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六板块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三讲梳理材料的结构思路(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三讲梳理材料的结构思路(原卷版+解析),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精讲,对点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讲 梳理材料的结构思路
【知识精讲】
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要求在熟悉文本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最后辨明论点、论证结构与思路、论证方法等。本题为主观题型。
一、知识储备
(一)论证结构
论述文的基本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但不同的文本出于论述方式的需要,又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
1.并列式
结构特点为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标志性词语。
2.对照式
把两种观点加以对照,通过二者的对照,突出其中一方面论述的准确性。往往一方面着墨较多,作为论述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陪衬。
3.层进式
也称递进式。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先后顺序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能随便变动。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表递进的标志词语,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4.总分式
各层次之间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总分式结构包括三种形式:总分、分总、总分总。注意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如果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一般都是总分式或分总式,因为正文多是论证过程;如果开头段和结尾段互相呼应,那么就是总分总式。
(二)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例如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或论题,然后通过哪些论证法展开论证,最后是归纳概括,归纳中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等。
一般论述文的论证思路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文章开头部分,先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然后主体部分充分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结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局部段落的论证思路也是如此。
(三)论证方法
论证的方法很多,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论证(反证法)、假设论证及整体上的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述类文章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起到以理服人的作用。
2.道理论证: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引用论证”(引证法)是其中一种,即引用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论证观点。
3.对比论证:将正反两个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论点,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识,化深奥为浅显。
5.因果论证:通过分析事理,揭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6.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类比论证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7.归谬法(反证法):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由此导出更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
二、解题要领
(一)分析论证结构
论述文的论证结构主要有上述四种,分析时应首先找到论点,再辨明作者是如何论证论点、从哪些方面证明论点的,然后考虑各段落、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若是分析局部多个段落或某一段落的论证结构,可以运用划分段落间或段落中复句间的关系的方法,或抓住过渡段或过渡句整理前后内容的的方法,来理清该局部语段的结构。
(二)梳理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的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解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表述论述文的论证思路时,可以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或者“从……到……”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②概括层意时,注意运用能显示论述文特征的词语来概括,如“分析”“论证”“证明”“提出”“揭示”等。
③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中间本论部分还应考虑从哪几个方面论证及先后次序问题。
④尤其要注意对文章开头结尾内容的表述。
三、典题导引
分析结构有两个重点:一是分析段落、句子层次;二是分析论证方法的使用。分析段落、句子层次时,首先看文章在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理解。对文章进行上述分析之后,一般说来,文章的结构就很清楚了。
【对点精练】
一、【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2年1月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个审美命题最重要的在于表明画家要有一个崇高的心胸与品格,他称之为“林泉之心”。没有这种品格是不能创作出完美的山水画,不能创作出醉人的审美意境的,即便是直观的面对自然的山水景观做各种不同方式的审美观照,也仍然不可能发现审美的自然。“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奢之目临之则价低。”通过这几句话便不难看出画家具有一个崇高的品格和审美心胸的重要性,自然的山水景观的审美价值只有具有崇高品格的画家才能发现与把握,不是随便任何人都能发现的。所以想要发现自然山水的审美意境,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崇高的品格,即林泉之心。这种品格不仅对于画家是重要的,对于普通人去理解艺术意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万虑消沉”,即齐以静心。这也是林泉之心。作者认为画家想要拥有这种崇高的艺术品格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培养出来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学习感受来的。“佳句好意,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对于作画者来说,不仅要发现自然的审美,同时也要创造出独特审美意境。从这一点上看,是与单纯的鉴赏者有所不同的。作者认为,逸品的培养不仅仅对于山水画的创作是必要的,同时对于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也是必要的。
(摘编自刘小溪《“身即山川而取之——郭熙《林泉高致》中关于审美命题的论述”》)
1.请简要分析材料的论证思路。(4分)
二、【2021年秋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学与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两种文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叙事性。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历史的叙事功能。唐代的刘知几说:“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美国学者海登·怀特更认为历史叙事具有意义建构作用,历史学家按照某种叙事秩序对过去的事件进行了编排,使之呈现为当下的样子,“历史叙事不仅是有关历史事件和进程的模型,而且也是一些隐喻陈述,因而昭示了历史进程与故事类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我们习惯上就是用这些故事类型来赋予我们的生活事件以文化意义的”
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是想象性与情感性。培根较早意识到想象对于历史是必不可少的,“编年史的作者编撰校长历史阶段的著作时,必然面临许多空白之处,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猜测来填充这些空白”。这里所说的“猜测”就是想象。我国古人也认为历史需要合理的想象。例如《左传》中“晋灵公不君”中鈕麑自尽前的自白,清人纪昀通过申苍岭之口说:“度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谁闻之欤?”说起历史的情感性,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司马迁《史记》中对屈原和李广父子的描写去感受作者写作时倾注的无限同情。以至于怀特认为历史也是诗性的行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活动,“本质上尤其是语言学的”,因为历史学家总得突出一些事件而贬低另外一些事件,描述特征,变更视角,转换叙事策略等。
但是怀特无疑夸大了历史的文学性。历史终究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而情感性在历史写作中的作用更是有较大的争议。如,有人认为司马迁本人遭受过宫刑,所以他对历史上同样受过冤屈的人如屈原或李广父子等投射了过多的同情,对他们进行了拔高和美化。这里不去辨析上述争议的是非曲直,但至少说明叙事性、想象性与情感性对于文学来说是整体的、必备的,而对于历史来说则相对是次要的、附属的,也就是说,历史通常只具有低度文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历史的对象是实在的,文学的对象是虚拟的。历史毕竟还“有一个独立于历史学家的历史实在,它作为客观给定物,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历史学家,尽管观点不同,都可以讨论它”。这个实在是可公度的,所有历史阐释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批评和判断。文学则是虚拟的世界,没有这个实在可以比较、批评和判断。可以说,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用金圣叹的话说,前者是“以文运事”,后者是“因文生事”。
(节选自汪正龙《重审文学的历史维度——兼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2. 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
三、【江苏南通通州区2022届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西洋人物画脱胎于希腊的雕刻,以全身肢体之立体的描模为主要。中国人物画则一方着重眸子的传神,另一方则在衣褶的飘洒流动中,以各式线纹的描法表现各种性格与生命姿态。南北朝时印度传来西方晕染凹凸阴影之法,虽一时有人模仿,如张僧繇曾于一乘寺门上画凹凸花,远望眼晕如真,然此法终为中国画风所排斥放弃,不合中国心理。中国画自有它独特的宇宙观点与生命情调,一贯相承,至宋元山水画、花鸟画发达,它的特殊画风更为显著。以各式抽象的点、线渲皴擦摄取万物的骨相与气韵,其妙处尤在点画离披,时见缺落,逸笔撇脱,若断若续,而一点一拂,具含气韵。以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代形相的实写,超脱而浑厚。大痴山人画山水,苍苍莽莽,浑化无迹,而气韵蓬松,得山川的元气;其最不似处、最荒率处,最为得神。
中国画既以"气韵生动"即"生命的律动"为终始的对象,而以笔法取物之骨气,所谓"骨法用笔"为绘画的手段,于是晋谢赫的六法以"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之模仿自然,及"经营位置"之研究和谐、秩序、比例、匀称等问题列在三四等地位。然而这"模仿自然"及"形式美"(即和谐、比例等),却系占据西洋美学思想发展之中心的二大中心问题。希腊艺术理论尤不能越此范围。惟逮至近代西洋人"浮士德精神"的发展,美学与艺术理论中乃产生"生命表现"及"情感移入"等问题。而西洋艺术亦自廿世纪起乃思超脱这传统的观点,辟新宇宙观,于是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对传统的反动,然终系西洋绘画中所产生的纠纷,与中国绘画的作风立场究竟不相同。
(摘编自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3.材料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四、【辽宁营口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度上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必须明确的是,典籍是用文字书写的,因此文字的形成,是产生典籍的先决条件。那么中国的汉字是如何产生的呢?仓颉造字的传说在古代比较流行。东汉许慎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些说法大多有传说的成分,不一定完全可信。因为文字绝不会是由个别人创造出来的,文字应该是古代先民不断创造积累的结果,其产生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当然,不能否认有个别人在文字产生中起较重要的作用。《荀子·解蔽》中说:“古之好书者众矣,仓颉独传者,壹也。”这话说得比较客观。荀子认为古来喜欢书写文字的人很多,但都没有传下来。仓颉的字之所以传下来,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字写得比别人好。这恐怕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近代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各民族在自己产生繁衍的过程中,储存信息、交流信息的手段大致经历了实物、图画、符号、文字记事等几个基本阶段。当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信息传递与储存的手段已日新月异,不可限量了,这当是留待学者们深入总结的新课题。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来看,汉文字产生以前,也大致经历了以上所说的几个基本阶段。结绳是我国远古先民实物记事的主要形式。《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说明,我们的远古先祖曾以结绳作为实物记事的方法记载史事,传递信息。20世纪五十年代的民族调查报告也表明,一些少数民族如云南的彝族、哈尼族等,仍保留结绳记事的一些实物。此外,云南佤族还保存有刻木记事的例证,就是在一些长木板上,刻下深浅不同的缺口,表示历年发生过的大小事件,以帮助记忆,再由族中耆老负责解释这些事件,最终实现代代相传。
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认为,在文字产生之前图画曾经起过类似于文字的作用。《易·通卦验》曰:“宓牺方牙苍精作《易》,无书,以画事。”这就是说,在文字产生之前,伏羲作《易》,是以图画的形象来表达他的思想的。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都有大量的古代岩画遗址留存,有的历史非常久远。民族学研究成果证明,云南纳西族就使用过图画文字,他们用图画文字书写的典籍至今还有大量的遗存。这也证明图画曾是很多种文字产生的前身。
当某些图画为更多人所熟悉所共识之后,其笔画结构就开始简化,这就出现了符号。在河南舞阳贾湖地区出土了8000年前的龟甲,其上的契刻符号,有的已类似殷墟文字;在属于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遗址,出土的一批4000年以前的土陶器上,则刻画了一些象形符号,它们都是我国原始文字的先驱。
在文字产生以前的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及符号记事,虽然也能用来表意,但是由于每一独立表意单位的构成繁琐,包含的信息量少,很难表达复杂的事物;同时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和符号记事表意存在不稳定性,所以它们不可能成为记录知识信息的理想手段,只有相对成熟的文字,才能准确地代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为人们共同理解和接受,因此,文字是典籍构成的重要前提和因素之一。
(摘编自周少川《解开我国古代典籍诞生的谜团》)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五、【山东泰安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儒家重视教化,认为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懂礼,成为合群的社会人。而在教化方式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于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然后再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乐,成就人的品性。以音乐与礼相比。他甚至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音乐在人的教化形式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音乐教化人极为独特,如苗子所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世速。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人的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
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影响甚大,并逐步形成了儒家的乐教传统。
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救人以礼。音乐的礼仪功能与教育功能其实是二位一体的,即音乐的教化作用往往融入音乐的礼仪功能之中。不同场合演奏的音乐,是礼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配合礼的施行,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礼由外在的形式融化为人内在的素质,即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于社会规范。班固说:“王者所以盛礼乐何?节人之喜怒。”礼乐之兴,目的是为了节制人的自然情感。朱森也说:“先王制礼,所以节人情,抑其太过而济其不及也。”乐与礼同,声以节情,就是为了“使人心和而不乱”使人性情中正而不乖戾,这就是《礼记·乐记》所说的"知乐则几于礼”的原因。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与此相近,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今,我们过多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明化的作用。中国古代的乐教可以帮助我们补上这一课,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一课。
中国古代乐教的核心目的在于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荀子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的教化实际上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感官的浸染与熏陶,渐渐地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性灵。它的影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效果巨大,一旦形成就不好逆转。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影响到风俗的盛衰。因为这个原因,古人又有观乐的传统,即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盛衰。《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就是显例,而《礼记·乐记》也因此有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图;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判断。
正因为认识到音乐影响人如此之深之大,所以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本体的内容,如歌词(诗)是否雅正,音乐曲调是否淫摩。从孔子就开始关注音乐有无节制,他明确主张“放郑声”,原因是“郑声淫”,即郑地的音乐没有节制,过于淫摩。他心目中最好的音乐是《关雎》,因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也形成了一个传统,即一般多提侣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所以卫灵公听而悦之。但“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乐者所以致和,非所以为淫也”,所以俗乐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弱无骨而被称为摩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侣。
(摘编自宋静的《“乐教”传统当弘扬》)
5.材料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
非连续性文本专题
第三讲 梳理材料的结构思路
【知识精讲】
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要求在熟悉文本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最后辨明论点、论证结构与思路、论证方法等。本题为主观题型。
一、知识储备
(一)论证结构
论述文的基本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但不同的文本出于论述方式的需要,又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
1.并列式
结构特点为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标志性词语。
2.对照式
把两种观点加以对照,通过二者的对照,突出其中一方面论述的准确性。往往一方面着墨较多,作为论述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陪衬。
3.层进式
也称递进式。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先后顺序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能随便变动。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表递进的标志词语,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4.总分式
各层次之间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总分式结构包括三种形式:总分、分总、总分总。注意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如果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一般都是总分式或分总式,因为正文多是论证过程;如果开头段和结尾段互相呼应,那么就是总分总式。
(二)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例如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或论题,然后通过哪些论证法展开论证,最后是归纳概括,归纳中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等。
一般论述文的论证思路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文章开头部分,先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然后主体部分充分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结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局部段落的论证思路也是如此。
(三)论证方法
论证的方法很多,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论证(反证法)、假设论证及整体上的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述类文章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起到以理服人的作用。
2.道理论证: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引用论证”(引证法)是其中一种,即引用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论证观点。
3.对比论证:将正反两个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论点,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识,化深奥为浅显。
5.因果论证:通过分析事理,揭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6.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类比论证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7.归谬法(反证法):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由此导出更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
二、解题要领
(一)分析论证结构
论述文的论证结构主要有上述四种,分析时应首先找到论点,再辨明作者是如何论证论点、从哪些方面证明论点的,然后考虑各段落、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若是分析局部多个段落或某一段落的论证结构,可以运用划分段落间或段落中复句间的关系的方法,或抓住过渡段或过渡句整理前后内容的的方法,来理清该局部语段的结构。
(二)梳理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的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解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表述论述文的论证思路时,可以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或者“从……到……”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②概括层意时,注意运用能显示论述文特征的词语来概括,如“分析”“论证”“证明”“提出”“揭示”等。
③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中间本论部分还应考虑从哪几个方面论证及先后次序问题。
④尤其要注意对文章开头结尾内容的表述。
三、典题导引
分析结构有两个重点:一是分析段落、句子层次;二是分析论证方法的使用。分析段落、句子层次时,首先看文章在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理解。对文章进行上述分析之后,一般说来,文章的结构就很清楚了。
【对点精练】
一、【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2年1月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个审美命题最重要的在于表明画家要有一个崇高的心胸与品格,他称之为“林泉之心”。没有这种品格是不能创作出完美的山水画,不能创作出醉人的审美意境的,即便是直观的面对自然的山水景观做各种不同方式的审美观照,也仍然不可能发现审美的自然。“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奢之目临之则价低。”通过这几句话便不难看出画家具有一个崇高的品格和审美心胸的重要性,自然的山水景观的审美价值只有具有崇高品格的画家才能发现与把握,不是随便任何人都能发现的。所以想要发现自然山水的审美意境,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崇高的品格,即林泉之心。这种品格不仅对于画家是重要的,对于普通人去理解艺术意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万虑消沉”,即齐以静心。这也是林泉之心。作者认为画家想要拥有这种崇高的艺术品格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培养出来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学习感受来的。“佳句好意,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对于作画者来说,不仅要发现自然的审美,同时也要创造出独特审美意境。从这一点上看,是与单纯的鉴赏者有所不同的。作者认为,逸品的培养不仅仅对于山水画的创作是必要的,同时对于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也是必要的。
(摘编自刘小溪《“身即山川而取之——郭熙《林泉高致》中关于审美命题的论述”》)
1.请简要分析材料的论证思路。(4分)
1.作者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论证的。首先提出画家要有一个崇高的心胸与品格,其次阐述了这种审美心胸对于绘画创作和鉴赏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如何才能培养这种审美心胸。(4分)
二、【2021年秋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学与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两种文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叙事性。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历史的叙事功能。唐代的刘知几说:“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美国学者海登·怀特更认为历史叙事具有意义建构作用,历史学家按照某种叙事秩序对过去的事件进行了编排,使之呈现为当下的样子,“历史叙事不仅是有关历史事件和进程的模型,而且也是一些隐喻陈述,因而昭示了历史进程与故事类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我们习惯上就是用这些故事类型来赋予我们的生活事件以文化意义的”
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是想象性与情感性。培根较早意识到想象对于历史是必不可少的,“编年史的作者编撰校长历史阶段的著作时,必然面临许多空白之处,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猜测来填充这些空白”。这里所说的“猜测”就是想象。我国古人也认为历史需要合理的想象。例如《左传》中“晋灵公不君”中鈕麑自尽前的自白,清人纪昀通过申苍岭之口说:“度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谁闻之欤?”说起历史的情感性,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司马迁《史记》中对屈原和李广父子的描写去感受作者写作时倾注的无限同情。以至于怀特认为历史也是诗性的行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活动,“本质上尤其是语言学的”,因为历史学家总得突出一些事件而贬低另外一些事件,描述特征,变更视角,转换叙事策略等。
但是怀特无疑夸大了历史的文学性。历史终究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而情感性在历史写作中的作用更是有较大的争议。如,有人认为司马迁本人遭受过宫刑,所以他对历史上同样受过冤屈的人如屈原或李广父子等投射了过多的同情,对他们进行了拔高和美化。这里不去辨析上述争议的是非曲直,但至少说明叙事性、想象性与情感性对于文学来说是整体的、必备的,而对于历史来说则相对是次要的、附属的,也就是说,历史通常只具有低度文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历史的对象是实在的,文学的对象是虚拟的。历史毕竟还“有一个独立于历史学家的历史实在,它作为客观给定物,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历史学家,尽管观点不同,都可以讨论它”。这个实在是可公度的,所有历史阐释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批评和判断。文学则是虚拟的世界,没有这个实在可以比较、批评和判断。可以说,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用金圣叹的话说,前者是“以文运事”,后者是“因文生事”。
(节选自汪正龙《重审文学的历史维度——兼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2. 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
2. 首先说明了文学和历史的两处相通性之一:叙事性,并以怀特的观点对这两处叙事的相通性做了具体的阐释。接着阐释文学和历史相通性之二:想象性与情感性。最后得出了文学和历史的不同: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
三、【江苏南通通州区2022届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西洋人物画脱胎于希腊的雕刻,以全身肢体之立体的描模为主要。中国人物画则一方着重眸子的传神,另一方则在衣褶的飘洒流动中,以各式线纹的描法表现各种性格与生命姿态。南北朝时印度传来西方晕染凹凸阴影之法,虽一时有人模仿,如张僧繇曾于一乘寺门上画凹凸花,远望眼晕如真,然此法终为中国画风所排斥放弃,不合中国心理。中国画自有它独特的宇宙观点与生命情调,一贯相承,至宋元山水画、花鸟画发达,它的特殊画风更为显著。以各式抽象的点、线渲皴擦摄取万物的骨相与气韵,其妙处尤在点画离披,时见缺落,逸笔撇脱,若断若续,而一点一拂,具含气韵。以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代形相的实写,超脱而浑厚。大痴山人画山水,苍苍莽莽,浑化无迹,而气韵蓬松,得山川的元气;其最不似处、最荒率处,最为得神。
中国画既以"气韵生动"即"生命的律动"为终始的对象,而以笔法取物之骨气,所谓"骨法用笔"为绘画的手段,于是晋谢赫的六法以"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之模仿自然,及"经营位置"之研究和谐、秩序、比例、匀称等问题列在三四等地位。然而这"模仿自然"及"形式美"(即和谐、比例等),却系占据西洋美学思想发展之中心的二大中心问题。希腊艺术理论尤不能越此范围。惟逮至近代西洋人"浮士德精神"的发展,美学与艺术理论中乃产生"生命表现"及"情感移入"等问题。而西洋艺术亦自廿世纪起乃思超脱这传统的观点,辟新宇宙观,于是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对传统的反动,然终系西洋绘画中所产生的纠纷,与中国绘画的作风立场究竟不相同。
(摘编自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3.材料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3.①对比论证,将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进行对比;②举例论证,列举中国绘画上的表现,表明中国绘画的取舍特点;③引用论证,引用经典说法,阐述了中国画的审美取向。 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四、【辽宁营口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度上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必须明确的是,典籍是用文字书写的,因此文字的形成,是产生典籍的先决条件。那么中国的汉字是如何产生的呢?仓颉造字的传说在古代比较流行。东汉许慎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些说法大多有传说的成分,不一定完全可信。因为文字绝不会是由个别人创造出来的,文字应该是古代先民不断创造积累的结果,其产生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当然,不能否认有个别人在文字产生中起较重要的作用。《荀子·解蔽》中说:“古之好书者众矣,仓颉独传者,壹也。”这话说得比较客观。荀子认为古来喜欢书写文字的人很多,但都没有传下来。仓颉的字之所以传下来,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字写得比别人好。这恐怕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近代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各民族在自己产生繁衍的过程中,储存信息、交流信息的手段大致经历了实物、图画、符号、文字记事等几个基本阶段。当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信息传递与储存的手段已日新月异,不可限量了,这当是留待学者们深入总结的新课题。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来看,汉文字产生以前,也大致经历了以上所说的几个基本阶段。结绳是我国远古先民实物记事的主要形式。《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说明,我们的远古先祖曾以结绳作为实物记事的方法记载史事,传递信息。20世纪五十年代的民族调查报告也表明,一些少数民族如云南的彝族、哈尼族等,仍保留结绳记事的一些实物。此外,云南佤族还保存有刻木记事的例证,就是在一些长木板上,刻下深浅不同的缺口,表示历年发生过的大小事件,以帮助记忆,再由族中耆老负责解释这些事件,最终实现代代相传。
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认为,在文字产生之前图画曾经起过类似于文字的作用。《易·通卦验》曰:“宓牺方牙苍精作《易》,无书,以画事。”这就是说,在文字产生之前,伏羲作《易》,是以图画的形象来表达他的思想的。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都有大量的古代岩画遗址留存,有的历史非常久远。民族学研究成果证明,云南纳西族就使用过图画文字,他们用图画文字书写的典籍至今还有大量的遗存。这也证明图画曾是很多种文字产生的前身。
当某些图画为更多人所熟悉所共识之后,其笔画结构就开始简化,这就出现了符号。在河南舞阳贾湖地区出土了8000年前的龟甲,其上的契刻符号,有的已类似殷墟文字;在属于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遗址,出土的一批4000年以前的土陶器上,则刻画了一些象形符号,它们都是我国原始文字的先驱。
在文字产生以前的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及符号记事,虽然也能用来表意,但是由于每一独立表意单位的构成繁琐,包含的信息量少,很难表达复杂的事物;同时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和符号记事表意存在不稳定性,所以它们不可能成为记录知识信息的理想手段,只有相对成熟的文字,才能准确地代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为人们共同理解和接受,因此,文字是典籍构成的重要前提和因素之一。
(摘编自周少川《解开我国古代典籍诞生的谜团》)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4.①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②首先提出总的观点,即汉字是古代先民不断创造积累的结果,其产生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③接着具体阐述汉字产生前储存交流信息手段经历实物、图画、符号记事三个基本阶段;④最后得出这三种记事手段都不可能成为记录知识信息的理想手段,因此只有文字是典籍构成的重要前提和因素之一的结论。(共4分,每点1分)
五、【山东泰安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儒家重视教化,认为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懂礼,成为合群的社会人。而在教化方式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于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然后再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乐,成就人的品性。以音乐与礼相比。他甚至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音乐在人的教化形式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音乐教化人极为独特,如苗子所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世速。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人的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
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影响甚大,并逐步形成了儒家的乐教传统。
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救人以礼。音乐的礼仪功能与教育功能其实是二位一体的,即音乐的教化作用往往融入音乐的礼仪功能之中。不同场合演奏的音乐,是礼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配合礼的施行,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礼由外在的形式融化为人内在的素质,即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于社会规范。班固说:“王者所以盛礼乐何?节人之喜怒。”礼乐之兴,目的是为了节制人的自然情感。朱森也说:“先王制礼,所以节人情,抑其太过而济其不及也。”乐与礼同,声以节情,就是为了“使人心和而不乱”使人性情中正而不乖戾,这就是《礼记·乐记》所说的"知乐则几于礼”的原因。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与此相近,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今,我们过多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明化的作用。中国古代的乐教可以帮助我们补上这一课,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一课。
中国古代乐教的核心目的在于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荀子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的教化实际上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感官的浸染与熏陶,渐渐地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性灵。它的影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效果巨大,一旦形成就不好逆转。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影响到风俗的盛衰。因为这个原因,古人又有观乐的传统,即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盛衰。《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就是显例,而《礼记·乐记》也因此有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图;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判断。
正因为认识到音乐影响人如此之深之大,所以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本体的内容,如歌词(诗)是否雅正,音乐曲调是否淫摩。从孔子就开始关注音乐有无节制,他明确主张“放郑声”,原因是“郑声淫”,即郑地的音乐没有节制,过于淫摩。他心目中最好的音乐是《关雎》,因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也形成了一个传统,即一般多提侣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所以卫灵公听而悦之。但“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乐者所以致和,非所以为淫也”,所以俗乐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弱无骨而被称为摩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侣。
(摘编自宋静的《“乐教”传统当弘扬》)
4.材料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4.①通过音乐与礼的对比分析,闸释了音乐的教化作用;②古今乐教对比,指出现在乐教的不足;③将雅乐与俗乐进行对比,强调古代提倡雅乐、排斥俗乐的传统。(答出1项得1分,两项得2分,3项得4分)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七讲信息的归纳概括(原卷版+解析),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精讲,对点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六讲比较材料的侧重点(原卷版+解析),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精讲,对点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二讲信息类阅读选择题(原卷版+解析),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精讲,对点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