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分科指导考试
展开1.图1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A.生物圈B.水圈C.①圈层D.②圈层
图2为某种类型灾害现场图。读图,回答2~3题。
2.该类型灾害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
3.为防范该类灾害,加强山体的监测需使用
A.人工塔站瞭望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无人机群联合航拍
沙漠中树立着无数塔状孤立的石灰岩,称为塔岩荒漠。图3为塔岩荒漠景观。据此回答4~5题。
4.形成塔岩和荒漠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侵蚀、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风力堆积
15.该地形成塔岩和荒漠的条件有
①气候湿润 ②气候干旱③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④植被茂密⑤多大风天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
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图4),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回答6~7题。
6.该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7.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溶蚀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是
A.峰林、孤峰、峰丛B.孤峰、峰丛、峰林
C.峰丛、孤峰、峰林D.孤峰、峰林、峰丛
蛇形丘是一种冰川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图5),回答8~9题。
8.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A.湖泊B.冰面河C.塌陷沉积`D.冰下河道
9.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碧海、蓝天、椰子树、沙滩……人们被海边美景深深吸引。图6为我国南方某沿海景观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沙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海浪侵蚀B.流水侵蚀6.海浪堆积D.流水堆积
2
11.沙滩广阔的地方…
A.多基岩海岸B.是海滨浴场的理想场所
C.涨潮时不会被淹没D.落潮后海沙堆积
图7中①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②为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河漫滩,③为相对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读图7,回答 12~13题。
12.阶地一般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下列最可能属于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条件的是
A.泥沙大量堆积B.地壳下降
C.河流流量减小D.冰碛物堆积
13.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
A.河流瀑布处B.河流V形谷处
C 河流中游河曲处D.河流入海口处
下表为干洁空气的体积和质量构成(高度25千米以下)表。读表,回答14~15题。
14.关于干洁空气组成物质及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二氧化碳只吸收太阳辐射
C.占比最大的物质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D.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作用
15.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石化燃料会导致
A.二氧化碳增多B.臭氧层破坏
C.氮气增加D.水汽含量减少干洁空气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臭氧等其他气体
体积/%
78.09
20.95
0.93
0.03
极少
质量/%
75.52
23.15
1.28
0.05
极少
露,是指晴朗的夜晚或清晨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在地物上的液态水。图8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与露水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①强B.②强C.①弱D.④弱
17.下列说法与谚语“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的原理相似的是
①天气新晴,是夜必霜②日落胭脂红,无风必有雨
③霜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④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穿堂风是指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读图9,回答 18~19题。
18.与穿堂风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19.图示时段与b 地相比,a地气温和气压分别是
A.高、高B.高、低G.低、低D.低、高
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图10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际变化。回答20~21题。
420.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B.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C.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D.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21.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A.东部低西部高B.东部高西部低
C.自北向南递减D.自南向北递减
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11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22~23题。
22. 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3. 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A. 取水难度大B. 开采周期长 C. 水质较差 D. 储量较少
图12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24~25题。
24.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
25.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 小题,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10分)
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刘东生院士被称为“黄土之父”。他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而断面最下面的土壤含有大量鹅卵石。
(1)图13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该地盛行(填风向)风,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的图中字母是:A,B,C。(4分)
(2)在黄土高原地区,从西北到东南水平方向黄土颗粒越来越。(1分)
(3)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是作用,造成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作用。(2分)
(4)刘东生院士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在形成这个120米厚的黄土层之前,这里曾经可能是(填草原/沙漠/水乡),请说明推测理由。(3分)
27.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图14为某地新型温室大棚照片,图1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设计原理和生产原理与大气的受热过程基本相同。对(填“长波”或“短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大部分可以进入温室。但对(填“长波”或“短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2分)
(2)图15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辐射,其中①为辐射,③为辐射。结合图示,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直接来源是。(4分)
(3)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试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3分)
6A
B
C
基岩
(4)大棚温室中生产出来的蔬菜品质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试分析其原因。(2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
材料二:图16为夏季某日新疆吐鲁番盆地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图17是该地景观图。
(1)图16中,表示绿洲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是,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该时段绿洲气压(填“高”或“低”)。沙漠与绿洲局地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4分)
(2)绿洲和沙漠之间的热量交换,可以(填“升高”或“降低”)两地温度差异;绿洲和沙漠之间的水汽交换,可以(填“升高”或“降低”)两地湿度差异。(2分)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母亲水窖”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实施的公益项目,目的是帮助中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的人们解决生活和生产用水困难。由于自然、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干旱缺水地区面积大,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填环节名称);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填类型名称)(4分)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填环节名称)环节施加影响。(2分)
(3) 简述水循环的意义。(3分)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的基本物理性质,许多海洋现象都与这些性质有关。图19是北大西洋及周边海域区域简图,图中箭头示意洋流流向,图20 是图19中某处海岸地貌景观。
(1)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波浪、和洋流三种基本形式,塑造图20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2分)
(2)判断甲(直布罗陀)海峡两侧表层海水的流向,并说明原因。(4分)
(3)乙(波罗的海)海域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2023级(高一)分科指导考试
地理 参考答案
1.A,2.D,3.B,4.A,5.C,6.B,7.D,8.D,9.B,10.C,11.B,12.A,13.C,14.C,15.A,16.D,17.B,18.A,19.D,20.D,21.B,22.B,23.D,24.B,25.C
26.(1)西北; 戈壁; 沙漠; 黄土。(4分)
(2)细。(1分)
(3)风力沉积; 流水侵蚀。(2分)
(4)水乡;理由:断面最下面的土壤含有大量鹅卵石,说明当时流水作用强烈。(3分)
27.(1)短波; 长波。(2分)
(2)太阳;大气逆;太阳辐射(或①);地面辐射(或②)。(4分)
(3)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3分)
(4)大棚内昼夜温差小,营养物质积累少,蔬菜品质相对较差。(2分)
28. (1)1; 6:00~21:00; 高;近地面冷热不均。(4分)
(2)降低; 降低。(2分)
(3)沙漠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所以温差大。(4分)
29.(1)蒸发; 降水;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4分)
(2)地表径流; 下渗。(2分)
(3)①维持水体更新与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②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塑造地表形态。(任答3点得3分)
30.(1)潮汐;波浪。(2分)
(2)自西向东(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与大西洋相比,地中海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密度大,水面比大西洋低。(4分)
(3)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②该区域降水较多;③周边较多河流淡水汇入,稀释作用明显;④海域封闭,与大西洋水体交换少。(4分)
吉林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pdf: 这是一份吉林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pdf,共6页。
安徽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图示甲、乙两地中, 白令海北部易形成海冰的原因有, 辫状水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嘉祥县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嘉祥县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阴天比晴天,关于该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