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卖油翁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242338/0-17286958498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学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卖油翁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242338/0-17286958499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学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卖油翁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242338/0-17286958499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学案
展开1.熟读课文,理解文言句意,复述故事的内容。
2.品读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欣赏人物形象。
3.学习“精思”方法,理解故事意蕴。
【重点难点】
1.品读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欣赏人物形象。
2.学习“精思”方法,理解故事意蕴。
【学习过程】
一、预习案
★任务一:识作者 读课文 疏文意
1.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 ,号 、六一居士(“六一”意为: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 、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 、 、 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了解《资治通鉴》
《卖油翁》这一故事最早见于《笔说》,后由欧阳修改后收入《归田录》。
《归田录》是欧阳修所写的 小说,为其晚年辞官退居颍州时所作,故名《归田录》。欧阳修在《归田录·自序》中说:“《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由于欧阳修文笔优美,《归田录》曾以手抄本形式被广为传颂,连宋神宗听说后也想一睹为快,为此,欧阳修做了两方面的修改:一是“其间所记有未欲广布者,因尽删去之”,二是进行文字上的加工,使表述更规范、简洁。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在课本上标注生字词。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
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酌(zhuó)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解释下列加点字,并翻译课文。
(1)陈康肃公善射 善:
(2)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 矜: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
(4)但微颔之 但: 颔:
(5)尝射于家圃 尝: 圃:
(6)睨之久而不去 睨: 去:
(7)尔安敢轻吾射 安: 轻:
(8)无他,但手熟尔 无他: 熟:
(9)康肃忿然曰 忿然:
(10)以我酌油知之 酌:
(11)以钱覆其口 覆:
(12)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 杓:
(13)因曰 因:
(14)康肃笑而遣之 遣之: 遣:
(15)射
①陈康肃公善射/尝射于家圃 射:
②吾射不亦精乎 射:
(16)尔
①尔安敢轻吾射 尔:
② 但手熟尔 尔:
(17)自
①公亦以此自矜 自:
② 自钱孔入 自:
(18)以
①公亦以此自矜 以:
②以我酌油知之 以:
③以钱覆其口 以:
①睨之久而不去 之:
(19)之
②但微颔之 之:
③以我酌油知之 之:
④康肃笑而遣之 之:
(20)而
①释担而立 而:
②而钱不湿 而:
③康肃笑而遣之 而:
(21)翻译全文:
5.请再自由读课文,梳理文章的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要求要素完整,表述简洁。
二、探究案
★任务一:细读课文 揣摩心理赏人物
1.本文只有133字,虽然故事短小,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下表,圈画相关语句,揣摩人物心理,赏析人物形象。
2.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品读,仔细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态度、语气和说话时的动作、神态等,然后补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在组内演读。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公(①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卖油翁(②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公(③ ):“尔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④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卖油翁(⑤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任务二:研读课文 领悟文章意蕴
3.本文中哪个句子能说明道理?说明了什么道理?
4.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呢?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5.有人认为,从这个故事可以读出弦外之音:宋朝有重文轻武的风气。但是有人可能会问: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葫芦里灌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吗?再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6.《卖油翁》原文结尾还有这样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在选入教材时被删掉了。你认为是否应该删去?为什么?
资料助读:
这句话中包含了两个典故,即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一个叫丁的厨师,向梁惠王讲解解剖牛的技巧,阐述了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只要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再反复地实践,便能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成为这方面的专家的道理。这个典故诞生了“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庖丁解牛”等五个成语。
轮扁斫轮出自于《庄子·天道》,讲的是一个叫轮扁的手艺人,他在制作车轮时看见齐桓公在专心致志地读书,于是大发感慨。他说,自己的手艺不是从书本中得来的,也没办法教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通过多年不断练习,才像现在这样得心应手的。君主读书也是一样的,不亲身去体会,而只是一味地去读那些已经死去的圣贤人的书,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射箭、酌油和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质疑案
1.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学习时也须时时反思。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些什么呢?
【参考答案】
一、预习案
★任务一:识作者 读课文 疏文意
1.永叔 醉翁 政治家 文学家 韩愈 柳宗元 苏轼
2.笔记
4.(1)善:擅长。
(2)自矜:自夸。矜:夸耀。
(3)释:放下。
(4)但:只、只是。颔:点头。
(5)尝:曾经。圃:园子。
(6)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去:离开。
(7)安:怎么。轻:轻视。
(8)无他:没有别的(奥妙)。熟:熟练。
(9)忿然: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10)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11)覆:盖。
(12)徐:慢慢地。杓:同“勺”。
(13)因:于是。
(14)遣之:让他走。遣:打法。
(15)①射箭。②射箭的本领。
(16)①你;②同“耳”,相当于“罢了”。
(17)①自己;②从。
(18)①因为;②凭,靠;③用。
(19)①指陈尧咨射箭;②指陈尧咨;③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④指卖油翁
(20)①表顺承,不译;②表转折,却;③表修饰,不译。
(21)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
5.
复述示例:陈尧咨射箭本领高超,他自己也以此为傲。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里练习射箭时,有个卖油翁看到他射箭命中率极高,却只是微微点头。陈尧咨见此很不高兴,就质问卖油翁。卖油翁说射箭命中率高只不过是技法熟练罢了,引得陈尧咨勃然大怒。于是,卖油翁演示了自己高超的酌油技术,陈尧咨就笑着打发他走了。
★任务二:任务一:细读课文 揣摩心理赏人物
1.
2.①微带愠色,语气轻蔑,斜视卖油翁。
②从容淡定,手捋胡须。
③食指中指并拢指向卖油翁,愤怒地、声音高亢地。
④镇定自如,胸有成竹地。
⑤淡然微笑,一手叉腰,一手向上摊开。
★任务二:研读课文 领悟文章意蕴
3.“但手熟尔”或“惟手熟尔”。
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精妙的地步。同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4.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5.观点一:卖油翁说的有道理。因为任何技艺经过不断练习,都可以达到熟练的程度。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这个道理。
观点二:卖油翁说得没有道理。陈尧咨的高超箭术不只是“手熟”而已,因为“射”是古代“六艺”之一,它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本领,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孔子也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斗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射箭了。登堂比赛前先互相作揖谦让,赛完后又下堂饮酒祝贺,这样的竞争,可以说是君子之争)。故射箭与酌油不能相提并论。而且射箭所射的对象可能是静止的目标,也可能是活动的目标,如果是后者,还必须考虑箭的速度、目标物的移动速度、风力风速等因素,在战场上还必须同时防御敌人,这样看来,射箭的技艺更加复杂,对人的膂力、心智、毅力、判断力的考验更加严苛,甚至须有一定的天赋,而不只是“手熟”就能练就高超的射箭技艺的。
6.观点一:不应删去。一般来说,故事总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有了结尾这句话,这个故事的道理就一目了然了,读者一读就懂,从而使其教育意义得以实现。
观点二:应该删去。如果不删去,这个故事的道理就过于单一;而删去之后,故事的意蕴就更加丰富,不同的读者能从中获得不同的启示,故事的价值就可能最大化。
三、质疑案
2.①理解文言意思的方法:借助注释、成语印证、语境推测、勾连旧知、资料查证等。
②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欣赏人物形象。
③明白了《卖油翁》蕴含的深刻哲理。
④学到了“熟读精思”的方法:品读关键词句、发散性思考、批判性思考。地点
家圃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过
冲突
人物
相关语句
人物心理
赏析人物的方法
第一次
交锋
陈尧咨
卖油翁
第一次
交锋
陈尧咨
卖油翁
第一次
交锋
陈尧咨
卖油翁
第一次
交锋
陈尧咨
卖油翁
地点
家圃
人物
卖油翁 陈尧咨
起因
尧咨善射,卖油翁“但微颔之”。
经过
陈尧咨认为卖油翁轻视他的射技,卖油翁以自己娴熟的倒油本领告诉陈尧咨“手熟”之理。
结过
陈尧咨明白了道理,笑着打发卖油翁走了。
冲突
人物
相关语句
人物心理
赏析人物的方法
第一次
交锋
陈尧咨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自信自得
品析评论性语句、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
卖油翁
②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不以为然
第二次
交锋
陈尧咨
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生气
品析人物语言及虚词、标点、语气等。
卖油翁
②无他,但手熟尔。
淡然
第三次
交锋
陈尧咨
①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愤怒、居高临下
品析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及语气标点。
卖油翁
②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不慌不忙
胸有成竹
第四次
交锋
陈尧咨
①康肃笑而遣之。
释然
品析人物语言、动作及虚词语气等。
卖油翁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不卑不亢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18_t4/?tag_id=42" target="_blank">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a>,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探究拓展,课堂练习,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主题与课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任务评价,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练习,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学案设计,共9页。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