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柘荣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柘荣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柘荣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柘荣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柘荣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柘荣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20小题,共50分,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
    1. 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起选择作用
    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
    C. 生物的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A
    【解析】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就已经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只起选择作用,A错误;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
    C、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可遗传的变异不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C正确;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A。
    2. 现代栽培莴苣包含多种栽培类型,如结球型、奶油型、散叶型、罗马型和莴笋型等,其均由野生莴苣进化而来。研究发现,在代谢水平上这五种栽培莴苣与野生莴苣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但五种栽培莴苣互相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五种栽培莴苣与野生莴苣相比,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B. 从根本上讲,五种栽培莴苣的出现是因为野生莴苣发生了突变
    C. 野生莴苣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性状改变均可以遗传给后代
    D. 五种栽培莴苣的出现会增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已知现代栽培莴苣有结球型、奶油型、散叶型、罗马型和莴笋型五个品种,均由野生莴苣进化而来,可知与野生莴苣相比,五种栽培莴苣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A错误;
    B、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因此五种栽培莴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野生莴苣发生了突变,B正确;
    C、野生莴苣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性状改变不一定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因此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C错误;
    D、根据题意不能判断现代栽培莴苣与野生莴苣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能判断是形成了新物种,故不能判断物种多样性是否增加,D错误。
    故选B。
    3. 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B. 血糖C. 肾上腺素D. 睾酮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成分也不属于内环境。
    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符合题意;
    B、血糖属于营养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不符合题意;
    C、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不符合题意;
    D、睾酮属于雄激素,可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 血浆和淋巴液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 DNA 聚合酶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组成,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的媒介。
    A、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正确;
    B、淋巴细胞生活在血浆和淋巴液中,B正确;
    C、DNA聚合酶存在于细胞内,C错误;
    D、血浆中蛋白质浓度高于组织液,D正确。
    故选C。
    5. 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
    B. 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
    C. 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
    D. 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在剧烈运动时,细胞代谢旺盛,氧气供应不足导致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内环境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A、肌肉酸痛是因机体产生乳酸积累造成的,但由于血浆存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血浆pH下降并不明显,A错误;
    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血液和组织液的运输,B错误;
    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细胞中进行,C错误;
    D、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该过程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内环境中乳酸的含量,有利于缓解酸痛,D正确。
    故选D。
    6. 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 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 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答案】D
    【解析】
    【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A、调节机体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可调控相应的低级中枢,A正确;
    B、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它们含有大量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正确;
    C、脑中的高级中枢可调控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C正确;
    D、膝跳反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脊髓完整时即可完成膝跳反射,D错误。
    故选D。
    7. 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的②是神经元的胞体
    B. 图中的⑥为神经纤维
    C. 图中信息在体内的传导方向可能是③→②→④→⑤
    D. 图中的⑤是树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元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短而分枝多,直接由细胞体扩张突出,形成树枝状,其作用是接受其他神经元轴突传来的冲动并传给细胞体。轴突长而分枝少,为粗细均匀的细长突起,常起于轴丘,其作用是接受外来刺激,再由细胞体传出。轴突除分出侧枝外,其末端形成树枝样的神经末梢。
    A、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中的②是神经元的细胞体,A正确;
    B、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图中的⑥为神经纤维,B正确;
    C、兴奋从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传向轴突,图中信息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⑤,C正确;
    D、图中的⑤是轴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D错误。
    故选D。
    8. 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B. 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C. 突触后膜上有将神经递质运往突触后膜内的通道蛋白
    D. 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不同时发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的条件是:具备完整的反射弧,提供一定强度的刺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靠突触结构实现,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A、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A正确;
    B、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
    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C错误;
    D、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兴奋,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不同时发生,D正确。
    故选C。
    9. 突触小泡可从细胞质基质摄取神经递质。当兴奋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图中不能检测出神经递质的部位是()
    A. ①B. ②
    C. ③D. 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图中①是突触小体,②是突触小泡,③是突触间隙,④突触后神经元。
    AB、神经递质在突触小体内的细胞器中合成,由高尔基体形成的突触小泡包裹,所以在突触小体和突触小泡中都可能检测到神经递质,AB错误;
    C、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后,将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所以在突触间隙中可以找到神经递质,C错误;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神经元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相应电位的改变,没有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因此在④突触后神经元中不能找到神经递质,D正确。
    故选D。
    【点睛】
    10. 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图所示,其中网状脊髓束是位于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 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
    C. 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
    D. 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主管接收、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其中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此外,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A、该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和脊髓)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
    B、由脑发出的神经为脑神经,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故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B正确;
    C、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自主神经系统不包括躯体运动神经,传出神经②属于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
    D、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则该反射活动不完整,该反射不能完成,D正确。
    故选C。
    11. 一位高血压患者清晨突发右侧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说话含糊不清,且听不懂别人说话,并出现尿失禁等症状。经医生诊断,该患者发生了脑卒中,脑部血管阻塞,但脑干、脊髓和脊神经等未受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患者大脑左半球S区和H区因缺血造成损伤
    B. 该患者大脑左半球第一运动区的上部因缺血造成损伤
    C. 为减少脑卒中发生,高血压人群应避免过多摄入钠盐
    D. 排尿反射受大脑皮层发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控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脑的高级功能: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中央前回为第一运动区。
    A、S区受损不能讲话,H区受损听不懂话。患者说话含糊不清,且听不懂别人说话,说明该患者大脑左半球S区和H区因缺血造成损伤,A正确;
    B、患者右侧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说话含糊不清,且听不懂别人说话,并出现尿失禁等症状,说明患者大脑左半球第一运动区的上部因缺血造成损伤,B正确;
    C、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可降低高血压,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C正确;
    D、排尿反射受脊髓发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控,D错误。
    故选D。
    12. 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实验测定狗的正常心率为90次/分,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为180次/分,阻断交感神经心率为70次/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入神经
    B. 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提高心率
    C. 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脏搏动加快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都受意识支配
    【答案】B
    【解析】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A错误;
    B、根据题意,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去甲肾上腺素可升高心率,B正确;
    C、根据题意,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有抑制作用,其兴奋导致心脏搏动减慢,C错误;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D错误。
    故选B。
    13. 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B. 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
    C. 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
    D. 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乙后促进乙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作用于丙。
    A、多巴胺是乙释放的神经递质,与丙上的受体结合后会使其膜发生电位变化,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多巴胺可在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不能在甲和乙之间传递信息,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乙膜既是乙酰胆碱作用的突触后膜,又是释放多巴胺的突触前膜,C正确;
    D、多巴胺的释放受乙酰胆碱的调控,故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D正确。
    故选B。
    14. 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 )
    A. 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 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C. 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D. 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A、如果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浓度增加,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过度传递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A不符合题意;
    B、如果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传递减弱,会缓解兴奋过度传递引起的肌肉痉挛,可达到治疗目的,B符合题意;
    C、如果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不能有效降解,导致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持续结合,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C不符合题意;
    D、如果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调节排尿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人在不受意识的支配下可以完成排尿,也可以在意识的支配下憋尿。排尿时,逼尿肌收缩,尿道内、外括约肌舒张,但外括约肌的活动受大脑意识的调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进而有利于排尿
    B. 牵张感受器可将兴奋经盆神经传至脊髓即可形成排尿反射
    C. 神经甲属于受意识支配的躯体运动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D. 大脑通过控制脊髓来调节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A、交感神经兴奋,不会使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才会使膀胱缩小,进而有利于排尿,A错误;
    B、反射需要具备完整的反射弧,牵张感受器可将兴奋经盆神经传至脊髓过程没有涉及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可形成排尿反射,B错误;
    C、尿道外括约肌的活动受大脑意识的调控,据图所示神经甲就是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因此神经甲属于受意识支配的躯体运动神经,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C错误;
    D、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因此大脑通过控制脊髓来调节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分级调节,D正确。
    故选D。
    16.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
    B. 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
    C. 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D. 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答案】A
    【解析】
    【分析】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生理活动。缩手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A、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损伤后,患者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声器官完全正常,能发出声音,但不能表达用词语表达思想,A错误;
    B、下丘脑是生物的节律中枢,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B正确;
    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此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因为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C正确;
    D、排尿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D正确。
    故选A。
    17. 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
    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 若图中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则离子通道开放后,Na⁺内流
    【答案】B
    【解析】
    【分析】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2、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使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3、神经递质按作用效果可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类。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若能使Na+通道打开,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若不能打开Na+通道,而是提高膜对K+、Cl- ,尤其是对Cl-的通透性,就会提高膜内外静息电位的峰值绝对值,进而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被抑制。
    A、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经高尔基体加工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被突触小泡膜与细胞质分开,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
    B、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实现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错误;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C正确;
    D、若图中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离子通道开放后,Na⁺内流,D正确。
    故选B。
    18. 电表Ⅰ、Ⅱ的两极分别位于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如下图所示),P、Q、R为三个刺激点。结合图像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未接受刺激时,电表Ⅰ的偏转可表示动作电位
    B. 刺激Q点,电表Ⅰ偏转1次,电表Ⅱ偏转2次
    C. 刺激R点,仅电表Ⅱ发生偏转
    D. 分别刺激P、Q点,电表Ⅰ的偏转方向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A、电表I的两极分别位于同一位置的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因此未受刺激时,可以表示静息电位,A错误;
    B、刺激Q点,兴奋向左传到电表Ⅰ时,膜内外电位发生翻转,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兴奋向右传到电表Ⅱ的左侧电极时,膜外电位由正变为负,指针发生一次偏转,由于兴奋不能逆向通过突触,所以不能继续传导到电表Ⅱ的右侧电极,所以电表Ⅱ也只发生一次偏转,B错误;
    C、刺激R点兴奋能通过突触传递到左侧的神经元,因此电表Ⅰ、Ⅱ均能发生偏转,C错误;
    D、分别刺激P、Q点,由于电表I所测为同一位置的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此处产生的电位变化相同,因此可见偏转方向相同,D正确。
    故选D。
    19. 研究发现,海马体在短时记忆的巩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能够将恐惧的记忆传递给杏仁核(产生、识别和调节情绪的,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短时记忆与海马体中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 恐惧的记忆都是感觉性记忆,会迅速消退
    C. 抑郁症的产生可能与杏仁核受损有关
    D. 记忆和情绪均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时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A、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A错误;
    B、感觉性记忆转瞬即逝,海马体能够将恐惧的记忆传递给杏仁核,说明恐惧的记忆不都是感觉性记忆,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杏仁核的功能是产生、识别和调节情绪的,所以抑郁症的产生可能与杏仁核受损有关,C正确;
    D、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语言功能,D错误。
    故选C。
    20. 突触后膜兴奋后产生EPSP 电位,EPSP 电位可以总和叠加。突触后膜第一次受到刺激(未达到阈值的阈下刺激)便已经产生EPSP 电位。EPSP 电位产生后迅速发生衰减,此时若受到第二个刺激,则这两个刺激就会发生叠加,以此类推,多个刺激产生的 EPSP 会进行总和叠加。叠加的电位一旦达到神经元的阈值(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就会爆发动作电位。图1 为总和叠加的示意图。图2实验中,用下刺激同时刺激A、C后,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同时刺激B、C后,突触后膜电位未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a点时突触后膜处于静息状态,cd段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
    B. 叠加的电位若超过阈值,动作电位会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C. 刺激 A、B、C时,各突触释放的分别为抑制型、抑制型和兴奋型神经递质
    D. 若单独刺激B,可能会引起阴离子(Cl⁻)进入M神经元并抑制其兴奋
    【答案】D
    【解析】
    【分析】1、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
    2、题图分析:据图1分析,连续两个刺激的间隔越短,小电位叠加效应越明显,多个小电位叠加可能引发动作电位。
    A、图1中a点未受到刺激,处于静息状态,cd段表示静息电位恢复过程,膜外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A错误;
    B、叠加的电位若超过阈值,则动作电位的大小由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决定,不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B错误;
    C、用阈下刺激同时刺激A、C后,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说明两个阈下刺激产生了EPSP电位且叠加后产生动作电位,说明A、C释放的都是兴奋型神经递质。同时刺激B、C后,突触后膜电位未发生变化,其原因最可能是神经元C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神经元B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两者对神经元M的作用效应正好抵消,即刺激 A、B、C时,各突触释放的分别为兴奋型、抑制型和兴奋型神经递质,C错误;
    D、刺激B、C后,突触后膜电位未发生变化,则说明B与M形成的是抑制型突触,单独刺激B时,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会引起阴(Cl-)进入M神经元中并抑制其兴奋,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大题,共50分)
    21. 如图1为某地区中某老鼠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过程中,自然选择使_____发生定向改变,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_____。
    (2)图2中在____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T时刻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适应是_____的结果;生物多样性是_____的结果。
    (3)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个体42只,XAXa个体6只,XaXᵃ个体2只,XAY个体占45只,XaY个体5只,则该种群中Xa基因频率为_____。
    【答案】(1) ①. 基因频率 ②. 生殖隔离
    (2) ①. QR ②. 不一定 ③. 自然选择 ④. 共同进化(3)10%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可知,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不同种群的变异类型不同,在不同环境的选择下形成了不同的品系1和2,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品系1和品系2分别进化形成了物种1和物种2。a为地理隔离,b为自然选择,c为生殖隔离。图2表示在不同时间内A基因频率的变化。
    【小问1】
    图1中b过程为自然选择,其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图中c代表生殖隔离。
    【小问2】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图2中在QR时间段内甲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所以生物发生了进化。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在T点时不一定形成了生殖隔离,所以不一定形成新物种。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小问3】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Y上不含相应的等位基因,计算时需要注意。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6+2×2+5)÷(42×2+6×2+2×2+45+5)×100%=10%。
    22.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c表示_____。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选填“Na2CO3”或“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的调节网络调节下进行。
    (4)某人喝了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pH 明显下降?_____,原因是_____内存在着缓冲物质。
    (5)若图乙中组织细胞为肝细胞,则A、B、肝细胞三部位O₂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
    【答案】(1)泌尿系统
    (2)NaHCO3(3)神经-体液-免疫
    (4) ①. 不会 ②. 血浆
    (5)B>A>肝细胞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图示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其中a为呼吸系统、b为消化系统、c为泌尿系统。图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组成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内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分析乙图:A为组织液,B为血浆,C为淋巴液。
    【小问1】
    图示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a为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b为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养料;c为泌尿系统,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小问2】
    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为酸性物质,其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但血浆中NaHCO3可以与乳酸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小问3】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需要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共同维持。
    【小问4】
    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某人喝了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pH 明显下降。
    【小问5】
    A为组织液,B为血浆,C为淋巴液,氧气运输方向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运输过程中,经自由扩散由B血浆扩散到A组织液,又由组织液扩散到组织细胞,故O2浓度大小关系为B>A>肝细胞。
    23. 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A”或“C”)。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其去向是_____。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
    【答案】(1) ①. C ②. 能
    (2) ①胞吐 ②. 突触间隙 ③. 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3)兴奋
    【解析】
    【分析】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起作用后,会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小问1】
    分析图示可知:在乙酰胆碱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因此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
    【小问2】
    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经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从而改变了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随后,神经递质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小问3】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
    24. 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的。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下图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_____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_____。
    (2)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是释放_____(“抑制性”或“兴奋性”)神经递质,从而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使屈肌舒张。此时伸肌运动神经元和屈肌运动神经元膜外的电位情况_____(填写“相同”或“不同”)。
    【答案】(1) ①. 伸肌、屈肌 ②. 内正外负
    (2) ①. 抑制性 ②. 不同
    【解析】
    【分析】1、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主要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主要由钠离子产生和维持。
    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
    【小问1】
    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伸肌、屈肌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该部位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小问2】
    伸肘动作中伸肌收缩的过程中,肌梭感受器兴奋,引发伸肌收缩的同时,会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导致屈肌的舒张。此时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膜外为负电位,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膜外为正电位,因此此时伸肌运动神经元和屈肌运动神经元膜外的电位情况不同。
    25. 皮肤上的痒觉、触觉、痛觉感受器均能将刺激引发的信号经背根神经节(DRG)的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整合、上传,产生相应感觉。组胺刺激使小鼠产生痒觉,引起抓挠行为。研究发现,小鼠DRG 神经元中的PTEN蛋白参与痒觉信号传递。为探究PTEN 蛋白的作用,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产生痒觉的部位是_____,此过程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痒觉感受器刺激引发的信号在背根神经节(DRG)的神经纤维上以_____的形式传导。
    (2)兴奋从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的神经元时,只能是_____(“双向”或“单向”)传递,其原因是_____。
    (3)抓挠引起痒觉减弱,原因是抓挠引起皮肤上的触觉、痛觉感受器兴奋,经背根神经节(DRG)的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整合后有效的_____(“促进”或“抑制”)痒觉信号的上传。
    (4)用组胺刺激正常小鼠和PTEN基因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图。据图推测PTEN 蛋白的作用是_____(填“减弱”或“促进”)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已知PTEN基因敲除后,小鼠DRG中的TRPV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用组胺刺激PTEN基因和TRPVI基因双敲除的小鼠,据图中结果推测TRPV1蛋白对痒觉的影响是_____(填“减弱”或“促进”)痒觉。
    【答案】(1) ①. 大脑皮层 ②. 不属于 ③. 电信号##神经冲动
    (2) ①. 单向 ②.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抑制
    (4) ①. 减弱 ②. 促进
    【解析】
    【分析】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2、分析题意,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TEN蛋白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PTEN等基因的有无,因变量是小鼠的痒觉,可通过抓挠次数进行分析。
    【小问1】
    所有感觉形成部位均是大脑皮层,故机体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机体产生痒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双向传导。
    【小问2】
    由于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从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的神经元时,只能是单向传递。
    【小问3】
    分析题意可知,痒觉的产生与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有关,故抓挠行为会引起皮肤上的触觉、痛觉感受器兴奋,有效抑制痒觉信号的上传,因此痒觉减弱。
    【小问4】
    分析题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TEN和TRPV1基因的有无,因变量是30分钟内抓挠次数,据图可知,与正常小鼠相比,PTEN基因敲除小鼠的抓挠次数明显增加,说明PTEN基因缺失会增加小鼠的抓挠次数,即增加小鼠对痒觉的敏感性,据此推测PTEN基因控制合成的PTEN蛋白是减弱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进而抑制小鼠的痒觉;而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的小鼠与正常小鼠差异不大,说明TRPV1基因缺失可减弱PTEN缺失基因的效果,即会抑制小鼠痒觉的产生,即TRPV1基因控制合成的TRPV1蛋白可促进痒觉的产生。

    相关试卷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柘荣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柘荣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柘荣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柘荣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生物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试题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卡上,荷兰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下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