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标点符号考点专训(02)(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 标点符号考点专训(02)(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文件包含专题05标点符号考点专训02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专题05标点符号考点专训02学生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湖南怀化市六校高三一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站住了,那琴声是从备斋里传出来的,徐缓、轻柔的绕过那白雪中的雕梁画栋,在雪中的清冷的空气里,慢慢飘过来,向她飘过来,琴弓在舒展,丝弦在震颤,扣人心扉的节奏和旋律,如泣,如诉,如梦,如诗,从容不迫地讲述着东方一个古老的、生死不渝的故事……
她的心被俘虏了,轻轻地走过去,走过去,怕踩动脚下的雪,发出一丝杂音,破坏了那纯净如水的韵律。她又停下来,她不忍心去叩响那小小书斋的门,去打断那宁静的世界中的天籁之音……
她从备斋前走开了,踏着被白雪覆盖的小桥,沿着粉雕玉琢的石阶,走上湖心小岛,站在小亭的檐下,静静地听着,琴声在她耳畔回旋,回旋……
雪花静静地飘落,岸边的博雅塔,水中的石舫,都披上了一身轻柔的白纱。垂柳,国槐,银杏,红枫,树叶都早已落尽了,如今被白雪挂满了枝头,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洁白的燕园,洁白的未名湖,洁白的小岛,漫天飞雪中,伫立着一个少女的身影……
1.对文学作品来说,省略号的使用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五个段落都以省略号结尾,请任选两处,分析省略号的使用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答案】①第一处和第三处的省略号用来标示声音的延续,突出了琴声悠扬,持续不断,使得“她”的心被俘虏,如痴如醉,沉浸其中。②第二处和第四、五处的省略号都用来标示余意未尽,第二处着意刻画“她”不忍打断演奏者的小心翼翼,后两处着意描绘燕园的银装素裹和少女的悄然伫立,都有着“言有尽意无穷”的文学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结构、内容、情感)
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内容或引文的省略;②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示列举的省略;④表示说话迟疑;⑤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⑥表示语言的中断;⑦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①第一处描写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诗,从容不迫地讲述着东方一个古老的、生死不渝的故事……”,第三处“琴声在她耳畔回旋,回旋……”,这两处的省略号用来标示声音的延续。第一处是她沉浸于琴声表现的故事中,“她的心被俘虏了”;第三处写她静静地倾听琴声,而琴声不断在她耳边回旋。这两处突出了琴声悠扬,持续不断,使得“她”的心被俘虏,如痴如醉,沉浸其中。
②第二处“她不忍心去叩响那小小书斋的门,去打断那宁静的世界中的天籁之音……”,第四处“垂柳,国槐,银杏,红枫,树叶都早已落尽了,如今被白雪挂满了枝头……”,第五处“天飞雪中,伫立着一个少女的身影……”,这三处省略号都用来表示余意未尽。第二处着意刻画“她”写她倾听那天籁之音,不忍打断演奏者的小心翼翼;第四处描写燕园的环境,树叶落尽,白雪挂满枝头,着意描绘燕园的银装素裹;第五处在漫天风雪中少女悄然伫立,省略号配合优美的意境,都有着“言有尽意无穷”的文学感染力。
(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总要有志气,不过“志”字也容易引起误解。没有长翅膀想飞,没有学过军事学、当过兵、打过仗而想将来做大元帅,没有循序渐进地学加、减、乘、除、比例、开方而想将来做算学上的发明家,那不是立“志”而是发狂妄的空想。“志”字的意义原来很混,它可以解作“意志”或“决心”,可以解作“愿望”,也可以解作“目的”,即古训所谓“心之所之”。
一般青年心目中的“志”,往往全是“愿望”,而“有志者事竟成”中的“志”应该是兼含“意志”和“目的”二义。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的路,下坚忍不拔的“决心”向那条路去走,不达“目的”不止,这才是“立志”的真正的定义。“愿望”往往只是一种狂妄的空想。一个小孩子说他将来要做大总统,一个乞丐说他将来要成为大阔佬,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和步骤如何,那决不能算是“立志”。
青年立志,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生活方法,有一种处理生活的信条。我常把我的信条称为“三此主义”,“三此者”,“此身”“此时”“此地”。
2.材料中多处都运用了引号,可以文本为例,简要概括引号的基本用法。(4分)
【答案】第一,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如:“有志者事竟成”等。
第二,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如:“志”等。
第三,标示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或特定的称谓。如:“三此主义”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引号的基本用法有:
一,表示直接引用。当文章中引用了诗词、谚语、俗语、他人的话等,都要加引号,表示直接引用。第二段“有志者事竟成”是名句,这些是直接引用。
二,表示特定称谓。称谓及称呼,当文章中出现特定的称呼要加引号表示特定称谓。如“三此主义”。
三,表示着重强调。在文章中,当作者想强调某个词语或短语时,即可以加引号表示着重强调。如多次强调、着重论述的“志”。
四,表示特殊含义。当文章中出现的某个词语或短语在当前语境下的含义,与其本来意义不同时,即要加引号来表示特殊含义。如作者独创的“三此主义”。
五、表示反语或者讽刺。这种用法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说反话”,这也是我们汉语的博大精深之处。
(2024届湖南长沙十校大联考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孙少平刚从寂静的山庄来到这里,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听起来像洪水一般喧嚣。尽管满眼都是人群,但他感觉自己像置身于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里。一种孤单和恐慌使他忍不住把眼睛闭起来,现实的景象消失了,他通过心灵的视觉,却看见了炊烟袅袅的双水村,看见夕阳殷殷的东拉河……
孙少平尽量使自己振作起来。他想,他必须在这个城市里活下去。现在是和平年月,他充其量吃些苦罢了,总不会有死的威胁。比起死亡来说,此刻你心里安安地立在这桥头,并且还准备劳动和生活,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你知道,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
是的,他现在只能和一种更艰难的生活比较,而把眼前大街上幸福和幸运的人们忘掉,忘掉!①忘掉温暖,忘掉温柔,忘掉一切享乐,而②把饥饿,把寒冷,把受辱,把一切受苦,当作自己的正常生活。
3.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答案】示例一:①处的三个逗号将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分隔开来,起强调作用,是少平对自己的心理暗示,让自己做好吃苦的准备。
示例二:②处四个逗号将四个介词短语分隔开来,起强调作用,展现了少平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结构、内容、情感)
示例一:①处“忘掉……,忘掉……,忘掉……,……”三个句子结构相同,三个逗号将它们分隔开来,各自独立,起强调作用;内容上,结合“忘掉温暖,忘掉温柔,忘掉一切享乐”可知,这是少平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忘掉这些温暖、温柔和享乐,让自己做好吃苦的准备。
示例二:②处“把饥饿,把寒冷,把受辱,把一切受苦”四个介词短语并列,四个逗号将它们分隔开来,停顿起强调作用,把一切受苦“当作自己的正常生活”,展现了少平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河南省焦作市2024年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小说中常有女子“嘤咛一声”的描写,嘤咛本指鸟叫,如《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鸣声用在人身上,则是形容女子声音娇细清婉。《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婴宁”,其女主角婴宁名字的寓意众说纷纭。而我认为:小说中的婴宁特别爱笑,这名字或许就是取笑声婉转之意?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并做修改。(4分)
【答案】①“名篇‘婴宁’”应改成名篇《婴宁》。②句末的“?”应改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①“婴宁”是《聊斋志异》的篇章,所以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②“这名字或许就是取笑声婉转之意”是表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陈述句,所以应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江西省名校教研联盟2024年高三下期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此时,我同家里早已断了书信。祖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也几乎完全不清楚。偶尔从德国方面听到一点消息,由于日本是德国盟国,也是全部谎言。杜甫的诗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想把它改为“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这样才真能符合我的情况。日日夜夜,不知道有多少事情揪住了我的心。祖国是什么样子了?家里又怎样了?叔父年事已高,家里的经济来源何在?婶母操持这样一个家,也真够她受的。德华带着两个孩子,日子不知是怎样过的?这一切都是我时刻想念的。连院子里那两棵海棠花也时来入梦。这些东西都使我难以摆脱。真正是抑制不住的离愁别恨,数不尽的不眠之夜!
我特别经常想到母亲。当我同祖国和家庭完全断掉联系的时候,我思母之情日益剧烈。母亲入梦,司空见惯。但可恨的是,即使在梦中看到母亲的面影,也总是模模糊糊的。原因很简单,我的家乡是穷乡僻壤,母亲一生没照过一张像片。我脑海里那一点母亲的影子,是我在十几岁时离开她用眼睛摄取的,是极其不可靠的。可怜我这个失母的孤儿,连在梦中也难以见到母亲的真面目,老天爷不是对我太残酷了吗?
5.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答案】第①处: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两个独立语句,强调了“离愁别恨”的不可抑制和“不眠之夜”的数不尽;逗号标示的停顿,表现了作者怀乡情之深。第②处: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两个独立语句,强调“司空见惯”;因为母亲常常入梦,表现了对母亲深沉的思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结构、内容、情感)
第①处:“真正是抑制不住的离愁别恨”“数不尽的不眠之夜”中间的逗号让这两个句子分别成为两个独立语句,强调了“离愁别恨”的不可抑制和“不眠之夜”的数不尽;“抑制不住的离愁别恨”和“数不尽的不眠之夜”都是因为思乡而生,中间逗号标示的停顿,表现了作者怀乡情之深。
第②处:“母亲入梦”“司空见惯”中间的逗号让这两个句子分别成为两个独立语句,更加强调后半句“司空见惯”,表达了母亲常常入“我”梦中;正是因为母亲常常入梦,所以“司空见惯”,中间的逗号更能表现出“我”对母亲深沉的思念之情。
(2024年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3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这栗子是什么来头,是贾蓉送来的?刘姥姥送来的?还是宝玉自己在外面买的?不知道,书中并未交待。
6.文学作品中问号用法丰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请结合文本,分析画波浪线句子中问号的作用。(4分)
【答案】①连用三个问号,强化了作者对栗子来头的好奇心,也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与后文“不知道”形成语气上的落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内容情感上,连用三个问号,对栗子来头连续提出疑问,对到底“是贾蓉送来的”“是刘姥姥送来的”“是自己在外面买的”,强化对栗子来头的好奇心,同时,在读者看来,也是模糊的,引发阅读兴趣。
结构形式上,与后文坚定的回答“不知道”形成语气上的落差;句式上前后一繁一简,错落有致,增强节奏感。
(2024届绍兴柯桥区5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家人口不多。他家当然是姓赵。一共四口人:赵大伯、赵大妈,两个女儿,大英子、小英子。老两口没得儿子。因为这些年人不得病,牛不生灾,也没有大旱大水闹蝗虫,日子过得很兴旺。他们家自己有田,本来够吃的了,又租种了庵上的十亩田。自己的田里,一亩种了荸荠,——这一半是小英子的主意,她爱吃荸荠,一亩种了茨菇。家里喂了一大群鸡鸭,单是鸡蛋鸭毛就够一年的油盐了。赵大伯是个能干人。他是一个“全把式”,不但田里场上样样精通,还会(甲)罩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修船、砌墙、烧砖、箍桶、劈篾、绞麻绳。他不咳嗽,不腰疼,结结实实,像一棵榆树。人很和气,一天不声不响。赵大伯是一棵摇钱树,赵大娘就是个聚宝盆。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岁了,两个眼睛还是清亮亮的。不论什么时候,头都是梳得滑滴滴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挣挣的。像老头子一样,她一天不闲着。(乙)煮猪食,喂猪,腌咸菜,——她腌的咸萝卜干非常好吃,春粉子,磨小豆腐,编蓑衣,织芦篚。她还会剪花样子。
7.文中划横线的并列短语,甲处运用了顿号,乙处运用了逗号,怎样理解这两处标点的不同。(4分)
【答案】①甲处几个并列短语是做“会”的宾语,是并列名词间的停顿,列举赵大伯会干的各类活计,可以进一步说明赵大伯确实是一个“全把式”。
②乙处是几个并列谓语之间的停顿,故用逗号,这句话可见赵大娘一天都不闲着,在忙着干家里的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甲处,“罩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修船、砌墙、烧砖、箍桶、劈篾、绞麻绳”是并列短语,都做了“会”的宾语。这些名词,是并列关系,中间用顿号,列举了赵大伯会干的各类活计,充分说明赵大伯是一个“全把式”。
乙处,“煮猪食,喂猪,腌咸菜,——她腌的咸萝卜干非常好吃,春粉子,磨小豆腐,编蓑衣,织芦篚”,都是动宾短语,都作谓语,表并列关系,中间用逗号,写出了赵大娘一天都不闲着,忙着干家里的活。
(2024届福建优质校名校联盟高三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渐渐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英,交给班娃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宽。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处去一一起忆、一一垂询。
8.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四句话,属于分项列举,描绘景物,句间用分号更合适,用句号属于越级使用标点,但作家刻意用了句号。请分析句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答案】①句号停顿时间长,语气舒缓,与文本表现的大自然的宁静美好、秩序井然相一致。②一句一画面,使文字具有镜头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运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一般来说,分号停顿的时间比句号停顿的时间短。所以作者在这里运用句号,就使得读者阅读时停顿时间长,相应的语气也就变得舒缓了。而舒缓语气一般用来表示轻松惬意的场景或感情。花开烂漫、蝴蝶飞舞、清风吹拂,这景象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宁静美好、秩序井然,适合用舒缓语气来表达。
此外,四句话分别以“花”“英”“树”“风”为主语,分别展现了春天的不同景象。而作者在这里用句号隔开,相对较长的间隔使得语句产生了较强的画面感,一幅幅图画的罗列铺展,也使得文字如电影镜头一般具有很强的镜头感,也能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学五校2024高三期末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主持人撒贝宁带领观众徜徉于 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之中,知来路,明去处。最新播出的第二季第九期,以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视角,走进中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搜集9353个正篆作为字头,收列重文1163个,以五百四十部首“分别部居、据形系联”,构建出一个庞大、严谨、精妙的汉字说解体系,有着经久不衰的价值。
节目讲述许慎的故事,拜师,修书,游历,讲学,献书,展现了他丰富多彩的一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殚精竭虑的中年,再到饱受眼疾所困却依然矢志不渝的晚年,许慎精益求精,为《说文解字》投注了毕生心血。尤为难得的是,他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有不明之处则称“阙”,乃空缺之义,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并列词语间的逗号改为顿号好不好,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不好。①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语之间;而用逗号作为分隔,将词语变为几个短句,使停顿时间变长。②逗号加强了语气,既凸显动作行为之独立性,也强化了许慎不同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不能改为顿号。
①(结构)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和序次语之后的停顿,表示的是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而逗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拜师”“修书”“游历”“讲学”“献书”这是几个并列短语,而不是并列词语,之间应该用逗号。
②(语意情感)“拜师”“修书”“游历”“讲学”“献书”这是5种不同的动作行为,是5件事,用逗号停顿,使停顿时间变长,各部分独立强调,语气更加强烈,突出许慎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
(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空抛物者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或许是搬入高楼后未改的陋习,或许是吵架或醉酒状态下的一时冲动,或是手一滑掉落的……然而,高空抛物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行为。民警曾用假人进行高空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物体越重楼层越高造成伤害就越大。近年来,高空坠物事件屡次出现,这类“飞来横祸”给公众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减少此类现象,《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了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构成高空抛物罪。对于是否属于“高空”的判定可以参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的规定,抛物点与物品实际落点之间的高度达到2米即可认定为“高空”。而是否属于情节严重,不是根据所造成的损失单一考虑,而是根据物品坠落地点的人流量、抛物的高度、物品的重量与硬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10.对新闻作品来说,引号表示词语有时起到强调的作用,请你结合文本分析引号是怎样使词语起到强调作用的。(4分)
【答案】①“飞来横祸”是援引了固有成语,聚焦“高空坠物”,强调了“高空坠物”是受害者意料之外的事;②“高空”是对《刑法》中的“高空”一词的强调,聚焦解释“高空”定义,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两处引号均表示强调。
第一处,句中的“飞来横祸”本是固有成语,在句中就指高空坠物事件。加上引号后,引号起到强调作用,那么,“飞来横祸”强调了这类高空坠物是受害者未曾料想的事,聚焦了“高空坠物”;
第二处,句中将“高空”一词来源《刑法》,加上引号后,强调了“高空”的定义,“抛物点与物品实际落点之间的高度达到2米即可认定”是对“高空”展开说明,起到强调的作用。
(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3月质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祁老太爷的生日是八月十三。口中不说,老人的心里却盼望着这一天将与往年的这一天同样的热闹。每年,过了生日便紧跟着过节,即使他正有点小小的不舒服,他也必定挣扎着表示出欢喜与兴奋。在六十岁以后,①生日与秋节的联合祝贺几乎成为他的宗教仪式——在这天,他须穿出最心爱的衣服;他须在事前预备好许多小红纸包,包好最近铸出的银角子,分给向他祝寿的小儿;他须极和善的询问亲友们的生活近况,而后按照着他的生活经验逐一的给予鼓励或规劝;他须留神观察,教每一位客人都吃饱,并且检出他所不大喜欢的瓜果或点心给儿童们拿了走。他是老寿星,②所以必须作到老寿星所应有的一切慈善,客气,宽大,好免得教客人们因有所不满而暗中抱怨,以致损了他的寿数。生日一过,他感到疲乏;虽然还表示出他很关心大家怎样过中秋节,而心中却只把它作为生日的尾声,过不过并不太紧要,因为生日是他自己的,过节是大家的事;这一家子,连人口带产业,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他理应有点自私。
1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极为丰富的含义。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标点是怎样增强句子的表现力的。(4分)
【答案】[示例一]第一处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用一组排比句详细解释了老太爷心中的“宗教仪式”的具体内容;突出了“宗教仪式”在祁老太爷心中的重要性。
[示例二]第二处的逗号将三个词语变成独立语句,对三种形象表示强调;让老太爷自我认为的“老寿星”形象特征更突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作用的能力。
第一处的破折号主要是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详细解释“宗教仪式”,但终归是为了更好塑造人物形象。
第二处考查逗号的作用,将词语变成独立短句,一是有强调作用,二是凸显人物心理。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05 标点符号考点专训(03)(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文件包含专题05标点符号考点专训03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专题05标点符号考点专训03学生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标点符号考点专训(01)(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文件包含专题05标点符号考点专训01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专题05标点符号考点专训01学生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情境补写考点专训(02)(含答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文件包含专题03情境补写考点专训02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专题03情境补写考点专训02学生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