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2024)第9课 作息有规律优质课教案
展开《作息有规律》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里的第9课。主要涉及了“早睡早起好”“早点睡按时起”和“我能一个人睡”等话题。这一课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
《作息有规律》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作息时间,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并愿意付诸行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本课在三个话题当中分别设置了早睡早起的好处、按时起床的方法和养成独自睡觉的方法等内容,学生通过交流、体验等方式,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愿意做遵守时间的孩子。本课教学内容遵循《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开放性和生活性特点,以学生的家庭生活为侧重点,引导学生健康、有规律地作息,使他们意识到早睡早起身体好,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培养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早睡早起好”提示学生养成正确的作息生活规律。通过让学生在交流中对自己的作息习惯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以往的作息规律,思考怎样安排作息时间才是合理的、科学的。主持人话中的留白,旨在让学生记录自己真实的生活并展现其日常生活的时间节奏,以利于学生间打开话题进行交流。
“早睡早起小妙招”告诉学生,科学健康的作息方式是“早些睡,按时起”。出示学生讨论主题:怎样做才能做到按时起床。教师要让学生展开对话,说出自己的方法。这里还暗含着怎样才能早睡的问题。但因起床是难点,故隐去对早睡的讨论。呈现儿歌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的作息方式。
“我能一个人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尚处在心理断乳期,既想脱离父母又很依恋父母。四幅场景图展示了4名学生独立睡觉的插图,前三幅图是三种方法都是实践独睡的过渡方法,最后一幅图表明,经过努力学生做到了独睡,借此激励学生要有信心和勇气。
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学生,生活还不能够完全自理,起床和睡觉都需要家长的提醒和督促,特别是还有很多学生需要父母的陪伴才能入睡……一年级学生需要独自睡觉的勇气、方法和自信。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引导家长从自身做起,利用睡前陪伴、讲故事等方法,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独自睡觉的经验,在聆听中鼓励学生尝试养成科学、健康的作息方式。
教学活动准备
[学习目标设计]
1.知道小学生应该每天睡足10 小时,了解充足睡眠的意义以及睡眠不足的危害。
2.知道“早些睡,按时起”是科学、健康的作息方式,掌握“早点睡,按时起”的好办法,愿意养成“早点睡,按时起”的好习惯。
3.懂得学会调整自己的作息计划,坚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习过有规律的、健康的家庭生活。
4.通过家长的帮助,逐渐养成独睡的良好习惯,初步养成自主、自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些睡,按时起”是科学、健康的作息方式,掌握“早些睡,按时起”的好办法,养成“早些睡,按时起”的好习惯。
2:难点:学会调整自己的作息计划,坚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逐渐养成独睡的良好习惯,学习过有规律的、健康的家庭生活。初步养成自主、自理的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共1课时)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阅读童话故事《小熊比利送邮件》。
2.教师播放微课。
小熊比利是森林里的快递员,每天都要早起给大家道快递。有一天晚上,比利和小狗波特一起下棋,他们玩到很晚才睡觉。第二天早上,比利无精打采,把兔子、大 象、鼹鼠的快递都弄混了。由于不断出错,比利天黑了才送完快递,他沮丧极了。
3.听了《小熊比利送邮件》这个故事,请你想一想:小熊比利为什么会把快递送错呢?请你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自己的倾听与理解进行回答。
预设1:小熊比利因为睡得太晚,所以把很多快递都送错了。
预设2:晚上小熊比利和小狗波特玩得太晚,比利上班时. 直打哈欠。
4.小结:小熊比利实在是睡得太晚了,工作时也没了精神,晚睡晚起可真耽误事啊!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环节设计以童话故事导入,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自然进入学习主题,让学生感受晚睡带来的不良影响。
活动一 没早睡,真糟糕
[情境创设]
教师出示绘本故事:我们再来看看小明的故事吧!
已经早上7:30了,可是小明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妈妈走进房间让小明赶紧起床,小明却累得起不来,想再多睡一会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等小明起床洗漱后,他已经来不及吃早饭了。到了学校,小明发现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他只好红着脸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不一会儿,小明的肚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他也没了上课的心思。
交流:晚睡给小明带来了哪些糟糕的经历呢?
预设1:小明早上起不来床,上学就要迟到了。
预设2:小明为了不迟到,连早饭都来不及吃了。
预设3:小明没有吃早饭,上课时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不能好好学习。
小结:是呀,这些可都是“晚睡”惹的祸,晚睡晚起实在是太糟糕了。
设计意图
通过绘本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讨小明晚睡带来的后果,将问题切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畅所欲言。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晚睡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反思自己的作息是否合理。
[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晚睡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晚睡?带来了哪些糟糕的事情?
[学习活动]
1.观察下图,先来看看这些同学晚睡的原因,也可以说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预设1:有的同学因为看自己喜欢的书停不下来,越看越入迷,耽误了睡觉的时间。
预设2:有的同学可能是因为写作业太慢,所以嗓得晚。
追问:有没有因为晚睡.而导致比较糟糕的事情发生呢?
学生自由回答:
预设1:有一次,我晚上睡得太迟了,第二天上课就没精神。
预设2:因为晚上睡得晚,第二天奶奶催我起床.我还跟她发脾气,奶奶很伤心。
预设3:因为睡得太晚,第二天我上学就迟到了。
2.睡不足危害多。
过渡:晚睡除了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烦恼,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
情境:我们现场来连线儿科医生,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教师模拟连线儿科医生,儿科医生说道: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医院的儿科医生。现在我为大家解答有关“晚睡”的问题。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在夜间,你们的身体发育速度快。晚上睡觉太晚,就会影响你们的身体发育,如身高。睡眠时间不充足,身体就会很疲劳注意力就会不集中。如果经常晚睡,记忆力还会减退,影响学习成绩,身体免疫力也会下降,免疫力一下降,就容易生病。
提问:听了医生的讲解,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1:睡得晚会影响我们的身高。
预设2:睡得太晚记忆力就会减退,影响我们的学习。
预设3:长期很晚睡觉,人的抵抗力差,就会经常生病。
小结:晚睡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设计意图
从绘本故事中了解小明偶尔晚睡引起的糟糕经历,补充的视频资料中医生告知学生长期晚睡的危害。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良好作息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了解合理睡眠的意愿,为下一教学环节作储垫。
[课堂评价]
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主要从学生是否能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完整地表达想法、语句清晰、倾听别人发言等方面认真地进行评价。
活动二 几点睡,才合适
[情境创设]
1.过渡:你们晚上一般几点睡早上几点起床?
2.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家庭睡眠时间调查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家庭睡眠时间调查表
3.分享:同学们,请说一说自己和家长分别几点睡几点起,总共睡了几小时。你发现了什么呢?
预设1:有的人睡了8小时,有的人睡了10小时。
预设2:小孩子和大人的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
通过分享家庭睡眠时间,了解全班学生作息时间的状况,并对自己是否做到早睡早起进行初步判断。对于“睡了几个小时”,不同学生可能计算时间的水平不一,教师要有耐心。可以小组内同学互帮互助,一起算一算。在总结时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个同学的睡眠时间不一样,学生和大人的睡眠时间也不同。
4.判断:同学们,请对照“家庭睡眠时间调查表”判断一下,认为自己属于“早睡早起”的请画上“☆”。
[问题导入]
通过分析大家的睡眠时间,还有一些同学认为自己还没做到早睡早起。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充足的睡眠有哪些重要的特点。
[学习活动]
1.过渡:晚睡的原因有很多,让我们来听听家长们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音频:三位家长分别讲述自己孩子的不良作息习惯。第一位小朋友因为特别喜欢看动画片面晚睡.第二位小朋友因为玩游戏而晚睡,第三位小朋友因为爷爷奶奶太宠爱,任由他玩耍而导致晚睡。
交流:听了家人的话,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预设1:有时候我也会看动画片,睡得晚。
预设2:我们不能玩得太晚,要早点睡觉。
小结:晚睡的原因可真多啊!
设计意图
学生聆听家长的述说这一环节,是希望通过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睡觉的时间,从而造成学生形成晚睡的习惯。学生能够养成好的睡眠习惯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事。
2.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过渡:那么怎样才算是“早睡早起”呢? (板书课题:早睡早起)我们来听一听儿科医生的建议吧。
教师播放儿科医生的音频或视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建议,小学生应该每天睡足10小时。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状态,建议同学们晚上8:30至9:00入睡,早上6:30至7:00起床。这就是我们说的“早睡早起”。
提问:听了医生的讲解.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1:小学生应该每天睡足10小时。
预设2:我们应该在晚上8:30至9:00入睡,早上6:30至7:00起床。
3.活动:听了医生的建议,我们再来看看自己的睡眠时间,你真的做到早睡早起了吗?如果没有,请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睡眠时间是多少,并结合早睡早起的时间介绍自己想要调整的措施。
预设1:我可以把晚上睡觉的时间提前些。
预设2:作业快速完成,不再磨蹭,节约出来的时间就可以做其他事情,这样睡觉的时间就可以多一些。
小结: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怎样的作息时间是科学健康的。早睡早起,每天睡足10小时,我们才会身体好、精神好。
设计意图
再次播放有关儿科医生建议的视频,将教学重点清晰地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早点睡,按时起”是科学、健康的作息方式,愿意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并尝试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
[课堂评价]
可以对照学生完成的“家庭睡眠时间调查表”情况进行评价,如是否按时完成、书写是否认真,结合调查表中“☆”的多少进行总结。
活动三“早睡早起”我能行
[情境创设]
小猴子上学迟到了,心情很不好。我们一起来帮他找找原因吧!
放学后,小猴子在家里写作业。听到外面小伙伴的欢呼声,他想:出去玩一会儿吧!回来以后,他又在沙发上休息了一会儿,便开始吃晚饭。晚饭后,小猴子又看起了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21:30,妈妈催他去睡觉,他才想起来自己的作业还没完成。第二天,小猴子因为起得晚,都没来得及吃早饭就赶着去上学了,但还是迟到了。
提问:你找到小猴子心情不好的原因了吗?你想对小餐子说什么?
预设1:小孩子,你要做完一件事情,再去做另一件事情。
预设2:你得写完作业再出去玩。
预设3:不吃早饭会饿肚子的,你得早点起床,吃了早饭再去学校。
预设4:你要做到早睡早起不能看电视看到那么晚。
[问题导入]
原来小孩子做事没有条理,没有合理安排时间,才会变得这样一团糟。 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呢?
[学习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进行同桌间交流:
预设1:我会先把作业写完,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预设2:休息时可以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1.小组活动:时间安排。
情境:小猴子放学后到临睡前,要写作业、运动、玩耍、阅读、洗漱、睡觉。请你和组里的小伙伴讨论一下,替小猴子做一个合理的安排。
根据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说清楚这样安排的理由就可以。
小结:谢谢你们帮助了小猴子。看来合理规划、有效利用时间,真的有必要,也有意义。
2.听了这个小故事,大家知道了早睡早起需要提前计划好。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我们做到早睡吗?
早睡早起方法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介绍。
预设 1:睡前不玩游戏,不看电视。
预设2:时间差不多了,我就去洗漱,准备睡觉。
预设3:可以在睡前喝一杯牛奶,妈妈说会睡得更香。
预设4:爸爸妈妈提醒我的时候,我就抓紧去睡了。
原来,做到早睡的方法有这么多那大家又是怎么做到早起的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预设1:每天都是爷爷奶叫我起床的。
预设2:妈妈让我拉开窗帘睡觉,天亮了我自然就醒了。
预设3:是闹钟把我叫醒的。
3.演示:刚才有同学提到,可以让用钟叫我们起床。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电子闹钟。电子闹钟使用起来很方便。
(教师通过投影示范设置时钟的过程)
小结,做到早点睡、按时起的方法可真多,请家人提醒定闹钟都是不错的方法。同学们回家后,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尝试自己已定闹钟,成为一个自律的小学生。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帮小猴子合理安排时间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这个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汇报设计理由环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读儿歌小结。
(1)小结:如果同学们能坚持做到早点睡、按时起,一定能成为身体健康、学习棒的小学生。
(2)读儿歌:让我们一起齐读儿歌。(课件出示儿歌)
爸妈教我早些睡,闹钟叫我按时起。
生活学习有规律,健健康康真神气!
设计意图
用儿歌总结本环节的教学。儿歌生动活泼,朗朗上口,既总结了早睡早起的好方法,又不露痕迹地点明了早睡早起的意义。
5.课后完成“早睡早起我能行”记录卡。
同学们看.这是“早睡早起我能行”记录卡请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记录接下来一周的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如果当天的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了,就在相应的方格里画上“☆”。一周后我们来比一比,谁得到的星星最多。
“早睡早起我能行”记录卡
设计意图
“早睡早起我能行”记录卡是课堂向生活的延伸。家校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带动家庭生活走向健康、文明。
[课堂评价]
学生完成“早睡早起我能行”记录卡后,教师从学生完成的时间、质量方面进行评价,如书写是否工整、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按时完成。
活动四 我能一个人睡
[情境创设]
最近小欢妈妈让小欢学会一个人睡觉,但他非常害怕一个人睡觉!咱们仔细听听故事想一想这一夜发生了什么?竖起小耳朵认真听故事《小欢的一夜》。
小欢的一夜
今天晚上是小欢第一次自己一个人睡觉,他躺在床上好久都睡不着。忽然,一阵“呜鸣鸣”的声音,小欢心里好害怕,马上捂住眼睛钻进了被窝里。过了一会儿,他悄悄地走到门边,打开门一看,咦,什么也没有啊!他又上床继续躺着。过了一会儿,他又听到“沙沙沙”的声音,小欢紧张极了,动也不敢动。一会儿,他往外一看,哦,原来是风吹树叶啊!小欢放心了,回到床上继续躺着。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小欢马上跑出去看了一看,哦,原来是水龙头没拧紧啊!这时候,小欢回到床上,他想了一个办法,好不容易睡着了。
[问题导入]
边听故事边思考:小欢为什么开始总是睡不着?最后为什么又睡着了呢?
[学习活动]
1.学生根据所听故事的内容思考后汇报。
预设1:小欢听到“呜呜呜"的声音,他可能会想“这是什么声音”,越想越害怕,就睡不着了。
预设2:小欢一次又一次地下床也会影响他入睡。
预设3:小欢听到"沙沙沙”的声音很紧张,因为他不知道是什么声音,所以不敢睡。
预设4:小欢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因为太害怕自己睡,所以周围的一点动静都显得特别大,于是越想越害怕。
预设5:小欢后来睡着了,是因为他很勇敢地下床去找答案,发现自己害怕的动静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其实没有那么可怕,所以放平心态后,小欢就睡着了。
小结:原来那些可怕的声音是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并不可怕。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关紧门窗,拧紧水龙头,家里还是很安全的。
2.你是一个人睡的吗?
(1)过渡:早睡早起是睡眠好习惯,接着让我们一起讨论另一个关于睡眠的好习惯。
(2)调查:请同学们快速完成自己的调查表。(课件出示调查表)
(3)交流:通过调查表,老师发现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做到一个人睡。你们能说说原因吗?
预设1:我怕黑。
预设2:我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睡,这样才安心。
预设3:我觉得天黑的时候房间里有很多怪兽,很可怕。
(4)说一说自己独立睡觉的好方法。
采访:让我们采访一下已经做到一个人睡的同学。你有这样害怕的经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分享吗?
预设1:睡觉前,我会打开床前的温小灯,这样房间就没那么黑了,我就不害怕了。
预设2:我会抱着自己心爱的娃娃一起睡。
预设3:刚开始我会让妈妈陪我一会儿,等我睡着了她再离开。
预设4:有时候我会看一会儿课外书,或者听听音乐。
小结: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老师要为能够一个人睡的同学点赞,希望你们可以继续坚持。
3.学一学“逐步养成法”。
引入:听了大家的交流我知道,许多同学刚开始都不敢一个人睡,但都有自己的方法。其实许多同学不知不觉中都用到了一种方法,叫作“逐步养成法” ,这种方法非常不错。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事例吧!
出示图片:
情境图
说一说,图中的小同学都用到了什么方法养成了独自睡觉的好习惯?
预设1:第一幅图中,这个小朋友睡在一张小床上,打开床柜上的小台灯,让小台灯陪着自己。有了台灯的亮光,就不会害怕了.这样睡得更踏实。
预设2:第二幅图中.小朋友一个人睡在一个房间里.她的妈妈先陪着她,可能会和她聊聊天,给她讲讲故事,然后妈妈再离开她的房间.这样小朋友就不害怕了。
预设3:第三幅图里的小朋友选择了一个玩具“好朋友”陪他睡觉。有了“好朋友”的陪伴,他心里更踏实,一个人睡在一个房间里.慢慢也就不害怕了。
预设4:小朋友经过多种方法的试验,越来越适应独自睡觉,就可以一个人独自睡觉了。
小结:是的,如果我们刚开始做不到一个人睡一个房间,我们也可以跟这些小朋友一样,用这种逐步养成的方法,慢慢适应一个人睡。
4.试一试“怪兽现身法”。
(1)引入:有些同学不敢一个人睡,是觉得黑夜里有魔鬼和怪兽。玲玲也是这样想的,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克服的吧!
(2)播放视频:同学们,你们好呀!原先我一个入睡的时候,总觉得房间里有怪兽要来抓我,特别害怕,于是就告诉了爸爸。爸爸让我把我想象中的怪兽画出来,等我画出来以后,我发现,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可怕,我就敢个人睡了。你们看,这个就是我画的怪兽,是不是没有那么可怕?你们也可以试一试把心中的怪兽画出来,说不定你和我一样,画出来就不害怕了。
(3)活动: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让我们一起拿起彩色笔画画吧!
(4)提问:画完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预设1: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预设2:我画出来的怪普还蛮搞笑的。
(5)小结: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恐惧,一个人睡也就不会那么可怕了。
5.情境辨析。
提问:冬冬也想一个人睡觉,可是家里地方比较小,只能跟哥哥睡在一个房间,这算一个人睡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清自己的理由即可。
预设1:不算。他是跟哥哥同在一个房间睡的。
预设2:我觉得算,因为他没有跟大人一起睡。
小结:每个人家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家里没有条件分房睡,分床睡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找到了许多一个人睡的好方法。还没有做到一个人睡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在父母的帮助和鼓励下,勇敢地尝试。
设计意图
补充“逐步养成法”为学生逐渐养成独睡的习惯提供了可能;通过画“怪兽”的活动,让学生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愿意积极地尝试独睡。
[课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即时性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发言的积极性、声音大小、语
言表达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方面进行评价。活动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也可以采用“生生评价”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
情境辨析是教学环节中学生非常喜欢的,也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活动之一,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关注学生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和能力,在学生畅谈自己想法的时候,教师也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活动五 一个人睡好处多
[情境创设]
1.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个人睡是有很多好处的。
2.微课:让我们来听听儿科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教师播放微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一个人睡觉好处多。第一,可以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第二,有助于养成好的睡眠习惯。分开睡,就不会受大人活动的影响,我们会睡得更香、更甜。第三,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独立性,让我们变得更勇敢。
[问题导入]
听完儿科医生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快来和大家说一说吧!
[学习活动]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汇报。
预设1:原来一个人睡有这么多好处。
预设2:我回去以后也想尝试一个人睡。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睡的好处不止这些,里面的奥秘等着你们自己发现。同学们,每天睡足10小时,我们就会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和生活。让我们坚持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吧! (板书“早睡早起更精神!”)我们一起来拍手诵读儿歌。
晚睛晚起真糟糕,
生活学习受影响。
每天睡足10小时,
早睡早起更精神!
设计意图
通过儿科医生的权威性讲解,学生了解了独睛的好处,意识到独睡的重要性,有勇气尝试独睡。
[课堂评价]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认真倾听,是否能够语言流畅、观点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课堂收获。
课堂小结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早点睡按时起的好方法。希望大家回家后积极尝试,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我们的生活学习就会更有规律,身体也会越来越棒。
出示儿歌:同学们,我们一起边拍手边读黑板上的儿歌。
爸妈救我早些睡,闹钟叫我按时起。
生活学习有规律,健健康康真神气。
设计意图
用儿童喜欢的儿歌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意义。
板书设计
作息有规律
按时睡觉
按时起床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独立睡觉
本课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1.判断题(请判断下面说法正确与否,正确画“√”,错误画“×”)
(1)早上,小明躺在床上不想起,结果起晚了没顾上吃早饭。( )
(2)小华怕黑,每天都要跟妈妈一起睡。( )
(3)晚上八点,小红不用妈妈催促就去睡觉了。( )
(4)已经晚上9点了,小明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非要看完再睡。( )
(5)周末了,小红拖到10点还不起床。( )
2.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写在括号里,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小学生应该每天睡足( )。
A.八小时 B.十小时 C.十二小时
(2)练习独立睡觉可以选择哪种方式?( )。
A.爸爸妈妈不理我。
B.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玩具陪伴自己睡觉。
C.哭哭闹闹就让妈妈陪。
(3)小丽放学回家后,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A.放下书包,先出去玩。
B.洗洗手,先把作业认真、按时完成。
C.先看动画片、吃饭,再写作业。
(4)小方早晨赖床不起,做法正确的是( )。
A.哭哭闹闹就不起
B.说自己不舒服,让妈妈找老师请假。
C.克服困难,给自己定下按时起床小目标,请家人们监督。
(5)下面哪种说法最正确?( )
A. 周末休息了,就不用按时起床了。
B. 周末休息,为了身体健康还是要早睡早起。
C. 周末休息,可以熬夜看动画片了。
3.情境探究。(和身边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
(1)小华在晚上熬夜玩手机,第二天上课可能会怎样?
(2)早上刚开始上课,小华的肚子就咕咕咕地叫了起来,原来她早上起晚了,没来得及吃早餐。小华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3)你晚上是自己一个人睡觉的吗?说说你是怎样克服恐惧心理的。
【拓展性作业】
4.争做“睡眠好习惯小明星”
按照下面计划表的要求,大家一起来进行 21 天睡眠打卡计划。请同学们在家人的帮助下,记录接下来的三个星期(21天)里自己是否做到了早睡早起和一个人睡。如果做到了,就在相应的方格里画上“√☆”。三周后,我们一起来评选班级“睡眠好习惯小明星”。
【参考答案】
1.(1)× (2)× (3)√ (4)× (5)×
2.(1)B (2)B (3)B (4)C (5)B
3.(1)晚上睡得太晚,上课会褚冲不济,无法集中注意力,还可能犯困、打瞌睡。
(2)早睡早起吃早饭,规'淨生活会雔康。我们要按时起床,养成健康规律作息的好习惯。
(3)是。例如:卧室里亮一盏小夜灯;抱着毛绒玩具睡觉。
家庭睡眠时间调查表
我
家长(选择一个)
晚上几点睡
早上几点起
睡了几个小时
早睡早起了吗
“早睡早起我能行”记录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睡觉时间
起床时间
是否达到
10小时自觉做到
父母监督
调查表
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在问题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
①你是自己独立睡觉吗?( )
②你每天睡觉前,需要大人陪伴吗?( )
小学生睡眠习惯养成 21 天计划表
——争做“睡眠好习惯小明星”
_____________同学:
恭喜你,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吧!希望同学们可以按照表格上的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另外,我们还要逐渐养成自己一个人睡觉的好习惯。我们坚持 21 天打卡计划,如果你能按时睡觉、起床,每天就在相应格子里给自己打个钩;如果你能自己独立睡觉,那就请在相应的表格里给自己画个小星星。当然,你可以邀请家长来监督、帮助你。让我们一起加油,期待你们的良好表现哦!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晚9点—早7点
自己睡
晚9点—早7点
自己睡
晚9点—早7点
自己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兑换规则:
一周早睡早起可以兑换一个小笑脸,一周独立睡觉可以兑换一面小红旗;集齐三个小笑脸就可以获得一枚“好习惯勋章”,集齐三面小红旗就可以获得一枚“自立勋章”。加油,你们是最棒的!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0课 吃饭有讲究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5451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0课 吃饭有讲究优秀教学设计</a>,共15页。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9课 作息有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545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9课 作息有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9课 作息有规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545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9课 作息有规律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