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24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3分。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正常人脉搏跳动约为60次/min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中学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12mm
2.下列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方位B.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病情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3.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表明真空可以传声
C.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D.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4.小刚使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数据分别是4.65cm、4.66cm、4.67cm、-4.7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4.66cmB.4.657cmC.4.65cmD.4.7cm
5.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C.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6.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经过4s,甲乙相距4m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C.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7.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小木棒敲击或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就可以发出“”的声音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用嘴吹瓶口时,声音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C.从左向右依次敲瓶子时,用力越小,音调越低
D.从左向右依次吹瓶口时,音调越来越高
8.沿同一条直线向相同方向运动的两物体A、B,两物体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同时由不同位置开始运动
B.0-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C.从第3s开始,,5s末A、B相遇
D.B出发时,A在B前方5m处,物体A比B晚3s开始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9.如图是某学校乐团参加潍坊市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展演时的情景,关于乐团演奏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笛吹奏时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来改变音调B.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人们能通过音调不同来区分不同的乐器 D.优美的乐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0.如图所示,小刚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应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转换法B.音叉发声时音调越高,小球振动的幅度越大
C.敲击音叉时用力越大,音叉的音调越高D.小刚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11.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有关。下表是小英同学在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得到的有关数据。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分析①②两次实验情况,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长度之间的关系
B.分析②④两次实验情况,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粗细之间的关系
C.分析③④两次实验情况,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松紧之间的关系
D.整个实验过程中,小英同学应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25分)
13.(13分)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使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秒表。
(2)如图所示,若测得A到C时间,小车从A滑到B的路程为______,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所测时间将偏______,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均选填“大”或“小”)。
(4)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请说明原因______。
(5)AB段、BC段、AC段的平均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
14.(6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小球弹开,这说明了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采取的措施是:______,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
15.(6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两根钢丝,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先后用同样的力拨动丙钢丝和丁钢丝,是为了探究振动频率的高低与______的关系:
(4)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6.(10分)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铁线路总长度居世界第一。下表是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1次高速列车部分运行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由北京南到苏州北的铁路长1320km,列车全长360m。
根据上述信息,求:
(1)列车由北京南站到苏州北站的平均速度;
(2)行驶途中列车以50m/s的速度用时20s通过某一大桥,该大桥的长度。
17.(12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ETC系统.如图甲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处开始减速,经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图中阴影区域的左边),然后再以1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18.(13分)中国5G技术的研发应用领先世界,5G无人物品派送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从出发点到派送点所用的时间;
(2)从出发点到返回出发位置的平均速度;
(3)比较派送车在往返两段路程中哪段行驶更快。
实验次数
材料
长度AB/cm
横截面积/
弦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音调高低
①
尼龙丝
30
0.5
3
较低
②
尼龙丝
20
0.5
3
较高
③
尼龙丝
20
0.3
3
更高
④
尼龙丝
20
0.3
5
最高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甲
钢丝
10cm
紧
乙
钢丝
10cm
紧
丙
钢丝
5cm
紧
丁
钢丝
5cm
松
车站
到达
发车
北京南
始发站
08:16
济南西
09:56
09:59
南京南
12:41
21:43
苏州北
13:46
13:48
上海虹桥
14:11
终点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瑞华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