子林汝舟,不能忘记自己要为家庭成员做好修身榜样。
30.(4分)翻译句子。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即一纸一缕,皆宜捡拾伶俐。
(13分)(23-24七年级上·江苏无锡·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孙枝蔚①《示儿燕》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31.(4分)(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甲】【乙】两文标题中“诫”“示”最恰当的义项。
(1)诫( )
A.告诫 B.警告 C.警戒 D.戒备
(2)示( )
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
32.(2分)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书 诫子书 惜书之甚
B.然 公欣然曰 然贫家止有此器
C.知 儿当知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为 可以为师矣 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
33.(3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34.(4分)下面是从两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 ”去做;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 ”;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 ”。
(17分)(21-22七年级上·广西防城港·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初,亮自表后主①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②,至于臣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③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④财’,以负陛下。”及卒⑤,如其所言。
(选自《言家事》)
[注释]①后主:刘备之子,名禅。②余饶:宽裕。③仰:依赖。④赢:充盈。⑤卒:死。
35.(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 随身衣食B.险躁则不能治性 不别治生
C.夫君子之行 若臣死之日D.俭以养德 以负陛下
36.(2分)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澹泊/无以明志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C.成都有桑/八百株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37.(2分)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分别从学习、修身、惜时三个方面教导儿子,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B.甲文采用对比论证,将“静”和“躁”对比,“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正面论证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乙文诸葛亮向刘禅陈述自己淡泊名利、清廉的一生,表明了自己绝不辜负蜀国的忠心。语言简洁明了,感情真挚。
D.从表达方式来看,甲文是议论,阐述了作者“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观点;乙文是记叙,叙述自己清廉的一生。
38.(4分)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39.(3分)从甲、乙两文来看,诸葛亮的“智慧”体现在那些方面?结合课文内容谈谈。
40.(4分)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请写出一个有关诸葛亮的典故。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①,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②,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改)
【注释】①朴陋:粗俗鄙陋。②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41.(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见乡人则嗤其朴陋
(2)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3)亦以焦躁故尔
(4)弟总宜平心静气
42.(2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43.(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
44.(2分)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提出做事宜“ ”,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曾国藩认为 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做事。
45.(4分)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13分)(23-24七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①谓君不善学,信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③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④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⑤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⑥也。”
(节选自《李生论善学者》
[注]①或:有人。②信:确实。③悉能志(zhì):全都能记住。④说(shuì):劝说。⑤还(xuán):通“旋”,转身。⑥冀闻道:希望听到真理。
46.(2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B.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C.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D.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47.(3分)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48.(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2)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
49.(4分)李生认为怎样做才是“善学者”?请简要概括。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王生不说
联系课文解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1)说
王生益愠
联系课文解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愠
李生故寻王生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故:①事故。②旧的。③原因。④特意
(3)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19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巩固练习,文件包含第19课《大雁归来》分层作业教师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第19课《大雁归来》分层作业学生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7 猫/郑振铎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第17课《猫》分层作业教师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第17课《猫》分层作业学生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14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精练,文件包含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分层作业教师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分层作业学生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