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期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卷02(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期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卷02(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读图可知,我国地势的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多样,为多种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C.海陆兼备,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边境贸易
D.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和寒带
2.与成语“得陇望蜀”典故有关的省级行政区是( )
A.贵州、云南 B.陕西、四川 C.甘肃、四川 D.甘肃、河南
3.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 )
A.纬度跨度广 B.经度跨度广 C.大陆海岸线长 D.陆地国界线长
【答案】1.C 2.C 3.A
【解析】1.我国的纬度范围大约是4°N-53°N,我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故A错误。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故B错误。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便于发展边境贸易,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的岛屿与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故C正确。我国没有位于寒带地区,故D错误。故选C。
2.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故C正确。贵州的简称是贵或黔,云南的简称是云或滇,故A错误。陕西的简称是陕或秦,故B错误。河南的简称是豫,故D错误。故选C。
3.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纬度跨度大的特点,故A正确。经度跨度广产生的现象是我国东西两端有时差,故B错误。我国海岸线长便于发展海洋事业,故C错误。国界线长与许多国家接壤,便于发展边境贸易,故D错误。故选A。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人口最新数据,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下图为2019—2023年我国人口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不含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4.2019—2023年,我国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
A.2020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
5.针对我国人口的现状,积极应对的策略是( )
A.大量接收海外移民 B.实施独生子女政策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鼓励人们到大城市居住
6.目前,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三孩,主要是因为( )
A.我国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B.我国文化教育发展快,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C.人口出生率高,增长迅速
D.我国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
【答案】4.B 5.C 6.D
【解析】4.据图可知,2019年我国人口约141000万,2020年我国人口约141250万,2021年我国人口约141300万,2022年我国人口约141250万,2023年我国人口约141000万,所以2019—2023年,我国人口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应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减轻社会养老负担,C正确;大量接收海外移民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我国也不是移民国家,A错误;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不利于人口出生率升高,应该鼓励生育,B错误;鼓励人们到大城市居住会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且城镇化进行的加快并不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D错误。故选C。
6.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的现象日益突出,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21年起全面实施三孩政策,D正确;“我国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我国文化教育发展快,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与全面放开三孩无关,AB错误;我国目前人口出生率低,增长缓慢,C错误。故选D。
7.众多春晚节目中,有一个分会场的节目极具特色:在起伏的沙丘上,“时光驼队”伴随清脆的驼铃声,穿沙漠,越天山,勾勒出一条商贸往来和文明交流之路,东西方文明在此荟萃交流,各民族文化于此互鉴融通,传统与现代文明就此交相呼应。该分会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云南省 D.湖南省
8.关于四个分会场所属地区传统民俗的描述符合的是( )
A.沈阳:吃臭豆腐、看浏阳花炮
B.西安:听秦腔、看关中皮影
C.喀什:看冰灯、扭秧歌
D.长沙:戴花帽、吃切糕、遮巴扎
【答案】7.A 8.B
【解析】7.根据“时光驼队”伴随清脆的驼铃声,穿沙漠,越天山”可以判断该分会场所在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根据所学可知,沈阳位于东北地区,吃臭豆腐、看浏阳花炮属于湖南长沙,A错误;西安位于黄土高原,听秦腔、看关中皮影,B正确;喀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看冰灯、扭秧歌属于东北地区,C错误;长沙位于湖南省,戴花帽、吃切糕、逛巴扎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错误;排除ACD,故选B。
下图为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9.读图可知,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东高西低,地势起伏大 B.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C.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大 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0.下列关于图中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主要地形是高原
B.乙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C.丙东临大西洋
D.乙处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11.我国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有( )
①滚滚长江东逝水
②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③河流的流向便利东西交通
④不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9.D 10.A 11.A
【解析】9.由图可知,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由图可知,甲位于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故A正确;乙为四川盆地,海拔多在200米以上,故B错误;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太平洋,故C错误;乙为四川盆地,位于第二阶梯,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1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大江大河主要为自西向东流,即①滚滚长江东逝水 ,故①正确;②阶梯交界处的落差大,形成丰富水能资源,故②正确;③西高东低的地势,河流的流向便利东西交通,故③正确;有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故④错误。故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即B、C、D错误,故选A。
读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有关图中山脉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山脉①是昆仑山脉 B.山脉②是巫山
C.山脉③是大兴安岭 D.山脉④是秦岭
13.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并且一些山脉常成为地形区的界线。关于图中山脉①③两侧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山脉①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山脉①南侧的地形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C.山脉③东侧是华北平原
D.山脉③西侧是地势坦荡的内蒙古高原
【答案】12.B 13.C
【解析】12.根据山脉的位置和走向可知,山脉①是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的昆仑山脉,故A正确;山脉②是位于福建省西部的武夷山,故B错误;山脉③是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大兴安岭,故C正确;山脉④是位于陕西省南部的秦岭,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B。
13.山脉①是昆仑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A说法正确。山脉①南侧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B说法正确。山脉③东侧是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C说法错误。山脉③西侧是地势坦荡的内蒙古高原,D说法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气候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下图是我国某年秋裤预警地图和中国地形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4.据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州“全都要穿秋裤” B.上海“寒潮将至惊坐起,我的秋裤在哪里”
C.拉萨“不穿秋裤则die” D.哈尔滨“挥一挥手,不带走一条秋裤”
15.根据该次“秋裤预警地图”,该时段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
A.南北气温差异不大 B.西北地区气温整体较高
C.东部地区气温南高北低 D.拉萨所在的高原气温最低
16.以下对该次全国各地人们穿秋裤差异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北方地区要穿秋裤,是因为位于沿海,气温较低
B.南方地区不用穿秋裤,是因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C.西北地区都要穿秋裤,是因为位于内陆,气温较低
D.四川盆地必须穿秋裤,是因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答案】14.B 15.C 16.C
【解析】14.读图可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条秋裤”的是广州;“寒潮将至惊坐起,我的秋裤在哪里”的是上海;“全都要穿秋裤”的是拉萨;“不穿秋裤则die”的城市是哈尔滨;故选B。
15.从地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从南到北,秋裤的穿着需求逐渐增加,反映了气温逐渐降低的趋势。所以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气温南高北低,故选C。
16.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气候较为干旱,且昼夜温差大,秋季时气温较低,因此人们需要穿秋裤保暖,C正确;造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穿秋裤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北方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南方地区纬度低,气温高,AB错误;四川盆地“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受地形因素影响,四川川盆地北部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观测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该河流的汛期和水源补给表述正确的是( )
A.春夏季节地下水 B.夏秋季节降水
C.秋冬季节冰雪融水 D.冬春季节湖泊水
18.推测该河流7-8月输沙量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
①径流量小②降水量大③河流沿岸植被破坏严重④气温高蒸发强⑤河流流域陡坡耕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答案】17.B 18.B
【解析】17.我国3、4、5月是春季,6、7、8月是夏季,9、10、11月是秋季,12、1、2月是冬季。读图可知,该河流的汛期出现在7、8、9月,属于夏秋季节,降水量多,河流流量大,故该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读图可知,该河的输水量曲线跟降水量曲线大致吻合,7-8月份降水量大,径流量大,河流输沙量也大,该河的输沙量跟降水量相关,①错误,②正确;河流沿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③正确;气温高蒸发强与输沙量较大无关,④错误;河流流域陡坡耕地会加剧水土流失,增加输沙量,⑤正确; ②③⑤正确,故选B。
《长江之恋》是国内首部4K拍摄,全景式、浸润式、立体式记录长江的大型纪录片,深受观众喜欢。读“长江流域图”,完成各小题。
19.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自东向西排列正确的是( )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区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20.长江沿江地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具有( )
A.丰富的水资源 B.巨大的航运价值 C.丰富的水能资源 D.丰富的水产资源
【答案】19.A 20.B
【解析】19.读图可知,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自西向东排列依次为②青藏高原、④横断山脉、③四川盆地、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④③①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的60%左右,因此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良性互动,航运价值巨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对黄河的描述。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诗句体现的黄河特征是( )
A.支流众多,水量巨大,流速缓慢 B.支流较少,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C.河道曲折,流速较快,东流入海 D.河道曲折,含沙量大,流程较长
22.黄河的“万里沙”主要源自(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23.近几年,黄河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控制了沿岸城市引黄灌溉的范围 B.上游修筑堤坝,拦截泥沙
C.中游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提高 D.下游建筑工地用沙量增加
【答案】21.D 22.B 23.C
【解析】21.从诗词中“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可提取“九曲”(河道蜿蜒曲折),“万里沙”(流程长且含沙量大),“浪淘风簸”(水流澎湃,风浪汹涌)等众多黄河特征。故D符合题意。黄河支流较多,但水量不大,且上游及阶梯交界处流速快。故A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结冰期与流向。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黄河因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因此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B正确。黄河源头流经青藏高原,但这里气候高寒,冻土广布,因此河流含沙量较小。故A错误。黄河上游部分河段流经内蒙古高原,但这里地形平坦,降水稀少,因此河流含沙量小。故C错误。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但该地区黄河为“地上河”。故D错误。故选B。
23.由上题可知,黄土高原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因此治理黄河泥沙的关键在于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治理。故“中游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提高”是黄河近几年来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故C正确。控制了沿岸城市引黄灌溉的范围、下游建筑工地用沙量增加并不能使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故A、D错误。故选C。
2023年12月17日冷空气席卷中国,导致我国气温大幅下降,下图示意12月中旬我国某地气温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24.冷空气南下时,三明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泥石流 C.洪涝 D.寒潮
25.气温骤降,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
A.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B.多暴雨,造成城市内涝
C.气温骤降,影响农业生产 D.气温下降,适宜踏青
【答案】24.D 25.C
【解析】24.台风灾害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寒潮天气一般能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东部地区。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尤其是江淮地区。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山区。由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冷空气南下时,三明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寒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寒潮的出现,往往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故气温骤降,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影响农业生产,不适合晾晒衣物,不会造成暴雨,不适宜踏青,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数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
(1)①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②省的简称是________。
(2)③是________山脉,④是________高原。
(3)专题片有四集的标题分别是:a.沙漠边的绿洲;b.寻幽访玉走腾冲;c.最北之旅漠河;d.塞上明珠、草原牧歌。按拍摄行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b-a-d-c C.c-b-d-a D.d-c-b-a
(4)《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________千米,通过《边疆行》路线可以看出我国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共有________个。
(6)把A、B、C三幅图与《边疆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连线。
【答案】(1)昆明 藏(2)昆仑 内蒙古
(3)B(4)黑龙江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2.2万 9
(6)
【解析】本题以《边疆行》为材料,考查我国边疆省区位置、行政中心、简称,主要山脉、边疆各地区的特征及各省区在我国的地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我国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
(1)由图可知,①省区为云南省,其行政中心为昆明。②省区为西藏自治区,其简称为藏,行政中心为拉萨。
(2)由图可知,③为昆仑山脉,是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也是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分界线。④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内蒙古高原。
(3)据图中起止点的路径可得,先寻幽访玉走腾冲,位于云南省,再到新疆沙漠中的绿洲,再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塞上明珠、草原牧歌,最后是最北之旅漠河,先后顺序是b-a-d-c,故选B。
(4)《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是位置最靠东的黑龙江省,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千米,通过《边疆行》路线可以看出我国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共有9个,陆上邻国共有14个。
(6)A为手鼓舞,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为泼水节,是傣族典型的节日,属于云南省。C为摔跤,是蒙古族的摔跤,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连线如图所示。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材料二 图1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变化统计图,图2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及人口分布示意图。
(1)分析图1可知,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持续________,2010年以后,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________迅速,0-14岁人口比重在1964-2010年呈________趋势。
(2)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________政策。为了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从2021年开始实施________政策。
(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________一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答案】(1)增加/上升 增长 下降
(2)计划生育 三孩
(3)黑河—腾冲
【解析】本题以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变化统计图和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及人口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人口政策、人口分布特点等内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1)从图1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2010年以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增长迅速,0-14岁人口比重在1964年-2010年期间呈下降趋势。
(2)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为了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从2021年开始实施三孩政策。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28.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
材料二: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材料三: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
(1)据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可知,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
(2)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A祁连山——B______山脉。在阶梯的交界处,由于河流的______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
(3)图中32°N线穿过的地形区分别是:甲是______,乙是四川盆地,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4)根据图文材料判断,我国地形的特点是______ ,______面积广大。
(5)山区地形崎岖。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对发展经济有优势也有劣势。请分别列举一条优势条件和一条劣势条件。
【答案】(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横断 落差
(3)青藏高原
(4)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
(5)优势:比如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林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山区山清水秀,动植物资源丰富,可开发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利用高山、草地,可以养殖牲畜,发展畜牧业;山区中草药丰富有利于发展中草药加工业等等。
劣势: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阻碍了经济发展;土壤贫瘠,耕地面积小,农业生产条件不好;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人们掠夺性开发,草原、森林和水域面积不断减少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众多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
【解析】本大题以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地形地势、阶梯分界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1)由图可知,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由图可知,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A祁连山,B横断山脉,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
(3)图中32°N线穿过的地形区分别是:甲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乙四川盆地,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盆地,丙长江中下游平原。
(4)从图中可看出我国的地形是五种地形都具备,尤其是以山地所占的比重最大,加上比较陡峭的丘陵和高原,我国的山区占到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发展经济的优势: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林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山区山清水秀,动植物资源丰富,可开发旅游业,修建水电站,促进经济发展;利用高山、草地,可以养殖牲畜,发展畜牧业;山区中草药丰富有利于发展中草药加工业等等。
劣势: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阻碍了经济发展;土壤贫瘠,耕地面积小,农业生产条件不好;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人们掠夺性开发,草原、森林和水域面积不断减少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众多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
29.读“夏季风示意图”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和______洋,其性质特点是____________(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台风、干旱和______。
(2)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小,主要原因是 。
(3)平水带大部分位于______气候区,图中A地位于______平原,水资源短缺。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______。
(4)结合资料和所学,分别描述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和空间分布趋势。
【答案】(1)印度 温暖湿润 洪涝
(2)寒潮 盆地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入侵
(3)温带季风 华北 跨流域调水
(4)季节分配不均,一般是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不均,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析】本题以“夏季风示意图”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季风,气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1)由图可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从海洋来的气流都是温暖湿润的,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台风、干旱和洪涝。
(2)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寒潮,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小,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北部有山脉,阻挡了寒潮的南下。
(3)由图可知,平水带大部分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图中A地位于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地之一。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季节分配不均,一般是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不均,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瞭望》杂志报道称:自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材料二: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由于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2022年7月以来,长江水位低,出现“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长江全流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降水偏少,导致流域内主要河湖来水明显偏少。长江干支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5~6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值。受水位持续下降的影响,有些货船受水位限制,货船需要减载才能满足通航条件,提高了运输成本;水位持续走低,中小型水库蓄水不足,水力发电能力断崖式下降,供电紧张,沿江地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造成减产,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材料三:“黄河(图1)和长江(图2)示意图”
(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备受关注,河流含沙量大,黄河从甲______(填地形区)带走大量泥沙,水土流失严重,下游进入乙______(填地形区)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__,暴雨季节,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分析黄河河流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______。
(2)长江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______;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之为“______”。
(3)请你结合图2,说明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理由。
(4)请你结合材料二,简述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水位偏低的主要原因,并举例说明其影响。
(5)从人类活动方面简析长江流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6)说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除防洪之外的其他综合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地上河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水库建设等水治理工程的推进
(2)大气降水 水能宝库
(3)长江是我国通航里程最长、货运量最大的河流,该河流航运价值高
(4)长江全流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降水偏少,导致流域内主要河湖来水明显偏少。影响:航运不便、水能减少、灌溉水源不足、居民用水困难等。
(5)上中游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以及中下游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的调蓄能力。
(6)发电 供水
【解析】本大题以黄河流域水系图,长江流域水系图以及文字为材料,涉及长江和黄河的流域的概况,水能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素养。
(1)黄河中游流经甲所示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下游进入乙所示的华北平原,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沉积下来,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黄河河流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水库建设等水治理工程的推进,这些措施共同减少了水土流失,降低了黄河的含沙量,从而改善了黄河水质。
(2)长江流域以外流区为主,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有“水能宝库”之称,可利用水资源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长江上游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3)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理由是:长江是我国通航里程最长、货运量最大的河流,该河流航运价值高。
(4)据题干中的信息可得,长江流域水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7月以来,长江全流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降水偏少,导致流域内主要河湖来水明显偏少,长江水位持续退落,其影响是:过低的水位影响沿江地区的航运、水能开发、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源不足。
(5)长江流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人类活动原因包括:上中游地区过度开发和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道,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填湖造地等行为减少了湖泊面积,削弱了湖泊的调蓄洪水功能,使得洪水峰值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6)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发电效益极为突出。其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三峡水库不仅具有巨大的防洪库容,还能够在枯水期通过科学调度,为下游地区提供必要的补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期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天津专用)(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地球仪上,中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期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深圳专用)(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期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山西专用)(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测试范围,难度系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