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园区星浦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使用杠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如图,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 )
A.羊角锤 B.核桃夹 C.园艺剪 D.食品夹
2.某新能源车发动机参数:其中“169马力”表示内发动机做的功。“马力”是下列哪一物理量的单位( )
A.功率 B.功 C.效率 D.能量
下列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小华跳绳的平均功率约为 B.人从一楼到三楼大约做功
C.用从一楼登上三楼的功率约为 D.将一斤鸡蛋从一楼提至三楼,对鸡蛋做功大约为
4.如图所示,重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直线运动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的功为
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D.若物体的重力和运动速度不变,只减小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升高
5.某人将一箱书搬上楼,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所有的书一起搬上楼;二是先搬一部分上楼,再搬剩下的部分。假设他上楼的速度相同,第一种方法搬书的功率为,效率为,第二种方法搬书的功率为,效率为,则( )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A. B. C. D.
7.用的拉力直接将重为G的物体A匀速提升h(如图甲);换用斜面把物体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拉力为,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L(如图乙)。利用斜面工作过程中( )
A.有用功为 B.额外功为 C.总功为 D.机械效率为
8.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A.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则应该将杠杆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
B.本实验要做多次,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C.乙图中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B点弹簧测力计向虚线方向转动过程中,示数会变大
D.乙图中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B点弹簧测力计向虚线方向转动过程中,示数会变小
9.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动滑轮总重力为,定滑轮总重力为,人的重力为,不计绳重与摩擦,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
A. B. C. D.
1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的物体在内匀速上升。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B.做的有用功是
C.拉力F的功率是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11.建筑工地上需要将6块相同的砖从地面运送到楼顶,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三次运送,第一次运1块,第二次运2块,第三次运3块。每次运送时,砖都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这三次拉力依次为,拉力做的功为,有用功率为,机械效率为,则( )
A. B. C. D.
12.春晚节目《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其中“青绿腰”惊艳众人,演员能保持图甲状态一定时间。若用、、G表示舞蹈演员前脚、后脚受到的支持力和舞蹈演员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为非平衡状态 B.演员受力示意图为图乙
C.演员缓慢起身过程,变小 D.适当增大两脚之间的距离,变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8分)
13.有一把均匀的木尺,在上端转有一小孔,挂在钉子A上,如图所示,它可以在竖直平面内以A点为轴摆动。现从静止开始,在木尺的另一端点处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使木尺缓慢地向右偏转,到图中虚线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木尺的重力对A点的力臂逐渐变___________,水平力F的大小逐渐变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重为的物体在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____N,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__m,若物体的重力变为,则拉力F为___________N。
15.螺丝刀相当于___________(选填“杠杆”、“滑轮”或“斜面”),它的优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匀速提升的重物。若定滑轮重,机械效率为,则轻质弹簧测力计A与B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___N和___________N。
17.如图为水平桌面上的圆形玻璃转盘(转盘半径为,在水平力作用下能绕转盘中心O点自由转动,转动时可视为杠杆。甲在A点施加一个大小为的水平力,让转盘转动;对面的乙在距O点处的B点同时施加一个水平力,想让转盘反方向转动。乙应沿图中___________(选填“”、“”、“”或“”)方向施加一个至少为___________N的力,才可能达到目的(假设只有甲、乙两人对转盘施力,忽略其它力对转动的影响)。
18.图甲所示的独轮车是生活中搬运泥土的轻便工具。某次搬运泥土时,车体和泥土的总重,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图乙为独轮车被抬起到某位置静止时的示意图,已知:,C为OB连线上一点,.
甲 乙
(1)如图甲,独轮车可看作是一个_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在图乙所示位置时,若竖直向上拉动A点提升把手,需要的拉力为___________N;
(3)在图乙所示位置时,要使提升把手的拉力最小,施加在A点的拉力方向为___________;若继续向上拉动,所需最小拉力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图乙中,为了更轻便,可以把车厢内泥土适当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1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按顺序依次做“探究滑轮组机戒效率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已知)
(1)实验时在三个装置上分别挂上相同的钩码,并且用力拉绳使钩码___________上升;
(2)实验时不考虑绳重及摩擦,塑料滑轮、铝制滑轮及铁制滑轮外形相同、材质不同,则拉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每个钩码重,铝制滑轮的重力为,将钩码匀速提升,不计绳重和摩擦,该铝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工人将重为的货物搬到距地面高的车厢。他用长为的木板搭成斜面,并用沿着斜面向上大小为的力,在内,将货物匀速从底端推到顶端。该过程中,推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此坡度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如果斜面的倾斜程度增大,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机械效率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工人用图中甲、乙两种方法将圆柱形铁块推倒成丙图情况,则_______;工人用甲、乙两种方法时至少要做的功分别为和,则_______。
甲 乙 丙
22.杆秤是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映射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如图所示是杆秤的示意图,秤钩上不挂物体,提起秤纽,当秤砣移动到C点时,杆秤刚好水平平衡,则杆秤上的刻度是___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某标准杆秤的秤砣质量为,秤和秤钩的总质量为,O点为提纽悬点,,,要称量真实质量为的物体,则秤砣离O点_________。如因长期使用,秤砣磨损,质量变为,再测真实质量的物体时,称出来的质量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48分)
23.(6分)按照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图甲 图乙 图丙
(1)如图甲,已作出动力和阻力臂,请画出对应的动力臂和阻力。
(2)如图乙,要站在地面上用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作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3)如图丙,不考虑杠杆重力,作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动力。
24.(4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速度为。
(1)求牵引力在内所做的功;
(2)求汽车牵引力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
25.(6分)建筑工地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己知重物,不计绳童和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时,可将重物匀速提升。在此过程中,试求:
(1)拉力F做了多少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将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需要用此滑轮组提升多重的重物?
26.(6分)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从从底端拉进车厢.在此期间,工人拉这箱货物沿斜面匀速运动时的拉力为,此斜而的长为,高为,这箱货物重为.
求:
(1)工人在使用斜面的过程中做的有用功;
(2)货物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3)若要提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你有什么建议?(写出一条即可)
27.(5分)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
甲 乙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___________。他们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使用定滑轮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杠杆;
(2)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不同的动滑轮匀速缓慢竖直提升的重物,如图乙所示。记录数据如下表。
通过观察和比较测量结果,可得初步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___,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起同一重物时,不考虑绳重、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提升重力的___________。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拉动”)时读数;
28.(7分)“奋进”学习小组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用的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甲 乙 丙 丁
(1)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甲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杠杆处于状态_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挂了如图乙两组钩码,放手后杠杆在水平位置是否平衡:_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在实验中,小赵同学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普遍规律
(3)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丙的竖直地拉着变成倾斜地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木头某处,静止后木头水平平衡,如图丁,现将木头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可判断__________(选填“>”、“=”或“<”)。
29.(5分)学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后,小明用同样的滑轮,组装成两个滑轮组,完成分两次不同的实验,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实验的部分数据如表格所示:
甲 乙
(1)实验过程中,沿竖直方向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一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3)第二次实验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若忽略绳重和摩擦,则第二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___________(选填“>”“<”或“=”)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若想提高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下措施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选用轻质动滑轮 ②给滑轮的轴心加润滑油
③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④增大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
30.(4分)一根金属棒AB置于水平地面上,今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棒的右端B缓慢拉起,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与B端离开地面的高度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该金属棒的长度___________m。
(2)在B端拉起的过程中,当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当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
(3)求金属棒的重心到A端的距离d为___________。
31.(5分)读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三峡升船机一全球最大的“超级电梯”三峡升船机是三峡工程重要通航设施之一,主要为客船、货船和特种船舶提供快速过坝通道,过船规模为3000吨级,提升总重量约15500吨,最大提升高度为113米,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垂直升船机,如图1。
与电梯相似,升船机主要由塔柱、承船厢、滑轮组和平衡重组等构成,承船厢是3.5米标准水深、总重为15500吨的水厢。其工作原理是:船只由航道进入承船厢,关闭闸门后,由带动力的滑轮组和平衡重组将承船厢提升或下降,到达位置后开闸,船只离开承重厢驶出,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一艘总重量为3000吨(船重+货重)的货轮驶入承船厢,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承船厢会的水,关闭承船厢的闸门后,货轮和承船厢的总重是___________吨。因此,为了减少升船机的耗能,提升升船机的机械效率,三峡升船机的平衡重组设置重量应为___________吨。
(2)升船机将一艘总重量为3000吨的货轮,从下航道闸口以的速度匀速提升100米到上航道闸口。在提升过程中,为克服误载水深荷载、系统机械摩擦阻力和风阻力等,滑轮组驱动机构给予了承船厢400吨的驱动力,则在这次提升中滑轮组的驱动功率是___________W,滑轮组和平衡重组所做的总功为___________J,滑轮组和平衡重组提升承船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g取) 实验序号
滑轮重力/N
重物重/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1
4
2
2
4
3
3
4
次数
物体重G/N
提升高度/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
机械效率
1
2
10
1.5
20
2
2
1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