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4课 人人爱护公物教案
展开学科
小学道德与法治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选自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14课《人人爱护公物》。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公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教材内容包括公物的定义、公物的重要性、如何爱护公物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公物的概念,认识到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公物的行为。教材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赖于直观形象的感知。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各种公物,但对公物的概念和爱护公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学校,对社会公共设施的了解有限。在学习策略上,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情境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表现为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学习困难方面,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突破措施包括使用生动的故事、图片和游戏,以及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时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1. 学生能够理解公物的概念,认识到公物是大家共同使用的物品。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
道德修养
1. 学生能够通过具体事例理解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公物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法治观念
1. 学生能够理解爱护公物是遵守社会规则的表现,培养法治观念。
2. 学生能够在遇到破坏公物的行为时,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培养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公物的概念,认识到公物是大家共同使用的物品。
2. 认识到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公物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难点
1. 理解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在遇到破坏公物的行为时,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培养法律意识。
3. 通过具体事例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图片、故事书、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设计意图
导入
1.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公物。
2. 提问:“这些物品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爱护这些物品?”
4.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人人爱护公物》。”
5. 播放PPT,展示公物的定义和重要性。
6. 讲解公物的概念,强调公物是大家共同使用的物品。
7. 通过故事书,讲述一个关于爱护公物的故事。
8.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爱护公物的。
1.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 思考并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们要爱护这些物品?”
3. 听故事,讨论故事中的情节。
1.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 思考并回答问题。
3. 参与讨论。
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公物的概念和重要性。
新授
活动一:认识公物
1. 展示不同类型的公物图片,如公园的长椅、学校的课桌椅、图书馆的书籍等。
2. 提问:“这些物品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 引导学生总结公物的定义:“公物是大家共同使用的物品。”
4. 讲解公物的重要性,强调公物是社会公共设施的一部分,需要大家共同爱护。
5. 通过小组讨论卡片,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爱护公物?”
6. 总结讨论结果,强调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活动二:爱护公物的行为
1. 展示一些爱护公物的行为图片,如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损坏公物等。
2. 提问:“这些行为有什么共同点?”
3. 引导学生总结:“这些都是爱护公物的行为。”
4.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爱护公物的行为。
5. 引导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公物?”
6. 总结讨论结果,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公物的行为。
1.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 参与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3. 参与角色扮演,模拟爱护公物的行为。
4. 讨论并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护公物。
1.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 参与讨论,回答问题。
3. 参与角色扮演。
通过图片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物的概念和重要性,并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公物的行为。
巩固
1. 展示一些破坏公物的行为图片,如乱扔垃圾、乱涂乱画、损坏公物等。
2. 提问:“这些行为有什么共同点?”
3. 引导学生总结:“这些都是破坏公物的行为。”
4. 通过小组讨论卡片,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看到有人破坏公物,我们应该怎么办?”
5. 总结讨论结果,强调在遇到破坏公物的行为时,应该及时制止并报告。
6. 通过故事书,讲述一个关于制止破坏公物行为的故事。
7.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制止破坏公物行为的。
8. 总结故事中的教训,强调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1.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 参与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3. 听故事,讨论故事中的情节。
1.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 参与讨论,回答问题。
3. 参与讨论。
通过图片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到破坏公物的行为是不对的,并通过故事和讨论,引导学生在遇到破坏公物的行为时,知道如何正确处理。
总结
1. 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公物的概念、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护公物。
2.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3. 引导学生总结:“我们学到了公物的概念,知道了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并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护公物。”
4. 强调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公物的行为。
5. 通过PPT展示一些爱护公物的标语,如“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公物是大家的,请爱护它”等。
6. 引导学生朗读这些标语,加深对爱护公物的理解。
7. 总结本课的收获,强调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8.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公物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参与总结,回答问题。
2. 朗读爱护公物的标语。
3. 思考并总结本课的收获。
1. 参与总结,回答问题。
2. 朗读标语。
3. 总结本课的收获。
通过总结和朗读标语,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公物的行为。
作业设计
作业一
观察身边的公物,记录下你看到的公物,并写下你认为应该如何爱护这些公物。
作业二
和家人一起讨论,如何在家中实践爱护公物的行为,并写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板书设计
1. 公物的定义:公物是大家共同使用的物品。
2. 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公物是社会公共设施的一部分,需要大家共同爱护。
3. 爱护公物的行为: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损坏公物等。
4. 遇到破坏公物的行为时,应该及时制止并报告。
5. 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公物的行为。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图片、故事和小组讨论,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了公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成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公物的行为,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通过总结和朗读标语,成功帮助学生巩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了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2. 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表现不够自然,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3. 部分学生在总结时表达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养成良好习惯第12课 玩也有学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545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养成良好习惯第12课 玩也有学问教案设计</a>,共5页。
小学第11课 对人有礼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a href="/zz/tb_c405451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1课 对人有礼貌教案及反思</a>,共6页。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9课 作息有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545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9课 作息有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