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修辞手法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244757/0-17287361925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4 修辞手法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244757/0-17287361925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4 修辞手法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244757/0-17287361925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4 修辞手法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244757/0-172873619257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4 修辞手法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244757/0-172873619259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4 修辞手法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244757/0-172873619261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4 修辞手法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244757/0-172873619264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4 修辞手法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244757/0-172873619266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4 修辞手法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 修辞手法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考点突破,二考查方式,课堂知识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高考常考查的几种修辞的含义、辨析、作用效果。2.掌握课文中重点诗歌诗句、散文重点语句的修辞手法的运用。3.重点掌握相关修辞的区别辨析,分析修辞构成结构以及修辞效果。4.掌握客观选择题及主观分析题的答题方法和策略。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引发多种疾病,所以,如何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才是问题的关键。(2024新课标I卷18T)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5分)【答案】示例一: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示例二: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一)语言文字运用I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的信息,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通过一些训练提升记忆力,也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二)语言文字运用Ⅱ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2023新课标I卷22T)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1)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2)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答案】①“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属于扩大夸张,其意思是互联网并不能够决所有的问题,“像……似的”表示看似是,但其实不是,总体上表示否定。②“像洗冷水澡似的”是打比方(比喻),表示“凉风飚进他的袖口”的感觉就如同“洗冷水澡”一样,“像……似的”表示“与……相似”。(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屡见不鲜的。奕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2022新高考Ⅰ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案】设问:①设问是无疑而问,答案跟随设问后,引发人们对失败内涵的提示与追问。②产生一种阅读期待,强化了表达意味,并使前后衔接紧密自然。排比:①排比句依次从付出辛劳,工作更艰巨,在航天世界中的位置变化,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论述了“失败”的内涵。②强调各种失败虽然给航天领域的研发带来的危害损失巨大,但是都无法摧毁奕恩杰百折不挠的科研决心,反而使他更充满了斗志。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2022全国甲卷)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答案】D
一.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高考修辞考查的范围一般不会超过考纲,所以我们要对这九种修辞手法要熟记于心。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一考点一般不单独设题,而与其他考点结合起来考查:1.在文学类文本或诗歌鉴赏中考查修辞使用及作用;2.在某个文段中与词语(成语)、语病、选用句式、标点符号等知识点相结合地考查;3.在仿写、扩展语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些考点中考查实际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4.修辞手法主观题新高考题型命题趋势从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到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和全国新高考Ⅰ卷,再到2022新高考Ⅰ卷和新高考全国Ⅱ卷以及2023年新课标、2024年新课标的语用题命题来分析,修辞手法主观题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分值有所增加,为5分;题型有所变化,点明修辞分析效果,到提问修辞并分析效果,知识点的考点在增加,但难度并不大。真正考查了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是热频考点。其实,现代文阅读Ⅰ和Ⅱ、古诗鉴赏的主观,都有“考点的专业知识+文本的阅读理解”,这些能力是相通的。主观题提分的关键,最后拼的是“文本理解”。我们在备考时需要弄懂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特征和作用,能在做题过程中正确巧妙地加以运用。本专题重点分析第二个类型:语言综合运用中的修辞考查。
三.考查题型考查题型1:修辞方法辨识题(选择题3分)考查题型2:修辞手法比较异同题(选择题3分)考查题型3:判断选项修辞分析正误题(选择题3分)考查题型4:分析手法型:已给出修辞,分析该修辞并指出表达效果。分值4-5分。考查题型5:分析构成、表达效果型:已给出修辞,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分值5-6分。考查题型6:指出修辞分析(赏析)型:找出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简要赏析。分值5分。
考查题型1:修辞方法辨识题(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艾草又叫家艾、艾蒿,是菊料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草的植株有奇香,这香气纯正、浓烈、持久,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艾草叶子的形状,像是钢又,不是三叉而是五叉与七叉,如同兵器,可见艾草生来就具有了战斗的精神。 ① :正面是碧绿色,背面是灰白色。清风过处,叶片舞动,如旗飘扬,变幻多姿,令人赞叹。艾草矮者齐腰,高可及人。一株株的艾草,笔直修长,颇有一派玉树临风的美感。艾草的茎呈方形,细者如箸,粗者如指。仔细端详,茎的外表有着一条条上下贯穿的纵棱,突出而明显。眼观手摸,有棱有角,极具执着的个性。其实,一条棱就是一条藤,用于承载体重,支撑信念。这像人的筋骨,更像混凝土中的钢筋。是故,艾草们坚韧挺拔,不屈不挠,堪当重任。艾草最宜群植。成丛成片,才有气势,方成气候。 ② ,最好到蔓延的河滩,广袤的野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艾草们自由自在地生长,强壮蓬勃,野性张扬。大片大片的艾草,一样的高度,一样的装束,一样的风貌。它们列队整齐,精神振奋,充满了勇往直前的必胜气概,只需一声召唤,便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疫战斗。1.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A.比喻、夸张、比拟 B.比拟、比喻、排比 C.借代、对偶、排比 D.借代、比喻、夸张【答案】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站在桥上去看人家撑,那多不赞劲,多美!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专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水草间颤动,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姿态,捻起一根竟像没分量的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身子微微的一蹲,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她们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真是值得歌咏的。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叙浮,鱼群的唼喋(shà zhá)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迎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爱热闹的少年们携着他们的女友,在船沿上支着双双的东洋彩纸灯,带着话匣子,船心里用软垫铺着,也开向无人迹处去享他们的野福——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住惯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变迁。看见叶子掉知道是秋,看见叶子绿知道是春;天冷了装炉子,天热了拆炉子;脱下棉袍,换上夹袍,① ,穿上单袍:不过如此罢了。② ,地下泥土里的消息,空中风吹的消息,都不关我们的事。忙着哪,这样那样事情多着,谁耐烦管星星的移转,花草的消长,风云的变幻?同时我们抱怨我们的生活,苦痛,烦闷,拘束,枯燥,谁肯承认做人是快乐?谁不多少间咒诅人生?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2.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 拟人、比喻、夸张 B. 拟人、比喻、排比C. 对偶、借代、排比 D. 对偶、借代、夸张【答案】B
【解题方法】1.弄清各类修辞手法的概念。高考常考的修辞手法相对来说是较为固定的,对修辞手法的概念、特征、作用等应了如指掌,夯实基础,厚积薄发。2.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判断方式或依据。这一点是准确分析修辞手法的关键,要求考生明确各种修辞的结构特征,构成要素,关键词语,在阅读文段的同时,准确找到关键特点处,巧妙判断修辞手法。一段文字所用修辞可能有多种,所以在文中合适的位置标出修辞手法的类型,以便做选择时进行排除。3.要准确区别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这一点是有难度的,重点考查考生知识点的掌握准确度,区辨度。
【对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站在雪山之上,“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我就站在天底下,我就凌驾于尘世之上。云真低啊,___①__,可我舍不得伸手相扰。看她们自由自在,旁若无人地生活。恍惚间,我就迷失在那云里。平时行色匆匆,赶着地铁追逐客户,贴着地面卑微行走,从来不会抬头看看云,偶尔在小阳台收衣服时匆匆一瞥,只看见那云黑着脸,脚步混乱,行色匆匆,也在赶地铁吗?即便是脚步慢了些,出场的背景也总是混混沌沌,她在高楼背后躲躲闪闪,眉眼低垂。我竟然会把两种迥异的风格混搭起来!我应该是最天才的设计师。眼前藏地的云,我就固执地觉得她是万历年间苏州小巷的哑女。她不取悦谁,在自己的天空从容寂静,自在独行。她当窗梳妆,她织素裁衣,她洗手做羹汤。她没看我,我却在寻找目光;她没唤我,我却应声驻足。她独行在杏花春雨江南的青石街道,躲在油纸伞下安静欢喜。她浅浅一笑,我便觉得心上的冰碴子扑簌簌地往下落,落成千年初雨。她终于看向我,清澈见底,一眼万年。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选项是(3分)( )A.对偶、设问、引用 B.排比、对偶、反语C.比喻、借代、通感 D.比喻、通感、比拟【答案】D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题。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①但我并不感到孤独,因为在这里,有绿叶和我对语。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可是每天早展,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②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朋友屡次来信催促我回去,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陆蠡《囚绿记》)4. 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排比、比喻、比拟 B. 比拟、对偶、排比C. 对偶、比喻、排比 D. 排比、借代、夸张【答案】A
考查题型2:修辞手法比较异同题(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两座威严的雪峰——托木尔峰和汗腾格里峰巍然耸立,俯视着周边十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的暖湿气流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和水草丰美的牧场。博斯腾湖碧水连天,赛里木湖晶莹澄澈,艾比湖“盐”装素裹,天池静卧在苍翠环绕之中……1.(2023全国甲卷19T)下列句子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苍翠”,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烟花向上空冲去,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B. 鲁迅先生穿着朴素的长衫,从容地坐在西装领带们旁边。C. 夏天的雨是热情洋溢的,喜欢不打招呼就前来拜访。D.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答案】B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题。每当夜幕降临,从中国传统院落大门旁边的影壁小心地往里看,就能看到像自身发光的抽象画一样的木制窗子,窗子木格细细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微弱的灯光洒在院子里,消失在甬道长廊,婆娑竹影上。偶尔有人在室内走动,身影在洁白的窗纸上滑动,充满神秘的色彩。2.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答案】C
【解题方法】1.首先要辨别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辨别四个选项的诗句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掌握各类修辞手法的判断方法,这是做修辞类试题的基础,难度不大,重点在于分析运用。2.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看结构、语境和语言特征是否相似。当然,能准确推断出修辞手法是最好的,实在难以辨析就从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分析,比较点:结构,语言,语境等。3.识记初高中学过的课文及古诗词中常运用的修辞手法。要注重平时(包括考试)的分析与积累。4.该题型语句具体,直接考查划线句或重点语句的修辞手法,更具有直接性,重点考查知识点的运用及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对点练习】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题。刚刚,见老先生的几幅石榴画,瞬间将人点燃。这眼前的生活,何尝不值当去爱?他笔下的石榴外皮一律焦墨,稍微开了口,露出籽实,色艳红,仿佛焰火跳动着,我的味蕾似感受到汁液淋漓的甜度。 3.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D.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答案】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再往上追溯是开都河,水源是天山雪水。博斯腾湖水穿过铁门关峡谷,流经库尔勒,一年四季川流不息。孔雀河横穿库尔勒市区,犹如一条玉带。在新疆,像库尔勒这样拥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的城市极为罕见,孔雀河成了最美库尔勒市区的风景线。4.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C.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D.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答案】B
考查题型3:判断选项修辞分析正误题(选择题)1.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借代)B .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对偶)C .我欲长竿数千尺,坐来东海看潮生。(夸张)D.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比喻)【答案】A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C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D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答案】C
【解题方法】1.掌握各类修辞手法的判断方法。2.识记初高中学过的课文及古诗词中常运用的修辞手法。3.针对选项后面的修辞手法,代入原文(诗句)分析,观察是否符合该修辞的要求。若能找到修辞的具体内容,并且一一对号入座,则选项是正确的;若找不到修辞相对应的内容,则没有该项修辞手法。4.掌握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如比喻与借代,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对点练习】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孩子们的脸,像朝阳下初开的百合花,显得如此的鲜嫩、光洁。(比喻)B.车过故乡,钱塘江隔岸的青山,万笏朝天,渐渐露起头角来了。(借代)C.池塘里,只剩下些残叶,荷花们蜷缩在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拟人)D.杨梅有多么奇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排比)【答案】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八月的乡村,雨水时不时就来一场,艳阳抽空普照头顶。风调雨顺的天气,是庄稼人的欢喜,五谷庄稼的最爱。走进自家的田里,①最先看到的是一行一行长得翠绿茁盛的辣椒秧,织成绿毯,远远扯向天边。②秧子上坠满了一根挨一根的辣子,青锥般的直畅顺溜,羊角似的弯曲有致。尤其是红辣子穿得一袭火色,在长菱形的密叶间,煞是点睛醒目。③而更叫人垂涎三尺的是那一股独特的生椒香,也以挡不住的诱惑,迫不及待地窜进鼻孔。蓦地,满脑子关于辣子的记忆,一下子就从时光里浮现出来。五月除草培土,六月施肥复灌。④七月辣子开花了,清亮亮,一树银星,珍珠般地洒在枝叶间。八月间,喝够了水肥的辣子苗,铆足劲头,一阵猛长。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①句运用了比喻、比拟、夸张的修辞,描写了田里的辣椒秧的生机勃勃、整齐有序、一望无际。B.②句运用了比喻、对偶、对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辣子的种类很多,外形也各不相同。C.③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赋予香气以人的特征,使读者可想见生椒香的诱人、活泼,颇有情趣。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了辣子花的颜色、形态等,展现了作者对辣子开花进而结果的期待。【答案】B
考查题型4:分析手法型(2020年新高考1卷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粘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1.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1分)(回答比喻在文段中的体现)②这一比喻的相似性有: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1分)(指出比喻中的相似之处)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2分)(具体分析比喻中的相似之处)
(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答案】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②投射了作者对棉花关注关心的感情。③使文意表达比较活泼,引发读者的兴趣。
【解题方法】划线处的修辞方法已经给出,不需要判断,只需要分清题意:分析内容,表达效果。依分答题。1.分析该修辞手法(内容与构成解读)2.分析该修辞手法效果(效果分析:情感效果、艺术效果、读者效果)
【对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影片《长津湖》所带来的思考是深度而多元的。当新兵伍万里在疾驰的车厢里接住年轻的女卫生员抛来的红围巾时,当连长伍千里阻挡弟弟把复仇的子弹射向本已奄奄一息的敌人时,当美国将军为“冰雕连”的精神所折服而情不自禁致以军礼时,人性的力量跳跃出来,柔化了战争的冷酷。这让影片在爱国主义的基本立场上有了人类的高度,也让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有理由去憧憬一个铸剑为犁、再无战争的新世界!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答案】①(内容)三个分句分别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战争意义的思考、用不屈赢得敌人的尊重,这都体现了影片的多元思考。②(效果)以整齐的长句结构,加强了气势,烘托了志愿军的英雄气概和影片所传递的人性的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野地有很多树。柳树、松树、槐树,还有叫不出名字的灌木。它们不仅供给我清新的空气,也免费让我欣赏鸟儿们的音乐会,且是专场,聆听、鼓掌都是我一人。黄鹂的中音,云雀的高音,麻雀的低音,布谷鸟抑扬有度的诗朗诵。报幕的是斑鸠吧,清清朗朗的几句,全场顿时寂静;接着出场的是鹦鹉,不像是学舌,是野地里自学成才的歌手;路过的燕子也丢下几句清唱,全场哗然;喜鹊拖着长裙出场了,它像是不大谦虚也不留情面的音乐评论家:“叽叽喳喳”——它是说“演出很差”?于是众鸟们议论纷纷,然而一会儿又暂归于寂静后,它们四散开去,各自找自己的午餐。4. 拟人具有赋态于物的特点,请结合文中画线句子赏析拟人的妙处。(5分)【答案】①作者把斑鸠、鹦鹉、燕子、喜鹊等自然界中的动物赋予人的言行,使文章内容生动逼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②“清清朗朗的几句,丢下几句清唱,拖着长裙出场”等拟人的话语可以更好地烘托气氛,抒发感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考查题型5:分析构成、表达效果型(2021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答案】①对偶构成: 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②表达效果: 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新气象,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音频已成为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沿的媒体。声音凭借着单纯的信息维度,流水般汹涌地涌入听者的身体,更能直击人心。情感放大是中国特色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追寻》将百封家书用震撼人心的讲述和声情并茂的吟诵传递出人间至美之情。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答案】①构成:将声音这一听觉形象与“流水般汹涌地涌入”这一视觉和触觉形象沟通起来。(2分)②表达效果:“流水般汹涌地涌入听者的身体”构思新颖,又生动形象地表现大量的声音信息如水一样汹涌而来,使听众能大量获取声音信息的感受,增加了语言的文采。(3分)
【解题方法】划线处的修辞方法已经给出,不需要判断,只需要分析构成,表达效果即可。1.分析该修辞手法的构成。如:比喻,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比喻词是什么。2.分析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可以从情感效果、艺术效果、读者效果角度着手分析。
【对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他的女儿曾不厌其烦地向他描述坐过山车时那美妙的感觉,希望和他一起坐过山车,但他都拒绝了。现在,他终于坐上了过山车,只是女儿不在这儿。起初他还没什么感觉,不过立刻,他就感到不对劲了。过山车突然加速,如上膛的子弹一般被弹射了出去,他想让工作人员立刻停下这该死的机器,可已经来不及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答案】①构成:特点相似。把“突然加速”的“过山车”比喻成“被弹射出去”的“子弹”,二者都具有非常快的特点。②效果: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通俗明了,有助于凸显他恐惧、后悔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在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有一种文化现象受人关注。借文物为话题讲述历史故事,这类文艺作品穿越时空,连缀古今,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历史文物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答案】构成:三个语句同为动宾结构,分别从“浓缩”“承载”“连接”的角度阐述历史文物的重要作用。效果:三个语句都有8字,字数相等。形式整齐,节奏和谐,感情洋溢、气势强烈,强调了历史文物的价值。
考查题型6:指出修辞分析(赏析)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云这么好看,却也不妨碍它下雨。那天,我们在宋庄的街道上闲逛,走着走着雨就来了。雨来了,云还在,太阳也还在。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雨了吧?淋着这雨,我们都没有打伞。打伞会觉得辜负了这云的,也会辜负这雨,不是吗?1.(2024年新课标Ⅱ卷19T)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官方答案】①直接跟读者对话,希望得到读者的认同;②使文段结束得自然、不突兀;③给读者带来亲切活泼之感,并与全文风格保持一致。(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考生答案】①(点名问句特点)本句是无疑而问的反问句;②(艺术效果)故意设问加强语气和语势,使表达意思更肯定,引导读者思考和想象;③(情感效果)强调作者和朋友们不打伞在雨中淋着而行的惬意美好,表达对北京的云和太阳雨的喜爱和享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2.(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答案】排比。①使内容丰富:以三个结构为“那……是不是还……”的句子,用细腻的笔触从不同角度一一展现“我”对园中各种美好景物的回忆。②增强语势: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连用,有力地抒发了“我”对曾经的乐园的无限怀念和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的惆怅。
【解题方法】修辞方法需要考生判断,难度有所增加,并且还要分析表达效果。答题模式1:修辞手法+内容分析+效果分析答题模式2:①修辞手法(修辞名称+内容分析)。②作用即效果分析(感情、艺术、读者)
【对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康巴大地从一滴水到一务河,从一株草到一棵树,从一块石头到一座山,处处是风景。康巴的领导者深知,只有用双脚丈量,才能探明它们的价值,才能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让这些养在深闺的靓丽景点展示在世人面前。当他们走遍康巴的山山水水,一个全国领先的“全域旅游”构想,一场史无前例、的精准扶贫伟业拉开帷幕。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借代:“用双脚丈量”代指行走奔波,实地观察调研,体现领导者的实干精神。②比喻:以“面纱”比喻掩盖康巴真实秀丽面目的东西,“揭开面纱”比喻实探真容。③拟人:“养在深闺的靓丽景点”,把靓丽的凤景写成养在深闺的女子,形象生动,写出旅游资源深藏山中不被人知晓的特点,引人向往。(答出3点给5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03 文言材料有关内容概述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高考精炼,考点突破,课堂知识点拨,课堂即学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情境补写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高考精炼,考点突破,课堂知识点拨,课堂即学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文言文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高考精炼,考点突破,课堂知识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