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为湖南湘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阶级分化日趋明显B. 存在地域文化交流
    C. 玉器成权力象征D. 各地迈入国家阶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内容可知,良渚在长江流域,而陕西在黄河流域,在陕西出土了长江流域的文明成果,说明不同区域间有交流,B项正确;本题的主要信息是北方地区出现众多南方文物,材料无法反映阶级分化(这个分化生产力发展、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出现有关),排除A项;玉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权力象征,但这一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2. 西周至春秋时期,史籍中常有“国人皆咎公”“国人谤之”“国人围之”“以说(悦)于国人”“国人不欲,故出(驱逐)其君”“国人逐之”“礼于国人”“盟国人于毫社”“国人助之”等记载。这表明
    A. 西周至春秋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B. 当时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 “国人”是当时重要的政治势力D. 西周已出现了民主思想萌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人可以议论政治甚至可以驱逐国王,可知“国人”是当时重要的政治势力,C项正确;材料与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排除B项;民主思想是近代中国出现的思想,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3.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编修史书时,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追溯其与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渊源。这反映出当时诸侯( )
    A. 积极谋求国家统一B. 对华夏正统的认同
    C. 高度重视史书编撰D. 固守分封等级秩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战国时期的中国。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立足于本国立场,通过追溯自己与三代之间的关联,来证明自己是华夏正统的延续,这体现了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B项正确;各诸侯国立足于自己的立场去追溯与三代的历史渊源,这意味着各诸侯国的立场有别,而谋求国家统一是各诸侯国共同的立场,并非差异性,排除A项;各诸侯国追溯与三代历史渊源,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现实政治,而非重视史书编撰这一表象,排除C项;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当时的大部分诸侯国自立为王,而非固守分封等级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
    4. 春秋中期以前,各国卿大夫若行求"富"之实,国君将依礼制以"贪(侈)"之名惩罚。到春秋后期,晋、鲁、秦等国卿大夫群起争"富",大肆敛聚土地、财货,并且用"富"这一新概念对自身"贪(侈)"之举进行正当化的修辞。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王室权威已经荡然无存B. 私有制的兴起发展
    C. 贵族等级秩序逐渐瓦解D. 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春秋中期以前到春秋后期,国君对卿大夫求“富”行为的控制越来越弱,体现了贵族等级秩序逐渐瓦解,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王室权威,排除A项;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增加,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法的出现,直接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诸侯兼并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5. 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礼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 文化取向的迥异B. 政治立场的不同
    C. 学术观点分歧D. 生活态度的差异
    【答案】B
    【解析】
    【详解】儒家学者认为礼乐能够促成社会和谐,而墨家认为礼乐不利于国家治理,反映了两者代表不同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不同,B正确;两者的差异不是文化取向上的差异,排除A;C是表象,排除;D与题无关,排除。
    6. 如图为湖南湘西(秦代洞庭那千灵县)出土秦简中的木方,木方上用小篆对“王”、“皇”、“制”、“诏”等部分书写用字进行了规范,并对卿、太守等部分官职名称变更提出了要求。这一史料( )
    A. 表明秦代采取了有效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 说明秦代皇权已发展到乾纲独断的崇高地位
    C. 为了解秦代的郡国并行制度提供了实证材料
    D. 证明秦代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直接管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木方上用小篆对‘王’、‘皇’、‘制’、‘诏’等部分书写用字进行了规范,并对卿、太守等部分官职名称变更提出了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内容是关于皇帝制度和官职名称变更,这体现了秦代采取措施来巩固统治,A项符合题意主旨,A项正确;清朝君主专制政治制度达到顶峰,皇权已发展到乾纲独断的崇高地位,排除B项;秦代没有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管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A. 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 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 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代裁撤王国机构,降低王国官员的品轶,这是打击诸侯国的举措,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正确;地方机构还有郡县,但是西汉主要针对的是王国机构,因此A不是出发点,排除;王国官员的俸禄由王国支出而非中央,排除B;D不符合史实,排除。
    8.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发明了畜力牵引的铁齿耙、使用绳索软套、发明短辕的蔚犁以及耕耙耱技术。对此,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B. 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 受江南先进技术的启发D. 良好政治环境的推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方社会环境动荡,农民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革,提高了粮食产量,因此材料信息体现的是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A项正确;魏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B项;江南地区的先进技术是北民南迁导致的,排除C项;当时北方社会环境动荡,排除D项。故选A项。
    9. 如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林七贤砖画》,描绘了“七贤”游于竹林之下,饮酒清谈,抚琴吟诗,过着纵情山水、放荡不羁的生活。这反映出
    A. 士族阶层生活奢靡B. 门阀政治日益衰落
    C. 文人画与时代关联D. 主流思想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竹林七贤游于竹林之下,饮酒清谈,抚琴吟诗,过着纵情山水、放荡不羁的生活,这与传统儒家思想注重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存在冲突,所以反映出主流思想受到冲击,D项正确;竹林七贤的这些生活方式并不能反映出士族阶层的生活奢靡,排除A项;当时门阀政治日益强化,而非衰落,排除B项;图示的砖画不属于文人画,排除C项。故选D项。
    10. 初唐诗人郭元振《古剑篇》云“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在《塞上》写道“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这两首诗折射出当时( )
    A. 铸剑技术的革命性突破B. 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
    C.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D. 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可知两首诗寓意显豁、思想尖锐、态度严正的诗歌,其见识、胆略、豪气是可贵可敬的,对压抑于下层的士子有激发感奋的作用,折射出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铸剑技术的突破,排除A项;材料中两首诗属于浪漫主义风格,而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排除B项;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属于唐朝中后期的特征,而材料属于初唐诗歌,排除C项。故选D项。
    11. 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A. 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 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 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 朝廷内部权力再分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开始参与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与决策,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故选D;翰林学士是逐渐参与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所有,排除A;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排除C。故选D。
    12. 北宋时期经常出现“朝议”与“廷争”。仁宗时宰相吕夷简曾对摄政的刘太后说:“臣位宰相,朝廷大事,理当廷争。”张方平也在奏疏中指出:“中书奏事,争辩御前,连日纷哗,中外喧骇。其于事理,必有曲直。”这说明北宋的中央决策方式
    A. 重视发挥防错纠错机制作用B. 因循旧例鼓励官员各抒己见
    C. 改变了传统的朝廷决策模式D. 不断激化内廷与外朝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朝廷大事,理当廷争。”“其于事理,必有曲直。”可分析出宋代重视防错、纠错,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因循旧例,排除B项;宋代的传统决策模式没有改变,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不断激化,排除D项。故选A项。
    二、材料分析题
    13. “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纵观敦煌壁画中历代飞天形象的演变,可以从一个层面了解古代多元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有羽人、雷公、电母、雨神等诸神,另有伏羲、女娲等均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
    材料二隋代莫高窟《献花伎乐飞天》,洞窟四壁环窟带状飞天一周,飞天呈辐射形式,或奏乐,或撒花,千姿百态、飘逸秀美,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唐代飞天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完全吻合,画法较前代有很大的改变: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刘蓉《丝路多元音乐文化在敦煌壁画中的呈现》
    材料三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敦煌文化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就是一个缩影……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朐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料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摘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敦煌壁画飞天的多元特征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文化成为四大文明交汇融合结晶的原因及价值。
    【答案】(1)多元特征: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佛、道、儒家文化相融;宗教文化与世俗生活相融(3点)
    意义:多元特征的出现,是丝绸之路畅通、佛教文化传入,民族交流的结果;体现了古代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明,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展现了世界文化的艺术成就,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4点)
    (2)原因:长期世界多元文化的汇集和交融;中国长期发达科技文化的吸引力;丝绸之路畅通;唐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唐朝开明开放的政策。(3点)
    价值:史学研究价值;文化艺术价值;时代价值(交流、包容、互鉴);经济(旅游)价值;文学价值。(任意4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一“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根据材料一“窟顶绘有道教诸神,有羽人、雷公、电母、雨神等诸神,另有伏羲、女娲等均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和所学知识可知,佛、道、儒家文化相融;根据材料二“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和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文化与世俗生活相融。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和所学可得出,多元特征的出现,是丝绸之路畅通、佛教文化传入,民族交流的结果;据材料二“隋代莫高窟《献花伎乐飞天》,洞窟四壁环窟带状飞天一周,飞天呈辐射形式,或奏乐,或撒花,千姿百态、飘逸秀美,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和所学可得出,体现了古代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据材料一“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材料二“唐代飞天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完全吻合”和所学可得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明,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据所学可得出,展现了世界文化的艺术成就,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材料二“丝路多元音乐文化在敦煌壁画中的呈现”、材料三“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可得出,长期世界多元文化的汇集和交融;据所学可得出,中国长期发达科技文化的吸引力;据材料三“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可得出,丝绸之路畅通;据材料三“唐代”的时间信息和所学可知,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据材料三“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朐襟”和所学可知,唐朝开明开放的政策。第二小问价值,敦煌不同时代的壁画,对于研究古代民族交融、中外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状况及时代变迁具有史学研究价值;根据材料可知,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演变、多样乐器的使用等,强调了音乐性和舞蹈性,营造出姿态优雅、满壁风动的艺术特点,为我们研究古代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敦煌文化具有文化艺术价值;据材料三“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可知,敦煌文化具有时代价值(交流、包容、互鉴);据材料三“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可知,敦煌文化具有经济(旅游)价值;据所学可知,敦煌文化还具有文学价值。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拓跋鲜卑本是游牧民族,北魏建国后开始发展农业,到孝文帝时期,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模式。随着经济转型,法律制度也发生相应变化。北魏太武帝修改律令,规定:“大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女子没县官。害其亲者,轘之。”太和十一年(487),孝文帝下诏:“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而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争。为了约束官吏,整治秩序,北魏设置赃罪,但贪污仍屡禁不止。孝文帝时期,实行班禄制,为官吏发放俸禄。盗罪在历史上由来已久,至迟在西晋时“盗”有了法律意义上的概括。拓跋氏隆兴之时,规定:“盗官物,一备五,私则备十。”太武帝以降,对于盗取官财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盗劫官私财物者流放至边地,甚至处以死刑。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亲自勘定流刑:“诏群臣于皇信堂更定律条,流徒限制,帝亲临决之。”流刑自此入律成为正刑。这一系列措施,适应了经济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为北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姚周霞《转型前后北魏经济变迁对立法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法制改革的背景。
    【答案】(1)特点:强调君主权威;渗透儒家伦理;犯罪惩戒与制度引导结合;继承前朝并有所发展;加大盗劫官财的惩处力度。
    (2)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封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民族交融的趋势增强;北魏初期吏治腐败,掠夺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适应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型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前朝立法奠定了基础;统治者积极推动,支持改革。
    【解析】
    【详解】(1)北魏法制改革的特点:根据材料“北魏太武帝修改律令,规定:‘大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女子没县官。害其亲者,轘之。’ ”可推出强调君主权威;根据材料“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而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可推出渗透儒家伦理;根据材料“太武帝以降,对于盗取官财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盗劫官私财物者流放至边地,甚至处以死刑。”可推出继承前朝并有所发展;加大盗劫官财的惩处力度。根据材料“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争。为了约束官吏,整治秩序,北魏设置赃罪,但贪污仍屡禁不止。孝文帝时期,实行班禄制,为官吏发放俸禄。”可推出犯罪惩戒与制度引导结合。
    (2)北魏法制改革的背景:根据材料“拓跋鲜卑本是游牧民族,北魏建国后开始发展农业,到孝文帝时期,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模式。随着经济转型,法律制度也发生相应变化。”并结合所学可推出北魏统一北方,封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民族交融的趋势增强,适应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型需要;根据材料“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争。”并结合所学可推出北魏初期吏治腐败,掠夺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以及材料中法制改革渗透儒家伦理可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且法律制度不断更新,可得出前朝立法奠定了基础以及统治者积极推动,支持改革。
    三、论述题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是指这样一种区域,它相对于其他地区重要的多,如果某一集团控制了它,就有可能获得对其他区域的支配地位,从而可能奠定其政治领导权,同时,该集团为了建立和维护该区域的重要地位,又会给它以特别的重视。
    ——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
    论点: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呈现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
    阐述: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这与黄河流域开发较早和秦汉王朝定都关中密切相关;南宋以来,基本经济区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持续发展、黄河流域过度开发、魏晋到两宋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等因素紧密相联。
    小结:可见,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
    示例二:
    论点:基本经济区对王朝的统治具有战略性影响。
    阐述:基本经济区对历代王朝统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秦汉王朝依托关中地区建立政权并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南宋能够实现与北方金政权的长期对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江南基本经济区的支持;历代统治者均重视对基本经济区的开发与控制,例如,元明清以来统治者改建大运河,加强漕运和海运,确保对南方的有效控制。
    小结:可见,对基本经济区的开发与控制,事关王朝统治的安危。
    示例三:
    论点:元明清统治者有试图把海河流域发展成为基本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阐述:南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大;元明清王朝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分离,首都北京的物质供应仰仗南方,耗费巨大。海河流域乃京畿要地,是京杭大运河漕运和南北海运必经之地,还是连接东北、蒙古、西北的枢纽,战略位置重要,拥有成为一个基本经济区的地缘优势;把海河流域建立一个基本经济区,不仅有利于拱卫京师,维护北部边防安全,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南北方经济的平衡发展。
    小结:可见,将海河流域发展为基本经济区是元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其统治而力图实现的战略构想。
    示例四:
    论点: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影响基本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
    阐述: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始终在黄河中下游或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而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水利资源富足、经济腹地广阔,成为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具有必然性; 历代王朝都重视基本经济区的水利建设,战国到秦汉,关中平原修建了郑国渠等水利工程。历代治理黄河,开凿和改建大运河等举措,都进一步巩固了基本经济区的核心地位。
    小结:可见,对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是国家基本经济区建设中重点考量的因素。
    【解析】
    【详解】材料中给出的这张图片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基本经济区的位置图,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问题,一个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第二个是地理位置的分布。这两点都可以得出相关的结论,我们可以任选其一进行论述。在论述的时候需要我们结合具体史实来论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图1北魏《尸毗王本生》
    图2西魏《弹箜篌飞天》
    图3隋代《献花伎乐飞天》
    图4唐代《观无量寿经变反弹琵琶乐舞》

    相关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商末作册般甗, 下列历史叙述集中反映了秦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广安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